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颱風黑格比 (2008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ong Yi Lam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1日 (四) 09: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颱風黑格比
Typhoon Hagupit(英文)
颱風黑格比
颱風黑格比
路徑圖
颱風黑格比的路徑圖
颱風黑格比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08年9月18日
消散日期2008年9月25日
最低氣壓93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40 km/h
影響
財產損失9.237億美元
死傷人數63死22失踪
影響地區菲律賓臺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廣東、廣西、海南)、越南
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黑格比(英語:Typhoon Hagupit;國際編號:08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Nina)為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黑格比」是由菲律賓所提供的熱帶氣旋名稱,意思為「鞭撻」。

發展過程

2008年9月15日,位於太平洋西部的一個低壓區在關島以北海域產生熱帶擾動[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9月17日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於9月20日升格為熱帶風暴,該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 14.4°N 129.4°E,具每分鐘平均風速30knot(55km/h)。

在9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西北形成[2]。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3]。其後在13時30分,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黑格比。9月20日01時15分 UTC日本氣象廳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12時50分日本氣象廳再將之升格為颱風,1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颱風。

在9月24日6时45分(UTC+8)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5级(48米/秒/每小時175公里)。 [4]登陆后在廉江市境内减弱为台风,在同日下午2時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境内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日下午8時減弱為熱帶風暴。9月25日2時,黑格比進入越南境內並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並於同日晚上消散。

黑格比形成至四級颱風,風眼大而明顯,暴風範圍罕有地廣闊。主要是因為黑格比在呂宋海峽及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前已形成颱風,期間並無掠過任何陸地,且黑格比與菲律賓、台灣、華南的沿岸地區保持在200公里或以上的距離。其移動速度一直平均保持在每小時30公里的較快速度,使得半圓效應明顯,加上南中國海北部適逢垂直風切變微弱,並有赤道西南氣流支援,更甚的是中國大陸沒有任何東北季候風向南推進。

黑格比的西向路線得以一直穩定,皆因位於中國中部及太平洋西部的兩個高壓區向西推進,加上拉尼娜現象影響,導致黑格比採取偏西路線。

值得留意的是,今次的黑格比與對上一次2002年的熱帶風暴黑格比雖然強度相差甚遠,但同樣地在南海北部活躍和為廣東西部沿岸帶來狂風暴雨。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三號風暴信號

哈格比颱風所造成的大雨導致一處礦坑洞口坍方,有13人活埋受困,目前生死未明[5]。在朗布隆Romblon)的聖費爾南多英语San Fernando, Romblon),有二座橋因為哈格比相關雨帶沖毀[6][7]

臺灣

當地發佈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在2008年9月22日凌晨2時30分發出陸上颱風警報[8]。 恆春半島出現11級陣風.由於颱風主要環流雲系是由海面上通過,降雨集中在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花蓮縣布洛灣最大降雨量有206毫米。

