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歐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哈歐拉的聖壇

巴哈歐拉(阿拉伯語:بهاء الله‎,羅馬化Bahá'u'lláh),原名米爾扎·侯賽因·阿里波斯語میرزا حسینعلی نوری‎ Mírzá Ḥusayn-`Alí Nuri,1817年11月12日—1892年5月29日),又譯巴哈烏拉,他是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出生於伊朗德黑蘭

他稱自己是巴比教,19世紀由伊斯蘭什葉派來源的新宗教所預言的先知,但在更廣的意義上,他稱自己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及其他各大宗教中,所預言的上帝使者的再來。1863年他創建了新的宗教思想,並被信徒稱為「巴哈歐拉」,意思是「上帝的榮耀」。他的宗派後來成為了巴哈伊信仰[1]

巴哈歐拉教導,人類是一個族群,團結為一個全球社群的時代到了。他的宣示招致了波斯奧斯曼帝國的迫害和監禁,最終被囚禁於巴勒斯坦(今以色列)的阿卡24年,並在那裡去世。他寫作了大量的宗教文獻,最著名的有《亞格達斯經》和《篤信經》。

早期與家庭生活[編輯]

米爾扎·米赫迪
巴希伊·哈努姆,至大聖葉

巴哈歐拉生於1817年11月12日,伊朗德黑蘭。據信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亞伯拉罕的妻子基土拉瑣羅亞斯德、撒珊王朝的末世君主伊嗣俟三世[2]大衛王之父耶西[3][4]他的母親叫Khadíjih Khánum,父親叫米爾扎·布祖爾格。米爾扎·布祖爾格是Imám-Virdi Mírzá的維齊爾,Fat′h Ali Shah Qajar的第十二個兒子。隨後他被任命為布路吉爾和洛雷斯坦的長官[5],但在沙赫穆罕默德掌權後被撤職。在父親去世後,新的維齊爾哈吉·米爾扎·阿加西給予了巴哈歐拉一個新的政府職位,但他拒絕了。[6]

巴哈歐拉結過三次婚,他的第一位妻子是阿希耶·哈努姆,當地貴族的女兒,1835年於德黑蘭結婚,巴哈歐拉時年18歲,妻子15歲。[7]巴哈歐拉授予她「至大聖葉」the Most Exalted Leaf, Navváb)的稱號。他的第二位妻子是他孀居的表妹法蒂米·哈努姆,1849年在德黑蘭結婚,巴哈歐拉時年32歲,她21歲,[7]她也被稱作Mahd-i-`Ulyá。第三位妻子叫喬哈爾·哈努姆,應在1863年前於巴格達結婚。[7]

巴哈歐拉宣布阿希耶·哈努姆是他「上帝所有世界中永恆的伴侶」,她的兒子阿博都巴哈是他的解釋者。[8]他有14個孩子,10個兒子和4個女兒,其中5個兒子比他早離世。[9]巴哈伊們視阿希耶·哈努姆和她的子女米爾扎·米赫迪,巴希伊·哈努姆和阿博都巴哈為巴哈伊神聖家族。[10]

巴比運動[編輯]

1844年,25歲的設拉子年輕人,賽義德·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稱號為巴孛,聲稱自己是伊斯蘭允諾的馬赫迪[11]這場運動很快波及了整個波斯帝國,整個伊斯蘭神職人員階層都激烈地反對。[11]巴孛本人於1850年他30歲時在大不里士一個兵營前的廣場被一隊持槍士兵公開射殺,1852年至1853年,巴比社團幾乎完全銷聲匿跡。[11]

巴孛宣布了自己的啟示,他也宣布了啟示永遠不會終結。[12]在他大多數的著作中,他都隱示了將有一位被允諾者,他稱作「上帝將昭示天下者」。《巴揚經》,巴孛的主要著作之一,就是一部論述「上帝將昭示天下者」的著作,巴孛經常在「上帝將昭示天下者」到來的背景下,討論自己的著作。[13]據巴孛說,這位人物,將如在過往各大宗教中所預言的那樣,在人間建立上帝之國。[11][14]許多巴孛的著作都提到,這位被允諾者將很快來臨。[13]在巴孛的著作中,他常常囑咐他的信眾,當「上帝將昭示天下者」來臨時應當服從他。[12]巴孛還取消了他新信仰中繼任者和代理人的體系,表明在他去世後,沒有任何人的著作是有約束力的,直到「上帝將昭示天下者」來臨。[13]

接受巴孛[編輯]

