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白紙運動/存檔4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求將「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條目中與運動無關的內容刪除並另立條目

如題。在條目所述運動幾乎結束後,條目內出現了大量的與運動本身毫無關聯的內容,如外國對中國大陸入境旅客的限制等。在下希望能夠將無關內容在此確定,並選取符合收錄標準的內容另立條目描述。--  2023年1月13日 (五) 03:12 (UTC)

(...) 吐槽:條目建立不久後不少內容就很牽強,例如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政府回應,11月底孫春蘭所言都能收錄……--Gohan 2023年1月13日 (五) 04:56 (UTC)
自該條目創建以來條目內容日漸混亂而且離題,而現今動態清零政策告結,反對該政策的運動自然也已結束,故而已經到了可以整理之後重寫的程度。在下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添加運動結束後的內容了,除非還有其他輿論活躍評論。--  2023年1月13日 (五) 06:59 (UTC)
可以在 Draft 寫完覆蓋。--Kethyga留言2023年1月13日 (五) 17:13 (UTC)
可在頁面直接修改或從Draft增減內容,不宜操作造成修訂歷史缺失的覆蓋。--Gohan 2023年1月14日 (六) 01:30 (UTC)
現Draft空間已有同名內容(甚至建立於2022年12月初)。確定基於該草稿修改?還是覆蓋既有?--  2023年1月21日 (六) 13:23 (UTC)
Draft只是概指,包含您用戶空間的草稿。--Gohan 2023年1月25日 (三) 02:57 (UTC)
在下對此有了解,但本人因所在高校監控原因不可能在用戶空間寫此草稿。--  2023年1月25日 (三) 03:55 (UTC)
@A Chinese ID:我已在本人用戶頁面子空間建立「User:As Real As Real Name/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頁面,可與我一同進行各個語言的同名條目編輯。-- 2023年1月27日 (五) 09:28 (UTC)
已在該空間基於條目空間目前同名條目內容作出修改並增加了一部分來源,並且刪去了與運動無關的後續內容。各位歡迎提一些意見。--  2023年1月27日 (五) 10:30 (UTC)

後續章節清理方向

  • 清理過多預測性(含自媒體個人)且過時觀點
  • 新聞稿語氣瑣碎內容
  • 觀點與陳述事實比重失衡

針對以上幾點對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一節做了清理,如有不妥請在此討論。--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07 (UTC)

