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長列表
德國外交部長是德國內閣的一員。同樣也是德國外交部的首長,負責處理外交事務。現任外交部長是安娜萊娜·貝爾伯克。本條目包括了歷任德國聯邦外交部部長,在德國歷史上主導處理外交事物的首長,以及對德國在外交關係上面有很大貢獻的人。
德國外交部在1870年成立,當時負責北德意志邦聯的外交政策,1871年起則負責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外交部最初是由國務秘書擔任首長(不稱部長),而德國總理則保有外交事務的責任。一開始在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之下,外交部分為政治及經濟、法律及領事事務兩大部門。在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外交部增設殖民地事務部門,形成後來1907年成立的帝國殖民事務部(Reichskolonialamt)。一戰時期,外交部必須應付威廉二世的個人外交政策。
職務名稱可以被翻譯為外交大臣,可以被稱作代理國務秘書,或者國務卿,國務卿是這個帝國最高權力機構的首腦,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部長。為了方便統一,這裡統一稱作部長或代理部長。
名字 | 任期 | 說明 | 黨派 | 任期天數 |
Hermann von Thile | 1870-1872 | 被奧托·馮·俾斯麥1870年任命為北德意志邦聯邦第一任外交部長,在北德意志邦聯邦變為德意志帝國後繼續任職 | ||
Hermann Ludwig von Balan | 1872-1873 | 自由主義普魯士貴族院議員 | ||
Bernhard Ernst von Bülow | 1873-1879 | 在1878年6月份至7月份,與俾斯麥以及當時的駐巴黎大使、後來的總理霍恩洛厄親王一起參加了1878年柏林會議 | ||
伯恩哈德·馮·比洛 | 1879-1880 | 他避免了可能的戰爭爆發,任內與英國的關係惡化 | ||
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 | 1880 | 短暫擔任 | 自由保守黨 | |
Friedrich zu Limburg-Stirum | 1880-1881 | 普魯士眾議院議員 | 德國保守黨 | |
Clemens Busch (Diplomat) | 1881 | 短暫擔任,1879年到1881年,駐布達佩斯。1885年到1888年,駐布加勒斯特,1888年至1892年在斯德哥爾摩,1895年在伯爾尼去世 | ||
Paul von Hatzfeldt | 1881-1885 | 1882年,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以及普魯士聯邦參議院全權代表
1885年初,他作為德國全權代表領導柏林西非會議的談判。之後成為德國駐倫敦大使,保留國務部長的軍銜; 他很快獲得了英國宮廷的認可,並與英國首相第三代索爾茲伯里侯爵羅伯特·加斯科因-塞西爾建立了人文和官方關係。他與俾斯麥達成協議,努力通過與奧地利君主制的關係使英國更接近德意志帝國。 英國、意大利和奧地利之間地中海協定的締結和設計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影響。1890年俾斯麥被推翻後,Leo von Caprivi通過他的老朋友樞密院議員荷爾斯泰因對德國外交政策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目的是表明與英國的和解。1899年,他與英國談判了《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為德意志帝國贏得了黑爾戈蘭;他還在促成《薩摩亞協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德國保守黨 | |
Herbert von Bismarck | 1886-1890 | 奧托·馮·俾斯麥的兒子,參加過普法戰爭並在馬斯拉圖爾戰役受傷。1890年與父親一起向威廉二世辭職。 | 自由保守黨 | |
Adolf Marschall von Bieberstein (Politiker, 1842) | 1890-1897 | 在列奧·馮·卡普里維總理期間擔任外交部長,並在霍恩洛厄下仍擔任了一段時間,任內撰寫了克魯格電報,並因為和威廉二世的衝突而調到君士坦丁堡處理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促成了巴格達鐵路 | ||
伯恩哈德·馮·比洛 | 1897-1900 | |||
Oswald von Richthofen (Diplomat, 1847) | 1900-1907 | 在任上去世 | ||
Heinrich von Tschirschky | 1906-1907 | 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時期上任,解決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在帝國議會做過關於法軍在摩洛哥的報告並緩解了石勒蘇益格地區的緊張局勢。和康拉德·馮·赫岑多夫致力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合作。 | ||
Wilhelm von Schoen (Diplomat) | 1907-1910 | |||
Alfred von Kiderlen-Waechter | 1910-1913 | 1913年後擔任德國駐巴黎大使,在1914年8月4日提交了對法國的宣戰書。 | ||
戈特利布·馮·賈戈 | 1913-1916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對施里芬計劃持懷疑態度,並且反對入侵比利時等中立國,因為這可能會迫使英國參戰,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向協約國提出停火,但被德國總參謀部否決。1916年中期辭職以抗議反對無限制潛艇戰,這將使美國站在協約國一邊參戰,戰後1919年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標題為《世界大戰的原因和爆發》,並且退出了政壇。在不再被接受進入外交部門後,他參與了《凡爾賽條約》中假定的德國戰爭罪的修訂,特別是與外交部戰爭罪責部密切合作 | ||
