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銀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鹽業銀行中華民國時期的一家銀行,總部位於北京,後遷上海,是「北四行」之一。

歷史[編輯]

1913年,梁士詒代理北洋政府財政總長時,曾向當時國務院建議設立鹽務實業銀行[1]袁世凱表弟、清末曾任鹽運使張鎮芳於1914年10月取得批准籌辦[2]

1915年3月26日,鹽業銀行開業於北京西河沿東頭[3]。原擬由鹽務署撥給官款,經收全部鹽稅收入,實行官商合辦。但第二年袁世凱病死,鹽務署不撥官款,經收鹽稅亦未能成為事實,遂改為商辦。股東多為前清勳貴,如那桐張勳王占元袁乃寬張懷芝倪嗣沖劉炳炎等。鹽業銀行成立時額定資本銀500萬元,分作五萬股,財政部認定二萬股[4],實收125萬元,1925年增至650萬元,1933年又增至750萬元,為私營銀行中實收資本最大者之一(另一家為中南銀行)。

鹽業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張鎮芳,不久後因參預張勳復辟被捕,由段祺瑞內閣派原大清銀行南昌分行總辦吳鼎昌繼任總經理。1921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做大,張鎮芳養子張伯駒從中奔走,張鎮芳回任鹽業銀行董事長。

1915年6月18日,鹽業銀行在上海設立分行。早期的滬行經理為倪遠甫。業務以經營一般商業銀行的存、放款為主,匯兌為輔,間亦買賣證券、金銀、貨幣。鹽業銀行在整個北洋政府時期,營業極為發達,存款經常占私營銀行的首位。利用北洋背景,發展業務,擴張勢力。以抵押、收購等方式掌控大批紗廠、航運、外貿、鹽業、化工等企業,金融觸角遍及國內外,成為當時商業銀行中執牛耳者。

1922年,鹽業銀行與中南銀行大陸銀行金城銀行建立四行儲蓄會,合稱「北四行」。1934年四行儲蓄會興建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

鹽業銀行初期業務重心在北方,1934年6月,鹽業銀行總管理處遷至上海,業務中心開始南移。分支機構除京、津、滬外,在漢口、南京、杭州、青島、廣州、香港等地亦都有設立。

抗戰結束後,總管理處遷往上海北京路280號鹽業銀行大樓。

1951年9月參加「北五行」聯營聯管,又於1952年11月加入私營金融業的全行業公私合營。其後鹽業銀行香港分行納入中銀集團,2001年10月1日併入中銀香港

各地舊址[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1. ^ 银行博物馆>>上海老银行. www.icbc.com.cn. [2021-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2. ^ 鹽業銀行之籌辦. 申報 (上海). 1914-11-02. 
  3. ^ 鹽業銀行開幕. 時事新報 (上海). 1915-03-31. 
  4. ^ 鹽業銀行簡章. 時事新報 (上海). 19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