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晉朝公爵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復五等爵,公爵為最高的一等,官品第一[1],分郡公、縣公兩級。郡公以郡為國,封國置「相」,相當於郡之太守。縣公之國方七十五里,食邑一千八百戶[2],封國的名稱並不一定採用縣名,封國也並未納入到郡縣行政體系中。東晉時,縣公以縣為國,改稱縣令長為「公相」,封國納入到了郡縣行政體系中。[3]

咸熙元年之制,縣公國置相、典祠令、典書令、典衛令、典禮令等官,車前司馬(10人)、旅賁(40人)等吏,國主置妾6人。[4]西晉泰始六年(270年),特為壽光、朗陵、臨淮、博陵國置郎中令一卿。[5]東晉之制,公國置等郎中令、大農、典書令、典祠令、典衛令、學官令、典書令、治書、世子庶子、陵長、廟長、牧長、謁者、中大夫、舍人、典醫丞、典府丞等官。[6]

西晉時,尚存有屬於列侯體系的舊制縣公。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降封魏氏諸王為縣公。舊制縣公以縣為國,改稱縣令長為「公國相」,封國在郡縣行政體系中。[3][7][8]

五等郡公

[編輯]

晉武帝始封

[編輯]

樂陵國

[編輯]
樂陵國(265年—310年代)[9][10]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樂陵公 武公 石苞 265年—273年
2 樂陵公 石統 ?—300年 石苞第三子
3 樂陵公 石演 301年—310年代 石統從孫
西晉末國絕

高平國

[編輯]
高平國(265年—310年代,377年—420年)[9][11][12][13]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平公 武公 陳騫 265年—281年
2 高平公 陳輿 陳騫子
3 高平公 陳植 陳輿子
4 高平公 陳粹 ?—310年代 陳植子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5 高平郡開國公 377年—? 陳騫玄孫
6 高平郡開國公 陳浩之 ?—420年 陳?弟子
宋受禪,國除

魯國

[編輯]
魯國(265年—310年代)[9][14]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魯公 武公 賈充 265年—282年
2 魯公 殤公 賈黎民 282年追封 賈充子
3 魯公 賈謐 ?—300年 賈充外孫
4 魯公 賈禿 301年—? 賈充從曾孫
5 魯公 賈湛 ?—310年代 賈充從曾孫
西晉末國絕

鉅鹿國

[編輯]
鉅鹿國(265年—310年代,377年—420年)[9][15][13]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鉅鹿公 元公 裴秀 265年—271年
2 鉅鹿公 裴濬 裴秀子
3 鉅鹿公 成公 裴頠 275年—300年 裴濬弟
4 鉅鹿公 裴嵩 301年—310年代 裴頠子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5 鉅鹿郡開國公 裴球 377年—?
宋受禪,國除

會稽國

[編輯]
會稽國(270年—310年代)[16][17]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會稽公 孫秀 270年—301年或302年
2 會稽公 ?—310年代
西晉末國絕

宜都國

[編輯]
宜都國(272年)[18][19]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宜都公 步闡 272年
無子,國除

博陵國/東莞國

[編輯]
博陵國(277年—314年,377年—415年)/東莞國(415年—420年)[20][21]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博陵公 元公 王沈 277年追封
2 博陵公 王浚 277年—314年 王沈子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3 博陵郡開國公 王道素 377年—? 王沈從孫
4 博陵郡開國公→東莞郡開國公 王崇之 ?—420年 王道素子
宋受禪,國除

晉惠帝始封

[編輯]

上谷國

[編輯]
上谷國(291年—301年)[22]
以討楊駿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上谷公 孟觀 291年—301年
伏誅,國除

蘭陵國/江夏國

[編輯]
蘭陵國(291年—300年代)/江夏國(300年代—420年)[23][24][25]
以舉門無辜受禍及伐蜀之功封,食邑4800戶→8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蘭陵公 成公 衛瓘 291年追封
蘭陵世子 貞世子 衛恆 衛瓘子
2 蘭陵公→江夏公 衛璪 ?—311年 衛恆子
3 江夏郡開國公 衛崇 衛瓘玄孫
4 江夏郡開國公 衛准
5 江夏郡開國公
6 江夏郡開國公 衛璵 ?—420年 衛准孫
宋受禪,國除

壯武國

[編輯]
壯武國(290年代—300年)[26]
以忠勳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壯武公 張華 290年代—300年
伏誅,國除

廣陵國

[編輯]
廣陵國(300年—420年)[27][28][29][30]
以誅淮南王司馬允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陵公 元公 陳準 300年
2 廣陵公 陳眕 陳準子
3 廣陵公 陳逵 陳眕子
……
廣陵郡開國公 陳茂先 ?—420年 陳準七世孫
宋受禪,國除

遼西國

[編輯]
遼西國(303年—338年)[31]
以段部鮮卑首領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遼西公 段務勿塵 303年—?
2 遼西公 段疾陸眷 ?—318年 段務勿塵子
3 遼西公 段涉復辰 318年 段務勿塵弟
4 遼西公 段末杯 318年—325年 段疾陸眷從弟
5 遼西公 段牙 325年 段末杯弟
6 遼西公 段遼 325年—338年 段務勿塵孫
降於慕容皝,國除

新城國

[編輯]
新城國(306年—?)[32]
以拒成都王穎之國及子璠討郭勱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城公 元公 劉弘 306年追封
2 新城公 劉璠 劉弘子

晉懷帝始封

[編輯]

東平國

[編輯]
東平國(307年—311年)[33]
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平公 苟晞 307年—311年
西晉末國絕

酒泉國

[編輯]
酒泉國(311年—?)[34]
以討丁綽、謝班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酒泉公 賈疋 311年—312年

代國

[編輯]
代國(312年—315年)[35]
以鮮卑索頭部首領,劉琨表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代公 拓跋猗盧 312年—315年
進爵為王

宣城國

[編輯]
宣城國(?—317年)[36]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宣城公 司馬裒 ?—317年 司馬睿子
改封琅邪王

晉愍帝始封

[編輯]

上洛國

[編輯]
上洛國(314年—316年)[37]
以破呼日逐王呼延莫之功封,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上洛公 索綝 314年—316年
降於劉曜,國除

西平國

[編輯]
西平國(314年—353年,355年—376年,384年—420年)[38][39]
以伐劉曜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平公 武公 張軌 314年
2 西平公 元公/昭公(私) 張寔 314年—320年 張軌子
3 西平公 忠成公/文公(私) 張駿 320年—346年 張寔子
4 西平公 敬烈公/昭公→桓公(私) 張重華 346年—353年 張駿第二子
5 西平公 哀公(私) 張耀靈 353年 張重華子
張祚自稱涼公,後稱帝
6 西平公 敬悼公/沖公(私) 張玄靚 355年—363年 張耀靈弟
7 西平公 張天錫 363年—376年 張重華弟
降於苻堅,後歸晉
7 西平公 悼公 張天錫 384年—398年 張重華弟
8 西平公
宋受禪,國除

晉元帝始封

[編輯]