巴哈歐拉在他27歲時首次聽說巴孛,從一位信使穆拉·侯賽因處聽說了巴孛的消息。他接受了巴孛的啟示,成為了一名巴比教信徒,並且幫助傳播這場運動,主要位於伊朗努爾,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信徒之一。[9][15]他當地望族的身份給了他很多機會,使得他外出傳教很成功,即使在某些教士階層中間。他還幫助他的同道教友,如塔荷蕾,但這使他面臨了一些風險,他短期地被囚禁在德黑蘭,遭遇了笞刑。[9]他於1848年呼羅珊省參與了巴達什特會議,81個著名的巴比信徒會面了22天。在會議上有一場討論,一方認為要維持伊斯蘭律法,而另一方認為巴孛的信息已經帶來了一個新的啟示周期。巴哈歐拉的意見傾向於改變,並最終贏得了討論。在此次會議上,巴哈歐拉得到了「巴哈」之名。[9]

1848年後半年,巴比信徒和卡扎爾王朝政府之間產生了暴力衝突,巴哈歐拉試圖去找在馬贊德蘭大不里士戰鬥中被圍困的巴比信徒,但在到達前就被捕並被囚禁了。[9]接下來直到1850年,巴孛更多地在公共場合宣布自己是上帝的顯示者後,許多省份的巴比信徒都被屠殺。[9]

黑坑[編輯]

巴孛在1850年被殺後一群德黑蘭巴比信徒,以一位過去的謝赫派神職人員為首領,策劃了一場針對納賽爾丁·沙的暗殺,以報復巴孛的死。[16]這個提議是遭到巴哈歐拉的反對的,他譴責這個計劃,然而任何他可能起到的調解作用都因為他1851年被宰相流放至巴格達而消失殆盡,在阿米爾·卡比爾丟失了權利後才回來。[9][16]1852年8月15日,這群激進的巴比信徒試圖刺殺沙阿,但失敗了。[9]與此計劃相關的巴比信徒被包圍、殺害,並且儘管刺客表示整個計劃僅僅是他們自己做的,整個巴比社團都被遷怒,沙阿對整個巴比社團進行了大屠殺。[16]在此期間,很多巴比信徒被殺,而許多沒被殺的巴比信徒,包括巴哈歐拉,被關押在黑坑,一個德黑蘭的地牢裡。[17]

根據巴哈歐拉的說法,他囚禁在黑坑中時有了一些神秘體驗,他看見天國的女僕,通過她他接受了自己作為上帝使者的使命,即是巴孛預言的那一位。[9][17]1853年在黑坑囚禁4個月後,由於俄國大使的堅持,以及試圖刺殺沙阿的刺客認罪,巴比教首領得以免罪,當局釋放了他,但把他流放出伊朗。巴哈歐拉沒有接受俄國提供的庇護,而是選擇去了奧斯曼帝國伊拉克。1853年巴哈歐拉和他的家人在嚴冬中從波斯帝國出發,4月18日到達巴格達[9][18][19]

巴格達[編輯]

巴哈歐拉的護照,日期為1853年1月。

儘管巴孛廢除了繼承人或代理人的制度,並標表明在他以後無人的著作可以與他的有相同地位,直到「上帝將昭示天下者」到來[13],然而,他還是指定了米爾扎·葉海亞(後來被人稱作「蘇卜赫阿扎爾」)作為在他之後名義上的領導人。米爾扎·葉海亞在刺殺沙阿行動失敗後就躲起來了,在巴哈歐拉流放至巴格達後,他又跟他哥哥待在一起。[18]同時,越來越多的巴比信徒把巴格達作為信仰領導的中心,持續不斷地有人從波斯去往那裡朝聖

米爾扎·葉海亞的領導地位是有爭議的。他基本上在巴比社團中缺席,大部分時間都喬裝打扮躲在巴格達,甚至出格到在多個場合公開地否認自己對巴孛的忠誠。[6][20][21]米爾扎·葉海亞逐漸將自己從大部分巴比信徒中孤立出來了,他們轉向其他人。[20]在米爾扎·葉海亞躲藏期間,巴哈歐拉行使了大部分巴比社團事務管理的工作。[6]不同於米爾扎·葉海亞,巴哈歐拉性格外向,越來越多巴比信徒把他視作信仰的首領,而非僅僅一個組織者,他們把他作為虔敬熱愛的中心。[22]

