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锡金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锡金语
Drenjongke
འབྲས་ལྗོངས་སྐད་
bras ljongs skad
区域 印度锡金邦
 尼泊尔梅吉专区
 不丹
族群布蒂亚人英语Bhutia
母语使用人数
7.03万[1] (2022)[2]
语系
文字藏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印度锡金邦
语言代码
ISO 639-3sip
Glottologsikk1242[3]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显示为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锡金语锡金语འབྲས་ལྗོངས་སྐད་威利'bras-ljongs-skad),亦称菩提亚语,是居住在锡金藏人分支布蒂亚人英语Bhutia的母语。与南部藏语卫藏方言较相近。锡金语的使用者一般也懂宗卡语,两种语言在词汇上有65%相似。而它与标准藏语只有42%相似。锡金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优莫语和达芒语影响。[1][4]锡金语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藏语尼泊尔语[1]直到1975年,锡金语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之后,锡金语得以进入学校教育,并有了自己的文字。[5]

文字

[编辑]

锡金语使用的文字是从近古藏语继承下来的桑布扎藏文,但锡金语语音和词汇同近古藏语存在显著的不同。因此,SIL国际将锡金语的书写系统记作“菩提体”。根据SIL的统计,2001年锡金人中的藏文识字率约有68%。[1][4][6]

书面锡金语历史

[编辑]

锡金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古藏语的后裔。[7]锡金语直到1975年才发展出正式的书面语,在此之前的书面文献一般写的是近古藏语。在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之后,锡金语是当地众多少数民族语言的一种,为能在学校里实施锡金语教育,当地政府根据藏文发明了锡金语的书面形式。第一批锡金语文学材料是从藏语翻译过来的教科书,接下来几年里,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也被创造出来。[7]虽然锡金语作家的总数仅有约30人,但有许多媒体也采用了锡金语。截至2021年,有一份用锡金语写的出版较为频繁的报纸,还有一份准备重新开始印刷。此外,过去20年间出版了许多部辞典。“不丹语言网站开发委员会”计划在未来推出一个关于该语言和民族的信息网站。[7]

锡金语与相邻语言

[编辑]

锡金语母语者可以部分理解宗喀语,两者的词汇相似度为65%。相比之下同标准藏语的词汇相似度仅有42%。锡金语也受到临近的由牧语达芒语影响。[1][4] 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与尼泊尔语标准藏语使用者的亲密接触,许多锡金语母语者在生活中也会使用这些语言。[1]

方言

[编辑]

锡金语的大部分方言都可以互相理解,它们的差异比较小。北部的一些村庄不存在敬语,下详。[8]这批村庄在发音和词汇方面与其他地方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在不丹最靠近锡金的地区,非锡金语母语者要比西锡金语母语者更容易理解北锡金语,当地人认为北锡金语使用者是从那里搬迁出去的。[8]

语音

[编辑]

辅音

[编辑]
唇音 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 (龈后)
硬腭音
软腭音 声门音
鼻音 n ŋ̥ ng
m m n n n~ɲ ny ŋ ng
塞音 清不送气 p p t t ʈ ཏྲ tr k k ʔ ʔ
清送气 ph th ʈʰ ཐྲ thr kh
b b d d ɖ དྲ dr ɡ g
清化 p̀ʱ~b̀ɦ p' t̀ʱ~d̀ɦ t' ʈ̀ʱ~ɖ̀ɦ དྲ tr' k̀ʱ~g̀ɦ k'
塞擦音 清不送气 ts ts c
清送气 tsʰ tsh tɕʰ ch
dz dz j
清化 tɕ̀ʱ~dʑ̀ɦ c'
擦音 s s ɕ sh h h
z z ʑ zh
流音 l r
l l r~ɹ~ɾ r
近音 w w j y w w

[6]

清化音带有轻微气声送气,带有较低调值。它们是古典藏语浊声母清化后的产物。童安阳,历史上的藏语音素/ny/变为/n/和/ng/的同位异音,这两个音素本身则在大多数口音中都失去了对立。[6]

塞音与塞擦音

[编辑]

塞音和塞擦音作为声母的发生态有4种对立:清不送气、浊、清送气、清气声带送气。在词中,则只有3种:清送气、清不送气或浊。词尾位置的清不送气音只有/p、k、ʔ/,一般反映为不除阻的[p̚]和喉~软腭塞音[k]~[ʔ]。声门塞音也是词尾/k/的同位异音,与非声门韵尾形成对立。浊塞音在词中会擦化,单独发音时浊塞音前面往往会带上响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前鼻化声母基本上是全时段浊音,也有的到除阻阶段变为清音。[9]

