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世紀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6月27日) |
千紀: | 前2千紀 | 前1千紀 | 1千紀 |
世紀: | 前7世紀 | 前6世紀 | 前5世紀 | 前4世紀 | 前3世紀 | 前2世紀 | 前1世紀 |
年代: | 前390年代 | 前380年代 | 前370年代 | 前360年代 | 前350年代 | 前340年代 | 前330年代 | 前320年代 | 前310年代 | 前300年代 |
這一世紀,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是西方世界重要的事件,導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崩潰,希臘文化向東傳播。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3年去世後,他所建立的龐大帝國陷入內戰,將軍們各自割據,形成多個獨立王國。希臘化時代開始,古典希臘終結。希臘文明在哲學、藝術、文學和建築方面達到頂峰。
在印度,旃陀羅笈多於前322年建立摩揭陀帝國(孔雀王朝),趁亞歷山大軍隊撤離的動盪,統一中印度和西印度。
前4世紀的中國處於戰國時期,各國進行改革,如楚國的吳起變法和趙國的胡服騎射等。魏國在頻繁用兵後國力衰退,而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增,邁向統一六國的進程。
重要事件、發展與成就
[編輯]- 科學技術
- 戰爭與政治
中國:
- 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封田和為諸侯,國號仍為齊,是為田齊。
- 前386年,趙國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都至邯鄲。(年代存在爭議)
- 前386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吳起變法)
- 前381年,楚國、趙國聯軍在棘蒲之戰中擊敗魏國。同年,楚悼王去世,楚國宗室大臣殺害吳起。
- 前375年,韓滅鄭之戰,韓國滅鄭國後從陽寨遷都至新鄭。
- 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商鞅變法)
- 前354年,田齊、趙國聯軍擊敗魏、宋、衛聯軍(圍魏救趙、桂陵之戰)
- 前350年,秦國從雍遷都至咸陽,商鞅推行第二次變法。
- 前349年,魏、趙、韓三國廢黜晉靜公,瓜分晉國最後的領土,晉國滅亡。
- 前342年,齊、韓兩國擊敗魏國(馬陵之戰),魏國無力與齊、秦爭霸。
- 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被殺。商鞅新法未被廢除,繼續在秦國實施。
- 前334年,楚滅越之戰(《資治通鑑》認為在前334年,但楊寬《戰國史》考證認為在前306年)。
- 前318年,秦國在函谷關之戰中擊敗楚、韓、趙、魏、燕和義渠聯軍。
- 前316年,秦國滅巴國、蜀國。
- 前314年,燕國內亂(子之之亂),齊國攻破燕國。
- 前313年,張儀出使楚國,破壞齊、楚聯盟。
- 前312年,秦國在藍田之戰中擊敗楚國。
- 前312年,秦、魏、韓聯軍在濮上之戰中擊敗齊、宋聯軍。次年,燕昭王即位,趕走齊國軍隊(年代存在爭議)。
- 前308年至前307年,秦國在宜陽之戰中擊敗韓軍。
- 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其弟秦昭襄王即位。
- 前306年,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
亞洲:
印度:
歐洲:
- 亞平寧半島
- 巴爾幹半島
- 前399年,蘇格拉底被判死刑。
- 前395年-前387年,伯羅奔尼撒聯盟與四國聯盟(底比斯、雅典、科林斯、阿爾戈斯)之間爆發了八年科林斯戰爭,戰爭以《安塔西達斯和約》結束。
- 前371年,底比斯在留克特拉戰役中擊敗斯巴達
- 前370年,底比斯的伊巴密濃達入侵伯羅奔尼撤半島,重創斯巴達的經濟與威信。
- 前362年,底比斯在曼丁尼亞戰役中擊敗斯巴達。
- 前342年,亞里士多德成為馬其頓阿吉德王朝國王腓力二世兒子亞歷山大的教師。
- 前338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戰役中擊敗雅典和底比斯聯軍,征服希臘全境。
- 前336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被刺殺,其子亞歷山大繼位。
- 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征波斯,在格拉尼庫斯河戰役中擊敗波斯大流士三世
- 前320年,第一次繼業者戰爭。達成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對原巴比倫分封協議作出修正。
- 前319年-前317年,第二次繼業者戰爭。
- 前314年-前311年,第三次繼業者戰爭。
- 前309年,卡山德殺害亞歷山大四世(亞歷山大大帝之子)及其母親羅克珊娜。馬其頓阿吉德王朝斷絕。
- 前308年-前301年,第四次繼業者戰爭。
中東:
- 前380年,內克塔內布一世廢黜第二十九王朝末代法老尼斐利提斯二世,建立第三十王朝,並建設菲萊神廟、Dendera神廟等紀念性建築。