米爾扎·葉海亞對巴哈歐拉逐漸成為巴比信仰的領導人一事懷恨在心,試圖毀壞巴哈歐拉的名譽。[22]米爾扎·葉海亞的這些行為讓很多人離開了信仰,也讓信仰的敵對者得以繼續迫害。[6]社團內部的緊張狀態在增長,所以1854年巴哈歐拉決定離開巴格達隱居。[22]

庫爾德斯坦[編輯]

1854年4月10日,巴哈歐拉將家人交給他的兄弟米爾扎·穆薩照料,跟一個同伴去了庫爾德斯坦山區,位於巴格達的東北部,蘇萊曼尼亞附近。[6][22]他後來寫道,他離開因為不想成為巴比社團不和的源頭,並且「他離開並沒打算回來」。[22][23][6]

巴哈歐拉獨自在庫爾德斯坦山區住了兩年[17],他最初以一個隱士的身份生活,着托缽僧穿着,稱呼自己為「伊朗的達比修·穆罕默德」。[22][24]又一次,有人注意到了他的書法,讓當地蘇菲派的導師產生了興趣。[6]他開始接待客人以後,他的學識和智慧就傳開了。[25]即是因為如此,《四谷經》才寫作完成,一些其他的著名著作也是在此時寫作的。[17]

巴格達,由於米爾扎·葉海亞對社團缺乏公開的領導,巴比社團陷入了混亂。[6] 某些巴比信徒,包括巴哈歐拉的家庭,都在尋找巴哈歐拉,當聽說山區住着一位叫做達比修·穆罕默德的人,巴哈歐拉的家人懇求他回到巴格達[6]1856年3月19日,在庫爾德斯坦待了兩年後,巴哈歐拉回到巴格達。[22]

回到巴格達[編輯]

巴哈歐拉流放地圖

當巴哈歐拉回到巴格達後,他發現巴比社團幾近分崩離析。[22]在巴哈歐拉不在時,社團在當地已經被邊緣化,因為米爾扎·葉海亞持續他武力對抗的策略,並沒能給予有效的領導。[22]米爾扎·葉海亞娶了巴孛的遺孀,而這在巴孛的遺囑中是明確禁止的[6];派遣信徒去努爾省第二次試圖刺殺沙赫[26];並且唆使信徒暴力對抗反對他領導地位的著名巴比信徒。[22]

回到巴格達後,巴哈歐拉試圖通過通信復興巴比社團,他大量寫信給巴比信徒,給他們對巴比宗教的新理解。[22]他迅速得到了巴比信徒和政府當局的認同,認為他是首要的巴比首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巴比運動。[22]他獲得了政府官員和一些遜尼派教職人員的同情。[22]巴哈歐拉在城裡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波斯巴比社團也在復興,這引起了他在伊斯蘭神職人員和卡加王朝的敵對者的注意。[27]波斯政府要求奧斯曼帝國把巴哈歐拉引渡回波斯,但奧斯曼帝國拒絕了,而是把他從敏感的國境線一帶流放到君士坦丁堡[22]

巴哈歐拉從蘇萊曼尼亞的山區回到巴格達後停留了七年,他沒有公開巴孛許諾的上帝的顯聖者的地位。他這段時間的著作主要涉及的主題有:一些創新的基於巴比傳統的傳統和隱含的元素。[28]他的著作中許多是給個人的書信,但他也寫作過長一些的作品,如《篤信經》,《隱言經》等。[27]在巴格達時期的後期,他的著作更多地出現了暗示自己是那個彌賽亞的角色。[29]後來,巴哈歐拉向追隨者宣示了自己的被允諾者的地位,表明自己開創了新的神啟,他在巴格達的著作也被收錄到巴哈歐拉啟示的文集中去。[28]

里茲萬花園宣示[編輯]

1863年4月21日,巴哈歐拉離開巴格達,去往附近的納吉比亞花園,今天的巴哈伊稱之為里茲萬花園。巴哈歐拉和陪伴者在花園中停留了12天後離開,去往君士坦丁堡[30]在此期間,巴哈歐拉向一小群他的同伴宣示了自己上帝使者的使命。[17]這段時間對巴哈伊信徒而言有特別的意義,他們慶祝巴哈歐拉在這個花園中度過的12天為里茲萬節[30]巴哈歐拉把他在黑坑中受到天國女僕啟示和他宣示之間那段日子稱為「ayyam-i butun」(即隱藏的日子)。巴哈歐拉稱,這段時期是「命定的隱藏的日子」。[31]里茲萬花園中的宣示是巴比社團一個新時期的開始,巴哈伊信仰由此產生。[29]