唇塞音

[编辑]

只有一个已知的叠音/bb/:等同格bɛʔ和不定式标记-po/bo结合时会变为-bbɛʔ。[10]

齿-齿龈塞音和塞擦音

[编辑]

齿-齿龈塞音和塞擦音是在舌头接触到牙槽嵴和上牙背时产生的。所有音都可当声母。[11]

龈后塞音

[编辑]

有时也叫“卷舌音”,不过发音时舌头向后弯曲得其实并不强烈。[12]

声门塞音

[编辑]

声门塞音不同于韵尾位置的/k/ [k̚]~[ʔ],因为喉塞音作为音位只出现于韵尾位置,且会使音节变为高声域。连续语音中,喉塞音韵尾往往变成长元音,后元音最容易被延长。当喉塞伴随着语尾的鼻化元音时,往往会产生语音上的喉塞。[9]

擦音与央近音

[编辑]

锡金语中共有5个擦音:/s, z, ɕ, ʑ, h/。/j/是惟一的央近音,与清擦音/s, ɕ/一起出现在高低音区,这便证明锡金语有声调。高音区的/h/与词首元音自带的喉塞声母形成对立;而低音区的词首元音与其他声门音不形成对立。[9]

鼻音
[编辑]

锡金语有8个鼻音:/m、n、ɲ、ŋ、m̥、n̥、ɲ̥、ŋ̥/。相当多的锡金语母语者发清鼻音的方式与发高音区的浊鼻音相似。清鼻音只出现在声母位置。[9]

流音
[编辑]

锡金语有2个流音,一清一浊:/l̥、l/在常规对话中,韵尾的/l/产生于元音延长和前化,也只发生在书面发音中。所有边音在词中都是浊音。[9]

句子结构与音节结构

[编辑]

锡金语音节结构可表示为CV(V/C)或(C) (G) V (C/V),其中C表示辅音,V表示元音,G表示介音。锡金语是一种动词后置语言,一般为主谓宾语序(SOV),与汉语、日语、朝鲜语相似。介音大多数时候都是/j/有时也可以是发作[r]的/r/,叫做“边介音”。这一特点在部分方言中并不存在。介音可能跟在唇音和软腭塞音后。在强制存在的元音之前可以有大量辅音,任何元音都有长短对立。韵尾辅音可以是塞音、R音或鼻音。[9]

开音节 V

VV

CV

CVV

CGV

CGVV

闭音节 VC

CVC

CGVC

音区与声调

[编辑]

锡金语有高低两个音区,两者都有许多特点。高音区元音会夹杂一种嘶哑粗糙的音质,带较高的声调。清音与送气音位于高音区。低音区元音会产生低沉的声调,可能伴随呼吸音。浊音与气音位于低音区。[9]

元音

[编辑]

锡金语有13个元音:ɛː, ɛ, eː, a, aː, o, oː, øː, yː u, uː, i, iː。由于锡金语的复杂性,对元音的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北锡金语和东锡金语展现出来的元音相当不同,对应关系也比较复杂。其中一种方言的/a/与/o/在/ŋ/前合流,另一种方言的短/i/在低音区常发作[ɪ]。[9]

下面是锡金语元音简表,摘自Yliniemi (2005)。[6]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i  ི /i/ y  ུ /u/ u  ུ /u/
e  ེ /e/ ø  ོ /o/ o  ོ /o/
ɛ  ེ /e/ ɐ /a/
  • [ɛ][e]的同位异音,出现在[] /j/之后的闭音节中

藏文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所有字母默认带的元音是/a/。

词汇

[编辑]

名字

[编辑]

锡金语人名通常是两个双音节词,起名往往参考孩子出生的日期、行星词和佛教用语。也有某个性别独占的名字和中性的名字。[13]官方文件中使用的多是姓氏,其来源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使用氏族名称,也有的则使用人群或地区名,如“Denjongpa/Denjongpo”,在藏语中意为“锡金居民”。也有少数村庄使用由自己的村名衍生出来的姓氏。[13]

颜色

[编辑]

锡金语只有5个基本颜色词:红、黄、白、黑、青。[13]

其他颜色及颜色质量都是通过复合词表示的,与汉语十分相似。[13]

敬语

[编辑]