@MINQI,過往討論是對於觀點平衡,我提出的比重失衡,並沒有得到解決。--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13 (UTC)
@funyii
1.「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問題」本質是觀點為主,預測性與否、過時與否都需要來源佐證,簡單刪除只會是消除觀點與原創研究;
2.事實是用藥緊張、死亡上升(必須寫「超額死亡」,按照其他死亡不計入、不再統計的事實來說,並無大量新增),而針對為何有該局面意見有不同;
3.事實就這點,觀點圍繞着「反動態清零」與「政策放開」之間聯繫、「反動態清零」與「病患激增而死亡」關係展開,所以勢必會多;
4.比重失衡在很多條目尤其是爭議性條目很常見,例如「新疆培訓中心」、「維吾爾種族滅絕指控」,列出XX國家XX議會或機構贊同、認定、反對的事實本質都是各方觀點,而且無法簡化;
5.WP:TONE中也並無要求事實的陳述與觀點各自佔比,僅要求簡明扼要講清事實與觀點。--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6:23 (UTC)
那至少1月14日的死亡通報可以證實「病患激增而死亡」,杭州那篇也可以說明醫療擠兌,根本不需要過多先前的觀點,甚至混入了不可靠來源(自媒體)和有來自上上月的預測???--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31 (UTC)
而且胡的言論比佔過高,文字充斥口水戰,早就違反WP:NOTNEWSWP:NOTOPINION--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35 (UTC)
那把胡的發言簡化唄。原本我就不想加,某位要搞平衡我妥協的結果。--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6:38 (UTC)
為什麼不需要?之前的預測需要回溯,不然這個條目都不存在,畢竟國家政策改變,都變了不說明原先預測有問題?自媒體是哪個?--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6:37 (UTC)
這個[1]--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42 (UTC)
那這樣,保留世衛和張的觀點,胡精簡照Special:Diff/75904492,死亡人數的描述合併,如何?--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6:50 (UTC)
1.崑崙策不是自媒體,你看之前討論了麼?我發的事實陳述,某兩位認為以觀點性表述更加中立,我同意。該進維基新聞被拉出來做條目的又不止這一個,既然做條目那就需要完善各方觀點,不然違反WP:NPOV,至於宣傳與否,那幾個來源(VOA、RFI、DW)哪個不是宣傳機構?維基百科:可靠來源/佈告板次次討論雪球,還不明確嗎?!
2.你不還在刪除觀點?PS:胡精簡可以。「反對政府」那段我本來就覺得無關——講的輝瑞。--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6:56 (UTC)
1.崑崙策下有特別申明: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這就是個人文章喔
2.不然你說說要保留的好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7:00 (UTC)
1.「我們也許會連結其它網站,以助於完成我們的使命或豐富我們的新聞報道。與外部網站連結並不意味着美國之音贊同或支持這些網站表達的意見或主張,也不保證這 些網站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性。」——VOA,所以VOA上的除了自己記者的都是自媒體、不可靠來源?
2.除了胡的按你外,張文宏那段部分也能刪了,我之前就在講「目前國內人群接種的第一批次疫苗來自於原始病毒株,病毒在經過多次變異之後,疫苗的保護效果越來越弱,很難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講的第二次加強針。其他動不了。--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7:09 (UTC)
OK。WP:RS會有更好的說明,教你如何辨別--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7:13 (UTC)
