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8日 (一) 15:39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0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普遍簡稱為2008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第11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於2008年1月25日舉行。這次選舉有選舉候選人資格的人士(選舉會議)共有1231人。[1]

選民資格

  • 有份選舉前一屆港區人大代表的人士
  • 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選舉委員會裏的中國公民,但本人提出不願參加的除外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

結果

36名港區人大代表順利選出,並於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期開始(2008年3月)起正式就任,取代以往的第十屆香港地區代表。

這次選舉共有50名候選人。這次選舉的投票於2008年1月25日上午9時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投票採用全票方式,每張選票必須選擇了36名候選人,才算是有效選票。[2]這次選舉以電子點票形式進行點票。候選人須取得超過半數的投票選委的選票,並且成為得票最多的首36位候選人,才可順利當選。

在1231名選舉會議成員中,1169人參與這次選舉的投票過程,其中1138張為有效選票。最高票數的36人,如獲取超過總票數一半的支持度即可當選,而7個較低票數的候選人則列入補充委員之列。

當選名單

正任委員

排序 成員 得票 排序 成員 得票
1 范徐麗泰 1,118 19 溫嘉旋 1,028
2 史美倫 1,108 20 羅范椒芬 1,027
3 馬逢國 1,092 21 廖長江 1,022
4 譚惠珠 1,088 22 劉柔芬 1,003
5 霍震寰 1,087 23 袁 武 1,233
6 王如登 1,079 24 劉佩瓊 987
7 吳清輝 1,073 25 劉健儀 965
8 王英偉 1,069 26 黃玉山 959
9 陳智思 1,062 27 羅叔清 953
10 鄭耀棠 1,062 28 盧瑞安 920
11 楊耀忠 1,061 29 曹宏威 918
12 李宗德 1,060 30 高寶齡 889
13 費 斐 1,051 31 蔡素玉 876
14 梁秉中 1,049 32 田北辰 867
15 吳亮星 1,047 33 黃國健 867
16 葉國謙 1,037 34 何鍾泰 832
17 王敏剛 1,036 35 馬豪輝 827
18 林順潮 1,028 36 雷添良 821

排序依照選票多少而定,排首位的是獲得最多票的候選人,如此類推。

補充委員

補充委員是在此次選舉未當選的候選人中,得票數不少於選票總數三分之一的候選人才擁有資格進入此席位,若正任委員因故出缺,將由補充委員中得票最高的接任,如此類推。

排序 成員 得票 排序 成員 得票
1 洪克協 818 3 朱幼麟 801
2 黃宜弘 815 4 梁富華 761

排序依照選票多少而定,排首位的是獲得最多票的候選人,如此類推。

其餘未能當選任何職位的候選人

排序 成員 得票 排序 成員 得票
1 馮檢基 266 6 張秀儀 160
2 莊陳有 232 7 陳財喜 153
3 陳普芬 223 8 孫 龍 138
4 麥海華 178 9 林國雄 134
5 涂謹申 170 10 蕭思江 129

排序依照選票多少而定,排首位的是獲得最多票的候選人,如此類推。

參考資料

  1. ^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2-05/29/content_1728246.htm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12-03-08
  2. ^ 人大選舉結果. [2016-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