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Lovewhatyoudo/a9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方言電影史
方言童謠/民歌

方、語言電視廣播史
各地讀音字典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船工號子 (四川, 湖南都有, 歐洲南北美可能也有),勞動號子的一種。

嘉陵江船工號子是音樂化了的勞動號令,船工吼叫似的自然聲腔唱法,其詞(方言)和曲與聲腔緊密融合[1]

在古代,合樂為歌,不合樂為謠,合稱「歌謠」,船工號子為作業歌謠。[1]上水時,全船必須齊心協力,由領頭的號子工帶頭喊號子,眾船工或縴夫和應;下水時,船工在水勢平緩的沱中,橈子手也要在領頭的帶領下一起和唱下水划船號子。[1]各種號子能連接起來,形成「聯曲」。[1]

領唱者叫號子頭、號子哥、號子工,要求必須是嗓音洪亮,記憶力強,通曉川劇、曲藝等唱段,還要即景唱景,進行時而激越、時而舒緩、時而風趣的轉換,要能讓當時的船工們在號子聲中解除愁悶,抒發情緒,調節身心。[1]領唱號子的「號工」十分重要,他不但要嗓子好、記性好、能將若干戲文成套編成號子唱,還要識水性、懂航運,能在不同的水流喊出不同的號子(包括即興編唱),以鼓舞船工的鬥志,協調動作,戰勝風浪和險灘。[1]船工號子時而激越,時而舒緩,時而風趣的轉換,既能讓當時的船工們解除愁悶,抒發情緒,調節身心。號子頭根據其嗓音,分為洪亮、粗獷、渾厚的「大筒筒」,高亢、清脆的「邊音」等不同的流派。[1] 每當逆江而上或船過險灘的時候,船工們就得拉縴,漫漫路途枯燥無味,需要精神調節,船工號子遂應運而生。在當年許多的老船工看來,船工號子既是技術也是「一門藝術」。[1]號子在發展過程中,糅合了地方戲曲音樂的音調,其唱詞大多源於戲文小調,民間傳說或者沿江古蹟。同時,因為船工大多是川劇曲藝愛好者,船工號子也吸收了這些戲曲的一些元素,從而成為民歌中的一個縮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1]從某種角度看,號子頭簡直就是個行走江河的吟詩人,他們大量運用賦、比、興手法,讓旅程具有詩歌的意趣。嘉陵江貫穿高坪境內,青居、龍門是南充嘉陵江中游的重要水碼頭,當年的船工甚多,懂得船工號子的人也很多。[1]

  • 嘉陵江水喲,浪悠悠喲,聯手推船喲,到河裏走喲。」......

背景[編輯]

甚麼是勞動號子?[編輯]

勞動號子是在勞動過程中,為了協調勞動節奏、調節呼吸、舒緩身體受到的壓力,勞動者發出的吆喝或呼號。這些吆喝或呼號最初是簡單的、有節奏的,隨着不斷衍化,成為有較完整曲調的歌曲。[2]人們的勞動隨着工種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動作,如推、拉、擔、抬、舉等,身體隨着這些動作形成或前躬、或後仰、或左傾、或右側等形狀的變化,身上肌肉受力部位的緊張或松或緩也隨之變化,勞動號子也就有了輕重緩急。[2]

勞動號子種類:有石工號子、打夯號子、船工號子、薅秧歌和栽秧歌等。石工號子,勞動強度小時,調子較為悠緩舒揚,勞動強度大時,較為高亢而沉重。打夯號子是在舉夯之前,先由一人領唱,領唱快到最後一個音時,眾人協唱,並舉夯,協唱完畢,夯錘落地。而船工號子,遇到風平浪靜時,舒緩悠長,有較濃的抒情味,遇到激流險灘時,號子則高亢激昂。[2]

船運[編輯]

人們運輸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全靠船隻,船工在那時就起着關鍵性的作用。靠人力推動或拉縴航行,船隻配備有船工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

縴夫[編輯]

筆者從《高坪區民間傳統文化集成》中了解到:當時拉船的縴夫配置按每人5噸計算。縴夫有「號、三、纖」的說法,「號」就是號子手,在拉縴的中間,是組長;「三」就是三橈,在最後面,是檢查纖藤的,避免纖藤被雜物或石頭掛住;最前面的叫「纖頭」,負責拉縴找路,因每次出船的路都有所不同,故而大船每次走的路都要以當時的水位來確定。[2]

