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銘章
王銘章
出生1893年7月4日
 大清四川省成都府新都縣
逝世1938年3月14日(1938歲—03—14)(44歲) 
 中華民國山東省滕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效命 中華民國
軍種 國民革命軍
服役年份1909年-1938年
軍銜二級上將
參與戰爭保路運動
二次革命
成都巷戰
徐州會戰

王銘章(1893年7月4日—1938年3月14日),之鐘川軍將領,出生於大清四川省新都縣(今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王銘章在中國抗日戰爭徐州會戰中,因誓死保衛滕縣而犧牲殉國,為台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是中國軍方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

《抗戰軍人忠烈錄》(第一輯)中的王銘章烈士遺像

早期生涯[編輯]

王銘章1893年7月4日出生於四川省新都縣泰興場(今成都市新都區泰興街道),父王文煥,母邱氏,世居場鎮,以經營小商業為生,家境窘迫。王銘章年幼時雙親便相繼病逝,遺有王銘章兄妹三人,生活拮据。因王銘章從小便機敏過人,其家人惜其才智,便出錢資助,於1898年將王銘章供入泰興場初級小學就讀。

1905年,王銘章又以優異成績考入新都縣立高等小學,並且名列榜首,經由其叔祖父王心田資助,王銘章得以順利就學。

1909年畢業後,王銘章考入成都四川陸軍小學堂第五期,選擇了從軍的道路。並師從一代宗師劉客舟、官榮三,與劉伯承、朱德等同為榮州內丹功宏道學會會友。

1911年秋,四川保路運動興起,同盟會乘機組織同志軍發動武裝起義,並隨即包圍成都,年僅18歲尚未畢業的王銘章加入了同志軍,投身革命之中。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王銘章與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第五期的百餘名同學,反對四川軍政府改組小學堂未果,憤然離校前往南京

二次革命中,王銘章參與了由上海討袁軍總司令陳英士指揮的進攻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戰鬥。二次革命失敗後,王銘章返川,就讀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並於1914年畢業,分配至川軍第二師劉存厚部供職,初任見習排長,後升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

抗戰與殉國[編輯]

抗日戰爭爆發後,川軍響應抗戰出川抗日,活躍在晉東、魯南一帶。

1938年初,第四十一軍第122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3月14日,日軍以第10聯隊以3,000人左右的兵力進攻滕縣,當時滕縣守軍除122師的三個團與124師一個旅約7,000人的兵力駐守。王銘章決定將兵力部署在城內與日軍進行肉搏爭取時間。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揮作戰時,不幸中彈殉職。滕縣的死守為中國軍隊完成戰略合圍爭取了寶貴時間,讓台兒莊大捷得以實現。

1938年3月30日,蔣介石為王銘章殉國致電李宗仁,全文如下:

  李司令長官勳鑒;王故師長銘章,力戰殉國,達成任務。緬懷壯烈,悼惜殊深。准給特恤一萬二千元,轉請國府特予褒揚,追贈陸軍上將,由軍委會依上將例給恤,並將生平事績宣付史館,以獎矜惜,而慰忠勇。

  中 正

1938年4月6日,國民政府特令褒揚王銘章,追贈陸軍上將,令曰:

  陸軍第一百二十二師師長王銘章,賦性剛毅,志行忠貞,此次於滕縣之役,苦守要區,逾三晝夜,卒待援軍到達,陣線得以鞏固,不幸殊勳甫建,以率部奮力巷戰,竟爾殉職,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應予特令褒揚,追贈陸軍上將,交軍事委員會從優議恤,並將生平事績存備宣付史館,用彰忠勳,以資矜式。

此令

毛澤東吳玉章董必武送了挽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朱德彭德懷周恩來聯名撰贈挽聯:「一旅守孤城,為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真是炎黃子孫,流芳青史;萬人興義憤,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使淪亡大地,復興中華。」

1938年6月15日,成都八萬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靈,8月30日將忠骨運至新都安葬。次日在新都舉行數萬人公祭,數架飛機在空中散發宣傳他事蹟的傳單。事後在成都少城公園鑄造了將軍騎馬銅像,表達了四川人民對抗日英雄的崇敬。

王銘章後人際遇[編輯]

王銘章有正側二妻,大夫人周華裕,二夫人葉亞華,育有多名子女,後共長成三子兩女。長女王道純,長子王道鴻,次子王道義,三子王道綱,小女兒王道潔。1949年王道鴻,王道義,王道潔留在大陸,王道純去往香港,歷經諸多磨難。三子王道綱與母親葉亞華前往台灣生活多年,2005年,年近百歲的葉亞華女士和兒子王道綱(黃埔軍校25期)葉落歸根,定居四川成都。嫡長子王道鴻在1940年代與原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參謀長陸軍少將汪雲翔(號紫淵)長女汪慧仙成親,1948年誕下一子王德明。王道鴻在1950年代下放阿壩州南坪縣教書。 1950年代汪慧仙因傷寒不治去世後,幼子王德明孤苦無依,由外婆樊鏡容女士(汪雲翔遺孀)撫養成人。70年代王道鴻結束下放返回成都,後去世。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王銘章為革命烈士;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對其遺屬頒發了烈士證書。2009年16日是滕縣保衛戰71周年,王銘章的子孫以及兒媳一行14人來到大邑縣建川博物館,代表王銘章98歲高齡的遺孀葉亞華向博物館捐贈了7塊從台灣帶回來的詞匾,其中3塊有蔣介石的親筆題詞,分別書寫「民族光榮」、「死重泰山」、「烈比睢陽」。

2014年,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