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
黃興 |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黃軫 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日 1874年10月25日 大清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 (今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涼塘) |
逝世 | 1916年10月31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縣 (今上海市) | (42歲)
國籍 | 中華民國 |
政黨 | 華興會 中國同盟會 國民黨 |
配偶 | 廖淡如(大房) |
伴侶 | 徐宗漢(二房) |
親屬 | 父:黃筱村 |
職業 | 政治人物 |
宗教信仰 | 中華聖公會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中國同盟會 |
參戰 | 黃花崗起義(負傷) |
著作
|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軫,字廑午。後改名興,字克強,湖南長沙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5362。號慶午、競武,曾用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義一、今村長藏。中華民國開國元勳,革命家。辛亥革命時期,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2]。1916年10月31日,黃興於上海去世[3]。
1917年4月15日,黃興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於湖南長沙嶽麓山。著有《黃興集》[1]:5363、《黃克強先生全集》、《黃興未刊電稿》及《黃克強先生書翰墨績》刊行。
名字與稱號
[編輯]黃興原名為軫,字克強,改名興[4],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革命時期化名李有慶、張愚誠、張守正、岡本義一、今村長藏等[1]:5362。因革命時中彈斷了右手兩指(扣板機的食指中指),亦稱「八指將軍」。
早年經歷
[編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9月16日,黃興在長沙市郊善化縣的一個地主家庭誕生。父親黃筱村是晚清秀才,母親羅氏出生名門,養育了2男4女。黃興在6個兄弟姐們中排第六[5]。黃興幼年時思想受湖南的明末大儒王夫之的影響很深[2]。黃興22歲中秀才,在讀書之餘亦喜愛武術,曾拜拳師李永球,學習巫家拳。
1898年,黃興受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推薦,入武昌兩湖書院讀書,開始同情維新運動、認同變法主張[6]。1902年,湖南官紳開始選派公費生東渡,並將留日自費生之貧苦者亦悉化為公費[7]:8。黃興赴日本留學[1]:5362,入東京弘文學院師範科學習。黃興、楊度等既至東京,時與日本師友接觸,問學研討之餘,深感救國之道,必先有理論,而後有事實,有學術而後有政治;尤須破除過去定於一尊之學風,始能盡除保守濡滯之積習;而介紹東西洋自由之學說,尤為開啟新機運之前提[7]:9。10月,黃興抵達日本後不久,即和楊篤生等因之相與集議創刊《遊學譯編》[7]:9。黃興並組織「湖南編輯社」,介紹西方科學與文化。
中年經歷
[編輯]1903年,沙俄向清朝提出7項要求,企圖侵佔中國東北地區,此舉觸及日本,東京《朝日新聞》首先刊載,留日學生遂於神田錦輝館召開學生大會[8]:21。4月29日,留日學生決定組織義勇隊抗俄以為國民倡導[7]:16。據統計,各省留學生到會者500餘人,通過成立拒俄義勇隊,推陸軍士官學校藍天蔚為隊長,成員有黃興、楊守仁、陳天華等,日日操練,意欲隨時開赴前線[8]:21。當中,尤以青年會成員最為積極,他們大都參加「拒俄義勇隊」,130人表示願赴戰場者,50人留東京辦事者,有女留學生願擔任看護[8]:21-22。留學生正欲改名學生軍,在清朝壓力下,日本政府勒令解散[8]:22。5月10日,留日學生惟有在學生軍集會上,議決改名為「軍國民教育會」,以便跟進事態發展[9][10]。其精神則不變,且公推代表二人回國,請袁世凱主戰[7]:16。北京大學堂及上海教育界均覆電贊成,並紛紛集會,擴大宣傳力量[7]:16。5月,黃興於弘文學院畢業。
