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動力服: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ntigng-bot留言 | 贡献
bot: fix 'CS1 errors: dates'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
}}
[[Image:US Army powered armor.jpg|thumb|[[美國陸軍]]外骨骼動力服裝]]
[[Image:US Army powered armor.jpg|thumb|[[美國陸軍]]外骨骼動力服裝]]
'''動力服'''({{lang-en|Powered suit}}),或稱'''動力裝甲'''({{lang|en|Powered armor}})、'''动力外骨骼'''({{lang|en|Powered exoskeleton}})<ref name="Ferguson">{{cite web |last1=Ferguson |first1=Alan |title=Exoskeletons and injury prevention |url=https://www.safetyandhealthmagazine.com/articles/17370-exoskeletons-in-the-workplace |website=Safety+Health Magazine |access-date=October 19, 2018 |language=en |date=September 23, 2018}}</ref>,是一种可穿戴移动[[机器]],由[[电动机]],[[氣動力學|气动]]系统,[[杠杆]],[[液压机械|液压]]系统或多种技术组合提供动力,从而使[[肢|肢体]]运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力<ref>{{cite web |author1=Blake McGowan |title=Industrial Exoskeletons: What You're Not Hearing |url=https://ohsonline.com/articles/2018/10/01/industrial-exoskeletons-what-youre-not-hearing.aspx |website=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access-date=2018-10-10 |language=en |date=2019-10-01}}</ref>。 它的设计旨在提供背部支撑,感知用户的运动并向管理齿轮的电动机发送信号。外骨骼支撑肩部,腰部和大腿,并协助移动以举起和握住重物,同时降低背部压力<ref>{{Cite journal|last1=Li|first1=R.M.|last2=Ng|first2=P.L.|date=2018|title=Wearable Robotics, Industrial Robots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 Safety and Health|ur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170755|journal= Advances in Human Factors in Robots and Unmanned Systems|volume=595|pages=31–36|doi=10.1007/978-3-319-60384-1_4|series=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isbn=9783319603834}}</ref>。
'''動力服'''({{lang-en|Powered suit}}),或稱'''動力裝甲'''({{lang|en|Powered armor}})、'''动力外骨骼'''({{lang|en|Powered exoskeleton}}),是一種穿戴在人身上的[[外骨骼]]模樣的[[装备]],根据其能源来源可分为有源的外骨骼与无源的外骨骼:有源外骨骼可增强使用者的力量,无源外骨骼则通过机械结构将负重传导至地面来减轻使用者负担<ref name=":0">{{Cite web|title=好酷的单兵外骨骼,卫生员穿上力量倍增,背起伤员飞奔|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72153|accessdate=2020-10-08|author=中国军视网|date=2020-10-06|format=|publisher=澎湃号|language=cn|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0721415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72153|archivedate=2020-10-07|dead-url=no}}</ref>。

根据其能源来源可分为有源的外骨骼与无源的外骨骼:有源外骨骼可增强使用者的力量,无源外骨骼则通过机械结构将负重传导至地面来减轻使用者负担<ref name=":0">{{Cite web|title=好酷的单兵外骨骼,卫生员穿上力量倍增,背起伤员飞奔|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72153|accessdate=2020-10-08|author=中国军视网|date=2020-10-06|format=|publisher=澎湃号|language=cn|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0721415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72153|archivedate=2020-10-07|dead-url=no}}</ref>。


==开发与应用==
==开发与应用==

2021年4月10日 (六) 10:56的版本

美國陸軍外骨骼動力服裝

動力服(英語:Powered suit),或稱動力裝甲Powered armor)、动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1],是一种可穿戴移动机器,由电动机气动系统,杠杆液压系统或多种技术组合提供动力,从而使肢体运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力[2]。 它的设计旨在提供背部支撑,感知用户的运动并向管理齿轮的电动机发送信号。外骨骼支撑肩部,腰部和大腿,并协助移动以举起和握住重物,同时降低背部压力[3]

根据其能源来源可分为有源的外骨骼与无源的外骨骼:有源外骨骼可增强使用者的力量,无源外骨骼则通过机械结构将负重传导至地面来减轻使用者负担[4]

开发与应用

外骨骼根据其民用、军用的不同使用场景,其功能各具特色。在民用方面,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就曾為搬運沉重鈔票硬幣的年迈員工配備外骨骼,来降低员工的身體負擔[5]。在军用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为卫生员开发了用于战场一线区域救护伤员的无源外骨骼[4]

