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萨丕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德华·萨丕尔
Edward Sapir
出生(1884-01-26)1884年1月26日
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
逝世1939年2月4日(1939岁—02—04)(55岁)
 美国康乃狄克州纽黑文市
公民权 美国
母校哥伦比亚大学
知名于美洲原住民语言的分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人类语言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语言学人类学
机构芝加哥大学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
哥伦比亚大学
耶鲁大学
论文The Takelma language of southwestern Oregon(1909)
博士导师弗朗茨·博厄斯
博士生玛莉·哈斯英语Mary Haas
李方桂
莫里斯·斯瓦迪士
哈利·霍耶英语Harry Hoijer

爱德华·萨皮尔(德语:Edward Sapir/səˈpɪər/,1884年1月26日—1939年2月4日)[1][2][3][4][5][6],又译沙皮尔[2][3][4][5]萨丕尔[1][6],生于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1]

生平[编辑]

萨丕尔在德国出生。他1904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毕业以后两年,他参与了Wishram和Takelma语言的实地研究。萨丕尔在哥伦比亚的时候认识了他的恩师弗朗茨·博厄斯

他专门研究美洲原住民语言。曽指纳-德内语系汉藏语系同源。

萨丕尔曾在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任教,于1931年直至去世,他担任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的主席。他是首先考虑语言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学生包括本杰明·李·沃夫玛莉·哈斯英语Mary Haas查尔斯·F·霍克特英语Charles F. Hockett哈利·霍耶英语Harry Hoijer李方桂

他于1939年因心脏病而逝世,享年54岁。

萨丕尔部分著作[编辑]

书籍[编辑]

论文或文章[编辑]

自传型著作[编辑]

通信著作[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2440页,“Sapir, Edward”条。
  2. ^ 2.0 2.1 国家教育研究院 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3. ^ 3.0 3.1 陈月娥. 104年社會學. 高普考试题. 千华数位文化. 2014: 392. ISBN 9789863741442. 
  4. ^ 4.0 4.1 赖盈铨. 漢俄語的文化概念詞「家」(dom)與「法」(zakon)比較研究:類型與特色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 (国立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 2010: 贰、研究内容与问题讨论 理论基础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5.0 5.1 许炳煌. 人類說話能力之探究-語言本能研讀計畫. 中华民国教育部96年度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强化创新计划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儿童英语教育学系): 第7页.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6.0 6.1 苏咏昌. 語言學常用詞匯英漢對照表.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1998: 英汉对照表 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 字母检阅“S”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