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

1967年與中國和印度的世界地圖
日期1967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
地點
結果

雙方各自宣稱勝利:

  • 中國擊退印軍後撤出乃堆拉與卓拉山口
  • 印度宣稱取得乃堆拉與卓拉山口控制權
參戰方
印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扎基爾·侯賽因
印度總統
英迪拉·甘地
印度總理
毛澤東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劉少奇
國家主席
周恩來
國務院總理
傷亡與損失
印方估計:
88死亡
163受傷[1][2]
中方宣稱:
65死亡於乃堆拉山口
36死亡於卓拉山口
傷亡共計607人[3]
中方估計:
32死亡於乃堆拉山口
91人受傷[3]
印方宣稱
340人死
450人傷[1][2]

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又稱乃堆拉-卓拉山口衝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歷史上發生的第二次邊境衝突。發生於1967年9月和10月在當時受印度作為保護國的錫金王國與中國西藏的交界。[4]卓拉山口乃堆拉山口衝突里,印度稱印度軍隊死88人傷162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死340人傷450人。[1][2][5]中國稱在乃堆拉山口衝突中,印軍傷亡共計607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死32人傷91人[3];卓拉山口中印兩軍傷亡共計195名。

乃堆拉山口衝突

[編輯]

1967年印軍多次在乃堆拉山口越入中方強行架設鐵絲網,並於9月7日刺傷2名前來攔阻的中方士兵。11日晨,印軍120餘名在1名中校營長指揮下再次構築工事,將鐵絲網架設靠近中國國境。解放軍鳴槍警告,但印軍置之不理,繼續架設工事。中國軍隊上前阻止,印軍也進行抵抗,雙方扭打在一起。衝突不斷升級,而印軍於8時7分開槍打死打傷中方官兵7人,佔據制高點的中方機槍陣地開火,據稱射殺50餘名印軍。帶領此次行動的印軍中校中彈負傷,印軍被迫後撤、放棄架設鐵絲網的計劃。

同時,解放軍利用火箭筒、無後坐力炮、迫擊炮等摧毀印軍架設於中國領土內之工事,以防止印軍再次反撲。印軍陣地也被解放軍機槍壓制,步兵近距離作戰自此結束。8時15分,印軍縱深炮火開始前沿及縱深炮擊。40分鐘後,中方炮火還擊。由於解放軍懷疑印軍使用大口徑火炮,中方也以122毫米榴彈砲還擊,成功壓制印軍炮兵陣地八個、指揮所兩個,並摧毀印軍 23 個工事。13日22時。印軍停止炮擊。中方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於14日14時46分也停止炮擊。此次戰鬥,印方傷亡600人左右,中方傷亡123人。

印方派遣錢克拉少校為代表,於9月16日打着白旗進入中方境內領走了此前遺棄的屍體14具,各種槍枝24支及其他軍用物資,並在移交書上簽了字。[6][7][8][9][10]。但解放軍在乃堆拉山口的許多碉堡也被印軍摧毀。[11]

中印雙方均指責對方率先挑起衝突。[12][13]

卓拉山口衝突

[編輯]

1967年10月1日,解放軍亞東獨立營官兵發現卓拉山1之印軍廓爾喀聯隊第7營,早飯後,中方全部進入陣地。11時20分,印軍一名排長率8名士兵,從304號地區向解放軍士兵靠近。為防止對方突然襲擊,解放軍山口分隊(亞東獨立營3連和加強的31團炮3連2個排)也同時作好了戰鬥準備。11時45分,8名印軍越界後解放軍提出警告,印軍則扣押上前的中方哨兵。解放軍守點分隊與其發生扭打,將印軍排長推出境外,印軍排長隨後使用手槍射擊。隨後304號地區的印度軍隊全向中方開槍射擊,當即打死打傷2名中國士兵,並以81迫擊炮、51迫擊炮向中國指揮所、炮兵陣地射擊。中方山口分隊於11時58分進行開火還擊,將越境的廓爾喀士兵擊退。12時5分,中方31團炮3連2個排開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戰鬥。3門82炮首先對305號敵火力點和迫擊炮射擊。12時15分,3門57無後座力炮對敵301號地區之工事和火器射擊。到19時55分,雙方停止炮擊,炮3連2個排先後對8個目標射擊。壓制敵81、51迫擊炮陣地各1個,據印度向其上司報告稱印軍被摧毀前沿工事9個,被斃死斃傷195人。[14][3]

後續

[編輯]

錫金王國受到印度政治與軍事的影響,並最終於1975年併入印度成為印度的錫金邦[4]中國直到2003年中印關係緩和後,才承認錫金吞併的合法性。

評價

[編輯]

有學者認為,在這次衝突中「印軍使用美國援助,擊退中方部隊,達成『戰術性勝利』」。[15][16]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People, India Parliament House of the; Sabha, India Parliament Lok. Lok Sabha Debates. Lok Sabha Secretariat. 1967: 51– [2019-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英語). 
  2. ^ 2.0 2.1 2.2 Chapter 2: THE PERIOD OF STALEMATE (1963-19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55, Shodhganga.
  3. ^ 3.0 3.1 3.2 3.3 1962年自卫反击战后中印边境两次较大冲突. 2005-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7) (中文). 
  4. ^ 4.0 4.1 Bruce Elleman; Stephen Kotkin; Clive Schofield. Beijing's Power and China's Borders: Twenty Neighbors in Asia. M.E. Sharpe. 2015: 317 [2017-01-12]. ISBN 978-0-7656-276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5. ^ 存档副本 (PDF).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25). 
  6. ^ Aspects of Ind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700 to 2000: South Asia and the World. Pearson. : 87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7. ^ Eekelen, Willem Frederik. India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Border Dispute with China.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8. ^ Iqbal Singh. Between Two Fires: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Jawaharlal Nehru's, Volume II.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3). 
  9. ^ India and China agree over Tibet. BBC News.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9). 
  10. ^ Baruah, Amit. China backs India's bid for U.N. Council seat. The Hindu. 2005-04-12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8).  |archiveurl=|archive-url=只需其一 (幫助); |archivedate=|archive-date=只需其一 (幫助)
  11. ^ Fravel, M. Taylor. Strong Borders, Secure Nation: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97–199 [2019-08-29]. ISBN 14008288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英語). 
  12. ^ Garver, John W. Protracted Contest: 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1: 171 [2019-08-29]. ISBN 97802958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英語). 
  13. ^ Bajpai, G. S. China's Shadow Over Sikkim: The Politics of Intimidation. Lancer Publishers. 1999: 186, 190, 191 [2019-08-29]. ISBN 9781897829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英語). 
  14. ^ 曹奐. 50年前解放军自卫反击一个月内两次打退印军入侵. mil.huanqiu.com. 環球時報. 2017-07-04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15. ^ Van Praagh, David. Greater Game: India's Race with Destiny and Chin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2003: 301 [2019-08-29]. ISBN 97807735258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英語). (Indian) jawans trained and equipped for high-altitude combat used US provided artillery, deployed on higher ground than that of their adversaries, to decisive tactical advantage at Nathu La and Cho La near the Sikkim-Tibet border. 
  16. ^ Hoontrakul, Pongsak. The Global Rise of Asian Transformation: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Dynamics illustrated.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7 [2019-08-29]. ISBN 97811374123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Cho La incident (1967) - Victorious: India / Defeated :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