遼東國

[編輯]
遼東國(321年—337年)[40][41][42]
以慕容鮮卑首領封,食邑10000戶→2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遼東公 襄公 慕容廆 321年—333年
2 遼東公 慕容皝 333年—337年 慕容廆子
自稱燕王,國除

武昌國

[編輯]
武昌國(322年—324年)[43]
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公 王敦 322年—324年
有罪,國除

晉明帝始封

[編輯]

始興國

[編輯]
始興國(324年—420年)[44][45][46]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始興郡開國公 文獻公 王導 324年—339年
始興世子 貞世子 王悅 王導長子
2 始興郡開國公 王琨 王悅弟子
3 始興郡開國公 王嘏 王琨子
4 始興郡開國公 王恢 ?—420年 王嘏子
宋受禪,降封始興縣開國公

晉成帝始封

[編輯]

長沙國

[編輯]
長沙國(329年—420年)[47][48][46][49]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長沙郡開國公 桓公 陶侃 329年—334年
長沙世子 愍悼世子 陶瞻 陶侃子
2 長沙郡開國公 陶弘 陶瞻子
3 長沙郡開國公 陶綽之 ?—403年 陶弘子
楚受禪,降封臨湘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3 長沙郡開國公 陶綽之 404年—? 陶弘子
4 長沙郡開國公 陶延壽 ?—420年 陶綽之子
宋受禪,降封醴陵縣開國侯

始安國

[編輯]
始安國(329年—420年)[47][50][51][46][49]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始安郡開國公 忠武公 溫嶠 329年
2 始安郡開國公 溫放之 溫嶠長子
3 始安郡開國公 溫嵩之 溫放之長子
楚受禪,降封始安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宋受禪,降封荔浦縣開國侯

晉穆帝始封

[編輯]

臨賀國/南郡國

[編輯]
臨賀國(348年—360年)/南郡國(360年—403年)[52][53][54]
以伐蜀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賀郡開國公→南郡開國公 宣武公 桓溫 348年—373年
2 南郡開國公 桓玄 375年—403年 桓溫子
進封楚王

廣川國

[編輯]
廣川國(350年)[55][56]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川郡開國公 苻洪 350年
自稱三秦王,國除

高陵國

[編輯]
高陵國(351年—?)[57][58]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陵郡開國公 姚弋仲 351年—352年

晉孝武帝始封

[編輯]

廬陵國

[編輯]
廬陵國(385年—420年)[59][60][46][49]
以平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廬陵郡開國公 文靖公 謝安 385年追封
2 廬陵郡開國公 謝瑤 謝安長子
3 廬陵郡開國公 謝該 謝瑤子
4 廬陵郡開國公 謝承伯 謝該弟子
楚受禪,降封巴丘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宋受禪,降封柴桑縣開國侯

南康國

[編輯]
南康國(385年—420年)[59][61]
以平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康郡開國公 襄公 謝石 385年—
2 南康郡開國公 謝汪 謝石子
3 南康郡開國公 謝明慧 ?—399年 謝汪從父兄子
4 南康郡開國公 謝暠 ?—420年 謝明慧從父兄子
宋受禪,國除

晉安帝始封

[編輯]

豫章國

[編輯]
豫章國(402年—403年)[62]
以平司馬元顯之功封,食邑7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開國公 桓玄 402年
2 豫章郡開國公 桓昇 402年—403年 桓玄子
楚受禪,進爵為王

桂陽國

[編輯]
桂陽國(402年)[62]
以平殷仲堪、楊佺期之功封,食邑2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郡開國公 桓玄 402年
賜兄子濬,降封西道縣開國公

豫章國

[編輯]
豫章國(406年—416年)[63][64]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開國公 劉裕 406年—416年
進封宋公

南平國

[編輯]
南平國(406年—412年)[65][66]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平郡開國公 劉毅 406年—412年
伏誅,國除

安成國

[編輯]
安成國(406年—約460年)[67][68][69]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成郡開國公 忠肅公 何無忌 406年—410年
2 安成郡開國公 何邕 何無忌子
3 安成郡開國公 荒公 何勗 宋文帝時 何無忌子
4 安成郡開國公 ?—約460年
降封萍鄉縣開國侯

南郡國

[編輯]
南郡國(412年—420年)[70]
以平桓謙之功封,食邑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郡開國公 烈武公 劉道規 412年追封
2 南郡開國公 劉義慶 415年—420年 劉道規兄子
宋受禪,進封臨川郡王

南陽國

[編輯]
南陽國(413年—415年)[71][72]
以平劉毅之功封,食邑2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陽郡開國公 魯宗之 413年—415年
有罪,國除

五等縣公

[編輯]

漢魏舊國

[編輯]

衛國

[編輯]
衛國(37年—約310年)[73][74]
以周後周承休公改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衛公 姬武 37年—?
……
衛公 姬署 ?—271年
西晉末國絕

山陽國

[編輯]
山陽國(220年—307年)[75][76][77][78]
以漢後封,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山陽公 劉協 220年—234年 漢孝獻皇帝
2 山陽公 劉康 234年—285年 劉協孫
3 山陽公 劉瑾 285年—289年 劉康子
4 山陽公 劉秋 289年—307年 劉康子
西晉末國絕

臨渭國

[編輯]
臨渭國(264年—310年代)[79]
以明元皇后之族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渭公 郭建 264年—?
2 臨渭公 郭嘏 郭建子
西晉末國絕

廣安國

[編輯]
廣安國(264年—310年代)[79]
以明元皇后之族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安公 恭公 甄德 264年—?
2 廣安公 甄喜 甄德子
西晉末國絕

晉武帝始封

[編輯]

壽光國

[編輯]
壽光國(265年—310年代)[9][80]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壽光公 成公 鄭沖 265年—274年
2 壽光公 鄭徽 鄭沖從子
3 壽光公 鄭簡 ?—310年代 鄭徽子
西晉末國絕

睢陵國

[編輯]
睢陵國(265年—310年代)[9][81]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睢陵公 元公 王祥 265年—268年
2 睢陵公 孝公 王馥 王祥子
3 睢陵公 王根 ?—310年代 王馥子
西晉末國絕

朗陵國

[編輯]
朗陵國(265年—311年,377年—420年)[9][82][83][13]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朗陵公 孝公→元公 何曾 265年—278年
2 朗陵公 康公 何劭 ?—301年 何曾子
3 朗陵公 何岐 何劭子
4 朗陵公 何襲 ?—311年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5 朗陵公 何闡 377年—?
宋受禪,國除

博陵國

[編輯]
博陵國(265年—277年)[9][20][21]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博陵公 元公 王沈 265年—266年
2 博陵公 王浚 ?—277年 王沈子
進封郡公

臨淮國

[編輯]
臨淮國(265年—420年)[9][84][12]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淮公 康公 荀顗 265年—274年
2 臨淮公 荀徽 ?—310年代 荀顗從孫
西晉末國絕,中興初繼絕
3 臨淮公 荀序 荀顗兄玄孫
4 臨淮公 荀恆 377年—? 荀序子
5 臨淮公 荀龍符 ?—420年 荀恆子
宋受禪,國除

