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毒 | |
---|---|
病毒分類 | |
(未分級): | 病毒 Virus |
域: |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
界: |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
門: |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
綱: | 單荊病毒綱 Monjiviricetes |
目: | 單股反鏈病毒目 Mononegavirales |
科: | 炮彈病毒科 Rhabdoviridae |
屬: | 麗沙病毒屬 Lyssavirus |
種: | 狂犬病毒 Rabies virus
|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縮寫RABV),一種RNA病毒,為麗沙病毒屬,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狂犬病病毒屬於嗜神經病毒,可感染神經系統。[1]
特徵
[編輯]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彈形,長度大約為200納米左右,直徑為70納米左右。RABV是有囊膜的病毒,囊膜為脂質雙分子層外膜與包膜基質蛋白M組成結構蛋白外殼。囊膜內的核心部分是病毒的核衣殼(Nucleocapsid,NC),由單股不分節段的負鏈RNA及核蛋白N、磷蛋白P以及聚合酶L共同構成。RNA編碼5種結構蛋白(3-N-P-M-G-L-5'):
- 核蛋白N:最為保守和高效表達;
- 磷蛋白P;
- 基質蛋白M:將核衣殼和病毒脂雙層外膜連接起來;
- 糖蛋白G:同源三聚體跨膜糖蛋白,在RABV外殼上形成刺突(spikes),它含有可被宿主細胞識別的結構域,同時與RABV的嗜神經性和致病性相關;
- 多聚酶蛋白L。
目前普遍認為狂犬病病毒有四個不同的血清型。
狂犬病病毒對不利環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劑、消毒劑如甲醛、升汞、碘酒還有酸鹼環境下會很快失去活性,並且對熱和紫外線極其敏感。
目前國際公認的狂犬病宿主有狗、蝙蝠、浣熊、臭鼬、狐狸、獴六種,而在台灣和大陸地區都出現鼬獾感染狂犬病的病例,部份專家認為鼬獾可能是第七種病毒宿主,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感染RABV導致死亡的原因還沒有完全確定。實驗研究表明中樞神經系統在感染RABV後,干擾素、細胞活素類、趨化因子表達上調,轉錄學研究表明許多干擾素誘導的基因表達上調。免疫組學實驗證實,在神經細胞中趨化因子的表達上調,這促進了免疫細胞匯入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T細胞。證據顯示直到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後,免疫應答才發現。病毒是如何逃脫外周組織的免疫監管不太明確,但是可能歸結為在感染早期,病毒複製水平低或者激起了外周的免疫抑制。
狂犬病有2種臨床形式:腦炎型(狂躁)和癱瘓型(麻痹型)。由於病毒在局部背根神經中樞和神經節處複製,病人的早期神經症狀是疼痛、感覺異常、感染位置瘙癢。在前驅症狀後,就能觀察到腦炎型或者麻痹型症狀。腦炎型狂犬病經常表現出唾液分泌過多,激動與平靜在一段時間內交替。麻痹型和腦炎型的不同在於早期的肌無力(腦炎型狂犬病並未觀察到),發展到昏迷和死亡的時間要比腦炎型長。
參考文獻
[編輯]- ^ Hotta, H. [Neurotropic viruses--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Nihon Rinsho.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997-04, 55 (4): 777–782 [2021-04-01]. ISSN 0047-1852. PMID 91038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