香港

颱風哈格比 (2008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 113 km/h
長洲
113 km/h
赤鱲角 81 km/h
赤鱲角
81 km/h
青衣 46 km/h
青衣
46 km/h
啟德 67 km/h
啟德
67 km/h
西貢 82 km/h
西貢
82 km/h
沙田 42 km/h
沙田
42 km/h
濕地公園 48 km/h
濕地公園
48 km/h
打鼓嶺 45 km/h
打鼓嶺
45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共4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烈風(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暴風(共1個氣象站)
備註:長洲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原為每小時114公里,後在天文台黑格比報告中修改為每小時113公里。
颱風哈格比 (2008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 108 km/h
長洲
108 km/h
赤鱲角 76 km/h
赤鱲角
76 km/h
青衣 40 km/h
青衣
40 km/h
啟德 54 km/h
啟德
54 km/h
西貢 72 km/h
西貢
72 km/h
沙田 34 km/h
沙田
34 km/h
濕地公園 43 km/h
濕地公園
43 km/h
打鼓嶺 38 km/h
打鼓嶺
38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以下風速(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強風(共2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烈風(共2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暴風(共1個氣象站)
颱風哈格比 (2008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 113 km/h
長洲
113 km/h
赤鱲角 81 km/h
赤鱲角
81 km/h
青衣 46 km/h
青衣
46 km/h
啟德 67 km/h
啟德
67 km/h
西貢 82 km/h
西貢
82 km/h
沙田 42 km/h
沙田
42 km/h
流浮山 68 km/h
流浮山
68 km/h
打鼓嶺 45 km/h
打鼓嶺
45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烈風(共4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暴風(共1個氣象站)
備註:此圖假定黑格比襲港時,流浮山已取代濕地公園,成為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之一。
颱風哈格比 (2008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 108 km/h
長洲
108 km/h
赤鱲角 76 km/h
赤鱲角
76 km/h
青衣 40 km/h
青衣
40 km/h
啟德 54 km/h
啟德
54 km/h
西貢 72 km/h
西貢
72 km/h
沙田 34 km/h
沙田
34 km/h
流浮山 59 km/h
流浮山
59 km/h
打鼓嶺 38 km/h
打鼓嶺
38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以下風速(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強風(共2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烈風(共2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暴風(共1個氣象站)
備註:此圖假定黑格比襲港時,流浮山已取代濕地公園,成為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之一。

香港天文台在2008年9月22日下午6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9],當時黑格比位於香港之東南偏東約790公里。天文台已隨即提到黑格比是一成熟及移動快速的颱風,更指其中心風力已達每小時160公里。天文台在9月23日上午10時25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10],當時黑格比位於香港之東南偏南約350公里。天文台在上午10時半表示日落前後考慮發出八號信號,教育局宣佈所有幼稚園當天全日停課。

隨著颱風黑格比迅速接近及風力逐漸增強,天文台再於9月23日下午1時45分表示下午4時至晚上8時考慮發出八號信號。天文台在下午4時正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宣佈會在下午6時或之前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在下午6時正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11],當時黑格比位於香港東南偏南約210公里。這亦是2008年第4個熱帶氣旋令香港需要發出八號或以上的熱帶氣旋警告,對上一次有4個或更多熱帶氣旋令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是1999年。海陸空交通逐漸暫停。當晚香港廣泛地區吹東至東北烈風,離岸吹暴風,高地更吹颶風。受到風暴潮漲潮共同影響,處於香港岸邊的低窪地區(包括上環西營盤沙田大澳杏花邨等)均出現水浸以及海水倒灌情況,其中在大澳的海水倒灌最為嚴重,水深及胸[12],造成同年6月7日空前暴雨以來最嚴重的水浸。當局亦收到多宗塌樹報告,而鯉魚門鄉村居民於同日晚上緊急疏散。黑格比於晚上10時至11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180公里掠過。

天文台在9月24日凌晨12時40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黑格比位於香港之西南約200公里。此時香港轉吹東南烈風至暴風,天文台在凌晨12時45分表示八號信號最少需維持至早上6時。風暴期間,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有4個錄得烈風、當中長洲更吹暴風,這次是第2個達標的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13];另外所有指定自動氣象站更全部錄得強風或以上風力,同樣是修訂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準則以來第2次(第1次是同年的颱風鸚鵡)。香港教育局宣布,所有上午校、全日制學校於9月24日停課。長洲錄得每小時114公里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平2006年颱風派比安紀錄,後於天文台颱風黑格比報告修訂為每小時113公里,僅次於派比安。由於黑格比逐漸遠離香港,香港天文台於9月24日早上6時半改發三號強風信號[14],當時黑格比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330公里。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共發出12小時半。

受到黑格比雨帶影響,香港廣泛地區有大雨。香港天文台於9月24日上午10時10分發出雷暴警告,並於11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15]上午11時45分至中午12時45分期間,荃灣、中西區、南區及葵青更分別錄得67、64、63及51毫米雨量[16]。由於黑格比快速遠離,天文台在9月24日下午12時50分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17]。暴雨則持續影響香港數小時,天文台在同日下午4時20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18]