菑陽國

[編輯]
菑陽國(265年—291年)[9][23]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菑陽公 衛瓘 265年—291年
進封蘭陵郡公

西陽國

[編輯]
西陽國(289年—291年)[85][86]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陽公 司馬羕 289年—291年 司馬亮第三子
進爵為王

新野國

[編輯]
新野國(289年—302年)[85][87]
以扶風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野公 司馬歆 289年—302年 司馬駿子
進封新野郡王

東武國

[編輯]
東武國(289年—?)[85][88]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武公 司馬澹 289年—? 司馬伷子
進封武陵王

東安國

[編輯]
東安國(289年—291年)[85][89]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安公 司馬繇 289年—291年 司馬伷子
進封東安王

廣陵國

[編輯]
廣陵國(289年—301年)[85][90]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陵公 司馬漼 289年—301年 司馬伷子
進封淮陵王

東莞國

[編輯]
東莞國(289年—?)[85]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莞公 司馬卷 289年—? 司馬伷子

晉惠帝始封

[編輯]

觀陽國

[編輯]
觀陽國(290年—310年代)[91]
惠帝即位,由伯進爵為公,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觀陽公 元公 華廙 290年—? 華表子
2 觀陽公 華混 華廙子
3 觀陽公 華陶 ?—310年代 華混子
西晉末國絕

安德國

[編輯]
安德國(290年—311年)[92]
以平原王支子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德公 司馬永 290年—311年 司馬榦子
西晉末國絕

山都國

[編輯]
山都國(291年—310年代)[93]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山都公 醜公 王愷 291年—?
2 山都公 ?—310年代
西晉末國絕

昌安國

[編輯]
昌安國(291年—310年代)[94]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昌安公 元公 石鑒 291年—294年
2 昌安公 石陋 ?—310年代 石鑒子
西晉末國絕

靈州國

[編輯]
靈州國(291年—310年代)[95]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靈州公 傅祗 291年—311年
2 靈州公 傅宣 傅祗子
3 靈州公 傅沖 ?—310年代 傅宣弟子
西晉末國絕

宣城國

[編輯]
宣城國(290年代—306年)[32]
以勳德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宣城公 劉弘 290年代—306年
進封新城郡公

南頓國

[編輯]
南頓國(290年代—305年)[96]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頓公 司馬宗 290年代—305年 司馬亮第四子
進爵為王

汝陽國

[編輯]
汝陽國(290年代—305年)[97]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陽公 司馬熙 290年代—305年 司馬亮第五子
進爵為王

東嬴國

[編輯]
東嬴國(290年代—306年)[98]
以高密王支子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嬴公 司馬騰 290年代—306年 司馬泰子
進封東燕王

平昌國

[編輯]
平昌國(290年代—306年)[98]
以高密王支子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昌公 司馬模 290年代—306年 司馬泰子
進封南陽王

唐邑國

[編輯]
唐邑國(?—317年)[99]
以彭城王支子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唐邑公 司馬紘 ?—317年 司馬釋子
進封高密王

海陵國

[編輯]
海陵國(300年)[27]
以誅賈謐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海陵公 陳準 300年
進封廣陵公

平壽國

[編輯]
平壽國(301年—310年代)[100]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壽公 元公 鄭球 301年—308年
2 平壽公
西晉末國絕

安昌國

[編輯]
安昌國(301年—310年代)[101]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昌公 潘尼 301年—310年代
西晉末國絕

晉昌國

[編輯]
晉昌國(301年—?)[102]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晉昌公 祖納 301年—?

成陽國

[編輯]
成陽國(301年—?)[103]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成陽公 卞粹 301年—302年
2 成陽公 卞壼 卞粹子

牟平國

[編輯]
牟平國(301年—302年)[104]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牟平公 葛旟 301年—302年
齊王冏敗,國除

小黃國

[編輯]
小黃國(301年—302年)[104]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小黃公 路季 301年—302年
齊王冏敗,國除

平陰國

[編輯]
平陰國(301年—302年)[104]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陰公 衛毅 301年—302年
齊王冏敗,國除

安鄉國

[編輯]
安鄉國(301年—302年)[104]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鄉公 劉真 301年—302年
齊王冏敗,國除

封丘國

[編輯]
封丘國(301年—302年)[104]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封丘公 韓泰 301年—302年
齊王冏敗,國除

朱虛國

[編輯]
朱虛國(302年—304年)[105]
以討齊王冏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朱虛公 劉暾 302年—304年
長沙王乂敗,國除

西華國

[編輯]
西華國(302年—?)[106]
以從駕討齊王冏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華公 成公 荀藩 302年—313年
2 西華公 靖公 荀邃 ?—328年 荀藩子
3 西華公 荀汪 荀邃子

興晉國

[編輯]
興晉國(300年代—310年代)[107]
以皇后父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興晉公 羊玄之 300年代—303年
2 興晉公 ?—310年代
西晉末國絕

延陵國

[編輯]
延陵國(306年—310年代)[108]
以從駕討成都王穎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延陵公 高光 306年—311年
西晉末國絕

大陵國

[編輯]
大陵國(306年—310年代)[109]
以從駕討成都王穎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大陵公 元公 溫羨 306年—307年
2 大陵公 溫祗 ?—310年代 溫羨子
西晉末國絕

晉懷帝始封

[編輯]

臨湘國

[編輯]
臨湘國(307年—?)[110]
以迎大駕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湘公 孫惠 307年—?
奔入蠻中,國除

晉愍帝始封

[編輯]

舞陽國/曲陵國

[編輯]
舞陽國/曲陵國(310年代—324年)[111]
以修復山陵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舞陽公→曲陵公 荀崧 310年代—324年
進封平樂縣開國伯

苑陵國

[編輯]
苑陵國(313年—320年代)[112]
愍帝即位,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苑陵公 華恆 313年—320年代
以例削除愍帝時賜爵進封,國除

臨潁國

[編輯]
臨潁國(313年—?)[113]
愍帝即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潁公 元公 荀組 313年—322年
2 臨潁公 定公 荀奕 ?—332年 荀組子
3 臨潁公

野王國

[編輯]
野王國[114][115]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野王公 宋哲
2 野王公 宋延之 宋哲子

晉元帝始封

[編輯]

烏程國

[編輯]
烏程國(313年—?)[116]
以討夏鐵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烏程公 忠烈公 周玘 313年
2 烏程公 周勰 ?—324年 周玘子

嘉興國

[編輯]
嘉興國(317年—?)[117][118]
元帝為晉王,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嘉興公 元公 顧榮 317年追封
2 嘉興公 顧毗 顧榮子
嘉興公 顧胤 ?—399年

射陽國

[編輯]
射陽國[119]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射陽公 定公 荀闓 ?—324年
2 射陽公 荀達 荀闓子

褒中國

[編輯]
褒中國[120]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褒中公 壯公 王遜
2 褒中公 王澄 王遜子

九原國

[編輯]
九原國[121]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九原公 穆公 王嶠
2 九原公 王淡 王嶠子

晉明帝始封

[編輯]

建寧國

[編輯]
建寧國(324年—329年)[44][50]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寧縣開國公 溫嶠 324年—329年
進封始安郡開國公

