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濕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清水傍晚時分的高美濕地

濕地(wetland)是永久或季節性被較淺的水(少於6米的淡水半鹹水海水)掩蓋的獨特自然環境,是一種許多缺氧過程具有優勢的半水生生態系統[1],也是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有許多水生植物生長在土壤長期被水體浸泡的特定濕地環境中,這些能夠適應獨特水土環境的水生植物也常是區分濕地與其他地形、水體的特徵植被[2]。濕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3];很多珍稀水禽繁殖遷徙離不開濕地,仰賴濕地提供的棲息地生態系統,因此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可以改善河流水質,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在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19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為保護濕地和濕地中的豐富物種,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間保護公約濕地公約。到2014年1月為止已有168個締約國,2170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功能與作用

[編輯]
佛羅里達州的一塊濕地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中濕地的生態系統功能及作用在近年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濕地具有包括:淨化水質、蓄水、固碳、促進營養物質循環過程等功能,也能保護海岸線的穩定以及作為植物和動物生存的棲地。濕地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不過一個濕地是否能夠發揮功能,以及它們能夠發揮的程度則取決於該濕地及其附近的環境與水域特徵[4]。許多快速評估濕地功能的方法在各地被開發出來,提出一些條件與方法用以評估濕地生態的健康程度,並且希望透過提高公眾對濕地功能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的認識來促進濕地保護[4][5]

濕地的功能與作用還包括:

  • 濕地具有強大的沉積淨化作用。流水進入濕地後,各種物質隨水流緩慢而沉積,成為濕地植物的養料,其中的有毒物質會被泥土中的微生物迅速分解。
  • 濕地物種十分豐富,生物多樣性中蘊藏着豐富的遺傳資源,在科學研究中都有重要地位。
  • 濕地具有巨大的景觀價值,九寨溝洞庭湖鳥島等都是著名的濕地風景區,自然風光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巨大的旅遊特色。
  • 濕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水的生態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
    • 濕地參與水循環,可以涵養地下水、調節地表徑流,對防止乾旱和洪澇有重要影響;
    • 濕地能防止海水入侵,減輕沿海土地的鹽鹼化枯水期海水向內河的倒灌;
    • 濕地可以保護海岸,防止侵蝕。熱帶亞熱帶紅樹林防止海岸侵蝕的作用最為明顯同時還有防風作用;
    • 濕地的水分小氣候有影響。乾旱地區中,周邊地區比其他地方的氣候濕潤,有利於生態環境。

定義

[編輯]
溫帶濕地(英國)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1)至少週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

類型

[編輯]

地球上的每個大陸上都有濕地[6],濕地基本分五大類型:沼澤濕地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庫塘。沼澤濕地是最典型的濕地類型,隨着對濕地更廣泛的認知,許多含水區域也被歸類為濕地。

沼澤濕地

[編輯]

沼澤濕地通常包括樹沼草沼酸性泥炭沼澤礦質泥炭沼澤及其他沼澤類型。

樹沼

[編輯]
印第安那的一小塊濕地

樹沼(swamp)又稱木本沼澤,包括[7]

  • 灌叢沼澤(shrub swamp):以灌木為主的沼澤,植被蓋度≧30%。
  • 森林沼澤(forested swamp):有明顯主幹、高於6米、鬱閉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澤。

草沼

[編輯]
日本群馬縣沼澤

草沼(marsh)又稱草本沼澤:植被蓋度≧30%,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沼澤[7]

酸性泥炭沼澤

[編輯]

酸性泥炭沼澤(bog)即酸沼,由於營養不足,典型植物為水蘚。

  • 蘚類沼澤:以蘚類植物為主,蓋度100%的泥炭沼澤。

礦質泥炭沼澤

[編輯]

