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维为
2021年9月26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言
出生 (1957-12-23) 1957年12月23日66歲)
 中国上海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1][2][3]
教育程度复旦大学(1978-1981)
北京外国语学院(1981-1983)
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学院(1988-1994)
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
知名作品《中国震撼三部曲》系列、《文明型国家》
家乡江苏南通
信仰無神論
学派中国例外主义
“中国学派”
主要领域
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学中国模式[4]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5]
著名思想
阿拉伯之冬[6][7]文明型国家
西瓜视频资料
个人主页1824815083433827
活躍年代2019年至今
類型时政
粉丝数539万
(2023年5月29日)
Bilibili 资料
个人空间张维为
活躍时期2021年至今
類型时政
粉丝数51.2万
(截至2023年5月29日)
總播放量2488.3万
(截至2023年5月29日)
相關團體观传媒
YouTube资料
頻道
活躍年代2021年至今
類型时政
訂閱量6.85万
(截至2023年5月29日)
總观看量7,322,922次
(截至2023年5月29日)

张维为(1957年12月23日[20][21],上海市人,祖籍江苏省南通市,中国大陆政治学者[22][23][24]国际关系学专家、网络名人[25][26]电视人。现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被《光明日报》评为2016年中国智库十大人物[27]。他倡导建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解构西方学术话语[28][29][30]

生平[编辑]

早期[编辑]

张维为的母亲名叫易尊武(音),父亲名叫张自佳(音)。[31]张维为是家中兄妹六人中最小的一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哥哥姐姐都去了生产建设兵团,他因政策而留在上海。1975年,17岁时招考进上海雕刻二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玉雕学徒。[3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恢复,张维为准备了三个月,参加1977年高考,[33]考取了复旦大学的外文系,在复旦大学说服系主任,去旁听了国际政治系的课程。

1981年,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读研究生,1983年8月31日[34],研究生毕业的张维为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35][36],为乔石[37]李鹏万里[38]邓小平等人担任翻译[39][40]

海外[编辑]

1988年,31岁的张维为被选中到联合国做译员,进入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并非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取得国际关系学硕士(1990)及博士学位(1994),博士论文题目为Ideological Trend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78-1993)[註 1][41],期间1991年曾到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2004至2010年曾任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42]、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1998)及高级研究员(1998-2010)。期间,2000年曾任意大利博科尼大学访问教授。[43]

回国[编辑]

2010年,53岁的张维为回到中国工作。[44]后担任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45],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46]、《东方学刊》主编。

2010年1月6日,张维为参加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圆桌会议[47],作了以《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崛起》为主题的演讲。[48]

2011年6月27日,张维为与“历史终结论”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上海市文汇讲堂进行了一次辩论,福山预言中国也会出现阿拉伯之春类似的革命,张维为认为绝无可能,并成功预言阿拉伯之春很快会变为阿拉伯之冬[49],以及“历史终结论”的终结。[50]

2014年12月14日,张维为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演讲会,主题演讲《在全球比较中看“中国模式”》暨观察者网读者见面会,这场演讲被剪辑为短片《中国信心》[51][52][53]

2016年5月,张维为参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代表政治学领域就理论创新、中国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议题发言。[54]

2017年,张维为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奈克萨斯思想者大会(NEXUS Conference),与法国哲学家伯纳德-亨利·列维、保加利亚政治学者伊万·克拉斯捷夫等人辩论[55][56][57]

2018年6月20日,张维为参加“一勺思想·圆桌会”,对话新加坡学者马凯硕[58]

2019年10月1日,作为思想理论界代表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典游行彩车“凝心铸魂”方阵。[36][59]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主題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張維為參與學習並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人就主題進行講解[60]。因此,有评论将张维为称为新晋“国师”。[61][22][62]

2021年9月26日,张维为参加在浙江乌镇举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论坛”。[63]

论点[编辑]

历史文化[编辑]

张维为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基础上[64],于2011年提出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概念。[65] 因此,英国《旁观者》称张维为是“中国例外主义”(英語:Chinese exceptionalism)的主要倡导者。[66]

张维为对古希腊文明抱有质疑态度。[67]。他批评一些中国学者存在“洋八股”、“言必称希腊”的问题。他认为,确立中国政治叙述的关键在于解构西方话语。[68]

张维为批评“历史终结论”。他认为只要人类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历史进程便不会终结。[69]

政治[编辑]

张维为认为,西方语境的“政党”概念不适用于中国共产党。中共是一个“国家型政党”,即遵循中国政治传统,代表一个国家整体利益的政党,[70]在本质上延续了历史上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的传统,[71]并引用儒家孟子的话说,是一个“天降大任于斯”、“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党”。[72][73]