建興國

[編輯]
建興國(324年—420年)[44][122]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興縣開國公 忠貞公 卞壼 324年—328年
2 建興縣開國公 卞誕 卞壼孫
宋受禪,國除

泉陵國

[編輯]
泉陵國(324年—420年)[44][123]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泉陵縣開國公 劉遐 324年—326年
2 泉陵縣開國公 劉肇 劉遐子
3 泉陵縣開國公 劉舉 劉肇子
4 泉陵縣開國公 劉遵之 劉舉子
5 泉陵縣開國公 劉伯齡 ?—420年 劉遵之子
宋受禪,國除

邵陵國

[編輯]
邵陵國(324年—328年)[44][124]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邵陵縣開國公 蘇峻 324年—328年
伏誅,國除

晉成帝始封

[編輯]

南昌國

[編輯]
南昌國(329年—412年)[47][125]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南昌縣開國公 文成公 郗鑒 324年—339年
2 南昌縣開國公 文穆公 郗愔 ?—384年 郗鑒長子
3 南昌縣開國公 郗僧施 ?—412年 郗愔從孫
伏誅,國除

江陵國

[編輯]
江陵國(329年—?)[126]
以平蘇峻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陵縣開國公 穆公 陸曄 329年—334年
2 江陵縣開國公

晉穆帝始封

[編輯]

建城國

[編輯]
建城國(349年—?)[127]
以討范賁之功封,食邑18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城縣開國公 襄公 周撫 349年—365年
2 建城縣開國公 定公 周楚 ?—371年 周撫子
3 建城縣開國公 周瓊 周楚子
4 建城縣開國公 周虓 周瓊子

襄國國

[編輯]
襄國國(350年—351年)[55][128]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襄國縣開國公 苻健 350年—351年
自稱天王,國除

即丘國

[編輯]
即丘國(351年—354年)[57][129]
以歸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即丘縣開國公 姚襄 351年—354年
降燕,國除

豐城國

[編輯]
豐城國(360年—403年)[52][130][131]
以平關洛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豐城縣開國公 宣穆公 桓沖 360年—384年 桓溫弟
2 豐城縣開國公 靖公 桓嗣 桓沖子
3 豐城縣開國公 桓胤 ?—403年 桓嗣子
楚受禪,進封宣城郡王

臨賀國

[編輯]
臨賀國(360年—403年)[52][53][131]
以桓溫平關洛之功,降其先爵(臨賀郡開國公)一等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賀縣開國公 桓濟 360年—373年 桓溫子
2 臨賀縣開國公 桓歆 373年—403年 桓溫子
楚受禪,進爵為王

晉簡文帝始封

[編輯]

海西國

[編輯]
海西國(372年—?)[132]
以東海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海西縣開國公 司馬奕 372年—386年

晉孝武帝始封

[編輯]

建昌國

[編輯]
建昌國(380年—385年)[60]
以破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昌縣開國公 文靖公 謝安 380年—385年
進封廬陵郡開國公

康樂國

[編輯]
康樂國(385年—420年)[59][133][134]
以平苻堅之功封,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康樂縣開國公 獻武公 謝玄 385年—388年
2 康樂縣開國公 謝瑍 謝玄子
3 康樂縣開國公 謝靈運 ?—420年 謝瑍子
宋受禪,降爵為侯

望蔡國

[編輯]
望蔡國(385年—412年)[59][135]
以平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望蔡縣開國公 忠肅公 謝琰 385年—400年 謝安第二子
2 望蔡縣開國公 謝混 ?—412年 謝琰第三子
伏誅,國除

永脩國

[編輯]
永脩國(385年—420年)[59][136]
以平苻堅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脩縣開國公 烈公 桓伊 385年—391年
2 永脩縣開國公 桓肅之 桓伊子
3 永脩縣開國公 桓陵 ?—420年 桓肅之子
宋受禪,國除

晉安帝始封

[編輯]

西道國

[編輯]
西道國(402年—403年)[62][131]
以桓玄平殷仲堪、楊佺期之功,降其別爵(桂陽郡開國公)一等封,食邑2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道縣開國公 桓濬 402年—403年 桓玄兄子
楚受禪,進封義興郡王

華容國

[編輯]
華容國(406年—412年)[70]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華容縣開國公 烈武公 劉道規 406年—412年
進封南郡開國公

曲阿國

[編輯]
曲阿國(406年—?)[137]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曲阿縣開國公 檀憑之 406年追封
2 曲阿縣開國公 406年—?

新淦國

[編輯]
新淦國(406年—413年)[138]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2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淦縣開國公 諸葛長民 406年—413年
伏誅,國除

江陵國

[編輯]
江陵國(406年—479年)[139][140]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2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陵縣開國公 桓公 魏詠之 406年追封
2 江陵縣開國公 406年—?
齊受禪,國除

歸鄉國

[編輯]
歸鄉國(406年—479年)[141][142]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歸鄉縣開國公 毛璩 406年追封
2 歸鄉縣開國公 毛弘之 406年—? 毛璩子
3 歸鄉縣開國公
齊受禪,國除

臨汝國

[編輯]
臨汝國(406年—454年)[143][144]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汝縣開國公 孟昶 406年—410年
2 臨汝縣開國公 孟靈休 孟昶子
3 臨汝縣開國公 孟詡 ?—454年 孟靈休子
伏誅,國除

竟陵國

[編輯]
竟陵國(413年—420年)[145]
以征廣固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縣開國公 劉道鄰 413年—420年
宋受禪,進封長沙郡王

桂陽國

[編輯]
桂陽國(413年—420年)[146][147]
以劉裕平齊及定盧循之功封,食邑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縣開國公 劉義真 413年—420年 劉裕第二子
宋受禪,進封廬陵郡王

北彭城國

[編輯]
北彭城國(415年—420年)[148]
以劉裕討司馬休之之功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北彭城縣開國公 劉義隆 415年—420年 劉裕第三子
宋受禪,進封宜都郡王

舊制縣公

[編輯]

魏朝舊國

[編輯]

安樂國

[編輯]
安樂國(264年—310年代)[149][150]
以歸降封,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樂公 思公 劉禪 264年—271年
2 安樂公 劉恂 271年—310年代 劉禪子
西晉末國絕

晉武帝始封

[編輯]

另有13位魏宗王:彭城王曹據、樂陵王曹茂、濟南王曹楷、沛王曹緯、中山王曹孚、陳留王曹澳、相縣王曹竦、東海王曹啟、梁王曹悌、魯王曹溫、豐縣王曹廉、琅邪王曹焜、文安縣王曹贊。除曹楷入京為崇化少府,其餘不知封於哪一個公國。

邵陵國

[編輯]
邵陵國(265年—310年代)[151][7]
以魏齊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邵陵公 厲公 曹芳 265年—274年
2 邵陵公
西晉末國絕

燕國

[編輯]
燕國(265年—?)[152]
以魏燕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燕公 曹宇 265年—278年
2 燕公