行船最怕大風,怕「打流」,船一旦被打翻,船工們往往非死即傷。因而在出現險情時,船工們哪怕是跋險山,涉惡水,千鈞一髮之際都不會鬆手;另一路船工都會馬上趕到,搭帕扣上胳膊,一齊幫襯。只要船動了,船上駕長和號子工會大聲吼「鬥起,鬥起」,岸上縴夫們則回應「妹娃,抵起!抵起!」一直把船拉出險灘急流,岸上所有縴夫才躺在地上喘粗氣。船工與船工之間是不說謝的,在河邊你幫我、我幫你已成為行船人的共識。[1] 船工們吉凶禍福觀念極強,有很多忌諱。船工說他們是龍王背上的船老二,在船上吃飯的碗不能叫「碗」,要叫「蓮花」,因蓮花是吉祥物,碗是裝水的,不吉利;筷子要叫「蒿竿」;姓陳的要改姓「張」,因為「陳」和「沉」一個諧音。[1]

  • 纖婦/女縴夫爭議: [3]
  • 《漸行漸遠的嘉陵江船工號子》[4]

和聲:合唱、領唱、對答[編輯]

歌唱方式主要是「領、合」式,即一人領,眾人合。領唱者往往就是勞動的指揮者,領唱部分是唱詞的主要部分,旋律上揚,較為高亢嘹亮,有呼喚、號召的作用;合唱部分往往是襯詞或領唱中的歌詞,曲調變化少,節奏感強,常常使用同一曲調或同一節奏反覆進行。[2]

嘉陵江船工號子在領唱與眾人合唱、歌詞或虛詞的對答中,形成了一呼一應、前呼後應、一問一答的表現手段。[1]在「半句合腔」「一句合腔」「一小節合腔」「聯句合腔」「交錯重疊合腔」等手段運用下,船工鮮活有力地邊劃邊唱,表現出豪邁之情,傳達出鏗鏘有力、整齊統一、不畏艱險的勇敢精神。[1]

格律[編輯]

嘉陵江船工號子歌詞一般以格律體為主,歌詞常用「嗨……嗨!」的感嘆詞為重;調式為民族五音調式,宮、商、角、徵、羽,全部用在其中,「羽」(6)調式較多;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句韻的單段體,旋律清晰流暢,如《小斑鳩》有段唱詞《上街來》:[1]

鄉里妹子上街來,黃泥弄髒大花鞋, 走到船邊歪一歪,莫非她要上船來。[1]

作詞內容[編輯]

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產、歷史、人文景觀為題材進行編創。[1]特別是領唱的號子工,包括一年四季、水漲水落、明礁暗礁、水深流速都不能搞錯,隨時都牢記於心。[1]內容大體可分為四類:一是「悲苦類」,二是「拼搏類」,三是「情歌類」,四是「地理類」。[1]「地理類」號子,既能幫助新來的船工熟悉運輸線路,增強記憶,又能宣傳各地物產,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打廣告,唱起來特別順口、深情,句里行間洋溢着對對家鄉的自豪感。[1]有時領唱者還採用看山唱山、看水唱水的即興演唱形式。[2]

遍及四川的地名[編輯]

嘉陵江船工號子過去文人不寫,史家不記,只有口授相傳。描述嘉陵江兩岸的風土民情、古蹟物產,船工們往往把各地特產編成打油詩或順口溜的形式來喊唱。如:

紀律[編輯]

時政[編輯]

船工們在抗戰時期也創編了不少時政類船工號子,

船工們在拉船劃櫓時還要用號子「談古論今」,詼諧幽默,讓人神清氣爽。如《八仙過海》:

種類-按節奏/水流分[編輯]

簡述[編輯]

唱腔根據水流形式或高亢有力或悠揚舒展,結束時有長氣的甩腔。[2]