第一套外骨骼動力服在1960年代由通用電氣公司與美國軍隊開發,當時命名為Hardiman,穿著這套裝備時舉起150公斤的物體就像舉起6公斤的物體一樣輕鬆。不過這套服裝是不實用的,因為它本身重達680公斤。

美國
DARPA外骨骼样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2研究所研制的單兵外骨骼系統于2015年7月在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首次亮相。该单兵外骨骼系统公开的技术指标为:额定负重35千克;额定搬运50千克。在额定负重下单兵平均步速4.5千米/小时,可连续行走约20千米。[6]
  • 2020年10月,CCTV-7《军事科技》节目中公开的被动型、无源的卫生员单兵外骨骼。它不能够增加使用者的力量,但可以把负重传到地面。[4]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研制的搬运外骨骼曾在嫦娥5号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务中使用。它包含上肢助力模块和下肢助力模块,通过电动直驱助力模块及智能步态分析算法,配合人体上下肢关节发力,降低人体能耗。该搬运外骨骼负载能力达50公斤,在负重搬运机动时可省力约60%,节约人体能耗约30%,动作识别准确率大于99.9%,可在零下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间正常工作,耐受湿度最大为98%,标配的可更换电池在综合工况下可持续工作约4小时。[7]
中華民國
  • 2019年國防部軍備局編列新台幣4300萬元預算研發肌耐力增強型動力外骨骼系統,让原本需要4人搬運的98公斤自走砲砲彈,單兵即可搬運[8]
日本
日本HAL 5(Hybrid Assistive Limb 5)外骨骼動力服
俄羅斯

俄羅斯第3中央研究所勇士-21外骨骼系统。

巴西
  • 2014年世界杯开幕式上,截瘫青年朱利亚诺·平托借助外置机械骨骼开球[13]

科幻世界

科幻作品中也有眾多作品將動力服拿來發揮,例如《星舰战将》中机动步兵的动力服;《鋼鐵人》中的馬克系列動力服;《浩劫殺陣》系列、《異塵餘生》系列、《战锤40000》《warframe》或《星海爭霸》中的太空陸戰隊身穿的動力裝甲、《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和《決勝時刻:黑色行动III》里的外骨骼动力服、終極動員令3:泰伯倫戰爭的區域裝甲兵、終極動員令3:肯恩之怒的GDI分支、Z.O.C.O.M的區域突擊兵、《最後一戰》中斯巴達士兵穿著的裝甲 。

参考文献

  1. ^ Ferguson, Alan. Exoskeletons and injury prevention. Safety+Health Magazine. September 23, 2018 [October 19, 2018] (英语). 
  2. ^ Blake McGowan. Industrial Exoskeletons: What You're Not Hea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2019-10-01 [2018-10-10] (英语). 
  3. ^ Li, R.M.; Ng, P.L. Wearable Robotics, Industrial Robots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 Safety and Health. Advances in Human Factors in Robots and Unmanned Systems.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2018, 595: 31–36. ISBN 9783319603834. doi:10.1007/978-3-319-60384-1_4. 
  4. ^ 4.0 4.1 4.2 中国军视网. 好酷的单兵外骨骼,卫生员穿上力量倍增,背起伤员飞奔. 澎湃号. 2020-10-06 [202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7) (cn). 
  5. ^ 鈔票硬幣磚太重了!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為員工配備外骨骼裝輔助搬運. 癮科技. 2015-05-09 [2015-09-21]. 
  6. ^ 兰顺正. 《流浪地球》中推动“顶针”的神器——单兵外骨骼机器人. 中国日报. 科普中国. 2019-02-13 [2020-12-17]. 
  7. ^ 郭超凯. 搬运外骨骼亮相嫦娥五号返回器搜索现场. 中新网. 2020年12月17日 [2020-12-17]. 
  8. ^ cherryeye. 中華民國國軍研發動力外骨骼系統 搬運砲彈更方便. 中央社. 2019-10-30 [2019-10-30] (中文(臺灣)). 
  9. ^ Robot Suit HAL-5. GOOD DESIGN AWARD. 2006-06-09 [2018-03-05]. 
  10. ^ Tylor Lee. HAL Exoskeletons From Japan Will Be Coming To The US. ubergizmo. 2018-03-05 [2018-03-05]. 
  11. ^ Smart walkers lead the way for Japanese elder-care robots. ITWorld.com. 16 October 2014 [2018-03-05]. 
  12. ^ cherryeye. 日本廠商推出外骨骼動力服「Powered Jacket MK3」,高度模擬人類動作,全球限量 5 台. T客邦. 2013年7月9日 [2013-11-04]. 
  13. ^ “机械战甲”为世界杯开球. 2014-06-24 [2015-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