你就是把「吼叫的青蛙」在之前討論里說的再重複遍,那我重複下:請你證明崑崙策此篇文章責任編輯瀆職、乃至整個崑崙策編輯部的「不合格」。或者你能列出來自WP:RS的有「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免責聲明文章為個人文章且均為不可靠來源之確切條文;再或者你能列出來自WP:RS的有「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網站即使寫有責任編輯依舊為不可靠來源之確切條文。--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7:20 (UTC)
...這方針已經寫得很明確,你可以問其他編者,不然你也可以去客棧或佈告板提出異議,跟我說有何用--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7:47 (UTC)
方針明確什麼?我讓你列出具體條款,你列不出你說什麼?是你要認定「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這就是個人文章喔」,誰主張誰舉證,我說有審核、責任編輯,我寫了來源中的責任編輯。你要證明我錯你就扔個大標題讓我自己琢磨?人「吼叫的青蛙」不都和我討論好了,你不看?--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8:06 (UTC)
來源在維基百科中有下面三個含義:
  • 作品本身(文獻,報導等)
  • 作品的作者(作者,記者等)
  • 作品的發表者(某大學出版社,某新聞社等)
WP:假專家 這位不是該媒體專題作家,文末就會特別註明為個人文章,他也不符合主題上有權威的作者,維基上甚至沒有他的紀錄,所以判斷為自媒體。--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9日 (四) 18:46 (UTC)
請證明「這位不是該媒體專題作家」,並且該問題在之前討論已獲得其他編者認可(經站內搜索發現此人15年就在向該網供稿)。你要說主題,請問什麼主題?防疫?這點之前討論中大家都攤開來講過,請你看下之前大家討論再說觀點、討論完再編輯可否?「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也沒說「本網站概不負責」吧?你說不負責,那麼你解釋下「責任編輯」什麼意思?我不得不懷疑你在WP:LISTEN。另外提醒下你,就算是《崑崙策網》授權編發的都有這段文字。--MINQ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19:24 (UTC)
作者林愛玥,轉載責編才是向太陽,文末註明轉載不等同本站觀點,證實非責編撰寫。而且既然是你提出,應該是你要證明此作者的權威性,別本末倒置扭曲規則。--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10日 (五) 07:25 (UTC)
責任編輯什麼意思,請解釋下!「作者=編輯」還是「作者=責任編輯」?本來就是兩種職業。林愛玥自15年起供稿可查證169篇,為國家意識形態中心新媒體研究院特邀專家。現在該請你證明其是WP:假專家了!--MINQI留言2023年2月10日 (五) 09:34 (UTC)
責任編輯旗下會有媒體專聘作者,文末註明代表不是該責編負責,只是轉載,這樣夠白話了嗎?--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11日 (六) 05:31 (UTC)
「文末註明代表不是該責編負責」?拿出這是轉載的證據!拿出這文不是該責編負責的證據!再說了,寫的是不代表網站觀點沒寫網站不負責,不爽的去郵件聯繫、證實!夠清楚了麼?--MINQI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08:07 (UTC)
該文(2022-12-21 09:33:14)出自微信個人公眾號(2022-12-19 23:57),而「轉載類來源的可靠性繼承自原始來源」,所以該文不是可靠來源。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10日 (五) 10:42 (UTC)
@ProjectSeele若為轉載會寫明如「來源:林愛玥微信號」,而本文為「來源:林愛玥」。所以不是轉載,頂多算作者自己「一魚多吃」——供稿+自己微信號更新。--MINQI留言2023年2月10日 (五) 11:43 (UTC)