阿圖爾·齊默爾曼 | 1916-1917.1 | 他撰寫了齊默爾曼電報,由於尚不清楚的原因,他隨後公開確認了該文件的真實性,並因此被解僱。任內支持最高陸軍指揮部 | ||
理查·馮·庫爾曼 | 1917.1-1918.7 | 簽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結束了與蘇維埃俄國的戰爭。 | ||
辛慈 | 1918.7-1918.10 | 喬治·馮·赫特林內閣外交部長,隨內閣辭職 | ||
Wilhelm Solf | 1918 | 特奧巴爾德·馮·貝特曼-霍爾韋格的堅定支持者,1911-1918擔任殖民地事務部門的首長,之後短暫擔任馬克西米連·馮·巴登總理時期的部長。十一月革命後短暫擔任,也是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內閣的部長,1920年到1928年擔任德國駐日本大使 | ||
布羅克多夫-蘭曹 | 1918 |
1919年,外交部進行重組並建立起現代化架構。此時外交部最高首長由外交部長出任,但基於傳統,外交部並未改名(Auswärtiges Amt,英文直譯為Foreign Office)。魏瑪共和時期最為知名的外交部長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他致力於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和解,並與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共同獲得1926年諾貝爾和平獎。1932年,康斯坦丁·馮·紐賴特就任外交部長,在希特勒成為總理後繼續掌管外交部,但面臨納粹政治人物如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和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等人的激烈競爭。里賓特洛甫在1938年成為外交部長。
序列 | 名字 | 任期 | 備註 | 黨派 | 任期天數 |
---|---|---|---|---|---|
1 | 布羅克多夫-蘭曹 | 1919年2月13日-1919年6月21日 |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後,第一位就職的德國外交部長,也是魏瑪共和國的第一任外交部長。拒絕簽署凡爾賽條約而和Kabinett Scheidemann辭職,1922年至1928年期間出任德國駐蘇聯全權大使,促成了拉帕洛條約 (1922年) | 無黨派 | 128 |
2 | 赫爾曼·穆勒 | 1919年6月21日-1920年4月10日 | 代表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 | 社民黨 | 294 |
3 | Adolf Köster | 主持了上西里西亞公投 | 社民黨 | ||
4 | Walter Simons | 無黨派 | |||
5 | Joseph Wirth | 無黨派 | |||
6 | 約瑟夫·維爾特 | 中央黨 | |||
7 | Joseph Wirth | 無黨派 | |||
8 | 瓦爾特·拉特瑙 | 認為猶太人應該融入德國社會,1922年2月出任外交部長,力圖與戰勝國就賠款達成協議,於同年6月24日被極右派人士暗殺。 | 民主黨 | ||
9 | Joseph Wirth | 無黨派 | |||
10 | Frederic von Rosenberg | 無黨派 | |||
11 |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 1923-1929年6月1日 | 連續8屆擔任外交部長,他的第一個顯著成就是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該計劃降低了德國的總體賠款承諾,並重組了德意志帝國銀行。1926年9月,德國被國際聯盟接納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向蘇聯保證德國在《柏林條約》中的誠意。1928年8月簽署了《非戰公約》主張和解和談判的政策。
與法國外交部長白里安於1926年同獲諾貝爾和平獎。在政治不穩定和脆弱、短暫的政府時期,他被普遍認為是魏瑪共和國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最有影響力的內閣成員。 |
人民黨 | |
12 | Julius Curtius | 人民黨 | |||
13 | 海因里希·布呂寧 | 中央黨 | |||
納粹德國時期 | |||||
14 | 康斯坦丁·馮·諾伊拉特 | 1932-1938 | 紐拉特主張保守修正主義的德國外交政策,並積極支持日益由希特勒決定的納粹外交政策路線(例如退出國際聯盟,重新徵兵或重新占領萊茵蘭)。希特勒成為總理後繼續掌管外交部,但面臨納粹政治人物如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和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等人的激烈競爭,1936年開始外交部的行動自由受到限制,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及其辦公室逐漸在幕後行事並替代。 | 無黨派;自1937年起納粹黨 | |