是年6月初,黃興自日本回國,在湖南、湖北醞釀新行動[7]:17。黃興回到上海,途經武昌時,黃興返回母校兩湖書院發表演說,武昌府知府兼院長梁鼎芬奉上令,將黃興驅逐出湖北省境。6月21日,清朝命令嚴厲緝拿倡言革命之學生,意圖以高壓手段鎮壓風潮,然而大勢所趨已不可遏阻,留日學生各種刊物均廢光緒年號,直書黃帝紀元[7]:17。黃興於是將隨身所攜帶4千餘冊《革命軍》和《猛回頭》分發給軍學各界,然後登輪返回湖南。黃興至長沙應聘明德學堂主講席,課餘則秘密進行革命活動[11]:1-2。黃興在長沙創辦日語學校「東文講習所」,並翻印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等大量革命人士的書籍。
反清革命
[編輯]黃興於1903年12月在湖南成立之華興會以及1904年在上海創立之光復會等組織[12]:118。
1903年11月4日,他以其虛歲30大壽為由,賣掉自家莊園36畝土地[13],邀集劉揆一、章士釗、宋教仁、周震鱗、胡瑛、張繼等12人,在長沙坡子街附近的保甲巷彭淵恂宅集會,以興辦礦業為名成立華興公司,口號是:「同心撲滿,當面算清」[13]。華興會遂於長沙創立[7]:18。
1904年2月15日,華興會在長沙龍璋的西園寓所正式成立。華興會之創立,以湖南、湖北留日學生及各學堂學生為主體,醞釀已久,《遊學譯編》之所論列,即其宣傳理論及溝通意見,而今可以行動[7]:18。黃興處事素來沉毅慎重,故此華興會創立之日,黃被公推舉為會長後,即首先提議:望諸同志,對於本省外省各界與有機緣者分途運動,俟有成效,再議發難與應援之策[7]:18。於是會眾分門別頪,各認職務,積極進行[14]:1-2。以「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為革命口號。科學補習所既成立,適值黃興自上海經武昌回湖南,科學補習所開會歡迎,黃提出華興會預定是年11月16日,乘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起義計劃,當經一致表示贊同,並約定湖南發難,湖北響應,從此工作進行,益趨積極[15]:2-3。自華興會成立,黃即思會眾多屬學界,恐與哥老會黨眾或多隔閡,以劉揆一曾獲交哥老會大龍頭馬福益,因以聯絡會黨之責,另設一同仇會以支配,使哥老會與華興會總部不相直接,藉防機密偶然洩露,有礙大計[7]:20。哥老會眾繼加入同仇會者以萬計,黃因仿日本將佐尉各級軍制編組為革命旅,自任大將兼會長職權,劉揆一任中將掌理陸軍事,馬福益任少將主會黨事務;旋復商訂乘慈禧壽辰起義計劃,並擬定長沙省城以武備學堂學生聯絡新舊各軍為主[16]:126。隨後約半年時間,華興會大力招募會員,並在外地設立分會,同時聯絡其他同性質的組織,議定於農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70歲生日大宴時在長沙起義。不久,黃興變賣長沙的祖屋、田產多處籌集革命資金,並在長沙小吳門正街創辦東文講習所作為活動據點。 1904年夏天,楊守仁即偕兩同志設機關於天津,潛居京城數月,無隙可乘,乃失意南歸,得知黃興在湖南起義計劃,楊守仁乃留守上海,與章行嚴等密設愛國協會,以為接濟,並結合留日和省同志,遙為聲援[7]:20。10月24日,由於起義的風聲走漏,官府派兵查封華興會,策劃長沙起義未成[1]:5362。黃興住宅被圍,幸而黃興外出,躲於龍璋家中,再秘密隱居聖公會三一堂(今基督教北正街教堂)近一月,從長沙乘船到上海[4],再逃往日本[17]。次年黃興再次回國策劃起義,失敗後再次折回日本。
同盟會時期
[編輯]1905年7月,他結識孫中山,在日本擁護孫中山組成中國同盟會[1]:5362。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正式成立。黃興任執行部庶務(行政庶務組長兼任副會長),居協理地位[1]:5362。成為同盟會中僅次於孫中山的領袖,當時號稱孫黃,之後主要發展革命分子、組織武裝起義。
1907年夏,到越南河內,與孫中山一起策劃在南方起義。9月,黃興先後參與或指揮欽廉防城起義;12月發動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1]:5362。
1908年3月,黃興等人由安南再次進入廣西,率領200餘人在欽廉上思起義[1]:5362,與2萬清軍周旋月餘,並激戰數十回,大破清軍。後彈盡糧絕,以四人而御六百敵軍,機智從容退回河內。之後雲南河口起義[1]:5362,都遭失敗。
宣統元年(1909年)秋受孫中山之託,在香港成立同盟會南方支部,策劃次年春廣州新軍起義[1]:5362,再次失敗。
1910年11月3日,與孫中山等在南洋檳榔嶼(馬來西亞)集會,決定在廣州再舉行起義,與清軍決一死戰。