透過德国纳粹党和美国小布什的例子[74],张维为认为,中国的“贤能政治”要优于西式民主,在这一模式中,选择领导人的方式是“选拔+选举”。[75][76]张维为认为,“民主”与“专政”对立的范式已经过时,应该讨论“良政”与“劣政”,“良政”即实质民主[77]因此,张维为推崇李光耀马哈迪·莫哈末的“亚洲价值”。[78]

张维为认为,世界将向东方、中国和社会主义倾斜,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79]

经济[编辑]

张维为推崇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此评估方法中,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80]张维为质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质疑其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秩序的看法。[81]他曾多次提出“中国模式”這一概念。[82]张维为称,“中国模式”并非完美无缺,也有不足,还在完善中,但其它模式竞争不过它。[83][84]张维为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是市场与政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混合,超越了华盛顿共识[85]然而,美籍华裔经济学家陈志武[86]、中国经济学家华生[87]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88]、美籍华裔经济学家田国强[89]等人则提出反对意见。

作品[编辑]

著作[编辑]

专著[编辑]

  • 《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1996年(英文:Ideology and Economic Reform under Deng Xiaoping
  • 《英汉同声传译》,1999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2000年(英文:Transforming China: Economic Reform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 《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2006年(英文:Reshap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Ideas and Reflections
  • 《中国触动全球》2008,新华出版社
  • 《中国震撼三部曲》系列,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震撼》2011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触动》2012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超越》2014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文明型国家》,201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人,你要自信》,2017年,中信出版社
  •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201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战疫!》,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这就是中国:何谓民主》,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新百年 新中国》,2021年,东方出版社

主编[编辑]

  • 《中国自识——中国崛起的文化自觉》,201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梦》,2015学习出版社
  • 《多重视角下的中国梦》,2015学习出版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文[编辑]

  • 《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文章[编辑]

  • Eight Ideas Behind China's Success(中国成功背后的八个理念),载《纽约时报》网站,2009年9月30日
  • Meritocracy Versus Democracy(精英统治与民主),载《纽约时报》网站,2012年11月12日

电视节目[编辑]

奖项[编辑]

  •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获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2年)
  •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争议[编辑]

国籍争议[编辑]

人民网曾在2010年的报道中以“瑞士学者”称呼张维为,[47]該報道被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转载。后来,该网站在2015年又将张维为称为“中国专家”。[3]另外,張維為2002年于《台声》的一篇文章《全力争取台湾的民心》刊登在中國知網上,中國知網在張維為的名字下方標註有「瑞士」,但没有指明是国籍还是通讯地址[90]。而美国《福布斯[1]英国广播公司(BBC)[91][92]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3]、日本《日经亚洲评论[94]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媒体称张维为是“中国学者”[2]。2019年6月,张维为在《这就是中国》第22期称自己是“中国学者”[95][註 2]。2021年6月17日,张维为在其今日头条账号上回应国籍争议。[48]

资质争议[编辑]

“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不属于瑞士高教体制,是个典型私立野鸡学校,既无资质认证,又无政府教育部门资助……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也!
@复旦大学冯玮[96]

包括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内的质疑者称张维为曾任职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所私立“野鸡大学”,该言论起源于2012年《文汇读书周报》的一篇文章《对“洋教授”头衔也要打假》[97],而支持者辩称该校并非那么不堪,原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曾于2009年访问该校并做演讲。[98][22]

人物评价[编辑]

正面评价[编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称,张维为在欧洲生活20多年,主要生活在瑞士和法国,但几乎每年回国多次;张维为全家于2012年回到上海定居,“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中国的信心”。[99]

负面评价[编辑]

多维新闻的萧炎批评张维为:“张维为在演讲中也在努力证明今天的中国非昨日之中国,但是刻意贬低发达国家的政治和治理水平:用纵切面对应横切面,通篇讲GDP、收入,但不讲购买力;通篇讲制度、领导人优势,不讲人家三权分立,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真的自信吗?”[100]