該網站近期幾十篇寫有「作者:林愛玥」的文章,幾乎全都註明「來源:林愛玥微信號」[2][3][4],唯獨此文有所不同。考慮到作者的公眾號名稱就是「林愛玥」;這篇文章頂部寫着「來源:林愛玥」,底部卻又變成「來源:林愛玥微信公眾號」。所以很可能只是編輯失誤。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10日 (五) 13:46 (UTC)
不贊同。理由如下:
1.2022年起至今包括所列三篇是幾乎全部註明「來源:林愛玥微信號」,均為上下一致為「來源:林愛玥微信號」;
2.該篇轉載很明確:上方「作者:林愛玥 來源:西征網」、下方「文章來源於林愛玥 ,作者林愛玥」(林愛玥是「西征名家專欄作者」);
3.至於責任編輯疏忽很有可能是這篇文章,因為從這篇可以看出責任編輯忘記上方修正而下方因為需要註明圖片來源而進行了改正。而本文需要註明圖片來源但依舊一致,所以您的猜想不成立。再者疏忽與否該進行查證的是您,您該發送郵件或者如何聯繫《崑崙策》網——誰主張誰舉證。
總結:以目前現有證據來看這就是林先在自己微信號上更新沒事才供稿給的《崑崙策》。--MINQI留言2023年2月10日 (五) 16:04 (UTC)
1.請釐清前提條件:此站近期寫有「作者:林愛玥」的100篇文章中,94篇均註明「來源:林愛玥微信號」,4篇頂端標記錯誤[5][6][7][8],僅2篇寫着「來源:林愛玥」。如果作者會主動向該媒體投稿,爲何有如此多的「來源:林愛玥微信號」?
2.西征網查無此文。該文實際上轉載自公眾號(又轉自[9]),卻沒有註明「來源:西征網微信號」。另外此文轉自思想火炬公眾號(又轉自[10]),同樣沒有註明「來源:思想火炬微信號」。還有很多來源署名混亂的例子。
3.作為一個中國網絡媒體,該網站既不在《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中,也沒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更海量轉載微信公眾號號、網易號等其他平臺上的自媒體文章,而原創報導或文章很少。
4.所以鴨子測試一望而知更有可能是該站常常轉載作者同名公眾號文章,又總是犯低級錯誤,而不是什麼「一魚多吃」。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15:22 (UTC)
1.如果沒有其主動向該媒體投稿,為何會出現不同?為何會出現錯誤?就算是低級錯誤也該是錯寫為「來源:林愛玥微信號」,因為一直轉載;
2.西征網查無此文為何不是西征網刪除了該文?公眾號上未刪除?請問您能否證明西征網於網頁的文章不會與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相同?而且你的該文對比很明確該作者喜歡一魚多吃,自己公眾號更新、又投稿同一篇文章:林自己發佈為「2022-10-27 17:51 發表於四川」;西征網為「2022-10-28 11:10 發表於江蘇」,並標註「以下文章來源於林愛玥 ,作者林愛玥」、「作者 |林愛玥 西征網名家專欄」、「來源/ 西征網 編輯/ 擱淺 審核/ 西楚冰爵」。而且西征網的標註說明眾多大陸民營媒體標明「文章來源於XX ,作者XX」以示「接受的投稿」。請問「思想火炬」有網站或者其他媒體平台麼?亦或是掛靠於某個平台?
3.請給出《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或擁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名單,因為據本人所查連觀察者網都不在、沒有;微信公眾號:「認證賬號(在賬號資料頁面可查看到主體註冊信息,通常會有圓圈型「✓」記號,見官方問答釋疑)的可靠性也相差較大。政府、企業等組織機構認證賬號發佈的內容,可作為第一手來源使用。」;不好意思,請說明下崑崙策網轉載了哪篇網易號的文章?原創報導或文章很少,,請問是根據板塊來說的還是根據所在板塊來說的?是否有量化數據?
4.所以一望而知,該文就是作者自己一魚多吃僅未告知投稿方自己個人微信號已經發表。--MINQI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18:13 (UTC)
另徵詢本條目活躍編輯的意見,判斷此來源是否可靠。@Fox6667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Tokisaki Kurumi魚雨BrtxxA Chinese IDFunyiiCz4281Fujamin2029DDHololiveFanPktlaurenceUranus1781Kanshui0943SakuraYuki-233LuciferianThomas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16:44 (UTC)