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23日),副總指揮黃興與總指揮趙聲領導第三次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黃興率領敢死隊進攻督署[1]:5362。他首先發難,連發三彈,率敢死隊百餘人,攻入兩廣總督轅門,發現總督張堅白已逃跑。此次起義多人陣亡,事後收斂殉難者遺體,有八十餘具,察實身分者七十二具,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興指揮隊伍殺敵,戰至最終只剩他一人。右手負傷,斷兩指,逃到廣州河南女同志徐宗漢家,由她護送至香港就醫。到了香港,黃興入雅麗氏醫院做手術,按醫院的要求,做手術需要家屬簽名同意,最後徐宗漢以黃興夫人的名義簽字。黃興於辛亥三月二十九廣州一役失敗之後痛心多數青年同道之損失,及海外華僑捐款之虛擲[18]。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8日,黃興由上海到達漢口,被推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指揮民軍和清軍的戰鬥。革命軍總司令黃興在漢口、漢陽對清軍作戰[1]:5362。苦戰20餘日後,民軍退至武昌;此時,黃興認為應轉攻南京,遭當地革命黨人反對,乃辭職去上海,設臨時元帥府於上海白克路九十二號。時慶親王奕劻私召袁世凱部屬楊度,交五十萬兩予楊度以圖收買革命黨。楊度到上海後通過唐紹儀介紹與黃興見面,以約十萬兩賄賂,之後黃同意清廷優待條件[19]。黃興於12月趕往南京指揮戰事,並於12月2日一舉攻下南京城。
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相繼光復後,黃興到上海[1]:5362。12月4日,宋教仁、陳其美等卻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在上海江蘇省教育總會舉行獨立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先後推舉黃興為代理大元帥和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均未赴任[1]:5362-5363。同時議決公電孫中山歸國主持大政。黃興參與南北議和談判[1]:5363。後改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
民國時期
[編輯]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黃興任陸軍總長兼任參謀總長[1]:5363,授大元帥軍銜。16日,中華民國自由黨舉黃興為副主裁,黃辭謝[20]。2月,黃興在南京辛亥三月二十九廣州革命先烈追悼會演說[21]。
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3月30日,袁世凱任黃興為參謀總長[22]。臨時政府北遷北京,3月31日,袁世凱任黃興為南京留守[1]:5363,仍統轄南洋各軍[23],維持整理南方各軍及南京地面之責;凡南方陸軍水師要塞,均歸留守處理,隨時通報陸、海軍部及參謀部;關於留守轄範圍內所需款項由留守咨商理財部籌解;南京留守府,俟南方軍隊整理就緒,即行裁撤[24]。袁世凱另任徐紹楨為參謀總長[7]:206。後來因沒有經費,軍隊譁變。6月14日,黃興辭卸南京留守[7]:199。黃興退居上海。8月13日,孫中山、黃興聯名通電各支部報告同盟會擴大改組為國民黨[7]:208。黃興任理事。8月17日,孫、黃已同登海輪,忽接北京同志來電告知前革命黨人張振武被藉故治罪殺害,暫緩啟行,黃即捨舟登岸並電詰真相,惟孫決心踐約,仍鼓輪北行[25]:10。8月24日,孫行抵北京[7]:208,英國路透社因而大力讚其度量超人萬萬,中國黨爭自能無形消弭[26]。
10月,黃興自北京歸湖南,袁世凱為了拉攏黃興,特派員到長沙,以貂皮大褂贈黃母,並任命黃興為粵漢鐵路督辦,該職位為油水多的優差,袁世凱給黃興的密電中有「毋再高尚」一語,當時黃興從人甚多,經濟難以負擔,譚延闓與胡元倓也力勸黃興接受,黃興本人也欣然接受,但正式任命狀到時,上面有「交通總長朱啟鈐呈請任黃興為粵漢鐵路督辦,應照准」一語,也即該職位應受交通總長節制,黃興對此很不滿,但勉強接受。11月,黃興至漢口視察,與交通部爭論權限劃分之事,朱啟鈐堅持該職位必須受交通部路政司管轄,最後,黃興放棄,乘兵艦赴上海[27]。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即遭預伏奸徒狙擊,腰際中彈,搶救無效,3月22日不治身亡[7]:223。7月,孫興師討袁,發動二次革命。7月14日,黃興由上海至南京,次日強迫江蘇都督程德全宣佈獨立,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28]。9月,南京被北洋軍攻陷。失敗後黃興流亡日本[1]:5363。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黃興沒有參加[1]:5363,他已於6月30日乘船赴美國(15日到達)[29],宣傳反袁思想。