礦質泥炭沼澤(fen)是一種呈鹼性至弱酸性的泥炭沼澤

其他沼澤濕地

[編輯]
  • 沼澤化草甸:包括分佈在平原地區的沼澤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區具有高寒性質的沼澤化草甸、凍原池塘、融雪形成的臨時水域。
  • 內陸鹽澤:分佈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鹽澤。由一年生和多年生鹽生植物群落組成,水含鹽量達0.6%以上,植被蓋度≧30%。
  • 低熱濕地:由溫泉水補給的沼澤濕地。
  • 淡水泉或綠洲濕地。

近海及海岸濕地

[編輯]
  • 淺海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水域,植被蓋度<30%,包括海灣海峽
  • 潮下水生層:海洋低潮線以下,植被蓋度≧30%,包括海草層、海洋草地。
  • 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長而成的濕地,包括珊瑚島及其有珊瑚生長的海域。
  • 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質75%以上是岩石,蓋度<30%的植被蓋度的硬質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島嶼、海岩峭壁。
  • 潮間沙石海灘:潮間植被蓋度<30%,底質以沙、礫石為主。
  • 潮間淤泥海灘:植被蓋度<30%,底質以淤泥為主。
  • 潮間鹽水沼澤:植被蓋度≧30%的鹽澤。
  • 紅樹林(mangrove forest):以紅樹植物群落為主的潮間沼澤。
  • 海岸性鹹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鹹水湖泊。
  • 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淡水湖泊。
  • 河口水域:從近口段的潮區界(潮差為零)至口外海濱段的淡水舌鋒緣之間的永久性水域。
  • 三角洲濕地:河口區由沙島、沙洲、沙嘴等發育而成的低沖積平原。

河流濕地

[編輯]
  • 永久性河流
  • 季節性或間接性河流。
  • 泛洪平原濕地:河流氾濫淹沒(以多年平均洪水位為準)的河流,兩岸地勢平坦地區,包括河灘、氾濫的河谷、季節性氾濫的草地。

湖泊濕地

[編輯]
  • 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積水的海岸帶範圍以外的淡水湖泊。
  • 季節性淡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的泛洪平原湖。
  • 永久性鹹水湖:常年積水的鹹水湖。
  • 季節性鹹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積水的鹹水湖。

庫塘

[編輯]

為灌溉、水電、防洪等目的而建造的人工蓄水設施,像是台灣桃園埤塘

世界上的濕地

[編輯]

世界上最大的濕地包括亞馬遜盆地西西伯利亞平原[8]。另一個大濕地是潘塔納爾濕地,橫跨在南美洲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面積達2,500萬公頃[9]

濕地科學與刊物

[編輯]

國際條約與組織

[編輯]

科學研究機構

[編輯]

中國研究機構見中國濕地條目。

相關術語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eddy, Paul A. Wetland ecology : principles and conservation 2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519403. OCLC 542321845. 
  2. ^ Macquarie concise dictionary. 5th. Sydney: Macquarie Dictionary Publishers. 2009. ISBN 9781876429843. OCLC 326849075. 
  3.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of Florida Glossary. State of Florida. [201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3). 
  4. ^ 4.0 4.1 Dorney, John. Wetland and stream rapid assessments :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 9780128050927. OCLC 1048402847. 
  5. ^ BEDDING, TED HOLLIS and JAMES. Can we stop the wetlands from drying up?: From southernSpain to northern Nigeria, conservationists are struggling to convincegovernments of the value of wetlands. Ted Hollis and James Bedding findoutif they are succeeding . . .. New Scientist. [2019-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美國英語). 
  6. ^ Davidson, Nick C. How much wetland has the world lost? Long-term and recent trends in global wetland area.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2014-10-16, 65 (10): 934–941 [2019-02-08]. ISSN 1448-6059. doi:10.1071/MF141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1) (英語). 
  7. ^ 7.0 7.1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生態學名詞2006 第一版. Beijing: 科學書版社. 2007. ISBN 7030182774. OCLC 180177243. 
  8. ^ Fraser, L; Keddy, PA (編). The world's largest wetlands : thei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Cambridge, UK [u.a.]: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5: 488. ISBN 978-0521834049. 
  9. ^ WWF Pantanal Programme. [201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