- 前343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阿爾塔薛西斯三世擊敗埃及第三十王朝,建立埃及第三十一王朝。
- 前336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巴戈阿斯殺害阿爾塔薛西斯四世,立大流士三世為王。之後,大流士三世賜死巴戈阿斯。
- 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在格拉尼庫斯河戰役中擊敗波斯。
- 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在伊蘇斯戰役中擊敗波斯。
-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將波斯人趕出埃及,被當地人擁立為法老。
- 約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亞歷山大城(年代存在爭議)。
- 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戰役中擊潰波斯帝國的軍隊。次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被巴克特里亞總督貝蘇斯廢黜並殺害,阿契美尼德帝國滅亡。
- 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去世。其手下將領們達成巴比倫分封協議瓜分亞歷山大帝國。
美洲
- 天災人禍
- 文化娛樂
- 齊桓公田午創建稷下學宮,廣泛招攬人才在此講學著書,成為戰國時期的重要思想中心。
- 彭蒙(約前370-前310)提出「齊物論」,主張萬物之間的平等與和諧,強調事物均齊的重要性。
- 宋鈃(生猝年不詳)和尹文(前360年 - 前280年)同游稷下學宮,創立了宋尹學派,提倡平等、公正,主張和平與寬容,反對爭鬥,提出了「禁攻寢兵」的政治主張,反對諸侯間的戰爭。
- 慎到撰寫《慎子》,大多失傳,他的思想融合道家和法家,強調內心寧靜與無為,主張放下主觀偏見,平等對待萬物。在政治上,他提出「勢」的原則,認為君主應憑藉權力和法制治理國家,通過賞罰機制管理人民,而不是依賴個人的道德或智識。
- 田駢著《田子》,該書已失傳,據信他探討了哲學和政治上的平等與人道。
- 鄒衍是著名的陰陽家,他在《鄒子》中提出五行學說,闡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環變化的理論,同時其五德終始說影響了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認為歷史進程是一個王朝接替另一個王朝的循環過程。
- 鄒奭
- 淳于髡
- 接子
- 環淵
- 荀況開始在稷下學宮學習。
- 孟軻(前372年—前289年),即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強調仁政、民本思想,主張君主應當以德治國。
- 莊周(約前369年—前286年),即莊子,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張逍遙自在、順應自然,反對人為的約束。
- 伊索克拉底(前436年—前338年)在雅典建立修辭學校,培養了包括安德羅提翁等眾多學生,對當時的修辭學、政治和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 墨伽拉的歐幾里得(前435年—前365年),蘇格拉底的學生,創立墨伽拉學派。
- 昔蘭尼的阿瑞斯提普斯(前435年-前356年),蘇格拉底的學生,創立昔蘭尼學派,提倡享樂主義,認為快樂是生活的最終目標。
- 安提西尼(約前445年—約前365年),蘇格拉底的學生,創立犬儒學派,主張簡樸生活和道德自律,他的學生錫諾普的第歐根尼將該學派推向高峰,宣揚對物質和社會規範的極端無視。
- 柏拉圖(前429年—前347年),蘇格拉底的學生,前387年在雅典建立了柏拉圖學院(The Academy),探討形而上學、政治哲學、倫理學和認知理論,成為古希臘哲學的核心人物之一。
- 亞里斯多德(前384年—前322年),柏拉圖的學生,前334年建立了雅典學園呂刻昂(The Lyceum),他在此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教學,奠定了西方哲學和科學的基礎。
- 隨着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希臘文化逐漸傳播到中東、北非和印度等地,標誌着希臘化時代的到來。希臘化時代的文化融合了希臘的藝術、建築和哲學與本地元素,形成了新的混合文化。希臘化藝術注重現實主義和戲劇性,雕塑與繪畫逐漸表現出複雜的情感和動態姿態。
- 德爾維尼莎草紙,年代約前340年,1962年在希臘塞薩洛尼基德爾維尼發現,為一片涉及古希臘宗教的哲學文章,是歐洲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手稿,現收藏於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
- 齊桓公田午創建稷下學宮,廣泛招攬人才在此講學著書,成為戰國時期的重要思想中心。
- 社會與經濟
- 疾病與醫學
- 環境與自然資源
參考
[編輯]架空歷史
[編輯]前382年,奧利凡德家族來到英國開始經營魔杖生意。(《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