囚禁[編輯]

巴哈歐拉被令去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他此時還不算一名囚犯,但他被強制從巴格達流放卻是他後來一系列流放,並最終被囚禁於巴勒斯坦(今以色列)的最終放流放地,阿卡的開端。

君士坦丁堡[編輯]

巴哈歐拉從1863年5月3日到8月17日從巴格達遷往君士坦丁堡,有家人和許多追隨者同行。在路上,他在路過的市鎮中受到了禮遇,當他到達君士坦丁堡後,他以政府貴客接待。[29]奧斯曼帝國政府未同意把他引渡回波斯,而是請他去君士坦丁堡的原因並不清楚。這可能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因為巴哈歐拉在當時被認為較有影響力。但巴哈歐拉拒絕同意與奧斯曼帝國合作。[29]在君士坦丁堡停留三個半月後,他被要求出發去往阿德里安堡。再一次流放的原因也同樣不甚清楚,可能與來自波斯大使的壓力,以及巴哈歐拉不合作的態度有關。[29]

阿德里安堡[編輯]

阿博都巴哈和他的兄弟以及巴哈歐拉的陪伴信徒在阿德里安堡。阿博都巴哈為前排左起第三人。

1863年12月1日到12日,巴哈歐拉和他的家人遷移到阿德里安堡。和他去君士坦丁堡的旅途不同,這次遷徙是一次流放。[29]巴哈歐拉在阿德里安堡停留了四年半,並明確是那裡巴比社團的領袖。[29][32]巴哈歐拉在巴比社團和阿德里安堡城內日益傑出的地位使得巴哈歐拉和米爾扎·葉海亞之間最終決裂。[29]1865年,米爾扎·葉海亞被指控企圖殺害巴哈歐拉。[33]就現存的描述,米爾扎·葉海亞據有關報告,企圖借當地浴場的一位理髮師之手刺殺巴哈歐拉。這位理髮師,伊斯法罕人穆罕默德·阿里,明確拒絕了他的要求,並在社團內部傳播了這個危險的消息。巴哈歐拉據有關報告,「極盡耐心、平靜和溫和」地商討了這個問題。[34]根據Ustád Muhammad-`Alíy-i Salmání個人的描述,米爾扎·葉海亞後來又勸說他在浴場以類似的方式謀殺巴哈歐拉,同樣的模式又發生了一次。[35]最終米爾扎·葉海亞試圖毒死巴哈歐拉,這使得巴哈歐拉那段時間得了重病,並終生遺留下了手震顫的毛病。[33][36][37][38][39]

1866年的這次事件以後,巴哈歐拉宣稱了自己是「上帝將昭示天下者」[20],還給米爾扎·葉海亞寫了一份正式的書面聲明,把自己的追隨者稱為「巴哈之民」。[33]這次公開聲明之後,巴哈歐拉退隱在自己的住所內,讓巴比信徒在他和米爾扎·葉海亞之間做出選擇。[33]巴哈歐拉的聲明威脅了米爾扎·葉海亞宗教領袖的地位,因為如果「上帝將昭示天下者」出現,創立一個新的宗教,那麼巴比社團的領導人就毫無意義了。[6]米爾扎·葉海亞也作了自己的聲明以應對,但他試圖保存傳統巴比教的行動看起來並不受人歡迎,他的追隨者成了少數。[20]

1867年,米爾扎·葉海亞向巴哈歐拉提出挑戰,在當地一間清真寺里試驗神聖旨意[33],從而「上帝可以擊倒偽裝者」。巴哈歐拉同意了,按時去了蘇丹斯萊姆清真寺,但米爾扎·葉海亞拒絕出現,失掉了臉面和信用。[33][40][41]最終,巴哈歐拉被絕大多數巴比信徒承認,尊為「上帝將昭示天下者」,而他的追隨者開始把自己稱為「巴哈伊」。[6]

寄給世界各領導者的著作和書簡[編輯]

巴哈歐拉在阿德里安堡的住所

阿德里安堡的這段時間裡,巴哈歐拉寫作了大量的著作。這時期主要的主題是公開他宣稱的使命;他指示他的一些追隨者將他的宣示帶到伊朗伊拉克還未聽見他宣示的那些巴比信徒那裡,同時也叫巴哈伊信徒保持團結並超脫於世。[42]他還開始寫作巴哈伊特定的信條和行為規範。

