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67年中印边境冲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7年中印边境冲突

1967年与中国和印度的世界地图
日期1967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
地点
结果

双方各自宣称胜利:

  • 中国击退印军后撤出乃堆拉与卓拉山口
  • 印度宣称取得乃堆拉与卓拉山口控制权
参战方
印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扎基尔·侯赛因
印度总统
英迪拉·甘地
印度总理
毛泽东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刘少奇
国家主席
周恩来
国务院总理
伤亡与损失
印方估计:
88死亡
163受伤[1][2]
中方宣称:
65死亡于乃堆拉山口
36死亡于卓拉山口
伤亡共计607人[3]
中方估计:
32死亡于乃堆拉山口
91人受伤[3]
印方宣称
340人死
450人伤[1][2]

1967年中印边境冲突,又称乃堆拉-卓拉山口冲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边境冲突。发生于1967年9月和10月在当时受印度作为保护国的锡金王国与中国西藏的交界。[4]卓拉山口乃堆拉山口冲突里,印度称印度军队死88人伤162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死340人伤450人。[1][2][5]中国称在乃堆拉山口冲突中,印军伤亡共计60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死32人伤91人[3];卓拉山口中印两军伤亡共计195名。

乃堆拉山口冲突

[编辑]

1967年印军多次在乃堆拉山口越入中方强行架设铁丝网,并于9月7日刺伤2名前来拦阻的中方士兵。11日晨,印军120余名在1名中校营长指挥下再次构筑工事,将铁丝网架设靠近中国国境。解放军鸣枪警告,但印军置之不理,继续架设工事。中国军队上前阻止,印军也进行抵抗,双方扭打在一起。冲突不断升级,而印军于8时7分开枪打死打伤中方官兵7人,占据制高点的中方机枪阵地开火,据称射杀50余名印军。带领此次行动的印军中校中弹负伤,印军被迫后撤、放弃架设铁丝网的计划。

同时,解放军利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迫击炮等摧毁印军架设于中国领土内之工事,以防止印军再次反扑。印军阵地也被解放军机枪压制,步兵近距离作战自此结束。8时15分,印军纵深炮火开始前沿及纵深炮击。40分钟后,中方炮火还击。由于解放军怀疑印军使用大口径火炮,中方也以122毫米榴弹炮还击,成功压制印军炮兵阵地八个、指挥所两个,并摧毁印军 23 个工事。13日22时。印军停止炮击。中方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于14日14时46分也停止炮击。此次战斗,印方伤亡600人左右,中方伤亡123人。

印方派遣钱克拉少校为代表,于9月16日打着白旗进入中方境内领走了此前遗弃的尸体14具,各种枪支24支及其他军用物资,并在移交书上签了字。[6][7][8][9][10]。但解放军在乃堆拉山口的许多碉堡也被印军摧毁。[11]

中印双方均指责对方率先挑起冲突。[12][13]

卓拉山口冲突

[编辑]

1967年10月1日,解放军亚东独立营官兵发现卓拉山1之印军廓尔喀联队第7营,早饭后,中方全部进入阵地。11时20分,印军一名排长率8名士兵,从304号地区向解放军士兵靠近。为防止对方突然袭击,解放军山口分队(亚东独立营3连和加强的31团炮3连2个排)也同时作好了战斗准备。11时45分,8名印军越界后解放军提出警告,印军则扣押上前的中方哨兵。解放军守点分队与其发生扭打,将印军排长推出境外,印军排长随后使用手枪射击。随后304号地区的印度军队全向中方开枪射击,当即打死打伤2名中国士兵,并以81迫击炮、51迫击炮向中国指挥所、炮兵阵地射击。中方山口分队于11时58分进行开火还击,将越境的廓尔喀士兵击退。12时5分,中方31团炮3连2个排开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3门82炮首先对305号敌火力点和迫击炮射击。12时15分,3门57无后座力炮对敌301号地区之工事和火器射击。到19时55分,双方停止炮击,炮3连2个排先后对8个目标射击。压制敌81、51迫击炮阵地各1个,据印度向其上司报告称印军被摧毁前沿工事9个,被毙死毙伤195人。[14][3]

后续

[编辑]

锡金王国受到印度政治与军事的影响,并最终于1975年并入印度成为印度的锡金邦[4]中国直到2003年中印关系缓和后,才承认锡金吞并的合法性。

评价

[编辑]

有学者认为,在这次冲突中“印军使用美国援助,击退中方部队,达成‘战术性胜利’”。[15][1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People, India Parliament House of the; Sabha, India Parliament Lok. Lok Sabha Debates. Lok Sabha Secretariat. 1967: 51–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英语). 
  2. ^ 2.0 2.1 2.2 Chapter 2: THE PERIOD OF STALEMATE (1963-197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55, Shodhganga.
  3. ^ 3.0 3.1 3.2 3.3 1962年自卫反击战后中印边境两次较大冲突. 200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7) (中文). 
  4. ^ 4.0 4.1 Bruce Elleman; Stephen Kotkin; Clive Schofield. Beijing's Power and China's Borders: Twenty Neighbors in Asia. M.E. Sharpe. 2015: 317 [2017-01-12]. ISBN 978-0-7656-276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5. ^ 存档副本 (PDF).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5). 
  6. ^ Aspects of Ind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700 to 2000: South Asia and the World. Pearson. : 87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 Eekelen, Willem Frederik. India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Border Dispute with China.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8. ^ Iqbal Singh. Between Two Fires: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Jawaharlal Nehru's, Volume II.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9. ^ India and China agree over Tibet. BBC News.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 
  10. ^ Baruah, Amit. China backs India's bid for U.N. Council seat. The Hindu. 2005-04-12 [200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8).  |archiveurl=|archive-url=只需其一 (帮助); |archivedate=|archive-date=只需其一 (帮助)
  11. ^ Fravel, M. Taylor. Strong Borders, Secure Nation: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97–199 [2019-08-29]. ISBN 14008288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英语). 
  12. ^ Garver, John W. Protracted Contest: 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1: 171 [2019-08-29]. ISBN 97802958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英语). 
  13. ^ Bajpai, G. S. China's Shadow Over Sikkim: The Politics of Intimidation. Lancer Publishers. 1999: 186, 190, 191 [2019-08-29]. ISBN 9781897829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英语). 
  14. ^ 曹奂. 50年前解放军自卫反击一个月内两次打退印军入侵. mil.huanqiu.com. 环球时报. 2017-07-04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15. ^ Van Praagh, David. Greater Game: India's Race with Destiny and Chin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2003: 301 [2019-08-29]. ISBN 97807735258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英语). (Indian) jawans trained and equipped for high-altitude combat used US provided artillery, deployed on higher ground than that of their adversaries, to decisive tactical advantage at Nathu La and Cho La near the Sikkim-Tibet border. 
  16. ^ Hoontrakul, Pongsak. The Global Rise of Asian Transformation: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Dynamics illustrated.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7 [2019-08-29]. ISBN 97811374123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Cho La incident (1967) - Victorious: India / Defeated :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