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鏡方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咸鏡方言
東北方言
Hamgyŏng
母語國家和地區朝鮮
區域咸鏡道
語系
韓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Glottologhamg1238[1]
韓語名稱
諺文함경 방언
漢字
文觀部式Hamgyeong bang'eon
馬-賴式Hamgyŏng pang'ŏn

咸鏡方言東北韓語韓語的一支方言,分佈在朝鮮東北部的咸鏡北道咸鏡南道兩江道,都曾是咸鏡道的一部分。19世紀以來,散居在中國東北地區蘇聯韓僑也有很多使用咸鏡方言。 咸鏡方言的特點包括:高低重音非常接近中世韓語聲調;廣泛的顎化;頻繁的元音變音;保留前中世韓語的元音間輔音;獨特的動詞後綴;句法上,否定助詞插入在助動詞和主動詞之間。

歷史與分佈[編輯]

咸鏡方言在傳統朝鮮八道中的分佈

咸鏡方言是咸鏡道東北部使用的韓語方言。在圖們江拐彎處以南的方言被歸為獨立的六鎮方言,比主流咸鏡方言還要保守得多。咸鏡南道最南端的金野郡高原郡口音沒有高低重音,一般也不歸為咸鏡方言。[2]

咸鏡方言現在還分佈在中國東北地區和中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於朝鮮災荒和日本殖民佔領,咸鏡道在內的許多韓語人群移民到滿洲東部和俄國濱海邊疆區南部等地。移民到中國的朝鮮族後裔仍讀、寫、說韓語,且享有地區自治權。[3]1930年代,斯大林將俄屬遠東地區的全部朝鮮族(約25萬人)集體流配蘇治中亞,以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為主。[4]於是產生了散佈於中亞的朝鮮族小社群,內部仍保留着稱為蘇聯韓語的變體,但受當地語言和標準韓語的嚴重壓力,預計將在21世紀初徹底消亡。[3]

目前,最保守的咸鏡方言出現在中亞,因為韓語在那裏缺乏演變的動力,自然的語言變化也就終止了。在仍廣泛使用咸鏡方言的社區中,中國東北方言比現代朝鮮方言保守,因為後者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受國家推行的文化語影響。[5]

第一部歐洲語言-韓語詞典,即Putsillo 1874的俄朝詞典,即以咸鏡方言為基礎;作者在編寫詞典時住在海參崴[6]

音系[編輯]

與東南慶尚方言相似,咸鏡方言有明顯的高低重音系統,最小對立對沒有單獨的聲調,要加語氣詞或助詞才能體現。例如, pay單獨出現在咸鏡方言中,可能是「梨」也可能是「腹」,但當後接主題標記 -nun時,pear-TOP便在第二個音節上加高調,實現為pay-núnbelly-TOP則在第一個音節上加高調,實現為páy-nun[7]不同於慶尚方言的聲調,咸鏡方言的聲調是15世紀中世韓語的忠實反映。中世韓語高、升調變為咸鏡方言高調,低調仍保持。元音長度則沒有對立。[2][a]吉州郡金策市端川市口音仍分高、低、升三種調。

咸鏡方言將中世韓語t(h)i-t(h)y-k(h)i-k(h)y-顎化c(h)i-c(h)-,這與韓語主流相同;而異於首爾方言,後者只顎化了後一對。[8][a] 中世韓語濁擦音/ɣ//z//β/在絕大多數現代方言中都消失了,但在慶尚方言和其他南部省份中則沒有。[9]內部構擬證據指出,它們來自/k//s//p/在元音間的弱化。[10]慶尚方言和咸鏡方言常常保留了/k//s//p/[2][11]

咸鏡方言中,「t-不規則動詞」來自中世韓語詞根以[t]結尾、接輔音始後綴、詞根以[ɾ]結尾、接元音始後綴的詞,甚至在元音前也實現為[l]。不過,與即使在中世韓語中也總以[l]結尾的動詞詞幹不同,古t-不規則動詞會引起後接輔音的強化。這也與慶尚方言中t-不規則動詞的演化相同。[12]