阿德里安堡,巴哈歐拉還通過書簡向世界各國的君主和統治者宣告巴哈伊信仰,讓他們接受自己的啟示,放棄他們的物質財產,共同協作解決爭端,為世界和人類的進步而努力。他的第一封信是寄給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和他的大臣的,後來又寫了《致列王書簡》,是寫過所有的統治者的。[42]在那封信中,巴哈歐拉要求統治者們聽從他的召喚,拋棄他們物質的財產,因為他們被賦予了治理國家的激情,所以他們應該以公正統治,關注受壓迫者的權利。他還叫統治者削減軍備,調解解決糾紛。[42]叫基督教的君主們忠於耶穌的召喚,跟從應許的「聖靈的真理」。[42]

後來當巴哈歐拉在阿卡時,他繼續給世界的領導者寫信,包括:[43]

阿卡[編輯]

巴哈歐拉在阿卡囚禁時的監獄

巴比社團此時已不可避免地分裂了,米爾扎·葉海亞的追隨者試圖在奧斯曼帝國當局面前進巴哈歐拉的讒言,指控他煽動對抗政府。[44]當調查證明了巴哈歐拉的清白後,當局注意到了巴哈歐拉和米爾扎·葉海亞在宣示各自的宗教主張,擔心這可能會造成未來的混亂局面,他們決定再次放逐巴比社團的領導人。[44]1868年7月一份皇家通告簽署,判處巴比教徒在遠離奧斯曼帝國的邊境處永久監禁——米爾扎·葉海亞和他的追隨者在塞浦路斯阿莫霍斯托斯;而巴哈歐拉和他的追隨者在當時巴勒斯坦的阿卡。[44]

巴哈伊信徒,包括巴哈歐拉和他的家人,於1868年8月12日離開阿德里安堡,在一段陸上和加里波利半島海上的旅程,經過了埃及後,於8月31日到達了阿卡,他們被囚禁在城堡的兵營里。[44]阿卡的居民被告知,新來的囚犯是國家、神和宗教的敵人,嚴格禁止與他們有交往。在阿卡的第一年條件相當艱苦,每個人都生病了,最後有三名巴哈伊死亡。[44]在對巴哈歐拉而言也是很艱難的時候:米爾扎·米赫迪,他的兒子,在屋頂上來回踱步祈禱冥思時,突然從天窗墜落而死,只有22歲。一段時間以後,當地的人和官員開始信任和尊敬巴哈歐拉,所以監禁的條件有所改善和放鬆,最終,在蘇丹死後,他被允許得以離開阿卡城,訪問附近的一些地方。1877年到1879年,巴哈歐拉居住在邁茲拉阿莊園。[44]

最後的日子[編輯]

巴吉宅邸
阿卡附近的陵寢,巴哈歐拉的長眠處

巴哈歐拉生命最後的幾年(1879-1892)是在巴吉宅邸度過的,位於阿卡城外,儘管他名義上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囚犯。在阿卡和巴吉的這些年中,由於他的長子阿博都巴哈,管理了一些組織性的工作,巴哈歐拉得以將時間花在寫作上。他著了許多卷著作,包括亞格達斯經巴哈伊信仰的律法書。[45]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描繪了未來團結的世界遠景書簡,還有倫理行為的必要性,他還寫作了很多祈禱文[45]

1890年,劍橋大學東方學者Edward Granville BrowneIn與巴哈歐拉在他的住宅中有了一次面談。這次會面後,他對巴哈歐拉寫了一篇著名的速寫:

「這位完美而可敬的人物坐在靠牆角的沙發角上,戴着苦行僧們稱為塔吉的一種頭飾(但高度和製作不同一般),塔吉的底部纏繞着一件白色的小頭巾。我凝視過他的臉龐,我永遠也不能忘記,儘管我難以描述。那雙洞穿人的雙眼似乎能看穿人的靈魂;他濃重的眉毛上顯示出他的權能;他額頭和臉上深深的紋路透露了他的年紀,而黝黑的頭髮和異常濃密的齊腰鬍子又好像掩飾了他的年齡。不必再問我站在誰面前了,因為我已經對這位國王都要嫉妒,皇帝也只能空嘆的人,這位虔敬和鍾愛的對象屈身!」[45][46]

1892年5月9日,巴哈歐拉輕微地發熱,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持續加重,越發地虛弱,最終在1892年5月29日奪去了他的生命。他被埋葬在巴吉宅邸陵寢內。[47]

主張[編輯]

