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爨底下村

座標39°59′43″N 115°38′46″E / 39.99514°N 115.646004°E / 39.99514; 115.64600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爨底下村古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
座標39°59′43″N 115°38′46″E / 39.99514°N 115.646004°E / 39.99514; 115.646004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312
認定時間2006年

ㄘㄨㄢˋ底下村,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是一座始建於明朝的古村落。村內至今仍完整保留大量清朝民居。2001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村還是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另外,在官方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該村的名稱為川底下村[2]

歷史

[編輯]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地處齋堂鎮西北部,太行山脈清水河流域的峽谷北側緩坡上,海拔約650米,面積5.33平方公里。

爨底下村背靠村北的高山,依山而建。一條南北方向的軸線貫穿村內,全部民居分列其兩邊,呈扇形向下方延展。村內一座弧形的大牆將爨底下村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爨底下村建於明朝,經清朝不斷建設,整體保留至今。爨底下村沒有一間新房,全村74套689間民居,全部是清代民居建築。[1]

該村村民說,爨底下村居民大部分姓韓,韓與「寒」同音。該村取名「爨底下」,意為躲避嚴寒。「爨」(拼音:cuàn,注音:ㄘㄨㄢˋ)字為象形字,有兩個含義,一為「燒火煮飯」,一為「爐灶」。該村村民認為,「爨」字下面是「大火」,「大火」燒雙木,可驅散寒氣,韓氏家族便興旺發達。該村村民還流傳一個字謎:「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燒,打一個字。」謎底為「爨」字。[1]

上面只是該村流傳的傳說。實際上據資料記載,爨底下村是因位於明朝軍事隘口「爨里口」下方,故得名。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在如今的爨底下村一帶興建了軍事隘口——爨里口,修正城一道,由天津關管轄。天津關在明朝被稱作「緊要」外口,位於京西古道和內長城的結合處,是北京防禦西北來犯之敵的第一道關口。自天津關後面的山谷向下,沿着京西古道便可分別來到爨底下村、燕家台,而後進北京城。經專家考證認為,如今爨底下村的村址就是明代爨里口正城的所在地,爨底下村的民居則是當年駐守爨里口的軍隊的衙署及營房。[1]

明朝萬曆六年(1578年)後,明朝政府為加強天津關、爨里口一帶隘口的防守工作,派軍隊在此駐防,爨底下村開始有軍隊及家屬居住。明朝軍隊實行「衛所制」,軍人列入軍籍,其子孫也世代為軍人。當時軍隊採取「耕戰結合」制度,平日屯耕訓練、戍守邊疆的防衛戍守,戰時作戰。爨底下村便是駐守爨里口的軍戶及隨軍家屬逐漸繁衍而成村。到清朝康熙年間,該村已有一定規模。[1]

爨底下村的興盛,得益於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建的古驛道。該條古驛道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必經之道,明朝時為重要的軍事通道。到了清朝,由於北方安定,爨底下村的軍事作用不再重要,這條古驛道又成為來往北京與西北地區的商旅的通道。位於古驛道上的爨底下村成為商旅途中落腳之處。清朝康乾時期,爨底下村商業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村中有八家買賣鋪子、三至四家騾馬店,如今留下名號的有瑞福堂、瑞慶堂等等。[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豐沙線鐵路109國道開通,爨底下村失去古驛道商品集散中心及客棧的地位,變成以農業為主的小山村。20世紀末,隨着爨底下村旅遊事業的發展,爨底下村的民居又成為「店居一體」形式。[1]該村還吸引了不少影視劇攝製組前來拍攝,如電影《英雄》、《手機》、《投名狀》等等。[3][1]

建築

[編輯]
  • 廣亮院:爨底下村分層而建,位於該村上部的院落均為沿街呈南北方向的建築。廣亮院是爨底下村地勢最高且位於中軸線頂端的一所宅院,建於清代早期,在清末及中華民國時期曾屢經修繕。爨底下村建築中的最大特色便是山地四合院,廣亮院體現了這一特色。廣亮院是全村規模最大、最為氣派、等級最高、裝飾最考究的民居。名叫「廣亮院」是因該院的院門設在門樓中間,如同四合院廣亮大門。實際上根據院門的形制看,這僅是普通人家的如意門。廣亮院門前設有七級台階,門前的地面由兩塊石板鋪成,一條青石,一條紫石。村民稱,門前鋪青石喻意「腳踏青雲」,紫石寓意「紫氣東來」。此宅院門口並列有三個樣式相同的大門。據說,廣亮院的主人曾是駐守沿河口的百戶侯韓仕寧的後裔,韓家有三位兄弟駐守爨里口,三兄弟的後裔分別住在廣亮院的三個門內,當地村民遂稱其為「韓家三大門」。廣亮院大門上有木雕門罩。進入院門,門道兩側有壁畫,筆法細膩。四合院為南、北兩進,院落分為東、中、西三路,是三個相對獨立的院落,院外設有圍牆,使廣亮院形成一個大四合院。廣亮院共有房45間。廣亮院依山而建,院內北高南低,高度相差約5米。順着院內台階可至廣亮院的後院,這裡有「大五間」。大五間的室內三明兩暗五間五檁,兩側是臥室,中間是過廳,屋內隔扇有雕花壁罩,窗下設有棋盤炕,門外台階上有貓洞,台階下有個狗窩。兩側耳房下有儲藏室,還有通氣孔及排水口。[1]
  • 石甬居:自廣亮院沿街向東,沿小路走到村東盡頭,有一組小院,便是石甬居。石甬居門前是一條以彩色山石鋪成的甬道,石甬居因此而得名。石甬居由三座坐北朝南的三合院組成。石甬居外牆上繪有水墨畫,院內牆上為大幅行書墨跡。村民稱,石甬居原來是韓家管家的宅院,早年間曾在此開辦私塾,韓家子弟都在此念書。[1]
  • 雙店院:清朝爨底下村的轉型,也體現在村內民居上。爨底下村上部可見軍事防禦體系,爨底下村下部則多是為商旅服務的客棧,形成許多「店居一體」的建築,例如既是商店又是騾馬店的「雙店式」四合院。在爨底下村南側靠近古道之處,有一座很獨特的院落,村民說這是一家騾馬店院,即招待商旅的旅店。該院院門一座套一座,大門內還有兩座門,一座門通向騾馬店,一座門通向店主人的居所,此即「前店後宅」,曾為清朝北方常見的店鋪形式。[1]
  • 五道廟:位於村內碾房北側的三岔路口。是一間坐北朝南的小房。小房內的龕台上供奉着五道爺。五道廟為陰司的「報到處」,村內老人逝世後,子女要來該廟報到。[1]
  • 娘娘廟:位於村東南側的山坡上,據說廟內供奉的娘娘負責送子、送福。[1]
  • 龍王伏魔廟:位於該村東山的半山腰,是該村建築等級最高的廟宇。龍王伏魔廟起初稱「龍王廟」,建於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村民祈雨、轉燈、祭天之場所。龍王廟內還套着一座關帝廟,供奉關帝。村民稱,龍王廟內供奉關帝是因爨底下村位於京西古道旁,過去商業發達,龍王廟內遂增設利市財神關帝,起到「招財進寶,庇護商賈,利市發達」之作用。增加供奉關帝后,龍王廟遂改稱「龍王伏魔廟」。爨底下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二日祭龍王。[1]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