甄城國

[編輯]
甄城國(265年—310年代)[153][154][7]
以魏濟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甄城公 定公 曹志 265年—288年
2 甄城公
西晉末國絕

高邑國

[編輯]
高邑國(265年—310年代)[155][7]
以魏真定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邑公 曹嘉 265年—?
2 高邑公
西晉末國絕

廩丘國

[編輯]
廩丘國(265年—310年代)[156][7]
以魏東平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廩丘公 曹翕 265年—?
2 廩丘公 曹琨 曹翕子
西晉末國絕

襄陵國

[編輯]
襄陵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襄陵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臨汾國

[編輯]
臨汾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汾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汾陰國

[編輯]
汾陰國(265年—310年代)[15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汾陰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濮陽國

[編輯]
濮陽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濮陽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臨潁國

[編輯]
臨潁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潁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鄢陵國

[編輯]
鄢陵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鄢陵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昆陽國

[編輯]
昆陽國(265年—310年代)[7]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昆陽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魯陽國

[編輯]
魯陽國(265年—310年代)[8]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魯陽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淯陽國

[編輯]
淯陽國(265年—310年代)[8]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淯陽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博望國

[編輯]
博望國(265年—310年代)[8]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博望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舞陰國

[編輯]
舞陰國(265年—310年代)[8]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舞陰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比陽國

[編輯]
比陽國(265年—310年代)[8]
以魏宗王降封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比陽公 265年—?
西晉末國絕

京陵國

[編輯]
京陵國(280年—310年代)[158][159]
以伐吳之功,由列侯進爵,食邑14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京陵公 元公 王渾 280年—297年
2 京陵公 王卓 王渾孫
西晉末國絕

十郡之公

[編輯]