锡金语中,许多名词、代词都有不容的形式,其使用取决于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及话者对听者的态度。通常可分成两个组,其中一组为敬语。例如,第二人称代词有3个级别:“低级”代词用于对较低阶级的交流或朋友间,“中级”代词用于同阶级的交流,“高级”代词用于尊称较高阶级。[13]

也有少数村庄不怎么使用敬语,即使对陌生人也使用“低级”第二人称代词。大多数话者认为不用敬语是一种冒犯,而使用敬语则被这些村民认为是“太慢,太啰嗦”。以“你要去哪?”为例,使用敬语的句子需要8个音节,而不用敬语的句子只需3个音节。总的来说,敬语的使用与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能有关。[5]

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编辑]

书面语和口语大致相同,也有些微小的差异。显著的变化是音素音节的删改,以及语法变化的减少,如在部分语境中放弃格标记:名词修饰语丢失属格标记,方向词丢失格标记等等。[13]书面语和口语受到相关语言的影响相当大。书面语最常见的是藏语借词,特别是锡金语中还没有标准化的词或概念。因此,文盲可能会对这类词感到困惑。口语则借了更多尼泊尔语和英语的词。与书面语相比,口语更有可能发生语码转换[13]

名词短语和成分

[编辑]

名词短语

[编辑]

名词短语由名词与它们周围的修饰词组成,其刑事很像代词、指示词、名词性从句等。名词短语的语序是(指示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指示词)。指定名词数量时,名词会遵循单数的变化规则。名词、形容词、后置介词短语、名词性从句和关系从句都可视作带属格标记的名词修饰语。

词类

[编辑]

名词

[编辑]

锡金语中的名词有两种形式:正式形和普通形。普通形用于朋友、家人等之间的日常交流,正式形则用于更正式的场合。大多数锡金语使用者并不精通这些名词的每种形式,但知道正式形就表明对这门语言已然很熟练。这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添加某种后缀或前缀形成,但也有一些形式的拼写完全不同。大多数名词都是1~2个音节,复合词可能有3个音节或更多。

动词

[编辑]

锡金语动词表示一种状态、感觉或描述事件发生。大多数动词只有一个音节,以区别于形容词;且也有普通形和正式形两种形式。

形容词

[编辑]

形容词一般有2~3个音节。在此之外通常很难分辨动词和形容词,它们都以-bo或-po结尾。

另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Lewis, M. Paul (编). Sikkimese.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6.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2009 [201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2. ^ 锡金语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8版,2015年)
  3.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Sikkimese.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4. ^ 4.0 4.1 4.2 Norboo, S. The Sikkimese Bhutia (PDF). Bulletin of Tibetology. Gangtok: Namgyal Institute of Tibetology: 114–115. 1995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5. ^ 5.0 5.1 Yliniemi, Juha Sakari. 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Denjongke. Himalayan Linguistics. 2021-11-18, 20 (1) [2023-03-04]. ISSN 1544-7502. doi:10.5070/H920146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6. ^ 6.0 6.1 6.2 6.3 Yliniemi, Juha. Preliminary Phonological Analysis of Denjongka of Sikkim (PDF) (Masters, General Linguistics论文). University of Helsinki. 2005 [2011-04-17]. [永久失效链接]
  7. ^ 7.0 7.1 7.2 Yliniemi, Juha Sakari. 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Denjongke. Himalayan Linguistics. 2021-11-18, 20 (1) [2023-03-04]. ISSN 1544-7502. doi:10.5070/H920146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8. ^ 8.0 8.1 Yliniemi, Juha Sakari. 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Denjongke. Himalayan Linguistics. 2021-11-18, 20 (1) [2023-03-04]. ISSN 1544-7502. doi:10.5070/H920146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A PHONETIC ANALYSIS OF DRENJONGKE: A FIRST CRITICAL ASSESSMENT (PDF).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09). 
  10. ^ A PHONETIC ANALYSIS OF DRENJONGKE: A FIRST CRITICAL ASSESSMENT (PDF).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09). 
  11. ^ A PHONETIC ANALYSIS OF DRENJONGKE: A FIRST CRITICAL ASSESSMENT (PDF).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09). 
  12. ^ A PHONETIC ANALYSIS OF DRENJONGKE: A FIRST CRITICAL ASSESSMENT (PDF).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09).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Yliniemi, Juha Sakari. 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Denjongke. Himalayan Linguistics. 2021-11-18, 20 (1) [2023-03-04]. ISSN 1544-7502. doi:10.5070/H920146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