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古斯特·孔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孔德像
出生(1798-01-19)1798年1月19日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蒙彼利埃
逝世1857年9月5日(1857歲—09—05)(59歲)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帝國巴黎
著名思想
實證主義三階段定律利他主義
受影響於

伊西多爾·馬里·奧古斯特·法蘭索瓦·格扎維埃·孔德[註 1](法語: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法語發音:[oˈɡyst kɔ̃t] ;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是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創始人。[1]

生平

[編輯]

1798年出生於蒙彼利埃的一個天主教徒和君主主義者家中。他的父親是一個中級官吏,任蒙彼利埃稅務總署的代理人。[2]1807—1814年,孔德在蒙彼利埃上中學,他已放棄了天主教信仰,接受自由和革命的思想。[2]1814—1816年,他在綜合工科學校求學,學習成績冠南方學生之首。1817年8月,他成為著名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聖西門秘書與聖西門合作並成為他的朋友至1824年。其間孔德與這位工業主義哲學家合作編輯出版《工業》、《政治家》、《組織者》、《工業制度》、《企業家入門》等刊物。[2]1830年,《實證哲學教程》第一卷出版,稍後其他各卷(共六卷)陸續出版。

書中提到三階段定律(法語:loi des trois états;英語:the law of the three stages)的概念,他認為知識與社會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神學階段(l'état théologique)、形上學階段(l'état métaphysique)、實證階段(l'état scientifique)這三個知識階段。

1842年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會學」這一名稱並建立起社會學的框架和構想。孔德於同年與前妻離婚。1832年,孔德被任命為綜合理工學院分析與機械課輔導教師。1836年被任命為同一學院考官,1844年失去考官職務。其後主要靠捐款為生,捐款先後來自摯友穆勒和幾個富有的英國人,及弟子埃米爾·利特雷及百餘名法國學生和仰慕者。1844年,孔德遇到對其理論發生重大影響的克洛蒂爾德·德沃法語Clotilde de Vaux,兩人保持著柏拉圖式的愛情。1846年,德沃病逝。受她影響,孔德於1847年創立人道教(Religion de l'Humanité),並於1848年二月革命後成立具有宗教色彩的實證主義學會(Société positiviste)。1849年又制訂實證主義日曆。1851年,孔德失去綜合理工學院輔導教師職務。同年,《實證政治體系法語Système de politique positive》出版,其後三卷逐年出版。

1857年9月在巴黎逝世。

理論貢獻

[編輯]

實證主義

[編輯]

孔德的實證主義思想建立在實在論的預設之上, 即認為存在一個現實世界(如生物世界或社會世界) , 社會科學家的任務就是去揭示和描述這個世界。孔德的思路是:「實證主義哲學家......分析問題的基本目標是弄清事物的真實狀況, 並在他們的理論中儘可能精確地將其再現出來」。後來, 孔德認為,實證主義哲學(或一切哲學)「只有對真實存在的關係進行精確而完整的呈現,才算是正當的。」這又被稱為「事實複製論」。

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在十九世紀已經進入「實證階段」,因此倡導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從而創造了「社會學」一詞為這一新領域命名。[3]然而,儘管孔德在科學方面受過不錯的訓練,也確信社會學要通過觀察實驗比較等科學方法才能得到發展,但他並沒有做過社會學的實證研究。[4]相反孔德深受瀰漫在法國的無政府狀態困擾,他急於完成他的實證主義體系為恢復社會秩序提供解決方案。[5]

三階段法則

[編輯]

孔德認為人類的智識發展先後經歷神學階段、形上學階段、實證階段。同時不僅人類經歷這一過程,而且所有的群體、社會、科學、個體甚至心靈都經歷同樣的三階段。[5]如物質形式經歷軍事、法律、工業化三階段,基本道德情感經歷忠誠、崇敬與仁慈三階段.[4]孔德也將這一規律與人的成長關聯在一起,將人的生命歷程劃分為對應的三個階段——嬰兒期(神學)、青春期(形上學)、成熟期(實證)。

其中,神學階段人們用萬物有靈論、靈魂或上帝來解釋事物,形上學階段人們用抽象的哲學沉思來解釋事物,實證階段人們將對事物的科學解釋建立在觀察、實驗和比較基礎之上。[4]

他將社會學分為社會動力學社會靜力學,前者是對社會變遷和社會進步的研究,後者是對社會秩序的研究。[4]

