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5日 (六) 00:22 (补救1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歷史 | 香港歷史年表
世紀 20世紀香港 | 21世紀香港 | 22世紀香港
年代 1970年代香港 | 1980年代香港 | 1990年代香港 | 2000年代香港 | 2010年代香港 | 2020年代香港 | 2030年代香港
年份 1999年香港 | 2000年香港 | 2001年香港 | 2002年香港 | 2003年香港 | 2004年香港 | 2005年香港 | 2006年香港 | 2007年香港
紀年 癸未羊年)、香港開埠162周年香港回歸6周年
2003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北朝鲜 – 韩国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2003年對於香港來說是一個多事之年。經濟持續低迷,政府連番施政失誤,加上SARS疫症於社區大規模爆發,政府在政治上又急於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而違背民意,促使7月1日有五十萬人遊行,民怨大規模爆發,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問責。事後董建華政府因未能取得立法會足夠的支持而終止廿三條立法,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相繼請辭。社會對普選的訴求增強。泛民主派其後在2003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取得較多議席,親政府的民建聯大敗。可是同時,隨著中央人民政府引進自由行及「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使香港於後半年經濟得以漸漸回穩。

大事記

1月

2月

3月

  • 3月9日:《蘋果日報》以頭版報道梁錦松在宣佈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前,在1月18日「偷步買車」,但他卻沒有申報利益有避稅之嫌,涉嫌以權謀私。
  • 3月20日:港府首次證實有學童感染SARS(沙士),6名介乎2至15歲小童和學生證實染病[4]
  • 3月27日:港府宣佈由29日起全港學校停課9日(其後停課期不斷延長至4月下旬)。
  • 3月29日:香港爆發SARS疫症,開始大規模的防疫措施。全港學校開始停課。

4月

  • 4月1日
    • 淘大花園爆發大規模「沙士」,衛生署宣佈封鎖淘大花園E座十日隔離,並安排E座居民搬遷入住渡假村。[5]
    • 非典型肺炎(沙士)疫情侵襲適逢愚人節,一名14歲中學男生從《明報》新聞網站下載新聞網頁,重新包裝成另一篇新闻稿在網上發放假消息,指特首宣佈香港已成為「疫埠」,更指「恆指大瀉,特首會辭職」等謠言。消息傳開,引起市面一片恐慌性搶購潮。直至政府官員公開闢謠,事件才得以平息。男童事後被警方拘捕[6](見愚人節#反效果
    • 藝人張國榮港島中環文華東方酒店跳樓自殺身亡。[5]
  • 4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因沙士疫情擴散向香港發出旅遊警告
  • 4月9日區議會條例2003在立法會三讀通過[來源請求]
  • 4月26日:護士劉永佳為重症沙士病人插喉時,沾到飛沫而受感染去世,為首名殉職醫護[7]

5月

6月

  • 6月5日:廣東省香港遊旅行團,在非典型肺炎疫情受控後,重臨香港,當中大多為參加自由行的團員。
  • 6月6日
    • 土木工程署位於新清水灣道的「彩雲道佐敦谷毗鄰發展計劃」其中一個地盤,下午發生罕見的爆石傷人意外,9人傷。
    • 近500名的士司機慢駛前往沙田馬場集合,與政府開會要求擱置新界的士減價。
  • 6月23日
    • 世界衛生組織把香港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沙士)疫區名單中除名。世衛高度讚揚香港的防疫措施,時任特首董建華到曾是沙士重災區的牛頭角淘大花園巡視,並再次向沙士死難者表示難過和哀悼[11]。踏入三時正,同學們齊齊除下口罩。
    • 中環蘭桂坊晚上一片熱鬧歡騰。海港城及時代廣場舉行活動慶祝香港除下疫區之名。香港在持續三個月的疫症中錄得1,755宗案例,299人死亡,染病及死亡人數為全球第二高,僅次於中國大陸。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節慶

下列節慶,如無註明,均是香港的公眾假期,同時亦是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有 # 號者,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除非適逢星期日或其它假期),但在商業炒作下,市面上有一定節慶氣氛,傳媒亦對其活動有所報導。詳情可參看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 1月1日(星期三):元旦
  • 1月31日(星期五):農曆年初一之前一日
  • 2月1日(星期六):農曆年初一
  • 2月3日(星期一):農曆年初三
  • 4月4日(星期五):兒童節 #
  • 4月5日(星期六):清明節
  • 4月18日(星期五):耶穌受難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19日(星期六):耶穌受難節翌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21日(星期一):復活節星期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5月1日(星期四):勞動節
  • 5月8日(星期四):佛誕(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6月4日(星期三):端午節
  • 7月1日(星期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 9月12日(星期五):中秋節翌日
  • 10月1日(星期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 10月4日(星期六):重陽節
  • 10月31日(星期五):萬聖夜 #
  • 12月22日(星期一):冬至(是法定假日,但不是公眾假期,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聖誕節放假,冬至不放假。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
  • 12月24日(星期三):平安夜#(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 12月25日(星期四):聖誕節(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冬至放假,聖誕節不放假)
  • 12月26日(星期五):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12月31日(星期三):公曆除夕# (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大型獎項

社會貢獻

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2屆)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獎項(2003年)

參考文獻

  1. ^ 飛車極速撼工程車 三屍四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1月7日
  2. ^ 長開睡覺 過熱漏電 暖風機起火1死3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1月15日
  3. ^ 5歲女童與23歲女子喪命 車鏟安全島2死6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1月16日
  4. ^ 沙士15 全城恐慌 李國章堅持全港不停課 學校果斷自停. 蘋果日報. 2018-03-06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6). 
  5. ^ 5.0 5.1 晚間新聞. 無綫新聞. 2003年4月1日 [2016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3日). (粵語)
  6. ^ 散播疫埠謠言 少年判監管. 蘋果日報. 2003-08-05 [2018-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7. ^ 沙士15 重返現場 6醫護不幸殉職葬浩園 至今不乏有心人墓前獻鮮花. 蘋果日報. 2018-03-05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6). 
  8. ^ 腦血塊未散 恐有癲癇後遺症 四大名醫會診林子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6月1日
  9. ^ 建校長達半世紀 收生不足難維持 聖士提反堂小學將停辦 2003-06-01. [2016-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4). 
  10. ^ 淘大商場一擲800萬救市 2003-06-04. [2016-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11. ^ YouTube上的6月23日 - 當年今日 (世衛將香港剔除出沙士疫區名單)
  12. ^ 香港“女记者”谎称遭轮奸被判一年半. [2016-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13. ^ 太陽報:虛報輪姦奇女子返港被捕. [2016-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14. ^ 六點半新聞報道. 無綫新聞. 2003年7月10日 [2016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7日). (粵語)
  15. ^ 飛行隊出勤 直升機墜山 救人雙雄空難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8月28日
  16. ^ 赤鱲角機場20年圖輯 沙士、行李門 20張照片看香港起落變遷. 香港01.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17. ^ 廢鐵內人叠人 消防劏車搶救 房車狂撼櫃車3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12月2日
  18. ^ 晚間新聞. 無綫新聞. 2003年12月30日 [2016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4日). (繁體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