宋國

[編輯]
宋國(416年—419年)[64]
以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高平、魯、泰山十郡為國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宋公 劉裕 416年—419年
進封宋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通典 卷三十六 職官十八》:「第一品:黃鉞大將軍、三公、諸國王公侯伯子男(爵)、大丞相。」
  2. ^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晉文帝為晉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餘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
  3. ^ 3.0 3.1 姚樂:《<晉書·地理志>縣級封國考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02期
  4. ^ 《太平御覽 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魏咸熙元年,相國晉王奏建五等,諸公地方七十五里,邑一千八百戶,置相一人,典祠、典書、典衛、典禮各一人,妾六人,車前司馬十人,旅賁四十人。」
  5.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其為壽光、朗陵、臨淮、博陵、鉅平國置郎中令,假夫人、世子印綬,食本秩三分之一,皆如郡公侯比。」
  6. ^ 《宋書 卷四十 志第三十》:「有郎中令、中尉、大農為三卿……典書、典祠、典衛、學官令、典書令丞各一人,治書四人,中尉司馬、世子庶子、陵廟牧長各一人,謁者四人,中大夫六人,舍人十人,典醫丞、典府丞各一人……江左以來,公國則無中尉、常侍、三軍,侯國又無大農、侍郎,伯子男唯典書以下,又無學官令矣。」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襄陵公國相……臨汾公國相……汾陽公國相……濮陽……公國相。廩丘公國相……鄄城公國相……臨潁公國相……邵陵公國相。鄢陵公國相……昆陽公國相……高邑公國相。」
  8. ^ 8.0 8.1 8.2 8.3 8.4 8.5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魯陽公國相……淯陽公國相。博望公國相……舞陰公國相。比陽公國相。」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以驃騎將軍石苞為大司馬,封樂陵公,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衛將軍賈充為車騎將軍、魯公,尚書令裴秀為鉅鹿公,侍中荀勖為濟北公(侯),太保鄭沖為太傅、壽光公,太尉王祥為太保、睢陵公,丞相何曾為太尉、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沈為驃騎將軍、博陵公,司空荀顗為臨淮公,鎮北大將軍衛瓘為菑陽公。」
  10.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武帝踐阼,遷大司馬,進封樂陵郡公……及惠帝復阼,詔以卿禮葬之。封崇從孫演為樂陵公。」
  11. ^ 《晉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五》:「武帝受禪,以佐命之勳,進車騎將軍,封高平郡公……尋卒,子植字弘先嗣,官至散騎常侍。卒,子粹嗣,永嘉中遇害,孝武帝以騫玄孫襲爵。卒,弟子浩之嗣。宋受禪,國除。」
  12. ^ 12.0 12.1 《冊府元龜 卷一百七十三 帝王部 繼絕》:「孝武帝太元二年正月繼絕世紹功臣詔……又封太尉臨淮公荀顗兄玄孫序之子為臨淮公,以繼顗後。又封博陵王沈從孫道素為博陵公。又封高平公陳騫玄孫襲爵高平公,以騫孫粹嗣後遇害故也。」
  13. ^ 13.0 13.1 13.2 《藝文類聚 卷五十一 封爵部》:「泰元二年,興滅繼絕後,故陳騫後浩之為高平公,裴秀後球為鉅鹿公,王沉後朴之為博陵公,荀勖後軌為濟北侯,何曾後闡為朗陵公,羊祜後法興為鉅平侯。」
  14. ^ 《晉書 卷四十 列傳第十》:「及受禪,充以建明大命,轉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更封魯郡公,母柳氏為魯國太夫人……永興中,立充從曾孫湛為魯公,奉充後,遭亂死,國除。」
  15. ^ 《晉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五》:「及帝受禪,加左光祿大夫,封鉅鹿郡公,邑三千戶……以嵩嗣爵,為中書黃門侍郎。」
  16. ^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十二月,吳夏口督、前將軍孫秀帥眾來奔,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17. ^ 《晉諸公贊》:「永寧中卒,追贈驃騎,開府。」
  18. ^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九月,吳西陵督步闡來降,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宜都公。」
  19. ^ 《三國志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遣璣弟璿詣洛陽為任,晉以闡為都督西陵諸軍事、衛將軍、儀同三司,加侍中,假節領交州牧,封宜都公;璣監江陵諸軍事、左將軍,加散騎常侍,領廬陵太守,改封江陵侯;璿給事中、宣威將軍,封都鄉侯。命車騎將軍羊祜、荊州刺史楊肇往赴救闡。孫皓使陸抗西行,祜等遁退。抗陷城,斬闡等,步氏泯滅,惟璿紹祀。」
  20. ^ 20.0 20.1 《晉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封博陵郡公,固讓不受,乃進爵為縣公,邑千八百戶……咸寧中,復追封沈為郡公……太元二年,詔興滅繼絕,封沈從孫道素為博陵公。卒,子崇之嗣。義熙十一年,改封東莞郡公。宋受禪,國除。」
  21. ^ 21.0 21.1 《晉書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職官》:咸寧三年……於時,唯特增魯公國戶邑,追進封故司空博陵公王沈為郡公」
  22. ^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及駿誅,以觀為黃門侍郎,特給親信四十人。遷積弩將軍,封上谷郡公。」
  23. ^ 23.0 23.1 《晉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泰始初,轉征東將軍,進爵為公……朝廷以瓘舉門無辜受禍,乃追瓘伐蜀勛,封蘭陵郡公,增邑三千戶,諡曰成,贈假黃鉞……後東海王越以蘭陵益其國,改封江夏郡公,邑八千五百戶。懷帝即位,為散騎侍郎。永嘉五年,沒於劉聰。元帝以瓘玄孫崇嗣。」
  24. ^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前散騎常侍江夏公衛璵上表自陳曰:臣乃祖故太保瓘,於魏咸熙之中,太祖文皇帝為元輔之日,封蕭陽侯,大晉受禪,進爵為公,歷位太保,總錄朝政。於時賈庶人及諸王用事,忌瓘忠節,故楚王瑋矯詔致禍。前朝以瓘秉心忠正,加以伐蜀之勳,故追封蘭陵郡公。永嘉之中,東海王越食蘭陵,換封江夏,戶邑如舊。臣高祖散騎侍郎璪,瓘之嫡孫,纂承封爵。中宗元皇帝以曾祖故右衛將軍崇承襲,逮於臣身。」
  25. ^ 《謝溫墓誌》:「外祖諱准,江夏郡開國公。」
  26. ^ 《晉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久之,論前後忠勛,進封壯武郡公……後封既非國體,又不宜以小功逾前大賞,華之見害,俱以奸逆圖亂,濫被枉賊。」
  27. ^ 27.0 27.1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故太尉廣陵公陳准,黨翼孫秀,禍加淮南,竊饗大國,因罪為利。值西朝政刑失裁,中興復因而不奪。今王道惟新,豈可不大判臧否,謂廣陵之國,宜在削除。……祠部郎荀伯子表臣七世祖太尉准禍加淮南,不應濫賞。尋先臣以剪除賈謐,封海陵公,事在淮南遇禍之前。後廣陵雖在擾攘之際,臣祖乃始蒙殊遇,歷位元、凱。」
  28. ^ 《鄴中記》:「廣陵公陳逵妹,才色甚美,發長七尺,石虎以為夫人。 」
  29. ^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註:「陳逵別傳曰:逵字林道,潁川許昌人。祖淮,太尉。父畛,光祿大夫。逵少有干,以清敏立名,襲封廣陵公,黃門郎,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
  30. ^ 《宋故海陵太守散騎常侍謝府君之墓誌》:「次姊令范,適潁川陳茂先,廣陵郡開國公。」
  31.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封鮮卑段勿塵為遼西公。」
  32. ^ 32.0 32.1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以勳德兼茂,封宣城公……越手書與璠贊美之,表贈弘新城郡公……」
  33. ^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越以為然,乃遷晞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領青州刺史,進為郡公。」
  34. ^ 《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綽奔武都,疋復入安定,殺班。愍(懷)帝以疋為驃騎將軍、雍州刺史,封酒泉公。」
  35. ^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辛亥,劉琨乞師於猗盧,表盧為代公……進封代公猗盧為代王。」
  36. ^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裒初繼叔父長樂亭侯渾,後徙封宣城郡公,拜後將軍。及帝為晉王……更封裒琅邪,嗣恭王後,改食會稽、宣城邑五萬二千戶……」
  37. ^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破曜呼日逐王呼延莫,以功封上洛郡公,食邑萬戶,拜夫人荀氏為新豐君,子石元為世子,賜子弟二人鄉亭侯。」
  38. ^ 《晉書 卷五 帝紀第五》:「二月壬寅,以司空王浚為大司馬,衛將軍荀組為司空,涼州刺史張軌為太尉,封西平郡公,并州刺史劉琨為大將軍。」
  39. ^ 《晉書 卷八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帝遣大鴻臚辛攀拜軌侍中、太尉、涼州牧、西平公……散騎常侍天錫拔跡登朝,先祀淪替,用增矜慨,可復天錫西平郡公爵。」
  40. ^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十二月,以慕容廆為持節、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平州牧,封遼東郡公。」
  41. ^ 《晉書 卷一百八 載記第八》:「尋加使持節、都督幽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進封遼東郡公,邑一萬戶。」
  42. ^ 《晉書 卷一百九 載記第九》:「太寧末,拜平北將軍,進封朝鮮公……帝又遣使進皝為征北大將軍、幽州牧,領平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增邑萬戶,持節、都督、單于、公如故。」
  43. ^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敦乃自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封武昌郡公,邑萬戶。」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封司徒王導為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丹楊尹溫嶠建寧縣公,尚書卞壼建興縣公,中書監庾亮永昌縣公,北中郎將劉遐泉陵縣公,奮武將軍蘇峻邵陵縣公,邑各千八百戶,絹各五千四百匹;尚書令郗鑒高平縣侯,護軍將軍應詹觀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四千八百匹。」
  45. ^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敦平,進封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司徒如故,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46. ^ 46.0 46.1 46.2 46.3 《宋書 卷三 本紀第三》:「可降始興公封始興縣公,廬陵公封柴桑縣公(侯),各千戶;始安公封荔浦縣侯,長沙公封醴陵縣侯,康樂公可即封縣侯,各五百戶:以奉晉故丞相王導、太傅謝安、大將軍溫嶠、大司馬陶侃、車騎將軍謝玄之祀。」