搖人也要講道理,又不是菜市場吵架,聲量大就是對。--MINQI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18:33 (UTC)
@ProjectSeeleFunyiiMINQI我個人倒暫時不介意這篇文章的存在,不過崑崙策名聲不好也是真(1),我的建議是找找有沒有大報的社論談論這件事。另外給幾位簡述下崑崙策被認為的大致立場,除了自稱「軍地老同志之友」外,這家報紙大概是中國新左派新權威主義的結合體,比烏有之鄉毛澤東旗幟網要更民族主義(質疑「狼牙山五壯士」的歷史學者被判敗訴,律師批評政治審判),但比觀察者網環球時報要更偏毛澤東思想一點(評論 | 余杰:肖建華案與新時代的公私合營大陸官方轉向之際 保守派:放開防疫是「資本家陰謀」),當然,無論如何基本上都和自由派不沾邊。--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2月11日 (六) 18:52 (UTC)
那篇WSJ文章和所說原文看了下,原文「中國農村不是沒有貧窮和落後,可你們精心編造的不是中國,是你們為了拿西方大獎被極端醜化了的中國。告訴你們,現在這樣做已經晚了。靠罵一罵或者侮辱醜化一下中國人到外國拿獎,已經為中國大眾所不齒。那叫漢奸行為。」我是比較贊同,但什麼二十大巴拉巴拉我也覺得有點獻媚。先不說WSJ被戲稱衛生巾之緣由,目前大陸媒體被外網媒體戴上民族主義、政府背景帽子的都被戲稱反向得到了「皇軍の官方認證」。這來源本來也不是用來佐證觀點,就是說了段事實:「部分支持反動態清零的後悔了、堅持的人改了說法」。--MINQI留言2023年2月11日 (六) 22:13 (UTC)
個人認為微信公眾號系自媒體之一種,本身不是可靠來源。--  2023年2月13日 (一) 06:17 (UTC)
「微信公眾號」已列於WP:RSP,如有不同意見請於維基百科:可靠來源/佈告板新開討論。--MINQI留言2023年2月13日 (一) 08:42 (UTC)
本條目「後續」章節的幾個副標題與運動本身基本沒有關係,個人認為可以直接刪除,僅保留該章節首段。--  2023年2月13日 (一) 06:19 (UTC)
對此並無大意見,反正只保留首段「部分支持反動態清零的後悔了、堅持的人改了說法」也得加上去。--MINQI留言2023年2月13日 (一) 08:47 (UTC)
單獨拆出來怎麼樣?就像古巴革命的鞏固英語Consolidation of the Cuban Revolution這樣?--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2月13日 (一) 12:12 (UTC)
單獨又太短,而且沒有再多關注度——不夠「條目」。這條目本身也適合進維基新聞,除了為了特意展示某些觀點而強行作為條目外我看不出有任何作為條目的理由,其他不說,在德國示威遊行聚集未經批准就算了還能戴口罩、遮擋面部,笑而不語。--MINQI留言2023年2月13日 (一) 18:01 (UTC)
不贊同條目中加入這類「部分支持反動態清零的後悔了、堅持的人改了說法」。這類內容非常主觀,一般的來源不足以支持此類內容。--Fox6667留言2023年2月16日 (四) 14:31 (UTC)
綜上,(-)反對在此條目中引用崑崙策網內容。--Fox6667留言2023年2月16日 (四) 14:33 (UTC)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無論最終是否加入林愛玥的文章闡述,都必須以「觀點」而非「事實」進行闡述,當前版本的闡述方式偏事實而非觀點,無論如何都需要修正。--Fox6667留言2023年2月16日 (四) 14:37 (UTC)
1.①請說明「部分支持反動態清零的後悔了、堅持的人改了說法」如何主觀;
②請證明這些內容為人為主觀斷言而非事實;
③請問什麼叫一般來源?
④請證明《崑崙策》符合所謂「一般來源」;
⑤請列明維基來源或方針具體何章、何段、何具體明文寫「一般的來源不足以支持非常主觀內容」;
2.請問一個理由如何綜上?閣下理由被吞?
3.①請說明「林愛玥的文章闡述,都必須以『觀點』而非『事實』進行闡述」的理由,即請說明為何要以觀點性闡述描述事實的理由;
②請說明當前版本應如何修改符合閣下所謂「觀點性闡述」——請在此直接給出閣下修葺後的編輯。
@Fox6667Fox6667閣下對以上大點小點逐一做出回應。--MINQI留言2023年2月16日 (四) 15:22 (UTC)