  • 說法1: 嘉陵江船工號子唱詞大致可分三類。一是情歌類,船工們稱為「柔情號子」;二是時政類;三是地名類。行船隨着水情的變化,船工們會吟着不同的號子。闖灘時,號子往往高亢短促而有力,水流平緩時,號子則輕鬆而詼諧,因而嘉陵江船工號子又分「平水號子」「抓抓號子」「摟摟號子」「數板號子」「拋河號子」「大斑鳩」「小斑鳩」等。[1]
  • 說法2: 第一種是平水號子,也稱下水號子,顧名思義,就是船隻順流而下時所唱的號子。因為順水,行船不用費多大的勁,船工就進入一種鬆弛的狀態,號子抒情動聽,見物說物,即興創編。船工們在拉船途中,常遇懸崖峭壁,無路可走的情況,而江對岸地勢相對平緩,就需要把船牽引至對岸繼續向前,此時就唱拋河號子,又稱斑鳩號子。號子激昂有力,內容全部是擬聲詞,主要作用是讓力用在點子上,齊心協力把船拉到對岸。還有一種是陡灘號子,也就是載重船隻逆流而上,船工們過急流爬險灘時所唱的號子。陡灘號子的節奏感非常強,主要作用是給船工鼓勁壯膽。.....上世紀80年代後,人力拉動的木船逐漸被機動船所取代,頂烈日,冒酷暑,跋險山,涉惡水,船工們那滄桑的背影和艱辛悲壯的拉船場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5]
  • 說法3: 「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蓬安縣的『嘉陵江船工號子』被收錄在冊。」蓬安縣文化館館長劉成明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嘉陵江邊的蓬安縣下河街財神樓碼頭,上水可至廣元,往下直達重慶,號子連天。號子是船工們拉船時根據水流情況、地理環境即興創作的,歌詞中,歷史、地理、人文無所不包。該縣已收集整理到的船工號子有下水號子、上水號子、拋河號子、抓抓號子、嘍嘍號子、數板號子等6個種類。..........2007年3月,蓬安縣成立了船工號子隊,隊長由唐文涌擔任。作為蓬安縣第一個原生態合唱隊伍,它的誕生,為這個小小的縣城增添了幾分亮麗色彩。每逢節假日,船工號子隊隊員們穿上行頭,模擬拉船的情景,為遊客表演幾近絕唱的船工號子。[6]
  • 船工號子種類很多,主要有:離岸、靠岸時喊的《斑鳩號子》《拖槓號子》;上水拉縴、拋河喊的《招架號子》《扎河號子》;下水扳橈、搖櫓時喊的《栳號子》《櫓板號子》;過灘或遇險情時喊的《上攤號子》《抓抓號子》《招架號子》《拼命號子》;水流平緩時唱的《平水號子》《數板號子》等等。嘉陵江船工號子是音樂化了的號令,也是號令化的音樂。[1]

平水號子[編輯]

「平水號子」,即風平浪靜時的號子,節奏輕快、悠然,很多唱段都是「半講半唱」,大部分唱段的內容都是表達船工夫妻真摯的情愛及調侃異性的詼諧

摟摟號子[編輯]

船工號子中,「摟摟號子」最為高亢激昂,力度和節奏感極強。因為當時船隻處於危中之危,稍不小心,則船破人亡。這時,只聽江邊一片昂揚的「摟摟號子」聲,縴夫紛紛使盡全力爬在地上,力竭聲嘶,使勁抱住岸邊的亂石,邊吼號子邊用力蹬地,慢吞吞地往上拉。號子工就領着縴夫們吼唱號子《好悽慘》一段:

拋河號子[編輯]

「拋河號子」較為簡單,是因船行駛到懸岸絕壁,拉縴的船工無路可走的時候,需要上船用漿把船劃到對岸,大家在號子工帶領下,邊划船邊齊聲喊出的號子叫做「拋河號子」。典型的喊法是號子工領:「么妹么妹嘿!么妹么妹么妹嘿!」眾和:「么妹么妹嘿!嘿……嗨!」如「拋河號子」《選好搭伴好放船》:

船一旦擱淺,前駕長就手執篙竿在船頭使勁撐船,其他船工馬上要跳下水背船,齊心合力唱:「么妹嘿嗨!嗨!嗨!」將船背到深水區。當大船被背到深水區能夠活動後,船工們又上岸繼續拉縴,開始喊號子《一身號子一身膽》:

船慢慢移動時,號子工開始提高嗓門,唱吼道:

1960年代至今的流行化作品[編輯]

嘉陵江縴夫,拉的絕不是流行歌曲《縴夫的愛》中所渲染那類羅漫蒂克的「花船」,它沒有「妹妹坐船頭」的風光,縴繩也不是川戲那樣「盪悠悠」的輕鬆,更多的是面對嘉陵江如龍門沱那般波濤分秒心驚和步步膽顫的揮灑汗點、急喘粗氣、拼命搏力的吶喊。[1]

1960年電影《嘉陵江邊》版[編輯]

嘉陵江邊[7]

1981年電影《漩渦里的歌》版[編輯]

漩渦里的歌李雙江 - 船工號子, 原日期不詳, 2011年6月23日央視音樂頻道CCTV音樂廳》重播.