  47. ^ 47.0 47.1 47.2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三月壬子,以征西大將軍陶侃為太尉,封長沙郡公;車騎將軍郗鑒為司空,封南昌縣公;平南將軍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始安郡公。」
  48. ^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侃旋江陵,尋以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長沙郡公,邑三千戶……宋受禪,降為吳昌侯,五百戶。」
  49. ^ 49.0 49.1 49.2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又降始安郡公為縣公,長沙為臨湘縣公,廬陵為巴丘縣公,各千戶。」
  50. ^ 50.0 50.1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事平,封建寧縣開國公……及賊滅,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戶。」
  51. ^ 《溫式之墓誌》:「長息嵩之,字敬林,散騎侍郎,襲封始安公,配河內山氏,父東陽太守遐,字彥林。」
  52. ^ 52.0 52.1 52.2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秋八月,進安西將軍桓溫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賀郡公……十一月,封太尉桓溫為南郡公,溫弟沖為豐城縣公,子濟為臨賀郡公。」
  53. ^ 53.0 53.1 《晉書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昇平中,改封南郡公,降臨賀為縣公,以封其次子濟……濟字仲道,與熙同謀,俱徙長沙。歆字叔道,賜爵臨賀公。」
  54. ^ 《魏書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年七歲,襲封南郡公。」
  55. ^ 55.0 55.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氐帥苻洪遣使來降,以為氐王,封廣川郡公。假洪子健節,監河北諸軍事、右將軍,封襄國縣公。」
  56. ^ 《晉書 卷一百十二 載記第十二》:「永和六年,帝以洪為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時有說洪稱尊號者,洪亦以讖文有「艸付應王」,又其孫堅背有「艸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
  57. ^ 57.0 57.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石祗將姚弋仲、冉閔將魏脫各遣使來降,以弋仲為車騎將軍、大單于,封高陵郡公;弋仲子襄為平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平鄉縣公……」校勘記:平鄉縣公姚襄載記及御覽一二三引後秦錄「平鄉」皆作「即丘」。
  58. ^ 《晉書 卷一百十六 載記第十六》:「永和七年,拜弋仲使持節、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單于,封高陵郡公。」
  59. ^ 59.0 59.1 59.2 59.3 59.4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冬十月丁亥,論淮肥之功,追封謝安廬陵郡公,封謝石南康公,謝玄康樂公,謝琰望蔡公,桓伊永脩公,自餘封拜各有差。」
  60. ^ 60.0 60.1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建昌縣公……又以平苻堅勳,更封廬陵郡公。」
  61.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遷中軍將軍、尚書令,更封南康郡公……宋受禪,國除。」
  62. ^ 62.0 62.1 62.2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玄諷朝廷以己平元顯功,封豫章公,食安成郡地方二百二十五里,邑七千五百戶;平仲堪、佺期功,封桂陽郡公,地方七十五里,邑二千五百戶;本封南郡如故。玄以豫章改封息昇,桂陽郡公賜兄子濬,降為西道縣公。」
  63. ^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於是尚書奏封唱義謀主鎮軍將軍裕豫章郡公,食邑萬戶,賜絹三萬匹。」
  64. ^ 64.0 64.1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今進授相國,以徐州之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兗州之高平魯泰山十郡,封公為宋公……又申前命,進公爵為王。」
  65.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以匡復功,封南平郡開國公,兼都督宣城軍事,給鼓吹一部。」
  66. ^ 《太平御覽 卷二百 封建部三》:「安帝以興復功,封劉裕等二十三人。裕昌謀,封豫章公,萬戶;劉毅南平公,五千戶……
  67.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以興復之功,封安成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增督司州之弘農揚州之松滋,加散騎侍郎,進鎮南將軍。」
  68. ^ 《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時安成公何勗,忌之子也……勗官至侍中,追諡荒公。」
  69. ^ 《南史 卷四 齊本紀上第四》:「詔降宋南康郡公為縣公,華容公為侯,萍鄉侯為伯,減戶有差,以奉劉穆之、王弘、何無忌之祀。」
  70. ^ 70.0 70.1 《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以義勳封華容縣公,食邑三千戶……諡曰烈武公。平桓謙功,進封南郡公,邑五千戶。高祖受命,贈大司馬,追封臨川王,食邑如先。」
  71. ^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封鎮北將軍魯宗之為南陽郡公……休之、宗之出奔於姚泓。」
  72. ^ 《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高祖討劉毅,與宗之同會江陵,進號鎮北將軍,封南陽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戶……宗之自以非高祖舊隸,屢建大功,有自疑之心。會司馬休之見討,猜懼,遂與休之北奔。」
  73. ^ 《漢書 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五年,侯武嗣,十三年,更為衛公。」
  74. ^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十一月丁巳,衛公姬署薨。」
  75. ^ 《三國志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黃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
  76. ^ 《三國志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八月壬申,葬於山陽國……適孫桂氏鄉侯康,嗣立為山陽公。」
  77. ^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九月丙子,山陽公劉康薨……六月庚子,山陽公劉瑾薨。」
  78. ^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又殺前幽州刺史石尟於樂陵,入掠平原,山陽公劉秋遇害。」
  79. ^ 79.0 79.1 《三國志 卷五 魏書五 后妃傳第五》:「咸熙初,封郭建為臨渭縣公,德廣安縣公,邑皆千八百戶……尋疾薨,贈中軍大將軍,開府侍中如故,諡恭公,子喜嗣。」
  80.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武帝踐阼,拜太傅,進爵為公……徽卒,子簡嗣。」
  81.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武帝踐阼,拜太保,進爵為公……子根嗣,散騎郎。」
  82.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踐阼,拜太尉,進爵為公,食邑千八百戶……子岐嗣。」
  83. ^ 《晉書 卷一百四 載記第四》:「北寇新蔡,害新蔡王確於南頓,朗陵公何襲、廣陵公陳眕、上黨太守羊綜、廣平太守邵肇等率眾降于勒。」
  84.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武帝踐阼,進爵為公,食邑一千八百戶……中興初,以顗兄玄孫序為顗後,封臨淮公。序卒,又絕,孝武帝又封序子恆繼顗後。恆卒,子龍符嗣。宋受禪,國除。」
  85.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汝南王次子羕為西陽公。徙扶風王暢為順陽王,暢弟歆為新野公,琅邪王覲弟澹為東武公,繇為東安公,漼為廣陵公,卷為東莞公。」
  86. ^ 《晉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羕字延年。太康末,封西陽縣公……及瑋誅,進爵為王……」
  87. ^ 《晉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太康中,詔封新野縣公,邑千八百戶,儀比縣王……以勳進封新野郡王,邑二萬戶。」
  88. ^ 《晉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武陵莊王澹字思弘。初為冗從僕射,後封東武公。邑五千二百戶。」
  89. ^ 《晉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東安王繇字思玄。初拜東安公……誅楊駿之際,繇屯雲龍門,兼統諸軍,以功拜右衛將軍,領射聲校尉,進封郡王,邑二萬戶……」
  90. ^ 《晉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淮陵元王漼字思沖。初封廣陵公。食邑二千九百戶。歷左將軍、散騎常侍。趙王倫之篡也,三王起義,漼與左衛將軍王輿攻殺孫秀,因而廢倫。以功進封淮陵王……」
  91.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惠帝即位,加侍中、光祿大夫、尚書令,進爵為公……子陶嗣,補鞏令,沒於石勒。」
  92. ^ 《晉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有二子,世子廣早卒,次子永以太熙中封安德縣公,散騎常侍,皆為善士。遇難,合門堙滅。」
  93.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以討楊駿勳,封山都縣公,邑千八百戶。」
  94.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山陵訖,封昌安縣侯。」校勘記:封昌安縣侯以石尟、石定墓碣證之,「縣侯」當為「公」字。
  95. ^ 《晉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七》:「以討楊駿勳,當封郡公八千戶,固讓,減半,降封靈川縣公,千八百戶,餘二千二百戶封少子暢為武鄉亭侯。」校勘記:靈川縣公諸史考異:據宋書傅弘之傳「靈川」當作「靈州」。按:據後漢書傅燮傳,靈州為傅祗祖籍。
  96. ^ 《晉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元康中,封南頓縣侯,尋進爵為公。討劉喬有功,進封王,增邑五千,並前萬戶,為征虜將軍。」
  97. ^ 《晉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熙初封汝陽公,討劉喬有功,進爵為王。」
  98. ^ 98.0 98.1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進東嬴公騰爵為東燕王,平昌公模為南陽王。」
  99. ^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紘字偉德,初封唐邑縣公。建興末,元帝承制,以紘繼高密王據。」
  100.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成都王為大將軍,起義討趙王倫,球自頓丘太守為右長史,以功封平壽公。」
