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勃海郡 (東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勃海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

建置沿革

[編輯]

東晉時,在青州僑置勃海郡,治臨濟城(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高苑)[1]。後屢省置。

宋孝武帝時,又僑置勃海郡,屬冀州,領長樂、蓨、重合、南皮、浮陽、高城六僑縣,治所在重合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2][3]大明元年(457年),省併浮陽、高城二縣入廣川縣。大明七年(463年),南皮縣改屬河間郡。至此,勃海郡餘長樂、蓨、重合三縣[4]宋明帝泰始中,勃海郡入北魏,改屬青州[5]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勃海郡及其所領三縣。

人口

[編輯]

太守

[編輯]
  • 崔勳之,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見任。[6]
  • 封靈祐,勃海蓨人,宋文帝時在任。[7]
  • 劉懷民,平原平原人。[8]
  • 劉乘民,平原平原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見任。[9]
  • 房靈建,清河繹幕人,宋明帝泰始中降於北魏[10]
  • 封靈祐,勃海蓨人,北魏時在任。[7]
  • 宋稚,字季預,敦煌人,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512年)至正光三年(522年)在任,卒官。[1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宋書州郡志彙釋》
  2. ^ 魏書·地形志》:渤海郡「故臨淄地」。
  3. ^ 《水經·濟水》:「又東北過臨濟縣南」,酈道元註:「晏謨《齊記》曰:有南、北二城隔濟水。南城即被陽縣之故城也。北枕濟水,……今渤海僑郡治。」
  4. ^ 4.0 4.1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5. ^ 5.0 5.1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6. ^ 《宋書·卷七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7. ^ 7.0 7.1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8.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宋故建威將軍齊北海二郡太守笠鄉侯東陽城主劉府君墓誌銘
  9. ^ 《宋書·卷八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10. ^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11.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