1915年12月15日,袁世凱稱帝。黃興仍積極策動討袁,與孫中山呼應[1]:5363。黃興派人促進雲南護國軍起義討伐袁世凱,並在美洲為蔡鍔率領的雲南討袁護國軍籌措軍餉。因孫中山、蔡鍔多次電催,1916年5月9日,他由美國趕抵日本[30],為國內反袁鬥爭籌款購買軍火。6月袁世凱憂憤而死。7月4日,黃興返回上海[1]:5363。
由於長期為革命事業而奔波,積勞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黃興因胃出血入院[31],10月31日,最終因食道與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門靜脈高壓所致;根據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腫大所推測,為肝硬化常見之併發症)在上海去世,時年僅42歲[32]。孫中山、唐紹儀為友人代表主喪[33][34]。12月22日,大總統黎元洪遵國會議決頒令為黃興舉行國葬[35]。
1917年4月15日,國葬黃興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峰下小月亮坪[36][37][38]。
與孫中山的關係
[編輯]清末的重要革命團體和革命活動,多為孫中山與黃興所謀劃組織。
1905年,孫中山所建立的興中會與黃興所建立的華興會等團體,在日本東京合併成立中國同盟會。在同盟會成立會上,黃興提議:「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會總理,不必經選舉手續」,孫中山被推為總理[39]。當時同盟會以興中會、光復會、華興會三個團體最具規模,成立會上興中會有代表三席次、光復會有十多席、華興會則擁有五十多席,推舉孫文上位的行為也充分展現了兩人的情誼。
1906年,在討論中華民國國旗時,孫中山主張青天白日旗。黃興主張用井字旗,以示「平均地權」意——即中國歷史井田制的社會意義,且認為青天白日旗旗的形式不美,和日本國旗與軍旗相近,有日本併華之嫌。孫中山嫌井字旗既不美又有復古思想,沒有革命意義。雙方爭執不下,孫中山堅持己見,黃興力爭不得,甚至大怒,誓言要脫離同盟會籍。章太炎、劉揆一則從中調解,暫時擱置議案。這是辛亥革命以前孫、黃最大的一次分歧,後黃興「為黨與大局,勉強從先生意」,放棄自己主張,孫文也改造了青天白日旗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40]。
1907年,光復會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義失敗為由,要求罷免孫中山總理職務,另舉黃興擔任,黃興推辭。最終光復會退出中國同盟會[41]。
1909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孫文罪狀》,再次對孫中山發難,要求改選同盟會總理。黃興極力抵制,在給孫中山的信中,表示「陶等雖悍,弟當以身力拒之」。爾後陶成章被陳其美遣人刺殺於上海廣慈醫院,殺手為蔣介石[42]。
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幾次「倒孫」風波中,黃興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堅定地拒絕名利的誘惑,其大公無私和忍讓顧全的態度,贏得了多數民國元老乃至於後世人的敬重[43]。
往後,孫黃在1913年宋教仁案發生後,針對討袁的方式時再次有分歧,孫中山認為應該武裝反抗,而黃興認為應該尋求司法,走和平路線。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時,黃興響應起義,不久失敗。孫中山把這次失敗原因歸結於國民黨黨員不聽話,特別是黃興不聽他的領導,要另組秘密的中華革命黨,以服從他為第一要旨。最後黃興並未加入孫中山當年7月所成立的中華革命黨,而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在三藩市時他接到一些擁護者的來信,希望他另行組黨。黃興回曰:「領袖惟有孫中山,其他不知也!」 [44]
1916年黃興逝世後,孫中山聞訊後悲痛欲絕,第二天即發函海內外哀告黃興逝世消息。過去訃告多由死者親屬發佈,而黃興逝世訃告則由孫中山單獨署名發佈通令全國全黨,以示創立之義舉[來源請求]。
評價