  101.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冏引為參軍,與謀時務,兼管書記。事平,封安昌公。」
  102. ^ 《晉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後為中護軍、太子詹事,封晉昌公。」
  103.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齊王冏輔政,為侍中、中書令,進爵為公……永嘉中,除著作郎,襲父爵。」
  104. ^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封齊王冏功臣葛旟牟平公,路季小黃公,衛毅平陰公,劉真安鄉公,韓泰封丘公。」
  105.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長沙王乂討齊王冏,暾豫謀,封朱虛縣公,千八百戶。乂死,坐免。」
  106. ^ 《晉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以從駕討齊王冏勳,封西華縣公。」
  107.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以後父,拜光祿大夫、特進、散騎常侍,更封興晉侯。遷尚書右僕射,加侍中,進爵為公。」
  108. ^ 《晉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十一》:「後從駕討成都王穎有勳,封延陵縣公,邑千八百戶。」
  109.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其後以從駕討成都王穎有勳,封大陵縣公,邑千八百戶。」
  110. ^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以迎大駕之功,封臨湘縣公。」
  111. ^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時山陵發掘,崧遣主簿石覽將兵入洛,修復山陵。以勳進爵舞陽縣公,遷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鎮宛,改封曲陵公……以平王敦功,更封平樂伯。」
  112. ^ 《晉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愍帝即位,以恆為尚書,進爵苑陵縣公……咸和初,以愍帝時賜爵進封一皆削除……」
  113. ^ 《晉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進封臨潁縣公,加太夫人、世子印綬。」
  114. ^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建武元年春二月辛巳,平東將軍宋哲至,宣愍帝詔曰……」
  115. ^ 《王興之夫婦墓誌》:「父哲,字世俊,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秦梁二州諸軍事、冠軍將軍、梁州刺史、野王公。弟延之,字興祖,襲封野王公。」
  116. ^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今以為軍諮祭酒,將軍如故,進爵為公,祿秩僚屬一同開國之例。」
  117. ^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及帝為晉王,追封為公,開國,食邑。」
  118.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於是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謝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沖、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愔等皆遇害。」
  119. ^ 《晉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歷御史中丞、侍中、尚書,封射陽公。太寧二年卒,追贈衛尉,諡曰定。子達嗣。」
  120. ^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又遣子澄奉表勸進於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假節,校尉、刺史如故,賜爵褒中縣公。」
  121. ^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元帝作相,以為水曹屬,除長山令,遷太子中舍人,以疾不拜。王敦請為參軍,爵九原縣公。」
  122.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含滅,以功封建興縣公……眕子誕嗣。」
  123. ^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事平,以功封泉陵公……肇襲爵,官至散騎侍郎。肇卒,子舉嗣。卒,子遵之嗣。卒,子伯齡嗣。宋受禪,國除。」
  124.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進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加散騎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戶。」
  125.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拜司空,加侍中,解八郡都督,更封南昌縣公……劉毅鎮江陵,請為南蠻校尉、假節。與毅俱誅,國除。」
  126. ^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以平錢鳳功,進爵江陵伯……以勳進爵為公,封次子嘏新康子。」
  127. ^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撫與龍驤將軍朱燾擊破斬之,以功進爵建城縣公。」
  128. ^ 《晉書 卷一百十二 載記第十二》:「及洪死,健嗣位,去秦王之號,稱晉爵,遣使告喪於京師,且聽王命……永和七年,僭稱天王、大單于,赦境內死罪,建元皇始,繕宗廟社稷,置百官於長安。」
  129. ^ 《晉書 卷一百十六 載記第十六》:「晉遣使拜襄持節、平北將軍、并州刺史、即丘縣公……」
  130. ^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及虜周成,進號征虜將軍,賜爵豐城公。」
  131. ^ 131.0 131.1 131.2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贈沖太傅、宣城郡王,加殊禮,依晉安平王故事,以孫胤襲爵……兄歆臨賀縣王,禕富陽縣王,贈偉侍中、大將軍、義興郡王,以子濬襲爵……」
  132. ^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咸安二年正月,降封帝為海西縣公。」
  133.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以勳封康樂縣公……子瑍嗣,祕書郎,早卒。子靈運嗣。」
  134. ^ 《宋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襲封康樂公,食邑二千戶……高祖受命,降公爵為侯,食邑五百戶。」
  135.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與從兄玄俱陷陣破堅,以勳封望蔡公……以黨劉毅誅,國除。」
  136.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俱破堅於肥水,以功封永脩縣侯……子肅之嗣。卒,子陵嗣。宋受禪,國除。」
  137.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既隕身王事,亦宜追論封賞。可封曲阿縣公,邑三千戶。」
  138.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於時桓歆聚眾向歷陽,長民擊走之,又與劉敬宣破歆於芍陂,封新淦縣公,食邑二千五百戶……」
  139.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其後錄其贊義之功,追封江陵縣公,食邑二千五百戶,諡曰桓。」
  140. ^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江陵公相,漢舊縣。」
  141. ^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論璩討桓玄功,追封歸鄉公,千五百戶。」
  142. ^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歸鄉公相,何志,故屬秭歸,吳分。」
  143. ^ 《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臨汝公孟靈休,昶之子也,並各奢豪,與湛之共以肴膳、器服、車馬相尚。」
  144. ^ 《宋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義宣反問至,愷於尚書寺內,著婦人衣,乘問訊車,投臨汝公孟詡。詡於妻室內為地窟藏之,事覺,收付廷尉,並詡伏誅。」
  145.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九年,甲仗五十人入殿。以廣固功,改封竟陵縣公,食邑千戶。」
  146.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九月,封公次子義真為桂陽縣公,以賞平齊及定盧循也。」
  147. ^ 《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廬陵孝獻王義真,美儀貌,神情秀徹。初封桂陽縣公,食邑千戶。」
  148.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四月,公復率眾進討,至襄陽,休之奔羌。天子復重申前命,授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義隆為北彭城縣公。」
  149. ^ 《三國志 卷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第三》:「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臨軒,使太常嘉命劉禪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陽。」裴註引蜀記云:「諡曰思公,子恂嗣。」
  150. ^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安樂國相。蜀主劉禪封此縣公。」
  151. ^ 《三國志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裴註:「魏世譜曰:晉受禪,封齊王為邵陵縣公。年四十三,泰始十年薨,諡曰厲公。」
  152. ^ 《晉書 卷二十 志第十 禮中》:「咸寧四年,陳留國上,燕公是王之父,王出奉明帝祀,今於王為從父,有司奏應服期,不以親疏尊卑為降。」
  153. ^ 《晉書 卷五十 列傳第二十》:「後改封濟北王……及帝受禪,降為鄄城縣公。」
  154. ^ 《晉辟雍碑》:「散騎常侍、博士、甄城公譙國曺志允恭」
  155. ^ 《三國志 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裴註:「嘉入晉,封高邑公。」
  156. ^ 《三國志 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裴註:「翕入晉,封廩丘公。魏宗室之中,名次鄄城公。至泰始二年,翕遣世子琨奉表來朝。」
  157. ^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汾陽公國相。」中華書局校勘記:「畢校及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以後簡稱方校)均謂「汾陽」當作「汾陰」。」
  158. ^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於是遷昶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進封京陵侯……增邑千戶,並前四千七百戶……子渾嗣,咸熙中為越騎校尉。」
  159. ^ 《晉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十二》:「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戶……遂平定秣陵,功勳茂著。其增封八千戶,進爵為公……」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