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幹才
楊幹才(1900年9月1日—1949年4月24日 †),原名楊臣棟,四川省廣安縣人,川軍將領,中華民國陸軍中將。1949年於第二次國共內戰的蕪湖戰役中身陷重圍而自戕成仁。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楊氏先祖世居湖南省衡陽,清中葉時遷至四川廣安,世代耕讀傳家。父楊漢民,邑庫生,隱德不曜。[1]楊幹才國中畢業後即赴叔祖楊森於瀘縣開辦的講武堂就讀,於結業後分發至其叔祖的部隊擔任少尉排長,其後陸續升遷為連長、營長。1925年其叔祖戰敗出走離開四川,楊遂隨叔祖途經宜昌前往武漢,見機再回四川參戰,期間任職川軍第二十軍第一混成旅副旅長兼三團團長,復升為陸軍第二十軍一三四師四〇二旅旅長。
投身抗日
[編輯]1937年8月13日中國抗日戰爭打響、淞滬會戰爆發,川軍第二十軍自貴州赴上海參戰,楊率該軍八〇三、八〇四團在大旗鎮、薀藻浜地方與日軍苦戰數個晝夜。隔年10月出任第二十軍一三四師的師長,次年4月10日領少將軍銜。[2]1941年隨軍轉戰湖南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擔任長沙市外圍第一線的防守任務。後期戎守贛湘邊區,期間曾赴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期滿即返前線。1942年7月任副軍長,隔年9月升任軍長,22日升為陸軍中將。[3]
戡亂殉國
[編輯]1946年,國民政府統一軍隊編制,第二十軍改組為整編第二十師,由楊幹才擔任師長。同年秋前往山東於棗莊同解放軍對陣,後入沂蒙山作戰半年。隔年7月,共軍華東野戰區的兩個縱隊圍攻楊駐守的滕縣,楊幹才率全師據守兩個月。同年9月,楊率部到河南,同解放軍展開拉鋸戰。年底面對敵營進攻,與解放軍激戰三日直至對方撤軍。白崇禧前往慰問,楊於1948年6月兼任第十兵團司令、8月兼任第十四兵團副司令。該年秋共軍解放襄樊,楊幹才率整編二十師前往重新組織民團,並厲行連坐、部署設防,期間政府綬予楊幹才三等寶鼎勳章,嘉許其部署之設防工事有功於國。同年11月,國防部將編制師恢復為軍,楊幹才復任第二十軍軍長。
淮海戰役後,楊幹才調任南京衛戍總部滁縣指揮所主任,1949年2月奉命於蕪湖、魯港、三山等地擔負防守任務。4月20日,共軍自上游渡江包圍蕪湖,楊於22日奉命南撤。24日楊幹才於灣沚戰役苦戰,所率第二十軍軍直、134師全部、133師、保安四旅、第九十九軍各一部,共計13,000餘人盡數為共軍所殲[4],楊見無力突圍已然大勢已去,舉槍殉國。副軍長陳新民、副參謀長胡顯榮、第134師師長李介立及其侍從副官雷振來等人被共軍俘虜。7月26日,中華民國政府追晉楊幹才為陸軍上將。[5] 1969年3月,核定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6]
評價
[編輯]- 1951年蔣中正於陽明山宣講《軍人魂》,特別褒講楊幹才的殉國事蹟:「我講這一段話,我自己覺得非常慚愧,而且認為是平生最大的恥辱,想不到我們國民革命軍的官長,尤其是高級將領,氣節蕩然,廉恥道喪,竟到了這種程度。大家知道:整個大陸這樣廣大的版圖,就在去年不到八個月的時間,竟喪失淨盡,這是何等可痛可恥的事!我們有三百萬以上的大軍,擔任高級將領的不下數千人,在那種盜寇憑陵,大陸沉陷的大失敗之中,而其能臨難殉職,慷慨成仁的,竟只有楊幹才軍長和廖定藩師長二人;其餘不是臨陣逃亡,就是被俘或投降,這可說是把本黨五十年來的革命光榮,和中國五千年來的民族歷史完全斷送了。這不僅是一般將領的恥辱,而是整個黨國的恥辱;而我個人因為領導無方,使一般部屬寡廉鮮恥,到了這種地步,尤為慚愧萬分!」[7]
參考文獻
[編輯]- ^ 林景淵. 浩氣壯山河.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7: 225 (中文(臺灣)).
- ^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第956頁
- ^ 林景淵. 《楊幹才烈士傳》. 臺北: 國防部史政局. 1968 (中文(臺灣)).
- ^ 蕪湖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蕪湖縣誌資料選編》 第1輯.蕪湖:內部出版,1988年:第140頁
- ^ 《一位命殞蕪湖的廣安人(三)---——國民革命軍二十軍軍長楊幹才其人其事》,《廣安日報 》2020年5月3日,第1版
- ^ 忠烈將士查詢 (中文(臺灣)).
- ^ 軍人魂.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