[編輯]一般認為,孫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黃興是實幹家。許多重要的革命活動由黃興所發動並親自參與。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終積勞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統治、開創民國的元勳。革命時雖然與孫中山有所分歧,但並未奪權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於黃興的派系人馬在蔣介石北伐後備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貢獻、理念和計劃也長期被擱置。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後,「孫黃並稱」被「孫陳(其美)並稱」所取代。直到1990年代,海峽兩岸才開始重新重視黃興的功業。
建立民國後,他初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但並未接受,而是推舉即將回國的孫中山[45]。
袁世凱在親信面前曾自信地評比孫中山、黃興:「孫氏志氣高尚,見解亦超卓,但非實行家,徒居發起人之列而已。黃氏性質直,果於行事,然不免膽小識短,易受小人之欺」[46]。
黃興逝世時,在日本療病的同鄉蔡鍔萬分悲傷,寫下輓聯:「以勇健開國,而寧靜持身,貫徹實行,是能創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驚起揮淚,難為臥病九州人。」不久蔡鍔也因病逝世。兩人同葬嶽麓山[47]。
據說章太炎的外號「章瘋子」乃出自於盛怒中的黃興之口。章太炎很敬重黃興,曾願擁戴黃興為同盟會領袖。在黃興的追悼會上,章太炎送的輓聯寫道:「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48]
馮自由評價黃興說:「世稱孫、黃為開國二傑,克強誠當之無愧矣。」[39]
汪兆銘詩(1938年):黃花嶽麓兩聯綿,此日相望倍惕然。百戰山河仍破碎,千章林木已風煙。國殤為鬼無新舊,世運因人有轉旋。少壯相從今白髮,可堪攬涕墓門前。
同盟會元老胡漢民曾評價黃興說:「黃興是個標準的『湖南騾子』。更隱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氣,其雄健不可一世,處世接物則虛衷縝密,轉為流輩所弗逮。先生使人,事無大小,輒日慢慢細細。傳聞耳熟是語,以為即先生生平治己之格言。」[49]
黃興的幕僚李書城,評價黃興:「克強總是個最平實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戰身先士卒,愛護袍澤,做人推誠務實,容忍謙恭,受謗不言詮,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49]
章士釗評價黃興:「吾持以論交之武器,在『無爭』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強,則頓失憑依,手無寸鐵。何以言之?我以無爭往,而彼之無爭尤先於我,大於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黃克強!」[49]
楊度:「公誼不妨私,平日政見紛馳,肝膽至今推摯友;一身能敵萬,可惜霸才無命,死生自古困英雄。[50]」
家庭
[編輯]- 父:黃筱村黃筱村
- 第一任妻子為廖淡如(1873-1939)。
- 第二任妻子(重婚)為徐宗漢(1877-1944)。
紀念
[編輯]1911年11月3日,湖北軍政府在武昌閱馬場用木料搭台舉行拜將儀式,黎元洪向黃興授戰時總司令印、旗和劍。今天的拜將台遺址被公佈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52]
1917年4月15日,在蔡鍔國葬嶽麓山之後3天,黃興也國葬在嶽麓山,並修有黃興墓廬。1918年12月,在日本橫濱市鶴見區的日本著名寺院「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內的「手枕坂」邊上的山崗上,立有一相當高大的 「黃君克強之碑」[53]。碑文由前日本首相犬養毅手書。雖經88年歲月碑體碑文相當完好[54]。
1933年,在武漢市武昌蛇山設立黃興銅像。1955年因建設武漢長江大橋,將銅像搬至黃鶴樓劇場東側。1985年10月遷至龜山東麓。
