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上天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太上天皇 ‧ 上皇
假名だいじょうてんのう ‧ じょうこう
平文式罗马字Daijō tennō ‧ Jōkō

太上天皇,是日本一种给予退位天皇或当朝天皇在世父亲的头衔(尊号),简称上皇,相当于东亚其他国家(中国、朝鲜、越南)退位皇帝的尊号“太上皇”;而出家为僧的上皇则称“太上法皇”,简称法皇。然而,两者的区别是为其法律地位,律令法中太上法皇包含在太上天皇里。

太上天皇多被称为“”,来自“三宫”(后位)的总称“院宫”,及后,包括有力贵族寺庙与太上天皇合称为院宫王臣家。又因为各院的居所是仙洞御所,所以上皇有时又叫作“仙洞”。

历史

[编辑]

持统天皇十一年(文武天皇元年)八月初一(697年8月22日),持统天皇让位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起(皇极天皇曾让位给其弟孝德天皇,但当时并未出现“太上天皇”一词,只是临时尊她为“皇祖母尊”。另外,后来她亦重祚齐明天皇),到江户时代后期光格天皇让位给仁孝天皇为止,共计曾有59位太上天皇。

另外,日本历史上也有过因自己的子女成为天皇或其他原因,本人没有即位而被追尊为太上天皇的例子,这种情形会称“准太上天皇”。镰仓时代后堀河天皇的父亲“后高仓院”,与室町时代后花园天皇的父亲“后崇光院”,都是适例。附带一提的是,光格天皇曾因打算对未即皇位的父亲赠与太上天皇的尊号,遭大臣的反对而发生了日本史上著名的尊号事件

传统认为天皇在位时驾崩是不吉利的,故此天皇面临驾崩前让位并进行接受太上天皇尊号的手续,然后才等待去世的。例子有在位8日的醍醐上皇、在位10日的一条上皇和在位3日的后朱雀上皇

大多数天皇在让位后很快就会奉上太上天皇尊号,但退位的天皇不会自动加上太上天皇头衔的,如仁明天皇退位给文德天皇后1至2日驾崩时、淡路废帝(淳仁天皇)的政变废位、被废黜的安德天皇与九条废帝(仲恭天皇),其地位相对不同,太上天皇头衔就不被加上了。

反过来,光严天皇崇光天皇则是废位后才加上太上天皇的尊号。足利义满死后,朝廷曾追赠其为太上天皇,但其子足利义持将之辞退。正安三年正月二十八(1301年3月9日)到嘉元二年七月十六(1304年8月17日)其间,共有后深草上皇龟山上皇后宇多上皇伏见上皇后伏见上皇5位太上天皇并立,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在文化十四年三月二十四(1817年5月9日)光格天皇让位给仁孝天皇,是为日本在明治时代前最后一位太上天皇(其在天保十一年十一月十八(1840年12月11日)或十九(12日)驾崩)。

明治时代开始实行的《皇室典范》则不承认天皇让位的情况,因此除非修改制度,否则天皇不能退位,从而不可能出现太上天皇。平成二十九年(2017年)6月9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天皇退位的特别法案,在不修改《皇室典范》的情形下,让时任天皇明仁以特例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并使用“上皇”尊称。

院政 / 治天之君

[编辑]

大宝律令时,天皇以上者并无明文规定,太上天皇和天皇一样可以发布院宣宣旨),这可能会影响天皇政治意向。他们也可以开设院厅、设立院藏人等机关。

平安时代末期,以天皇母子关系为基础的摄关政治瓦解,以天皇父子关系为基础的院政开始。历史上有名的上皇多属于这个时期。当时对这些对不在位但掌握实权的上皇称为治天之君(日语:ちてんのきみ)。

未即皇位而受太上天皇尊号的例子

[编辑]
未即皇位,生前赠与太上天皇尊号的例子
受赠尊号者 尊号 尊称原因
守贞亲王 后高仓院(持明院法皇) 后堀河天皇之父
伏见宫贞成亲王 后崇光院 后花园天皇之父
未即皇位,死后追赠太上天皇尊号的例子
受赠尊号者 尊号 尊称原因
足利义满 鹿苑院 掌握朝廷实权,公家的考虑。但其子足利义持辞退。
诚仁亲王 阳光院 后阳成天皇之父
闲院宫典仁亲王 庆光天皇 光格天皇之父(尊号一件)。曾孙明治天皇追封“庆光天皇”,再追尊为太上天皇。
未即皇位,生前获太上天皇待遇的例子
(参见准太上天皇
获太上天皇待遇者 院号 原因
敦明亲王 小一条院 辞任皇太子

参考文献

[编辑]
  • 宮内庁「皇室制度史料(太上天皇(一)」吉川弘文館。同书第57至58页记载了所有太上天皇。

相关项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