其他[編輯]

  • 2020年6月南充音樂人段焱紅創作的民歌《縴夫如神·號子如歌》問世,悠揚動人的歌詞受到眾多網友喜愛....「嗬咗,嗬咗,嗬咗,嗬咗……百舸爭流競千帆,船工號子響震天……」 「縴繩過萬丈,縴夫拉肩上;拉短少一寸,落灣心惆悵。十里長灘長,懸崖繞山樑;姑娘好心腸,溜灘莫心慌。船工號子好,力量滿胸膛;男兒本英雄,最怕是姑娘……」等詞句,同時還兼具濃郁的生活味和藝術氣息,聽來極具感染力。[10]
  • 歌詞/出版信息 + 照片: [11]
  • 閬中版 Coverage[12]
  • 創作《船工號子》,陶嘉舟只用了20分鐘—在成都火車站接人的時候,他在自己的煙盒上寫下一段旋律—這首被印上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的歌曲[13]

搜集[編輯]

  • 七旬老人搶救民間「好聲音」 堅持14年山鄉錄歌[14]

傳承[編輯]

  • 傳承人耿躍升:誰來唱響船工號子?[15]

相關條目[編輯]

ref[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高坪区非遗项目简介——嘉陵江中游船工号子. 南充市高坪區文化館官網. 2019-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周漢兵. 船工号子 嘉陵江上的劳动者之歌. 南充市高坪區政府官網——轉自南充日報. 2018-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3. ^ 【非投稿】纤妇补充说明自昨日发出投稿“中国纤妇”后,Bot收到一些质疑. 女性歷史文學Bot-微博.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2). 
  4. ^ 《嘉陵江縴夫》,收錄於鄧四平. 《邓四平文集》.  又網上公開於:渐行渐远的嘉陵江船工号子. 鄧四平的博客. 2020-04-14. 
  5. ^ 張立東. 嘉陵江畔船工号子震天响. 四川日報. 2013年07月01日: 07版.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6. ^ 張義成. 《嘉陵江船工号子》获全省首届民歌大赛铜奖. 四川在線南充頻道——轉自南充日報. 2013-10-08. 
  7. ^ 怀旧电影金曲1960《嘉陵江边》插曲《船工号子》. bilibili.  also: https://video.tudou.com/v/XMTM0ODMzMjMyOA==.html
  8. ^ 歌声里的中国:《船工号子》. 中國之聲官方微博. 2020-07-28. 
  9. ^ “船工号子”曲作者陶嘉舟谈《船工号子》. bilibili. 2020-07-30. 
  10. ^ 張馳. 原创民歌 再现嘉陵江水运史. 四川在線南充頻道——轉自南充晚報. 2020-06-30. 
  11. ^ 段焱紅. 南充:蓬安诗人撰写纤夫号子,文笔深深,非遗如歌入册. 蓬安文化館官網. 202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幫助)). 
  12. ^ 張曉東. 阆中版“川江号子”响彻嘉陵江畔. 四川新聞網南充頻道——轉自南充日報. 2018-06-27. 
  13. ^ [sc.sina.com.cn/news/b/2013-11-17/0816148173_2.html 留下未作完曲子 《船工号子》作者去世] 請檢查|url=值 (幫助). ——轉自天府早報. 2013年11月17日. 
  14. ^ 任星旗. 七旬老人抢救民间“好声音” 坚持14年山乡录歌. 人民網四川頻道——轉自華西都市報. 2015年04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15. ^ 伍羅文博,李雪,蒲麗玲. 传承人耿跃升:谁来唱响船工号子?. 南充新聞網. 2019-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16. ^ 王宏伟弃绝一切乐器伴奏,演绎“阿卡贝拉”版《澧水船工号子》.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