@ProjectSeeleFox6667A_Chinese_IDTokisaki Kurumi 綜上論點,共識上認為該文章為不可靠來源,除MINQI多次反對,但其未提出建設性的反駁觀點,反而刻意形成自證迴圈,忽視RS方針。RSP上微信公眾號形成可靠來源的前提下,是官方認證帳號,或是權威性作者個人公開帳號,但MINQI只提出國家意識形態中心新媒體研究院特邀專家,並未提出其權威性或關注度。因微小修改將不作公式,鑒於共識刪除此段落,有異議否?

另外MINQI言詞過激,請注意WP:文明,因本人在另外討論受到攻擊和被濫用提報,僅代表個人認為此用戶擾亂慣犯,將永拒回應此用戶。--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19日 (日) 03:26 (UTC)

無異議,另外NYT的評論文章也一併刪除吧。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03:56 (UTC)
個人是認為放開一節第四段落皆可以彈性刪除,含大量觀點,影響主條目比重。--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2月19日 (日) 04:05 (UTC)
放開後的內容本就與本條目所屬主題無關,可以全部刪除。--  2023年2月19日 (日) 09:01 (UTC)
刪就刪了吧,反正某幾位見不得某些事實、中維目前也就這氛圍。--MINQI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13:51 (UTC)
@ProjectSeele閣下回應本人於「 2023年2月11日 (六) 18:13 (UTC)」之內容,即以事實證明該文為轉載。另外,請問閣下是否有就此文之疑問直接向《崑崙策》發送郵件詢問?
@ProjectSeele我已向《崑崙策》發送郵件,暫未受到回復。--MINQI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13:54 (UTC)
另外請@ProjectSeele說明下該來源在被視為轉載之情況下是否適用大眾媒體常常會引用第一手資料或其他來源,此時編者無須採用原始出處。但對於可靠性受爭議的媒體和準確性存疑的報道,若其引用了其他媒體採編的內容,例如「據某某報道」,則應採用原始出處。上述來源可用於說明翻譯、轉載或引用本身這一行為。「不過也有一些特例是可以的,例如知名的專業研究人員在其自身專業領域中的自行發表或是一位顯著的專業新聞工作人員所自行發表的資料。這種資料在某些情況下是屬於可以使用的自行發表的數據源,例如這些資料已經被可信的第三者發行過以及是以他們的真名發表而不是筆名或假名。」以及理由。
鑑於某幾位不斷意圖刪除對於「大陸異見者」不利事實、對有關觀點的不待見,以及「菜市場吵架性」、「鴕鳥性」詭辯手段,本人看不到討論還有什麼繼續的必要性。另外,如果那事實闡述被刪除,本人按照幾位邏輯清理「各方反應」段落時候請別跳腳或雙標。--MINQI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12:58 (UTC)
@Funyii綜上什麼論點?何為建設性反駁觀點?權威性或關注度在之前討論已有。仗着聲量大就能違背方針和指引?顛來倒去就是轉載、然後說是公眾號,自己證明不了其文是轉載怪誰?違反3RR的不是你?我沒提醒你先討論完再編輯?你拒絕是你的事,你不拒絕也是車軲轆。文明?不講道理也算文明?寬於律己,嚴以待人?
鑑於𝔽𝕌ℕ𝕐𝕀𝕀完全以自身觀念編輯維基包括不僅限於此處及「極端民族主義」中無理由刪除民進黨、基進黨,與其聲稱不再參與本人討論,僅代表個人認為此用戶號為破壞(「在無任何理由的情形下,將已創建好的頁面中具有百科性的內容完全刪除或部分刪除」)與擾亂(WP:POINT)專用賬戶。--MINQI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12:25 (UTC)
(*)提醒此文底部已被改成「來源:林愛玥微信號」。--ProjectSeele留言2023年2月20日 (一) 16:04 (UTC)
