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明朝)
外观
刘健 | |
---|---|
大明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 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 | |
籍贯 | 河南河南府洛阳县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希贤,号晦菴 |
谥号 | 文靖 |
出生 | 宣德八年(1433年) 河南洛阳县 |
逝世 | 嘉靖五年(1526年) 河南洛阳县 |
墓葬 | 洛阳洛龙区刘健纪念馆 |
出身 | |
|
刘健(1433年—1526年),字希贤,号晦菴,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刘健出身书香门第,父刘亮,任三原教谕。健少端重,与同乡阎禹锡、白良辅游,得理学名家薛瑄真传。景泰四年(1453年),刘健中式癸酉科河南乡试,天顺四年(1460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初年,修《英宗实录》,进翰林院修撰。[1]此后,刘健累官詹事府少詹事,充任东宫讲官,受知于尚为太子的明孝宗。
弘治朝
[编辑]孝宗继位后,进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2]弘治四年(1491年),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十一年春,进少傅兼太子太傅,代徐溥为首辅[3]。刘健善断,谢迁善持论,而李东阳性温而多智谋。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赞。
正德朝
[编辑]明武宗继位后,因听信刘瑾等太监谗言,刘健等遂谋划去除“八党”,结果计谋失虑,被刘瑾等人得利,最终弹劾未成功,刘健只能辞职。后刘瑾诏列五十三人为奸党,榜示朝堂,以健为首。之后又被削籍为民,追夺诰命。[4]
晚年
[编辑]刘瑾被诛后,刘健恢复官职。明世宗即位,派人慰问,并以司马光、文彦博比之。嘉靖五年(1526年)卒,年九十四。赠太师,谥文靖[5]。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史·卷181》:刘健,字希贤,洛阳人。父亮,三原教谕,有学行。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瑄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起之忧中,固辞,不许。书成,进修撰。
- ^ 《明史·卷181》:三迁至少詹事,充东宫讲官,受知于孝宗。既即位,进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 ^ 《明史·卷181》:弘治四年进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十一年春,进少傅兼太子太傅,代徐溥为首辅。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同列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圣心开悟,而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纳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容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东阳,而下容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健及东阳、迁至平台面议去留。乃去遂安伯陈韶等三人,而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
- ^ 《明史·卷181》:健等遂谋去“八党”,连章请诛之。言官亦交论群阉罪状,健及迁、东阳持其章甚力。帝遣司礼诣阁曰:“朕且改矣,其为朕曲赦若曹。”健等言:“此皆得罪祖宗,非陛下所得赦。”复上言曰:“人君之于小人,不知而误用,天下尚望其知而去之。知而不去则小人愈肆。君子愈危,不至于乱亡不已。且邪正不并立,今举朝欲决去此数人,陛下又知其罪而故留之左右,非特朝臣疑惧,此数人亦不自安。上下相猜,中外不协,祸乱之机始此矣。”不听。健等以去就争。瑾等八人窘甚,相对涕泣。而尚书韩文等疏复入,于是帝命司礼王岳等诣阁议,一日三至,欲安置瑾等南京。迁欲遂诛之,健推案哭曰:“先帝临崩,执老臣手,付以大事。今陵土未干,使若辈败坏至此,臣死何面目见先帝!”声色俱厉。岳素刚正疾邪,慨然曰:“阁议是。”其侪范亨、徐智等亦以为然。是夜,八人益急,环泣帝前。帝怒,立收岳等下诏狱,而健等不知,方倚岳内应。明日,韩文倡九卿伏阙固争,健逆谓曰:“事且济,公等第坚持。”顷之,事大变,八人皆宥不问,而瑾掌司礼。健、迁遂乞致仕,赐敕给驿归,月廪、岁夫如故事。健去,瑾憾不已。明年三月辛未诏列五十三人为奸党,榜示朝堂,以健为首。又二年削籍为民,追夺诰命。
- ^ 《明史·卷181》:瑾诛,复官,致仕。后闻帝数巡游,辄叹息不食曰:“吾负先帝。”世宗立,命行人赍敕存问,以司马光、文彦博为比,赐赉有加。及年跻九十,诏抚臣就第致束帛、饩羊、上尊,官其孙成学中书舍人。嘉靖五年卒,年九十四。遗表数千言,劝帝正身勤学,亲贤远佞。帝震悼,赐恤甚厚,赠太师,谥文靖。
官衔 | ||
---|---|---|
前任: 徐溥 |
明朝内阁首辅 1498年-1506年 |
继任: 李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