1934年,長沙市把最繁華的街道南正街改名黃興路。在武漢、上海等城市也有黃興路。在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和高雄市三民區也有克強路、黃興路之路名。1981年,黃興故居被列為湖南省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修葺並對外開放。1986年10月10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志號為J.132的《辛亥革命著名領導人物》紀念郵票1套3枚。其中第二枚為黃興像。另兩枚為孫中山和章太炎像。1988年1月13日,黃興故居和黃興墓一起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
2004年,黃興誕辰130周年,湖南省各界人士以及黃興等革命愛國人士的親屬代表出席矗立在長沙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北街口的黃興銅像揭幕儀式。銅像高7.8米,表現黃興一次回到故鄉長沙的情景。基座4個立面浮雕,分別刻畫他組織華興會、創辦中國同盟會、指揮武昌保衛戰、與孫中山攜手合作等重大歷史事件。同時在上海黃興公園,上海市領導也舉行黃興銅像揭幕儀式。上海黃興銅像高2.8米,人物雙手背後握劍,顯示黃興這位辛亥革命卓越領導人的軍人形象[56]。長沙縣星沙鎮等地也立有黃興銅像。
2011年9月,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湖南省委決定修建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紀念館新建項目初步選址於黃興故居紀念館後花園[57]。黃興故居所在地高塘鄉被更名為黃興鎮。
據悉,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克強路,其命名也是出自於紀念黃興。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 1989年版.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7532600831.
- ^ 2.0 2.1 黄兴. 人民網. [201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 ^ 黄兴之死. 鳳凰網. [200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3).
- ^ 4.0 4.1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 前編. 上海: 中華書局. : 7頁-8頁 [202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克強藏在吉祥巷聖公會樓上將一月,有意與長沙告別,黃吉亭牧師又苦心經營送克強出險……黃牧師送至船上,秘囑曰:『到上海時,卽來一電,只拍一「興」字,卽知君平安無恙也。』於是黃興之名自此定。
- ^ 民国二号人物黄兴. 吳東平. 新浪網. [201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黄兴简介〉. 鳳凰網. [2014-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吳相湘. 《宋教仁:中國民主憲政的先驅》 新版.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5-09-15. ISBN 7532600831.
- ^ 8.0 8.1 8.2 8.3 梁操雅、羅天佑. 《教育與承傳:歷史文化的視角》 新版. 香港: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1-01-20.
- ^ 張玉法. 清季的革命團體 再版.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2-08: 257頁–273頁 [202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3).
- ^ 〈軍國民教育會會約〉,1903年,刊〈紀事〉,《蘇報》1903年第二期
- ^ 劉揆一. 《黃興傳記》. 台北: 帕米爾書局. 1952.
- ^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著、溫哈溢譯(第九章協力林添貴,人物小傳協力楊詩韻). 《孫逸仙》. 台北市: 時報出版. 2010-06-21. ISBN 978-957-13-5208-4.
- ^ 13.0 13.1 《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开国二杰 气壮山河·黄兴》. 新浪網. [200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2-18).