相蓝欣认为张维为鼓吹的中国模式优越论、5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等等在欧洲人看来十分荒谬,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严重阻碍了西方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理解。[101]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中文:中國的意識形態動向與經濟改革
  2. ^ “作为一个中国学者,能够在全世界第一个做出准确的预测,这既是对自己国家的尽责,也是对世界的尽责。”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Sarah Tilton. Zhang Weiwei Talks About His New Think Tank, U.S.-China Relations And Why He Loves Bhutan. Forbes.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2. ^ 2.0 2.1 What is the unique model behind China's rapid rise?. CGTN.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3. ^ 3.0 3.1 中国道路:奇迹与秘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4. ^ 狄雨霏. 张维为:“中国模式”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成功.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5. ^ Wei Wei Zhang. Chartwell Speakers.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6. ^ Zhang, Weiwei. The China Wave: Rise of a Civilizational State. 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2: 158. ISBN 9781938134012. My observation of the Middle East has led me to conclude that, while many in the West cheer the Arab Spring, one shouldn’t be too optimistic. I hope the region will do well, but it will be difficult, and the Arab Spring today may well turn into an Arab Winter in a not-too-distant future with the American interest undermined. 
  7. ^ Fukuyama, Francis; Weiwei, Zhang. The China Model: A Dialogue between Francis Fukuyama and Zhang Weiwei. 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 2011, 28 (4): 40–67 [2021-12-01]. ISSN 1540-5842. doi:10.1111/j.1540-5842.2011.0128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英语). 
  8. ^ 张维为:中国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光明日报.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9. ^ 张维为、吴新文:青年面对“内卷”,可以学学毛泽东思维方式. 观察者网.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10. ^ 张维为; 吴思科. 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如何构建?可以学学周总理的外交智慧. 观察者网.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11. ^ 张维为:邓小平如何思考“中国模式”. 央视网.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12. ^ 贴身翻译谈邓小平:从未见过这么精彩的人. 中国新闻网. 观察者网.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13. ^ 张维为:国际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别无选择.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14. ^ 张维为. 文明型国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08143982. 启发了我对“文明型国家”的部分论述。 
  15. ^ 马凯硕、张维为:疫情后的中国与世界格局. 观察者网.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16. ^ 穆尧. 张维为的“贡献”. 多维新闻. [202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17. ^ 直击互联网大会 张维为 李世默:中国参与制订互联网规则:当仁不让!. 观察者网.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18. ^ 方绍伟. 李世默与裴敏欣辩论中国模式. 观察者网.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19. ^ Daniel A. Bell. The China Model: Political Meritocracy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20. ^ 《张维为:中国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21. ^ 《张维为》:“出生日期: 1957年12月23日”. [2020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3日). 
  22. ^ 22.0 22.1 22.2 穆尧. 新晋国师张维为. 多维新闻. [202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23. ^ 张稚丹. 探访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布局初成 润物无声.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24. ^ 张维为个人简介. 光明网.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25. ^ 张维为. 大家好,我是张维为,我来B站了. 哔哩哔哩.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26. ^ 从学者到内容创作者,陈平、张维为用深入浅出的解读获百万网友点赞. 北晚新视觉. 北京晚报.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27. ^ 王鹏. 张维为(院长).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016-09-19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28. ^ 柴雅欣; 李云舒.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29. ^ 田巧梅. 张维为:打好四种话语“组合拳”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封面.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30. ^ Magnus Lomax Bjerke. China’s New Discourse: The Confidence of Unlimited Responsibility. A case study of Professor Zhang Weiwei’s ideas and his call for a new discourse of Chinese confidence in the book and TV show China Now. (PDF). University of Oslo. 2021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6). 
  31. ^ Zhang Weiwei. Ideology and Economic Reform under Deng Xiaoping. Kegan Paul. 1996. ISBN 9787208143982. To the memory of my mother, Yi Zunwu, and to my father, Zhang Zijia 
  32. ^ 刘雅婷. 邓小平翻译:我们为什么不够自信?. 海外网. 《环球人物》.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33. ^ 贴身翻译谈邓小平:从未见过这么精彩的人. 中新网.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34. ^ 张维为. 我到外交部报道的第一天,主任说“这里就是翻译的国家队”. 观传媒.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35. ^ 外交部翻译解密邓小平:有气场 像个预言家. 环球网. 文汇报.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36. ^ 36.0 36.1 张维为:为何回国?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话语纠偏. 观察者网.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37. ^ 张维为忆乔石:一些回忆与思考. 观察者网.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38. ^ 张维为. 我为万里同志当翻译. 观察者网.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39. ^ 贴身翻译谈邓小平:从未见过这么精彩的人. 中新网.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40. ^ Zhang, Weiwei. My Personal Memories as Deng Xiaoping’s Interpreter: From Oriana Fallaci to Kim Il-sung to Gorbachev. HuffPost. 2014-08-25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英语). 
  41. ^ Zhang, Wei-Wei. Ideological trend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78-1993).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英语). 
