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調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調式是若干個以特定順序連接起來的音以一個主音為中心形成的集合[1]。這些音互相之間具有某種特定的音程關係,並在調式中擔任不同的角色。調式是決定音樂風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調式和調性結合,決定了該段音樂所用的調。將調式中的所有的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從低到高排成一列,就是該調式的音階

調式的種類繁多,不僅是構成調式的音的關係不同,連數目也有所區別,世界各國遍用的大調式、小調式和民族調式。否定調式的音樂稱為無調性音樂

分類

[編輯]

按照包含主音向上大三度還是小三度的音,絕大多數調式可以分為大調式小調式兩大類。

大調式

[編輯]

大調式是由七個音構成的,它的主音與第三級音之間的關係是大三度關係,它的穩定音構成一個大三和弦,這就是大調式。大調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輝煌的,這就是大調式的特徵。

大調式一共有三種,自然大調,和聲大調和旋律大調。

  • 自然大調:由七個音來構成,音程結構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這樣的音程關係也是由兩組相同的四聲音階結合而構成的,然後中間用一個大二度分開。可見無論是由什麼音開始,只要是主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內,第 Ⅲ 級音到第 Ⅳ 級音是小二度,第 Ⅶ 級音到第一級音是小二度,其餘幾級相鄰的音都是大二度,只要符合這種結構的音階,都是屬於這同一聲調式,如從 D 開始做主音的,叫 D 自然大調式,從 G 開始做主音的叫 G 自然大調式。在調式音階里,主音(Ⅰ級音)下屬音(Ⅳ 級音)和屬音(Ⅴ 級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稱他們為「正音級」,其它 Ⅱ、Ⅲ、Ⅵ、Ⅶ 都稱副音級,在這些音級里 Ⅰ、Ⅲ、Ⅴ 級音是穩定音,其中Ⅰ級音也就是主音最為穩定。
  • 和聲大調:把自然大調的第 Ⅵ 級音降低半個音,即是「和聲大調」。
  • 旋律大調:把自然大調的第 Ⅵ 級,第 Ⅶ 級音都降低半個音,這就叫做「旋律大調」。

小調式

[編輯]

小調式同樣也是由七個音來構成的。小調的主音與 Ⅲ 級音之間的關係是小三度,因此小調的調性有一種柔和的感覺並帶一些暗淡的色彩。這是小調的特徵。

同大調一樣,有三種調式,自然小調,和聲小調及旋律小調。

  • 自然小調與自然大調一樣,同樣在一個八度之內的每一個音都可以構成自然小調。自然小調是由自然大調式轉化而來的。但它是完全獨立的調式,同樣是由七個音組成,音程結構是「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它的 Ⅰ、Ⅲ、Ⅴ 級音也都是穩定音,但是它的 Ⅶ 級音到主音,也就是導音到主音不是小二度關係,由此也與大調有所區別。
  • 和聲小調:把自然小調的 Ⅶ 級音升高半音,叫做「和聲小調」。
  • 旋律小調:把自然小調的第 Ⅵ 和 Ⅶ 級都升高半音,叫做「旋律小調」。

五聲調式

[編輯]

五聲調式是以純五度的音程關係來排列的,由五個音所構成的調式,叫作五聲調式。在中國音樂漢文化圈音樂傳統里,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徴、商、羽、角。將這五個音移在一個八度內,它們名稱的順序是:宮、商、角、徴、羽。

五聲調式有下面幾種:   

  1. 以宮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宮調式」:C-D-E-G-A-C(設宮音為C,下同)
  2. 以商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商調式」:D-E-G-A-C-D
  3. 以角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角調式」:E-G-A-C-D-E
  4. 以徴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徴調式」:G-A-C-D-E-G
  5. 以羽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羽調式」:A-C-D-E-G-A

在五聲音階里,每一個音都可以成為主音,因此在每個調式的前面必須把主音的音高位置標出來,比如:以 A 做主音的宮調式,稱為「A 宮調式」,F 做主音的角調式稱為「F 角調式」。 在「角」和「徴」間加入「變徴」,在「羽」和「宮」間加入「變宮」就會變成七聲調式。 此外,五聲音階中可以以「偏音」的形式出現「清角(F)」、「變宮(B)」、「變徴(♯F)」、「閏(♭B)」。

古希臘調式

[編輯]

古希臘調式溯自古希臘《荷馬時代》以後的音樂,在歐洲各地不同的生活璟境中,各自產生了不同的抒情詩,這些抒情詩用各具不同地區特色的歌調唱出。
古代希臘的調式,就是從這些歌調中產生。由於各地區的歌調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所以所整理出來的音樂結構,便具有獨特的音樂色彩,呈示出各種不同結構的調式組織。
希臘的音樂是四聲(Tetrachord),而且是下行式的,所以構成的調式音階也是下行的。在當時的音樂裏,只存在四種調式,並以該地區的名稱作為調式的名稱:

Dorian(多利亞調式) 結構是(下行):E - D - C - B - A - G - F - E

Phrygian(弗里幾亞調式) 結構是(下行):D - C - B - A - G - F - E - D

Lydian(利底亞調式) 結構是(下行):C - B - A - G - F - E - D - C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亞調式) 結構是(下行):B - A - G - F - E - D - C - B

值得注意的是下行音階的下四音才是構成調式的核心音,上四音只是核心音同結構的延伸音排列。所以主音是下四聲的第一個音,屬音是下四聲第四個音。
另外Mixo-lydian調式的核心四音並非音階的下四音,仍然是Lydian的下四音,只不過其第一個主要音下移一個音成為主音再延伸排列而得。

中古教會調式

[編輯]

西方中古教會調式由七個類似於大調、小調的調式所組成。
自然大調的調式音階可以看做由 C 大調的 7 個構成音,各自向上進行到高八度的音構成的 7 個音階。
這些調式的名稱源自古希臘的調式名稱,但結構不同

Ionian(伊奧尼亞調式) 也稱為自然大調,自然大調的 I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C 進行到高八度的 C,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Dorian(多利亞調式 自然大調的 II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D 進行到高八度的 D,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Phrygian(弗里幾亞調式) 自然大調的 III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E 進行到高八度的 E,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Lydian(利底亞調式) 自然大調的 IV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F 進行到高八度的 F,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亞調式) 自然大調的 V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G 進行到高八度的 G,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Aeolian(愛奧利亞調式) 也稱為自然小調,自然大調的 VI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A 進行到高八度的 A,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Locrian(洛克里亞調式) 自然大調的 VII 級音階,由 C 大調的 B 進行到高八度的 B,構成音分別為:1 ♭2 ♭3 4 ♭5 ♭6 ♭7 1

日本傳統調式

[編輯]

呂旋法(りょせんぽう)

律旋法(りつせんぽう)

陰旋法(いんせんぽう)又稱都節(みやこぶし)

陽旋法(ようせんぽう)又稱田舎(いなかぶし)

琉球音階(りゅうきゅうおんかい)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李重光. 第四章 調式總論. 音樂理論基礎.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79: 41.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