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蜥王龍屬
游蜥王龍屬 化石時期:晚侏羅世,
| |
---|---|
部分顱骨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科: | †上龍科 Pliosauridae |
屬: | †游蜥王龍屬 Anguanax Cau & Fanti, 2015 |
模式種 | |
†齊氏游蜥王龍 Anguanax zignoi Cau & Fanti, 2015
|
游蜥王龍(屬名:Anguanax)是原始上龍科的一個已滅絕屬,化石發現於意大利北部晚侏羅世(牛津階)的紅色菊石瘤狀灰岩維羅納組(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屬下包含單一物種齊氏游蜥王龍(Anguanax zignoi),所知於一具部分完整的個體,代表首具關節連接的意大利蛇頸龍類骨骼。[1]
發現與命名
[編輯]游蜥王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MPPL 18797,現保存於費拉拉的「P·萊奧納爾迪」古生物學與史前史博物館(Museo Paleontologico e della Preistoria 『P. Leonardi』)。該骨骼仍以關節連接狀態保存於幾塊石灰岩石板上,包括一個含下頜骨的部分顱骨、32顆孤牙齒、頸椎、背椎及尾椎、一個右肩帶、部分左肱骨、一個左橈骨、一個左尺骨、三個左腕骨、部分骨盆、一個股骨、兩個上足、孤立的掌跖骨及趾骨。其於20世紀80年代從意大利北部維琴察省阿夏戈市喀伯拉巴採石場(Kaberlaba quarry)的一個結節燧石狀石灰岩層中收集。該層段隸屬紅色菊石瘤狀灰岩維羅納組(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中段的第5岩性帶,後者形成於大約1.6億年前晚侏羅世早期的牛津階中期。該採石場由阿希爾·德·齊格諾(Achille de Zigno)於1883年首次簡要提及,此人還從鄰近的切蘇納採石場(Cesuna quarry)中收集了一批椎骨及其他材料。遺骸最初僅被齊格諾描述成蛇頸龍目,但隨後被鑑定出含有鱷形超目材料,儘管兩種材料均無法鑑別出屬於哪一科。自此從地層上段收集並命名了第一種可鑑別的海生爬行動物——中喙鱷科的菊石涅普頓龍鱷,現已發現數具標本。[1]
雖然MPPL 18797是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但僅在2014年由安德里亞·考爾(Andrea Cau)與費德里克·范蒂(Federico Fanti)所簡要描述,並被發現代表了首具關節連接的意大利蛇頸龍類骨骼。顱骨與骨骼其它部分相比體積很大、存在淚骨以及向眼眶邊緣前側突出的獨特前額骨,使人很容易將標本鑑別為上龍科。[2]標本由考爾和范蒂於2015年命名,模式種是齊氏游蜥王龍(Anguanax zignoi)。屬名取自意大利東北部神話中半魚半蜥蜴的水生動物安瓜納(Anguana)及希臘語中有着「部落及軍事首領」之意的anax一詞。種名致敬齊格諾以表彰其發現紅色菊石瘤狀灰岩維羅納組的首具蛇頸龍遺骸。[1]
描述
[編輯]游蜥王龍是種中型的肉食性原始上龍科,根據正模標本估計長約3—4米(9.8—13.1英尺)、重約200公斤(440磅)。[2][3]其整體身體比例與其它早期上龍科如化石保存完好的泥泳龍相似。正如適度擴張的朝向側面的眼眶、細長的下頜骨及小而細長且略彎曲的有鋸齒牙齒所示,游蜥王龍在其環境上層水域捕食柔軟或較小型獵物。[1][2]
游蜥王龍擁有兩項在其它蛇頸龍中較獨特的特徵,包括眼瞼上的突起,處於眼眶朝向側面的邊緣的中間高度;烏喙骨後腹側突發育成一個明顯的梯形,不能從側面接觸關節盂,具有邊從面向後側位置指向後方及側面的筆直邊緣。此外,其它特徵在上龍科中相對罕見,故其組合可將該屬從其它上龍科中區分出來。其中包括狹窄的寰椎神經棘、脊椎上指向後面的後關節投影、烏喙骨凹陷上的隆起、眼眶後緣的階梯狀後腹側角、位於尾椎背面但未延伸至神經弓的肋骨小面關節及底面上有低而寬的中線嵴的前段頸椎。[1]
種系發生學
[編輯]考爾與范蒂於2015年進行系統發育分析以確定游蜥王龍在其它上龍科中的位置。他們使用了包含大部分已知蛇頸龍的本森與德魯肯米勒(2014年)的大型物種數據集,並將游蜥王龍恢復為非海獵龍類上龍科。正如本森與德魯肯米勒(2014年)的原始分析所示,除非移除化石零碎的物種或進行地層假設,否則先進上龍科會形成一個大型多分支。以下分支圖遵循該分析但做了簡化,其中僅顯示上龍科內部關係。[1]
上龍科 Pliosauridae |
|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Andrea Cau and Federico Fanti. High evolutionary rat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 (Middle-Upper Jurassic of Italy) reptiles. Historical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biology. 2015, 28 (7): 952–962. S2CID 86528030. doi:10.1080/08912963.2015.1073726.
- ^ 2.0 2.1 2.2 Andrea Cau and Federico Fanti. A pliosaurid plesiosaurian from the 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 Formation of Italy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4, 59 (3): 643–650 [2023-09-27]. doi:10.4202/app.2012.0117 .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13).
- ^ Paul, Gregory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Mesozoic Sea Reptil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98. ISBN 978069119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