巴哈歐拉稱自己為上帝的使者,並且使用「上帝的顯聖者」一詞來指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48]。在巴哈伊的著作中,「上帝的顯聖者」是一系列相互聯繫的人物,以神聖的聲音發言,並且將神聖的品質反射到人類世界中來,以促成人類道德和文明的發展進步[48][49]。巴哈歐拉解釋說,上帝的顯聖者,並非上帝的「道成肉身」,但卻有雙重的身份;一是他們有神聖的屬性,反映了上帝的品質,而不是上帝的本質;另一重是人性,代表了普通人類的肉體屬性,有人類的局限性[48][50]。巴哈歐拉說,上帝永遠不會把它的本質顯示給這個世界。[48]

在巴哈歐拉的著作中,他用很多種方式寫作來傳達訊息,有時候仿佛他是在上帝的指令下講話,在其他時候他仿佛直接以上帝的身份發言[51]。在他的著作中,巴哈歐拉的風格是多變的,在有些時候他以上帝的信使發言,然後又像上帝本身發言一樣[52]

有些人因為巴哈歐拉的寫作方式而論斷,巴哈歐拉在宣稱自己的「神性」。但巴哈歐拉則明確表明,上帝的本質永遠不會降予給人類世界[48]。巴哈歐拉以上帝的聲音發言的那些言辭,說明了他並不真的是上帝,而是以上帝的屬性在發言[48]

巴哈歐拉表明,他作為最近的一位上帝的顯聖者,他是所有宗教所許諾的那一位,是世界宗教中彌賽亞預言的實現[1]。他表示,他稱自己集多個彌賽亞為一身,是各大宗教文獻中彌賽亞和末世論預言的象徵性,而非字面意義的實現[1]。巴哈歐拉的聲稱由六個獨立的彌賽亞身份構成:猶太教中,根據以賽亞書9章6節中「永在的父」復臨的預言,「萬軍之耶和華」;基督教中,約翰福音14-17中,耶穌在他告別的話語中預言「真理的聖靈」或保惠師,和基督在「父的榮耀」中再來;在瑣羅亞斯德教中,許多後期的巴列維語文本中,預言了瑣羅亞斯德教的彌賽亞,巴赫拉姆王的再來;什葉派伊斯蘭教中第三伊瑪目,伊瑪目侯賽因的再來;遜尼派伊斯蘭教中,爾薩的再來[53];以及巴比教中,上帝將昭示天下者[1]

儘管巴哈歐拉並未直接聲稱自己是印度教佛教的彌賽亞,但根據他著作中的原則,他確實事實上表明了這個意思[1]。後來,阿博都巴哈表明,巴哈歐拉是迦樂季化身,在印度教傳統中,是毗濕奴的第十個以及最後一個化身,將會來結束黑暗和毀滅的時代[1]。巴哈伊信徒還相信巴哈歐拉實現了彌勒佛的預言,一位未來終將來到世界上的佛,帶來完全的教化,教導人們真正的法[54][55]。巴哈伊信徒相信,巴哈歐拉關於至大和平的教義實現了彌勒佛會迎來一個寬容與愛的社會的預言[54]。巴哈歐拉被認為是波斯自從伊嗣俟三世(波斯薩珊王朝末代君主)以降一連串國王的後裔[3];他還聲稱自己是亞伯拉罕與其第三位妻子基土拉的後代[56]

繼承[編輯]

巴哈歐拉於1892年5月29日去世後,巴哈歐拉在遺囑中指定他的兒子阿博都巴哈聖約中心,繼承人,以及巴哈歐拉聖作的解釋人。[57][58]由於指定由書面傳達且毫無歧義,且阿博都巴哈本人確實是巴哈歐拉得力的助手,基本所有巴哈伊信徒都接受了這個指定。[59]然而,對阿博都巴哈的指定繼承卻引起了巴哈歐拉家族內部的嫉妒。巴哈歐拉也指定了他的另一個兒子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次於阿博都巴哈的地位[59]。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堅稱阿博都巴哈越權。爭論越演越烈,到後來甚至公開的質疑阿博都巴哈,他的行為遭到絕大多數巴哈伊的拒斥。[59]由於這場衝突,阿博都巴哈後來將他的這個兄弟以聖約破壞者論處,斷絕來往。這場衝突並不長久,穆罕默德·阿里被巴哈伊社團孤立,只有屈指可數的追隨者,最終死於1937年。

著作[編輯]

