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圍城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外觀
馬爾他圍城戰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中東及非洲戰場的一部分 | |||||||
軍民在戰役過後於瓦萊塔國王道清理爆炸碎片 | |||||||
| |||||||
參戰方 | |||||||
德國 意大利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安德魯·康寧漢 威廉·多比 休·勞埃德 基斯·帕克 |
漢斯·蓋斯勒 阿爾貝特·凱塞林 馬丁·哈寧豪森 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 | ||||||
兵力 | |||||||
716架戰鬥機[2] | 約2,000架戰鬥機 | ||||||
傷亡與損失 | |||||||
369架戰鬥機(空戰) 64架戰鬥機(地面)[2] 1艘戰列艦[3] (巴勒姆號) 2艘航空母艦[3] (鷹號、皇家方舟號) 5艘巡洋艦[4] (開羅號、赫敏號、曼徹斯特號、海王星號、南安普敦號) 19艘驅逐艦[4] 38艘潛水艇[3] 2,301名飛行員陣亡或受傷[5] |
357架德軍飛機 175架意軍飛機[2] 意大利海軍運輸艦隊戰損72% 軸心國商船隊戰損23%[6] 2,304艘商船沉沒[7] 17,240人在海上遇難[8] 約50艘德國U型潛艇[3] 約16艘意大利潛艇損失[3] | ||||||
1,300名平民喪生[9] 3萬棟建築物受損或被摧毀[9]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馬爾他圍城戰(英語:Siege of Malta)是地中海戰場上的一場戰役,為了爭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馬耳他島(馬耳他直轄殖民地)的控制權,英國與意大利、德國的海、空軍交戰,時間從1940年6月持續到1942年11月。
1940年6月意大利對英、法宣戰,開啟了二戰的北非戰場,雙方立刻注意到馬爾他的戰略價值。以該島為基地的英國空軍和海軍,可以攻擊補給和增援北非的軸心國運輸船隊,溫斯頓·丘吉爾稱該島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很快就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他在1941年5月提出警告:「沒有拿下馬爾他,軸心國將失去對北非的控制」。
軸心國決定轟炸並圍困馬爾他使其屈服,持續攻擊其港口、城鎮、城市和供應該島的盟軍運輸船隊,使馬爾他成為是戰爭期間轟炸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納粹德國空軍和意大利皇家空軍在兩年圍困期間里進行了約三千次轟炸,僅在格蘭德港地區就投下6,700噸炸彈。軸心國曾計劃進行空降與兩棲登陸,但最後並沒有實行。盟軍海軍多次組織運輸船隊運送補給和增援到馬爾他,而駐島的英國皇家空軍則保衛其領空,但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1942年11月,軸心國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失利,盟軍在火炬行動下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軸心國因此將部隊轉移到突尼斯,對馬爾他的攻擊迅速減少,結束了圍困。1942年12月,以馬爾他為基地的英國空軍和海軍轉守為攻。到1943年5月,他們在164天內擊沉了230艘軸心國船隻,這是戰爭中盟軍擊沉敵軍船隻效率最高的期間,但也失去了一艘戰列艦和兩艘航母,其中便包括皇家方舟號。儘管如此,盟軍仍是守住了馬爾他,對他們最終在北非取得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編輯]- ^ Taylor 1974,第182頁.
- ^ 2.0 2.1 2.2 Bungay 2002,第64頁.
- ^ 3.0 3.1 3.2 3.3 3.4 Spooner 1996,第5頁.
- ^ 4.0 4.1 Spooner 1996,第3頁.
- ^ Spooner 1996,第8頁.
- ^ Bungay 2002,第66頁.
- ^ Spooner 1996,第343頁.
- ^ Spooner 1996,第326頁.
- ^ 9.0 9.1 Spooner 1996,第11頁.
參考書籍
[編輯]- Taylor, A. J. P. Mayer, S. L. , 編. A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Octopus Books. 1974. ISBN 0-7064-0399-1.
- Bungay, Stephen. Alamein. Aurum Press. 2002. ISBN 1-85410-929-4.
- Spooner, Tony. Supreme Gallantry: Malta's Role in the Allied Victory, 1939–1945. London. 1996. ISBN 978-071955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