  42. ^ 田晓玲. 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已破产.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文汇报.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43. ^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国际传播工作,张维为学长担任主讲人. 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44. ^ Kimball Chen. The Politburo’s recent study session: who is Zhang Weiwei?. 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45. ^ 张维为: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北京日报.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46. ^ 刘雅婷. 张维为: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复旦新闻文化网. 2015-04-27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47. ^ 47.0 47.1 瑞士学者张维为参加圆桌会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48. ^ 48.0 48.1 张维为. “一位朋友对我说,网上有人称我为瑞士学者,你要不要驳斥一下......”. 今日头条.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49. ^ 谁的终结?——福山与张维为对话“中国模式”. 观察者网. 2011-11-01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50. ^ 张维为. 《这就是中国》第二十二期:“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观察者网.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51. ^ 韩京霏. 张维为:有人对爱国主义保持距离,我们不在乎. 观察者网. 2017-10-29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52. ^ 张维为:中国信心. youtube. 2015-02-05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53. ^ 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 bilibili. 2016-01-28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1 
  54. ^ 张维为(院长).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55. ^ 张维为:若美不政治改革,会选出比小布什更糟的总统. 凤凰网资讯. 观察者网.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56. ^ 刘琳. NEXUS思想者大会张维为“舌战群儒”:“阿拉伯之春”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观察者网.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57. ^ 宋鲁郑. 张维为“舌战群儒”——西方悲观预测已全部落空. 观察者网.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58. ^ 当“中国模式”遇上“印度自信”,亚洲能携手征服未来吗?. YouTube. Guan Video 观视频工作室.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59. ^ 张维为(院长).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60.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61. ^ 王允. 习近平要塑造“可爱”中国 新晋“国师”张维为能胜任吗?. 自由亚洲电台. [2021-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7). 
  62. ^ 安德烈. 张维为给政治局上课 可忧可忧?. RFI. [202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63. ^ 张维为:对西方媒体的恶毒攻击,该迎头痛击一定要迎头痛击. 澎湃. 中新网.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64. ^ Martin Jacques.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09. 
  65. ^ 张维为.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66. ^ Clarissa Tan. China’s civilising mission. The Spectator.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67. ^ 张维为:古希腊是如何被强行重塑为“西方文明源头”的?. 观察者网. 搜狐.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68. ^ 张维为. 完全有可能把中国政治故事讲得更透彻、更精彩. 观察者网.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69. ^ 王雅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破除“西方模式迷恋”.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70. ^ 张维为:政治制度优势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人民网. 光明网-理论频道.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71. ^ 张维为. 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观察者网. 《经济导论》2014年3月号.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72. ^ 张维为: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的政党有三个截然不同. 京报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73. ^ 张维为. 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中国?. 观察者网.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74. ^ 张维为:中国选贤任能模式如何超越西方?. 中国军网. [202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75. ^ Zhang Weiwei. In China, Unlike Trump’s America, Political Legitimacy Is Built On Competence And Experience. HuffPost.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76. ^ Zhang Weiwei. Meritocracy Versus Democracy. The New YorksTimes.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77.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57期:这就是民主. 观察者网.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78. ^ 张维为:亚洲的智慧. 澎湃新闻. 长安街读书会.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79. ^ 张维为:世界将以更快的速度向东方、向中国、向社会主义倾斜. 观察者网.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80. ^ 《闪耀东方》张维为开讲:中国崛起是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 网易. 江西卫视.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81. ^ 张维为论共产党治下的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82. ^ 狄雨霏. 听“中国模式”研究者张维为批唱衰中国论.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83. ^ 苏子牧. 中国学者:美国神话走向终结 中国公知集体崩塌. 多维新闻.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84. ^ 张维为、潘光:我曾考察南斯拉夫,虽然羡慕却也发现了危机. 观察者网. [202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85. ^ 张维为教授:在纽约书展谈走向超越的中国道路. 搜狐新闻. 观察者网.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86. ^ 陈志武: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 m.yicai.com.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87. ^ 网易财经. 华生:没有中国模式_手机网易网. 3g.163.com. 2010-09-07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88. ^ 科尔奈:根本没有“中国模式”.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89. ^ 网易财经. 田国强:不存在中国模式_手机网易网. 3g.163.com. 2011-07-06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90. ^ 全力争取台湾的民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91. ^ Japanese History, Chinese Democracy. BBC.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92. ^ People Power: a dream, fig leaf or reality?. BBC.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93. ^ Is democracy wrong for China?. Al Jazeera.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94. ^ Katsuji Nakazawa. Analysis: Xi's 'lovable' China is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Nikkei Asia.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95. ^ 《这就是中国》 第22期:“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腾讯视频.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96. ^ 复旦教授冯玮攻击异己不惜造谣 遭网友打脸. 昆仑策研究院.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97. ^ 相蓝欣. 对“洋教授”头衔也要打假. 光明网. 文汇读书周报.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98. ^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99. ^ 张维为:中国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8月30日 第05版). [2021年6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24日). 
  100. ^ 多维新闻. 田忌赛马:张维为的成功学|多维新闻|中国. 多维新闻. 2019-10-17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中文(简体)). 
  101. ^ 相蓝欣: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为何发生变化 | 早报. www.zaobao.com.sg.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编辑]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
video icon 第二十六届奈克萨斯思想者大会完整视频(来自观视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