巴哈歐拉的著作頗豐:書籍、書簡、祈禱文,只有很小一部分被譯成英文,譯成中文的比例更少[60]。有15000餘份著作被鑑定是由他所作;許多是以寫給信徒的書簡(書信)形式出現的[60],但他也著述過更長篇的作品,如《篤信經》、《隱言經》等[27]。他著作的總篇幅達《古蘭經》的70倍,《聖經》的15倍之多[61][62][63]

巴哈歐拉著作的範圍涵蓋了在宗教的教義、他的主張、社會和道德方面的教導以及巴哈伊律法;他還寫作了很多祈禱文[60]。Jináb-i-Fádil-i-Mázindar分析了巴哈歐拉的著作後,認為他的著作可分為幾種風格或類別:解釋宗教文獻,闡述律法和準則,神秘主義的著作,討論政府和世界秩序的著作,包括致各國君王及首腦的信件,關於知識、哲學、醫學、鍊金術的著作,強調教育、良好品質和美德的著作,以及社會方面教義的著作[64]。他所有的著作都被巴哈伊信徒視作啟示,包括那些在他表明自己先知地位之前就寫就的[60][28]。某些著名的篇章已被翻譯成英語以及中文,包括《巴哈歐拉聖作選集》、《隱言經》、《亞格達斯經》、《篤信經》。

照片和肖像[編輯]

巴哈歐拉存世的兩張照片是在1868年巴哈歐拉流放阿德里安堡(又稱埃迪爾內)時拍攝的。 其中一張看着相機的照片是在辦理護照時拍攝的。兩張照片都珍藏於巴哈伊世界中心,其中一張陳列在巴哈伊國際文物館大樓的一個柜子里,供巴哈伊信徒朝聖時瞻仰。除此情形,巴哈伊信徒不宜在公共場合觀看或展示巴哈歐拉的照片,也不建議在私人住宅陳列。[65]巴哈伊信仰機構強烈建議用巴哈歐拉陵寢的圖片代替他本人的照片。[66]

對巴哈伊來講,觀瞻巴哈歐拉的形象本身並不構成冒犯。但他們應以極其崇敬的態度對待上帝的顯示者的所有形象。基於這一原則,巴哈伊避免描繪、扮演、演繹耶穌或穆罕默德的形象,[67]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場合下才可以展示巴哈歐拉照片的複本。比如,在1967年,巴哈歐拉《致列王書簡》啟示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中,巴哈伊信仰的聖輔們展示了巴哈歐拉照片複本,[68]這對與會者來說是一份莫大的榮幸。 [69]

巴哈伊信仰對於展示巴哈歐拉照片的官方立場如下:

信徒觀瞻巴哈歐拉的照片不是問題,但應心懷極大的敬意。同時,不允許在公共場合,甚至是在私人住宅里公開展示巴哈歐拉的照片。

——代守基·阿芬第寫給一個信徒的信,1939年12月6日[70]

以上段落表明,在公開場合展示巴哈歐拉的照片是失敬之舉。你也不會在全球巴哈伊的官方網站上看到巴哈歐拉的照片。巴哈伊世界中心曾寫道:

