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
天竺 | |||||||||||||||||||||||
漢語名稱 | |||||||||||||||||||||||
---|---|---|---|---|---|---|---|---|---|---|---|---|---|---|---|---|---|---|---|---|---|---|---|
漢語 | 天竺 | ||||||||||||||||||||||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텬듁 | ||||||||||||||||||||||
漢字 | 天竺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天竺 | ||||||||||||||||||||||
|
天竺通「天柱」,是漢文化中對中國西南部山區的泛稱,包括橫斷山脈和山脈西南中南半島北部[1]、青藏高原東南部[2]及秦嶺部分山區[3]等,杭州西湖以西靈隱至琅嶺一帶也稱天竺。
根據四庫全書四海華夷總圖[4],東天竺東起四川盆地以西黑水(今四川阿壩自治州),南天竺南至中南半島南天池(今中南半島柬埔寨境內洞里薩湖北暹粒附近)。
部分現代文獻中天竺為亞洲東部地區對印度的稱呼,廣義上也指整個南亞次大陸。在一些古代文獻或傳說中,由於佛教源於印度,天竺有時被稱為西天。[5]
概論
[編輯]「天竺」這一稱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波斯語中印度教(「*Hinduka」)一詞的中文音譯,讀作「l̥induk」或者*qʰl'iːn tuɡ[6]——這一詞語最早為公元前6世紀於印度西北部旅行的波斯人依照印度河的梵語名稱(Sindhu)命名得來。[7]除此之外,漢語中對古印度的稱呼還有「身毒」(n̥i[ŋ][d]ˤuk) [8][9]、「天篤」[10]、印特伽[7]等。南朝劉宋范曄曾在《後漢書·西域傳》中對天竺有十分詳細的描述[11]:
「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俗與月氏同,而卑濕暑熱。其國臨大水。乘象而戰。其人弱於月氏,修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從月氏、高附國以西,南至西海,東至磐起國,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別城數百,城置長。別國數十,國置王。雖各小異,而俱以身毒為名,其時皆屬月氏。月氏殺其王而置將,令統其人。土出象、犀、玳瑁、金、銀、銅、鐵、鉛、錫,西與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細布、好毾衛、諸香、石蜜、胡椒、姜、黑鹽。」
由於天竺可劃分為中部、東西和南北五大區域,中國古代也將天竺稱作五天竺。[12]在朝鮮半島新羅時期的《往五天竺國傳》中,這一詞語即被用於指代當時的印度。[13]
在日本,不少著名作品中亦使用「天竺」二字指代古時的印度;其中包括《西遊記》的日文譯本。[14]
讀音
[編輯]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 「身毒」([n̥iŋ dˁuk])
- 「天竺」([tʰen ʈiuk])
- 「賢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
- 「印度」([ʔin duo])
相似名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四海總圖 - 中外交通古地图. 已忽略文本「https://www.zsbeike.com/tp/7617688.html” (幫助);
- ^ 混一諸道之圖 - 中外交通古地图. 已忽略文本「https://www.zsbeike.com/tp/7617624.html” (幫助);
- ^ 秦岭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官网.
- ^ 钦定四库全书 - 四海华夷总图. 已忽略文本「https://www.cafa.com.cn/Uploads/UEditor/image/202101/6374656203942773449052721.jpg” (幫助);
- ^ 騰訊網. 西天取经的西天,是在哪里?_腾讯新闻. news.qq.com. 2023-11-25 [2024-08-29] (中文(中國大陸)).
- ^ "竺"的基本信息. 古今文字集成. [2022-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 ^ 7.0 7.1 Cheung 2014,第181頁.
- ^ 司馬遷《史記·大宛傳》
- ^ 词语"身毒"的解释. 漢典 zdic.net. [2022-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 ^ Taishan, Yu. Cin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Ancient Times. Muzeul Brăilei Ed. Istros. 2014: 73. ISBN 9789732724262. OCLC 884445990.
- ^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Cheung, Martha P. Y. Manchester, U.K. 3 June 2014: 77. ISBN 9781317639282. OCLC 881183919.
- ^ Cheung 2014,第179頁.
- ^ Yang, Han-sŭng. The Hye Ch'o diary : memoir of the pilgrimage to the five regions of India. Berkeley, Calif.: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4?] [2022-07-17]. ISBN 0-89581-024-7. OCLC 11578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1).
- ^ The Great Way: Journey to the West. www.innerjourneytothewest.com. [2022-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6).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天竺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後漢書·卷88》,出自范曄《後漢書》
- 《梁書/卷54》,出自姚思廉《梁書》
- 《南史·卷78》,出自李延壽《南史》
- 《舊唐書·卷198》,出自劉昫《舊唐書》
- 《新唐書·卷221上》,出自《新唐書》
- 《宋史·卷490》,出自脫脫《宋史》
這是一篇與歷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這是一篇與印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