咸鏡方言傳統上有10個元音,與非常保守的首爾方言的10個相對應。不過與首爾類似,/ø//y/已經裂化為/wɛ//wi//u//ɯ/也有現在幾乎完成了的混同,/o//ə/也在逐漸合併,最終結果將是一種6元音系統。[13]/u//ɯ//o//ə/的合併是20世紀中葉的朝鮮方言新出現的區域特徵,現代平壤方言也有。[2]標準韓語/o/,尤其是語法結構中的,在咸鏡方言中大多變為/u~ɯ/。例如,連詞하고 ha-ko「與」在首爾方言中是[hago],在咸鏡方言則是하그 ha-ku [hagɯ][2]

咸鏡方言尚有能產的元音變音系統。/a//ə//u//o//ɯ/後接非舌冠音或前閉元音,會前化為/ɛ//e//y~wi//ø~wɛ//i/。有時這變化已經詞化,比較咸鏡方言괴기 /køki~kwɛki/「肉」與首爾方言고기 /koki。元音變音也普遍見於慶尚方言。[14]

在本土詞中,中世韓語CjV單化:例如中世 hye /hjə/ > 咸鏡 hey /he/漢字詞中的CjV則變為變音單元音,現在又要裂化了:比較首爾교실 kyosil /kjosil/「教室」與咸鏡괴실 koysil /køsil~kwesil/[2][a]

語法[編輯]

與所有韓語方言相仿,名詞要加格標記。

咸鏡方言格標記[15][a]
輔音後 元音後 首爾方言對應
主格 -i, 이가 -ika -i, -ka
賓格 -u -lu -ul, -lul
工具格 으르 -ulu -lu 으로 -ulo, -lo
-方位格 無生 -ey -i,有生-(으)게 -(u)key -ey, 에게 -eykey
屬格 -u -uy
共格 -ka -oa, -koa

大多數分析認為,韓語有3個語域,正式程度和對受話人的尊重成都各不相同,並以句末的動詞後綴為標記。[16]咸鏡方言中一些比較獨特的動詞後綴有지비 -cipi,是使役後綴,表示確認或同意;正式後綴우/수다 -(s)wuta與中級後綴음/슴메 -(s)ummey,都可根據語氣用於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還有中級propositive語氣後綴ㅂ세 -psey[16][17]非正式級後綴與標準韓語相同。[16][a]

非常罕見的是,咸鏡方言否定助詞(如ai「不」、mos「不能」)要置於主動詞和助動詞之間,異於其他韓語方言(除六鎮方言),後者的否定助詞要麼在主動詞前,要麼在助動詞後。[2][18][a]

술기도

swulki-to

cart-even

넘어

nem-e

cross-INF

mos

cannot

가오

ka-o

go-DEC

술기도 넘어 가오

swulki-to nem-e mos ka-o

cart-even cross-INF cannot go-DEC

「連車都過不去」[咸鏡]

수레도

suley-to

cart-even

mos

cannot

넘어

nem-e

cross-INF

가오

ka-o

go-DEC

수레도 넘어 가오

suley-to mos nem-e ka-o

cart-even cannot cross-INF go-DEC

「連車都過不去」[首爾]

詞彙[編輯]

具體的詞彙差異主要有親屬稱呼。例如「父親」在標準韓語中是abŏji아버지),咸鏡方言中是abai아바이)或aebi애비)。[19]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所有韓語詞都附帶耶魯羅馬字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Hamgyongdo.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Kwak 1998.
  3. ^ 3.0 3.1 Brown & Yeon 2015,第465頁.
  4. ^ Yeon 2012,第179–180頁.
  5. ^ Kwak 2018,第23–24頁.
  6. ^ Hub et al. 1983,第60頁
  7. ^ Lee & Ramsey 2000,第315頁.
  8. ^ Lee & Ramsey 2000,第320-324頁.
  9. ^ Lee & Ramsey 2000,第284, 320頁.
  10. ^ Lee & Ramsey 2000,第350頁,n. 6.
  11. ^ Lee & Ramsey 2000,第320頁.
  12. ^ Lee & Ramsey 2000,第325頁.
  13. ^ Kwak 2018,第22頁.
  14. ^ Yeon 2012,第172頁.
  15. ^ Kwak 2018,第14頁.
  16. ^ 16.0 16.1 16.2 Kwak 2018,第15頁.
  17. ^ Lee & Ramsey 2000,第331頁.
  18. ^ Lee & Ramsey 2000,第332頁.
  19. ^ Kwak 1993,第210頁

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