感謝上面多位人士的討論,既然此文來源已經從「林愛玥」變成「林愛玥微信號」。而MINQI自己在 2023年2月10日 (五) 11:43 的發言中稱,「來源:林愛玥」與「來源:林愛玥微信號」是區別是否轉載的標誌。因此,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發生錯誤,已經成功證明該文是編輯失職,符合MINQI之前所提出的「證明編輯失職」的要求。並且建議維基百科以後對所有責任編輯為「向太陽」,乃至整個崑崙策網的文章的可靠性存疑。
而《崑崙策網》已經特別申明,「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因此該文只能作為林愛玥個人觀點,無法以《崑崙策網》名義背書。
該文的原始來源為微信公眾號,那來源可靠性需以微信公眾號的標準評估。根據WP:RSP,引用微信公眾號時需遵守原則
社群共識認為微信公眾號上有較多自行出版用戶生成內容,通常不可靠,編者不應使用這些內容。少數情況下,可以查證文章、視頻的真實性時可以作為第一手來源。認證賬號(在賬號資料頁面可查看到主體註冊信息,通常會有圓圈型「✓」記號,見官方問答釋疑)的可靠性也相差較大。政府、企業等組織機構認證賬號發佈的內容,可作為第一手來源使用。新聞媒體機構認證賬號發佈的內容,可作為第二手來源使用。但即使屬於上述情況,也應該慎用,建議儘量尋找更可靠的來源替代。
林愛玥微信號屬於用戶生成內容 - Wikipedia,而林愛玥本人不是非常接近於事件本身的來源,因此不能作為WP:第一手來源使用。林愛玥微信號更不屬於新聞媒體機構,也不能作為WP:第二手來源
@林愛玥 的個人主頁 - 微博 (weibo.com)也已經說明林愛玥只是一個「業餘文學愛好者」,不屬於專家學者,因此不能夠作為權威人士。
之前我無法證明(也懶得證明)編輯失職,因此認為該文章可以以觀點性表述存留。既然已經證明了,那我改變我的看法,認為此文可以且應該刪除。--吼叫的青蛙留言2023年2月21日 (二) 00:51 (UTC)
1.鑑於已經修改「來源歸屬」,對於刪除無異議;
2.修改更正說明其有糾錯能力,且此處僅為來源歸屬錯誤;另參考《華盛頓郵報》等之「中國核導彈疑雲」已經可以列入假新聞之錯誤且到目前為止無道歉或更正,若按吼叫的青蛙閣下之建議或許更該建議維基百科以後對所有有Joby Warrick、Alicia Chen、David Crawshaw參與的《華盛頓郵報》內容有Brad Lendon、Jennifer Hansler、Christian Sierra、Oren Liebermann與Yong Xiong參與的《CNN》內容有Matthew Kroenig參與的《華爾街日報》內容,乃至整個《華盛頓郵報》、《CNN》、《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的可靠性存疑。--MINQI留言2023年2月21日 (二) 17:52 (UTC)
你這個應該在可靠來源佈告板提,而不是在這裏。--Fox6667留言2023年3月19日 (日) 10:09 (UTC)
關於《崑崙策》的之前討論是無共識。又不是沒提過,可靠來源佈告現在對於部分媒體的討論「以雪球、集體獨裁強行關閉討論、胡攪蠻纏打壓異議再裝死」是常態。--MINQI留言2023年3月19日 (日) 13:08 (UTC)
究「崑崙策」網站內部所云「僅代表個人觀點」而言,其不應視為可靠來源。可以近似將「昆」看作自媒體和社交平台。--  2023年3月20日 (一) 07:31 (UTC)
眾多網站包括VOA等均有類似免責聲明,理由不成立。--MINQI留言2023年3月20日 (一) 08:34 (UTC)
不論其專業與否,其個人作為學者所寫如不在官方媒體之上發表至少應該有issn或isbn刊號才對。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應收錄。--  2023年3月20日 (一) 07:34 (UTC)
「issn」:連續出版物(例如雜誌期刊);「isbn」:國際標準圖書編號。學者所寫內容一定是書或雜誌期刊?《紐時》、《WSJ》等大量被引用的「專家」發言是否亦按閣下標準?沒有、搞雙標那叫無理取鬧。--MINQI留言2023年3月20日 (一) 08:30 (UTC)