15 | 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 | 1938.2-1945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在促成鋼鐵條約(德意同盟條約)、慕尼黑協定(吞併蘇台德)、梅梅爾通牒(吞併梅梅爾)和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主張與蘇聯保持良好關係,反對入侵蘇聯。 里賓特洛甫反對前任對華合作的政策,反而積極拉攏日本。1941 年底,美國對英國的援助以及 U 型潛艇和美國軍艦在北大西洋護衛前往英國的護航船隊之間的摩擦越來越頻繁,里賓特洛甫努力使得在華盛頓的日美會談失敗,並引導日本 攻擊美國。 珍珠港事件後,他極力支持對美國宣戰。 從 1941 年起,里賓特洛甫的影響力逐漸下降。1945 年6月被捕,並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定罪並被判處死刑,原因是他在歐洲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促成了大屠殺。 1946 年 10 月 16 日,他成為第一個被絞死的紐倫堡被告。 | 納粹黨 | |
16 | 賽斯-英夸特 | 1945年5月1日-2日 | 納粹黨 | 1 | |
17 | 科洛希克 | 1945年5月2日-1945年5月23日 | 納粹黨 | 21 |
西德外交部卻因盟軍占領,直到1951年3月15日才得以重建。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波恩兼任首任外交部長。
歷任 | 名字 | 總理 | 任期 | 黨派 |
---|---|---|---|---|
第1任 | 康拉德·阿登納 | 1951年3月15日-1955年6月6日 | 基民盟 | |
第2任 | 海因里希·馮·布倫塔諾 | 康拉德·阿登納 | 1955年6月6日-1961年 | |
第3任 | 格哈德·施羅德 | 康拉德·阿登納 | 1961年 - 1966年12月1日 | |
第4任 | 維利·勃蘭特 | 路德維希·艾哈德 | 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20日 | 社民黨 |
第5任 | 瓦爾特·謝爾 | 庫爾特·喬治·基辛格 | 1969年10月20日-1974年5月16日 | 自由民主黨 |
第6任和第8任 | 漢斯-迪特里希·根舍 | 維利·勃蘭特 | 1974年5月16日- 1992年10月1日(中間有部分時間由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暫代) | |
赫爾穆特·施密特 | ||||
第7任(代理部長) | 赫爾穆特·施密特 | 1982年9月17日-1982年10月1日 | 社民黨 |
東德 | 任期(天數) | |||||
第1任 | 1902–1968 | Georg Dertinger | 威廉·皮克 | 1949年10月12日-1953年15日1月 | 基民盟 | 1192 |
第2任 | 1905–1973 | Anton Ackermann | 奧托·格羅提渥 | 1953年1月15日-1953年10月1日 | 統一社會黨 | 260 |
第3任 | 1903–1986 | Lothar Bolz | 瓦爾特·烏布利希 | 1953年10月1日-1965年6月24日 | 國家民主黨 (東德) | 4285 |
第4任 | 1902–1975 | Otto Winzer | 1965年6月24日-1975年3月3日 | 統一社會黨 | ≈ 3480 | |
第5任 | 1923–2020 | Oskar Fischer | 維利·斯多夫 | 1975年3月3日-1990年4月12日 | 5520 | |
兩德統一時的東德臨時政府 | * 1952 | Markus Meckel | 埃里希·昂納克 | 1990年4月12日-1990年8月20日 | 社民黨 | 131 |
兩德統一時的東德臨時政府 | * 1940 | 洛塔爾·德梅齊埃 | 1990年8月20日-1990年10月2日 | 基民盟 | 44 |
第一任Georg Dertinger 1949年到1953年,是人民議會的議員和第一任外交部長。在1953年被斯大林迫害,在東德秘密關押10年 ,之後葬在萊比錫南的公墓。
他在起草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基民盟報紙《新時代報》於 1949 年 19 月發表了他的外交政策目標。1950年10月27日,他與波蘭簽署了關於奧得河-尼斯河邊界的茲戈熱萊茨條約,並且和波蘭外交部長斯坦尼斯瓦夫·斯克熱謝夫斯基一起簽署了在法蘭克福簽署了奧得河—尼斯河線劃界的最終議定書。
1952年夏天,外交部長德廷格向東部基民盟的黨的領導層提出要求,捐贈一個鍾,並將其安裝在德波邊境的法蘭克福。他的黨內同事、黨領導秘書處成員威利·萊斯納(Willi Leisner)競選批准這一請求,除其他外,為該項目辯護,他說這個鐘聲「......有朝一日(應該)預示着和平和統一的德國與愛好和平的人民友好」。
第三任Lothar Bolz 1953 到1965 Otto Winzer 葬在腓特烈斯費爾德中央公墓
兩德統一後
[編輯]2000年,外交部總部遷至柏林德意志帝國銀行暨德國統一社會黨(前東德執政黨)舊址,而原來的波恩辦公室則成為第二辦公室。
第9任 | 克勞斯·金克爾 | 赫爾穆特·科爾 | 1992年10月1日-1998年10月27日 | 自由民主黨 |
第10任 | 約施卡·菲舍爾 | 格哈德·施羅德 | 1998年10月27日 - 2005年11月22日 | 綠黨 |
第11任 |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 | 安格拉·默克爾 | 2005年11月22日-2009年10月27日 | 社民黨 |
第12任 | 吉多·韋斯特韋勒 | 2009年10月27日-2013年12月17日 | 自由民主黨 | |
第13任 |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 | 2013年12月17日-2017年1月27日 | 社民黨 | |
第14任 | 西格馬爾·加布里爾 | 2017年1月27日-2018年3月14日 | ||
第15任 | 海科·馬斯 | 2018年3月14日-2021年12月8日 | ||
第16任 | 安娜萊娜·貝爾伯克 | 奧拉夫·朔爾茨 | 2021年12月8日 - | 綠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