這是2008年連續第4個熱帶氣旋導致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為1946年有記錄以來第二次(上一次為1948年)。[19]此外是次為香港自1946年有記錄至今於同一年內發出第二多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平1993年及1948年的4次紀錄,為1999年以來最多。[19]

影響

風暴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全部錄得強風以上的風速,當中4個錄得烈風,其中1個更錄得暴風,代表三號及八號信號均達標,為採用此測風網絡以來第2次達標的八號信號,以及第2次錄得全面強風。長洲、西貢、機場、啟德、濕地公園、青衣、打鼓嶺及沙田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13、82、81、67、48、46、45及42公里[20]。黑格比帶來的風力是自同年颱風鸚鵡1999年颱風約克2003年颱風杜鵑2006年颱風派比安以來最猛烈,比起近年曾使天文台發出九號信號的1997年颱風維克托、1999年颱風瑪姬2009年颱風莫拉菲還要強。如果只和同屬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比較,則是自1993年颱風高蓮強烈熱帶風暴貝姬以來最強。與鸚鵡相比,西貢風力未達暴風程度,機場風力亦稍比鸚鵡遜色,青衣也只達強風,還比濕地公園的風力稍弱;但長洲風力比鸚鵡掠過香港時明顯更強,甚至直逼颶風程度,啟德亦超越鸚鵡帶來的風力,達到烈風程度。

根據天文台的事後報告,颱風黑格比為香港帶來的風暴潮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維多利亞港內的鰂魚涌最高潮位為海圖基準面再高3.53米,是自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吹襲以來最高的紀錄(此紀錄已被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打破)。而大埔滘錄得3.77米,是自1979年超強颱風荷貝以來的最高紀錄。而較接近黑格比中心的橫瀾島潮汐站,更在當晚失靈。[21]

澳門

颱風哈格比 (2008年)在澳门的位置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31.4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31.4
污水處理廠 -
污水處理廠
大炮台山 44
大炮台山
44
外港碼頭 -
外港碼頭
海事博物館 -
海事博物館
友誼大橋 北峰 102.3
友誼大橋
北峰

102.3
友誼大橋 南峰 -
友誼大橋
南峰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09.9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09.9
西灣大橋 108.5
西灣大橋
108.5
大潭山 75.9
大潭山
75.9
九澳 71.6
九澳
71.6
路環分站 -
路環分站
澳門大學 -
澳門大學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錄得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代表錄得清勁以下風力
代表錄得清勁至強勁風力
代表錄得疾勁至烈風風力
代表錄得暴風至颶風風力
凌晨時份澳門下環河邊新街帶水圍,巷內水浸水位最高時有一米多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9月22日晚上10時懸掛一號風球;翌日下午1時改發三號風球

氣象局於晚上7時15分改掛八號東北風球,黑格比在晚上11時最接近澳門,於澳門西南偏南約140公里掠過;氣象局在凌晨3時改掛八號東南風球。

在八號風球懸掛時,海浪打上新口岸友誼大馬路近水塘的一段馬路並導致水浸,青洲、內港、下環及離島等低窪地區均出現海水倒灌水浸[22],其中新馬路有電錶房被水淹過漏電着火,導致內港一帶一度出現停電。[23]事後澳門氣象局制定風暴潮警告信號警告風暴潮的災害。而黑格比所帶來的風力亦較以往部分九號風球更強。

是次為澳門自1968年有記錄至今於同一年內懸掛最多的八號風球,平了1993年的4次記錄。[24]由於黑格比逐漸遠離澳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9月24日上午9時半改掛三號風球[25],至下午4時正除下所有風球[26]

雨量

氣象站 信號懸掛期間總雨量(毫米)
大潭山 83.6
嘉樂庇總督大橋
友誼大穚(北)
大砲台山 80.8
孫逸仙紀念公園 104.8
九澳 81.4
西灣大橋

中國大陸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廣東省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廣東省大部分沿海地區均有發出颱風預警信號。9月24日下午1時,黑格比位於湛江市西北約80公里[27]