丁薛祥是否應加入到中共領導人物內?

他在示威期間所發揮的作用如何?--目田電棍留言2023年3月31日 (五) 00:18 (UTC)

@目田电棍請為您想要加入的內容提供可靠來源以供後人驗證。--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31日 (五) 19:03 (UTC)

建議更名:「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白紙運動」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 → 「白紙運動」:近期「常用度」形勢十分明朗。另從具有基石地位的Wikipedia:五大支柱及具有方針地位的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原則和慣例中可能被認爲適用本案的規則,分析如下:

  • (支柱一二)遵循非原創研究且力求準確的原則採用中立觀點:「反對動態清零政策」僅是運動的訴求之一,另有公共場域的其他訴求,若以偏概全則有損中立。甚至「動態」二字也有爭議,非「動態」的清零或許更遭人反對;關鍵是否在於「清零」亦有爭議,不少可靠來源(見下)將此目標描述為「反封控」而避談「反對(動態)清零」,此做法表明以「反對(動態)清零」概括或許不準確。而以平常而無任何取向的物品「白紙」命名則繞過任何訴求,達至中立、相對準確。
  • (命名原則)使用中文:均爲中文。
  • (命名原則)使用常用名稱(應該儘量使用可靠來源中人、物或事項的常見的名稱。一般情況下,常用的名稱也是較為簡短的,可以避免條目名稱過於冗長中文維基百科現今認定的相關通常可靠來源共有:香港政府憲報、香港經濟日報、明報、香港有線新聞、Now新聞、中央通訊社、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網、韓國聯合通訊社、哈薩克國際通訊社、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端傳媒、紐約時報、Taiwan+、瑞士資訊、中央廣播電台。(因——香港賽馬會、數學百科全書基本無關;香港蘋果日報、香港電台、香港01在政治領域(在事發時及之後)不屬通常可靠;立場新聞、傳真社、眾新聞在事發時及之後已停運;美聯社、天空新聞、亞洲新聞台、連線無中文版——而不納入)Google搜尋以上通常可靠來源網域:"白纸运动" OR "白紙運動"查得4千多條"反对动态清零政策运动" OR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查得4條。「白紙運動」在命名原則的常用度上可謂碾壓「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此外,「白紙運動」簡短,「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冗長。
  • (命名原則)易於識別:「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難以區分之前反對動態清零政策的其他抗議;「白紙運動」更易識別。
  • (命名原則)防止歧義:同上(易於識別)。

命名原則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條目命名符合愈多命名原則愈好。「白紙運動」在以上命名原則完勝「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

  • (命名慣例)使用全稱(儘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均非簡稱或縮寫。
  • (命名慣例)名從主人(以下為「名從主人」原則僅起參考作用的情況:一個事物: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事件大概不適用名從主人;假定適用,亦未見顯著的運動主導者,或在運動參與者間有普遍的命名共識。
  • (命名慣例)命名一致性(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兩種命名格式用量差別不顯著,不太適用。(硬要比較,則是茉莉花/太陽花/野百合/野草莓/康乃馨/天鵝絨/鬱金香/玫瑰/花椰菜/雪杉/黃背心/雨傘/橙色+革命/運動之流的命名格式比支持/反對◯◯運動之流更常見)
  • (命名慣例)先到先得(維持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的標題(須符合本方針其他命名規則)):現有標題在以上多方面不符合本方針其他命名規則,故不適用先到先得。

總之,更名為「白紙運動」顯著更合乎維基百科支柱及命名常規。--— Gohan 2023年11月9日 (四) 09:02 (UTC)

是否該放在客棧。之前的爭論解決了嗎,似乎Fox6667先接受、後不接受白紙運動,未看到其他反對。--YFdyh000留言2023年11月9日 (四) 11:17 (UTC)
Fox6667的理據之一是常用性,迄今在以上來源中「白紙運動」已兩三倍於「白紙革命」,較之現名更是不在話下;理據之二是許多「沒有舉白紙」,對於「茉莉花/太陽花/野百合/野草莓/康乃馨/天鵝絨/鬱金香/玫瑰/花椰菜/雪杉/黃背心/雨傘」等運動亦如是,運動象徵從不要求每場出現才能成立,「動態清零」更是少有明確表達、相形見絀。他所謂「某種意義上可能還不如現在的描述性名稱」亦非完全肯定或主張維持現名。至於程序,不反對遷移或公告客棧,但或許不必要。以哈戰爭等條目更名討論不需客棧引流就已火爆,本議題大抵如此。加之有關提問無人正面回答,可見曾在客棧出現的更名提議應否回歸客棧莫衷一是。--— Gohan 2023年11月9日 (四) 12:20 (UTC)
作為條目建立者(+)支持移動到白紙運動,現條目命名完全是某被封禁用戶的原創研究。--🎋🎍 2023年11月10日 (五) 11:31 (UTC)

當前版本§清零政策中「李強(排名第二)和蔡奇(排名第五)……可能是堅持清零政策的主要領導者」於參考文獻無據,參考文獻更是提到「李強展現了政策包容性與開創性,後來的封城並未抹煞這個部分」;蔡奇的「未來五年」則很大可能是記者誤加(參考)。——Fuyukawa留言2023年11月14日 (二) 14:08 (UTC)

我反對

反對動態清零是這個運動的主要目標,並且不是所有人都舉了白紙--職特留言2023年11月22日 (三) 03: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