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壓鑄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壓鑄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3年7月2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7月2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基礎條目 壓鑄屬於維基百科技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技術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技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技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金屬加工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金屬加工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金屬加工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壓鑄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 - 工程與科技,提名人: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7月20日 (六) 13:51 (UTC)[回覆]

投票期:2013年7月20日 (六) 13:51 (UTC) 至 2013年7月27日 (六) 13:51 (UTC)
(!)意見:不太懂這個題材。只能給一些非專業上的意見。
  1. 歷史看得不是很懂。「將一整行文字壓鑄成一個單獨的鉛字」不太清楚說什麼。
  2. 單位最好統一用中文(比如毫米)還是用符號(比如mm)。我建議表格里全用後者,正文段落里全用前者。
  3. 章節編排上,我認為前四個章節的順序應該是「歷史」->「過程」->「設備」->「模具」->「壓鑄用的金屬」。這樣比較能讓人首先明白壓鑄具體在幹什麼(「過程」)。
  4. 關於合金類型、硬度之類的英文縮寫,希望能夠先介紹一下命名的方法,讓人大致知道這些縮寫大概代表着怎樣的性質。
  5. 圖片應該漢化。
大致是以上幾點。—Snorri留言2013年7月21日 (日) 19:23 (UTC)[回覆]
(:)回應:1.其實很簡單啊,活字印刷每個字母一個鉛字,但是排列的時候很花時間。Linotype排字機利用鍵盤排列模具,再用模具鑄造出一整行的鉛字提高速度(你也可以去看Linotype排字機這個條目);2.已完成;3.已完成;4.寫了一些注釋,不過真正的辦法還是應該把工具鋼這個條目給完成,過幾天我試試看吧=,=;5.我試着上傳了一張,但是這樣好像會把原來的英文圖片覆蓋掉?應該重新命名上傳成新文件嗎?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7月22日 (一) 14:55 (UTC)[回覆]
(+)支持。另外上傳圖片的話我一般用「原名+空格+zh」來命名,避免出現覆蓋的情況。—Snorri留言2013年7月22日 (一) 15:03 (UTC)[回覆]
  • (+)支持:非常贊的條目啊,維基百科最需要這種條目了!不過先提一些意見:1."壓鑄模具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覆蓋部分與活動部分,它們結合的部分則被稱為模縫線。",是不是叫分型線更多?2.「這四個步驟包括模具準備、填充、注射以及落紗」,落紗?3.「多餘的造模口可以在溶化後重複使用。」,溶化?4.「使用鋁、銅、鎂和鋅進行壓鑄的質量上限分別為70磅(32千克)、10 lb (4.5 kg)、44 lb (20 kg)以及75 lb (34 kg)」,單位的表述統一一下。5.導言注釋缺少一些注釋。6.能否繼續把紅鏈寫下去?-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3年7月22日 (一) 13:17 (UTC)[回覆]
(:)回應:額,說錯了,是導言缺少注釋……-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3年7月23日 (二) 18:17 (UTC)[回覆]
又看了遍導言,不需要注釋也能看懂的吧?如果閣下的意思是指缺乏腳註的話,導言其實是對下面內容的概括,許多來源在下面給出了。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3年7月25日 (四) 12:13 (UTC)[回覆]

以前做線割的時候接觸過這個行當,總覺得想問點什麼(和加工前後處理有關的),但又說不上來……--劉嘉留言2013年7月22日 (一) 15:04 (UTC)[回覆]

入選:7支持,0反對。--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7月27日 (六) 13: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