越南

黑格比登陆后为越南带来大量降雨,截至9月29日,水灾在该国至少造成41人死亡,经济损失达6500万美元。[28]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海上颱風警報
    2008.09.21 14:30-2008.09.23 08:30
下一熱帶氣旋
強烈颱風辛樂克 強烈颱風薔蜜
強烈颱風辛樂克 陸上颱風警報
    2008.09.22 02:30-2008.09.23 02:30
強烈颱風薔蜜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戒備信號
    2008.09.22 18:40-2008.09.23 10:25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鸚鵡 熱帶風暴海高斯
颱風鸚鵡 三號強風信號
    2008.09.23 10:25-18:00
    2008.09.24 06:30-12:50
熱帶風暴浪卡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2008.09.23 18:00-2008.09.24 00:40
颱風巨爵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2008.09.24 00:40-06:30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颱風鸚鵡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2008.09.23 18:00-2008.09.24 06:30
颱風莫拉菲

澳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熱帶氣旋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球
    2008.09.22 22:00-2008.09.23 13: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鸚鵡 熱帶風暴海高斯
颱風鸚鵡 三號風球
    2008.09.23 13:00-19:15
    2008.09.24 09:30-16:00
熱帶風暴浪卡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八號東北風球
    2008.09.23 19:15-2008.09.24 03:00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八號東南風球
    2008.09.24 03:00-09:30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颱風鸚鵡 八號風球
    2008.09.23 19:15-2008.09.24 09:30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參考資料

  1. ^ JTWC 對此風暴的追綜 (Best Tracks)
  2.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821-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失效連結]
  3.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909-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失效連結]
  4. ^ “黑格比”6时45分在广东电白县陈村镇登陆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9-23.,中国气象报社
  5.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23/1/16fqq.html[永久失效連結]
  6. ^ http://www.gmanews.tv/story/121881/2-bridges-in-San-Fernando-Romblon-collapse
  7. ^ 存档副本. [200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2). 
  8. ^ 路透社:中央气象局发布中度台风“哈格比”海上陆上警报
  9.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2/P200809220229.htm 天氣稿第127號-熱帶氣旋警報
  10.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3/P200809230129.htm 天氣稿第091號-熱帶氣旋警報
  11.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3/P200809230346.htm 天氣稿第190號-熱帶氣旋警報
  12. ^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0924/4/8dig.html
  13.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3/P200809230449.htm 香港天文台在2008年9月23日晚上10時31分至晚上11時半於各區錄得強風或以上的風速
  14.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4/P200809240096.htm 天 氣 稿 第 069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15.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警告(即時系統)
  16. ^ 存档副本. [200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17. ^ http://www.hko.gov.hk/wxinfo/currwx/tcc20080924125210.htm[永久失效連結]
  18.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9/24/P200809240314.htm 天 氣 稿 第 187 號 - 暴雨警告信號
  19. ^ 19.0 19.1 警告及信號資料庫,香港天文台
  20. ^ 黑格比影響香港期間,在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網絡的八個參考測風站所錄到持續風力達到強風及烈風程度的時段.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6). 
  21. ^ 颱風黑格比(08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22. ^ 多處地區水浸水深及腰. 捷點資訊. [2008年9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26日). 
  23. ^ 電錶着火住戶湧天台暫避,8號波內港水浸停電千戶叫苦. 澳門日報. 2008年9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26日). 
  24. ^ 懸掛熱帶氣旋警報信號之統計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9-26.,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25. ^ 本澳已改發3號風球. 澳門電台. 2008年9月24日. [永久失效連結]
  26. ^ 本澳下午4時除下所有風球. 澳門電台. 2008年9月24日. [永久失效連結]
  27. ^ 广东省气象局:湛江市气象局全力追踪“黑格比”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9-28.
  28. ^ 美联社. Death toll from Vietnam floods rises to 41. CNN. 2008年9月29日 [200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29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