- ^ 錢旡咎編纂:《明德校史》,長沙:明德中學,1947年,刊《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 ^ 《湖北革命知之錄,第55頁;《武昌革命真史前編自敘》
- ^ 馮自由. 《革命逸史》第二集.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45.
- ^ 长沙北正街教堂复堂10周年-曾获黄兴感恩题词. 《福音時報》. 2014-12-30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馮自由. 《革命逸史》第一集 臺一版.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343.
(黃興)欲親至廣州實行暗殺一二滿清大員,以振作全國之民氣。
- ^ 朱德裳. 《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 臺一版. 台北: 新銳文創. 2017: 19.
- ^ 中華民國重要史事.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馮自由. 革命逸史 第一集 初版. 商務印書館. 1939-06: 311頁–312頁 [202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3).
黃克強在民元南京黃花岡先烈追悼會演說辭:『今日為黃花岡諸烈士在廣州死義之紀念日。是役也,去年海上各報均有記載,但語焉不詳……近十年來堂堂正正可稱為革命軍者,首推庚子惠州之役,次為大通之役,此後一二年間寂寂無聞。後二年孫中山先生由美歸,而廣東而日本。乙已年組織同盟會,苦心經營;旋有潮州黃岡之役,萍醴之役,欽廉之役,鎮南關之役,河口之役。河口一役感動軍界,以致復有安慶之役。前年正月有廣東新軍之役。此役敗後,海外各同志更加憤激,即各軍隊中之同志亦非常熱烈,無間於南北。衆論多欲利用此時機,尅日起義,可收全功。是時孫中山先生由美至日本,轉而抵南洋,與各同志集議。此時會議者,東南各省多有代表。議會之地點在南洋檳榔嶼。興與趙伯先、胡漢民兩先生日日商議。當時所缺者惟餉械二項。幸南洋各志士擔任籌款者極形踴躍,得十餘萬元。乃議決由孫中山先生赴美繼續籌餉,趙君與興來內地運動。本擬去年正月即當起義於廣東,後因種種事件均未辦理完善,故遲遲未發。地點議定廣東者,因運有機關鎗四十五支在彼。又廣西軍隊中亦有預備援應。至於內地之佈置,長江一帶譚人鳳先生任之。……』
- ^ 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袁世凱. 《臨時公報》. 北京. 1912-03-31.
兩江一帶軍隊軍隊眾多,事體繁重,參謀總長黃興威望卓著,情形熟悉,特任命統轄佈置,現值建設伊始,時艱孔殷,該總長素顧大局,務當力任其難,為國民謀幸福,本大總統有厚望焉。
- ^ 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袁世凱. 《臨時公報》. 北京. 1912-04-01.
- ^ 《南京留守府條例》. 1912-04-15.
- ^ 《民立報》. 上海. 1912-08-19.
十八日午後孫中山先生乘安平商輪北上,有以張振武案,多勸勿往者,孫甚決心,謂無論如何不失信於袁總統,且我極以袁總統為可靠。故必欲一試目光。黃克強則偶患喉疾,重將行李運岸,並電京詰問張案。
- ^ 《民立報》. 上海. 1912-08-25.
- ^ 朱德裳. 《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 臺一版. 台北: 新銳文創. 2017: 20.
- ^ 程德全應德閎黃興通電. 時事新報 (上海). 1913-07-18.
邇日北軍無端入贛,進迫德安……又復陳師滬瀆,威逼吾蘇……茲准各師長之請,本日宣佈獨立,並由興受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程德全、應德閎、黃興。刪
- ^ 黃興渡美之蹤影. 神州日報 (上海). 1914-07-13.
黃興於六月二十九日夜離芝區高輪南町旅寓赴橫濱,翌日午後搭天洋丸渡美
- ^ 黃興已抵東京. 盛京時報 (奉天). 1916-05-12.
黃興於九日由美國安抵橫濱,當即前往東京
- ^ 黃克強啓事. 新聞報 (上海). 1916-10-12.