社會動力學

[編輯]

孔德的社會動力學的兩個基本原則是:相信任何地方的社會變遷都有經歷相同的序列;相信一個社會的各種因素是共同變化的。基於這兩個原則,孔德提出人類智識發展的三階段法則(亦稱三階段規律),即其實證主義體系的基本原理。[4]

孔德認為社會動力學比社會靜力學更重要,他關注變遷,但反對革命式的變遷,他認為智識失序是社會失序的原因,只有當實證主義取得對社會的總體控制,社會動盪才能停止。[5]即他想改變人的思想方法,推廣實證主義思想至全社會,讓所有人都成為實證主義者。[2]

社會靜力學

[編輯]

孔德的社會靜力學的基本原則是:不能孤立地理解事實,而必須將它們置於更大的背景來理解,即如果要理解部分的功能,就必須先掌握整體。[4]因而孔德的社會學並不著重研究個體,只是將其作為分析更大實體——如家庭——的基本單位。[5]

類有機體
[編輯]

孔德從生物科學中借用術語與概念,將社會與生物有機體類比,認為社會由家庭教會和國家等部分組成,正如身體由等各個器官組成。家庭即社會的細胞階級種族是社會的組織城市社區是社會的器官。每一部分之於整體都有一定的功能。孔德的有機體類比被認為是現代功能主義的根源。[4][3]

共識
[編輯]

孔德賦予社會中「共識」的作用以極大重要性。[5]他認為一個和諧的社會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的。共識是一種共同屬於某一道德統一體的情感。孔德並不認為只通過理性就可以將社會整合在一起,而是需要信念。因此,家庭、教會和共同體是社會的核心,因為正是在這些場合,愛、責任、忠誠和敬仰等感情壓制了人的私心。因而在他看來,那種認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衝突的觀點毫無價值可言。[4]

預言與反身性

[編輯]

科學預言

[編輯]

孔德在《實證哲學》(The Positive Philosophy)一書中做出的一項廣為人知的預言是:人們永遠無法知曉恆星的化學成分。這被認為是對人類科學發展瓶頸的一個非常糟糕的預言——三十年後,人們就開始通過光譜學了解恆星的成分。[6][7]

反身性

[編輯]

除大量理論著作外,孔德對自我與知識生產之間關係的反思是其作品中被人忽視但卻很有意思的一個方面:當個體作為當下社會的產物,如何去發展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孔德在《實證政治體系》(Positive Polity)一書中談到了一個旨在提升自己作為知識生產者的自我改造過程。方法論學者Audrey Alejandro指出[8], 孔德的這些反思開創了當代社會科學反身性(reflexivity)的強調,也就是要批判性地認識和評估個人傾向和無意識的話語是如何塑造知識生產的。進一步說,她認為孔德為反身性話語分析(reflexive discourse analysis)框架建立了基礎,從而為社會科學學者在實踐中進行反思提供了反身性的話語分析工具。

故居

[編輯]

孔德故居博物館設于于巴黎第六區王子先生街10號。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Comte」舊譯「喀謨德」,原先採英式發音而非法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宋文姬. 试论孔德人性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 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49-51. [2020-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2. ^ 2.0 2.1 2.2 2.3 [法]雷蒙·阿隆; 衷雅琴.; 葛秉寧. 奥古斯特·孔德-生平简介. 社会学主要思潮.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07 [2020-04-27]. ISBN 978-7-5327-7011-3. OCLC 10367870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3. ^ 3.0 3.1 喬納森·H.特納.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第7版. 華夏. 2006年7月: 22-23. ISBN 9787508040271.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美]蘭德爾·柯林斯; [美]麥可·馬科夫斯基. 发现社会.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41-49. ISBN 9787100097406. 
  5. ^ 5.0 5.1 5.2 5.3 5.4 [美]喬治·瑞澤爾. 古典社会学理论. 世界圖書. 2014年10月: 15-17. ISBN 9787510076589. 
  6. ^ 存档副本. spiff.rit.edu.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7. ^ Comte on Astronomy. web.archive.org. 2021-04-23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8. ^ Alejandro, Audrey. Reflexive discourse analysis: A methodology for the practice of reflexivi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1-03, 27 (1) [2023-08-19]. ISSN 1354-0661. doi:10.1177/13540661209697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6)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