對巴哈伊來說,巴哈歐拉的照片是非常珍貴的,應待之以充分的敬意和尊重。非巴哈伊網站張貼巴哈歐拉照片的做法有失妥當,以此方式對待巴哈歐拉的照片確實令巴哈伊朋友深感不安。然而,網站創建者並非巴哈伊,我們對此能做的也不多。我們希望這些評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公共信息辦公室,1999年9月4日,巴哈歐拉在網絡平台的相片[71]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Buck 2004,第143–178頁
  2. ^ Balyuzi 1985,第309–312頁
  3. ^ 3.0 3.1 Balyuzi 2000,第9–12頁
  4. ^ Effendi 1944,第94頁
  5. ^ Balyuzi 2000,第11頁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Cole, Juan. A Brief Biography of Baha'u'llah. [2006-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2). 
  7. ^ 7.0 7.1 7.2 Taherzadeh 2000,第20–22頁
  8. ^ Effendi 1944,第108頁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Cole, Juan. Baha'-allah. Encyclopædia Iranica. 1989. 
  10. ^ Taherzadeh 2000,第22頁
  11. ^ 11.0 11.1 11.2 11.3 MacEoin, Dennis. Bāb, Sayyed `Ali Mohammad Sirazi. Encyclopædia Iranica. 1989. 
  12. ^ 12.0 12.1 Browne 1889,第339頁
  13. ^ 13.0 13.1 13.2 13.3 Saiedi 2008,第344頁
  14. ^ Farah 1970,第242–249頁
  15. ^ Balyuzi 2000,第35–37頁
  16. ^ 16.0 16.1 16.2 Smith 2008,第14–15頁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Hutter, Manfred. Bahā'īs. Ed. Lindsay Jones (編).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2 2nd.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p737–740. 2005. ISBN 0-02-865733-0. 
  18. ^ 18.0 18.1 Smith 2008,第16頁
  19. ^ Effendi 1944,第109頁
  20. ^ 20.0 20.1 20.2 20.3 MacEoin, Dennis. Azali Babism. Encyclopædia Iranica. 1989. 
  21. ^ Barrett 2001,第246頁
  22.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Smith 2008,第17頁
  23. ^ Bahá'u'lláh 2003,第160頁
  24. ^ Balyuzi 2000,第116頁
  25. ^ Balyuzi 2000,第118頁
  26. ^ Smith 1987,第60頁
  27. ^ 27.0 27.1 27.2 The Bahá'í Faith. 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88. ISBN 0-85229-486-7. 
  28. ^ 28.0 28.1 28.2 Smith 2008,第18–19頁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Smith 2008,第23頁
  30. ^ 30.0 30.1 Smith, Peter. Ridvan.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Bahá'í Faith.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96–297. 2000. ISBN 1-85168-184-1. 
  31. ^ Buck 1998
  32. ^ Anthony A. Reitmayer, Anthony A. (compiler). Adrianople — Land of Mystery. Istanbul, Turkey: Bahai Publishing Trust. 1992. ASIN: B0006F2TSA.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Smith 2008,第24頁
  34. ^ Browne 1918,第17頁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5. ^ Salmání 1982,第51頁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6. ^ Browne 1918,第16頁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7. ^ Cole, J.R.I. Bahá'u'lláh's Surah of God: Text, Translation, Commentary. Translations of Shaykhi, Babi and Bahá'í Texts. 2002, 6 (1) [2012-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38. ^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p.296
  39. ^ Holy People of the World, Phyllis G. Jestice p.101
  40. ^ Browne 1918,第18頁 [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1. ^ Salmání 1982,第94–95頁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2. ^ 42.0 42.1 42.2 42.3 Smith 2008,第24–25頁
  43. ^ Smith 2008,第28–29頁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Smith 2008,第26頁
  45. ^ 45.0 45.1 45.2 Smith 2008,第27–28頁
  46. ^ Edward Granville Browne in the introduction to A Traveller's Narrative. Cambridge. 1891 [2006-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0). , p.XXXIX-XL.
  47. ^ Balyuzi 2000,第328頁
  48.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Cole, Juan. The Concept of Manifestation in the Bahá'í Writings. Bahá'í Studies. 1982,. monograph 9: 1–38 [201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49. ^ Smith 2008,第109頁
  50. ^ Smith 2008,第107頁
  51. ^ Esslemont 1980,第41頁
  52. ^ Esslemont 1980,第45頁
  53. ^ Momen 2000,第32–136頁
  54. ^ 54.0 54.1 Momen 1995,第50–52頁
  55. ^ Fozdar 1976
  56. ^ Sears 2002
  57. ^ Bausani, Alessandro. ‘Abd-al-Bahā’ : Life and work. Encyclopædia Iranica. 1989. 
  58. ^ Momen 2004,第97–98頁
  59. ^ 59.0 59.1 59.2 Smith 2008,第43–44頁
  60. ^ 60.0 60.1 60.2 60.3 Smith, Peter. Bahá'u'lláh, writings of.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Bahá'í Faith.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79–80. 2000. ISBN 1-85168-184-1. 
  61. ^ BWNS. A new volume of Bahá'í sacred writings, recently translated and comprising Bahá'u'lláh's call to world leaders, is published.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62. ^ Archives Office at the Bahá'í World Centre, Haifa, Israel. Bahá'í Archives — Preserv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Sacred Texts.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0). 
  63. ^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Number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Sacred Writings texts.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64. ^ Fádil-i-Mázindarání 1967,第453頁
  65. ^ Office for Public Information. Photographs of Bahá'u'lláh; William Miller. [2014-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66. ^ United States Bahá'í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 of Bahá'í Photos (PDF). bahai.us. [2009-03-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9 March 2009). 
  67. ^ Hornby 1983,第99–100頁
  68. ^ Effendi 1944,第171頁
  69. ^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1996,第105頁
  70. ^ Hornby 1983,第540頁
  71. ^ Office for Public Information. Photograph of Baha'u'llah on Website. [2014-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來源[編輯]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