興於國慶日辰刻,舊疾復發,嘔血升餘,暈去時許……醫云賤恙必須靜養,方可醫治,凡賜函電,未能答覆,如蒙枉顧,更難接待……雙十節啓
- ^ 黃克強先生逝世通告. 時事新報 (上海). 1916-11-01.
啓者:黃克強先生於十月三十一日午前四時逝世……茲擇於十一月一日午後八時大殮,另諏日開奠……友人代表:孫文、唐紹儀;戚族代表:廖星舫、黃迪卿
- ^ 同聲一哭黃先生(七). 民國日報 (上海). 1917-11-08.
- ^ 黄兴:中山先生的“左右膀”. 《深圳特區報》 (深圳: 深圳報業集團). 2011-03-31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12-24, (349號) [2023-06-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04).
- ^ 黃先生國葬詳記. 民國日報 (上海). 1917-04-22.
- ^ 任大猛. 黃興蔡鍔魂歸岳麓山 開啟中國近現代國葬之禮. 《長沙晚報》. 華夏經緯網. 2013-04-12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 ^ 《黄兴之死》. 鳳凰網歷史. 鳳凰網. [200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3).
- ^ 39.0 39.1 黄兴打下的江山为何老实交给孙中山. 傅國涌. 詭事基地. [2015-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黄兴为何反对青天白日旗?觉得是效法日本国旗. 鳳凰網. 2012-08-11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决裂. 新世界數字出版網. 2011-06-28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 ^ 陶成章遇刺之谜. 中國柯橋網. 2011-07-12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 ^ 黄兴一生戎马屡败屡战 “倒孙”风波中拒任总理. 《湖南日報》. 2011-12-19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 ^ 〈人物风流:黄兴与孙中山生死与共的情谊〉. 《長沙晚報》. 新浪網. [2004-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1-12).
- ^ 陳叔通. 《百梅书屋诗存》.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
- ^ 【辛亥逸事】民国了. 《南都周刊》. 2011-11-03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黄兴 勇健开国 宁静持身. 《新京報》. 新京報社. 2011-04-20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 ^ 吐魯番日報記者 阿部都秀庫爾·斯馬義.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湖南日報》 (長沙: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 2014-10-26: 2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49.0 49.1 49.2 湖南入中的第一奇人——黄兴. 星辰在線. [200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 ^ 杨度和他的朋友. 光明網. 2005-01-19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 ^ 吳東平. 辛亥人物黄兴后人的传奇命运. 《走近現代名人的後代》. 傾城網. 2011-10-19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寻访黄兴拜将台遗址. 新華網. 2011-09-16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 ^ 黃興紀念碑除幕. 晨報 (上海). 1918-12-09.
茲據東京電云:此間各黨名士,如床次內相、田中陸相……等三十五名,業於七日在鶴見總持寺舉行故黃興氏之建碑式……又一電云:昨日舉行黃興追悼碑除幕式,參列者約有百餘人,寺尾博士在碑前演說建碑之經過……碑文題『黃君克強之碑』
- ^ 孫文(孫中山)を歩く 横浜編(鶴見 總持寺) <黄君克強之碑>. 孫文を歩く. 東京紅團. 2014-04-05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4-07-21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 ^ 纪念黄兴诞生130周年 铜像揭幕仪式在长沙举行. 人民網. 2004-10-24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 ^ 1997年长沙县行政区划. 行政區劃網. 2010-11-29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延伸閱讀
[編輯]- 《「驚人事業隨流水」:甘當配角的黃興》,傅國涌,《書屋》,二〇〇五年第八期,湖南長沙。
- 《長沙地名古蹟攬勝》,陳先樞、金豫北
- 《惟楚有材——長沙世界之窗大型雕塑人物卷》,魏文彬
- 《孫中山與黃興》,關濤、李振德
- 《黃興與中國革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薛君度 著,楊慎之 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參見
[編輯]教育職務 | ||
---|---|---|
前任: 宋教仁 |
國民大學校長 1913年-1914年 (彭允彝代理) |
繼任: 黃雲鵬 (中國公學大學部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