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井屿
虎井屿 | |
---|---|
地理 | |
位置 | 东亚 |
坐标 | 23°29′25.70″N 119°31′33.20″E / 23.4904722°N 119.5258889°E |
群岛 | 澎湖群岛 |
周围水域 | 台湾海峡 |
面积 | 1.9972[1]平方千米(0.7711平方英里) |
管辖 | |
中华民国(台湾) | |
县 | 澎湖县 |
乡 | 马公市 |
虎井屿是澎湖群岛岛屿之一,是澎湖群岛的第七大岛,旧称为“船篷屿”、“台屿”,虎井屿穿越北回归线。
由来
[编辑]虎井屿旧名称为船篷屿、台屿。有关虎井屿名称,根据《台湾府志》(蒋志)记载“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台湾府志》(高志)亦记载“形如虎临深”,可知因其地形而得名。
景点
[编辑]观音公园
[编辑]观音公园的观音像是旅居香港的乡人陈英杰先生于民国83年(1994) , 聘请山东业州雕刻厂的雕刻师所雕刻的四米高汉白玉观音巨像,并远自泰山运来石材及曲阜的琉璃瓦,捐赠给他睽违一、二十年的故乡。经多方商讨后,众人最后在大音宫(今观音庙)的观音佛像前掷笅,选定西山顶做为兴建慈恩亭及观音神像的安置地。,但因观音像无法直接由船运回,于是观音像被分成三等份运回虎井。在将观音像黏合回去时,不知道负责的师傅是故意的亦或其他原因,观音像就留下了两条明显的接痕,天气良好时从这里可以远眺临近岛屿。
南进指挥所
[编辑]虎井屿由于战略地点重要,遍布二次大战时日军所遗留的军事设施,处处可见历史在虎井留下的刻痕。现存在虎井的南进指挥所,相传是日本将领山本五十六作为日军侵略珍珠港的基地,攻击珍珠港的攻击代号“虎、虎、虎”传说就是从虎井中的“虎”字而来。但考究史实,此说法难以成立。
哨所配置情形,内仅由蓄水池、大型寝室、军械室、干部寝室以及通往瞭望台上方的通道口,还缺乏厨房等必要设施,应该仅是一个独立班哨的配置大小,其生活上恐要补给还要靠连、营单位提供尚能维持,且在国军尚未撤离之前,该处也可以看到国军经营建设的方式,是有别于日治时期目前还保留在澎湖各处独立哨所情形。
地形
[编辑]虎井屿是澎湖群岛的第七大屿,面积约为2.133平方公里,该屿的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并由东、西两大玄武岩方山组成,其中间的中央地势低平,柱状节理的玄武岩分布在海边的险峻悬崖,虎井屿的景观与桶盘屿十分相似。
虎井屿控制进入马公港重要位置,所有大型船只都必须经过附近海域,也和澎湖西屿军事管制区遥遥相对,更显其军事上的价值,虎井西山玄武岩经过道路铺设的影响,就柱状节理已不太明显,然东山因军事管制仍保留相当完整且巨大及明显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不过因为风化影响偶有巨石掉落情形,必须经由当地驻军清理,才能维持北边小路的通行。
靠近东山北方岸边,有一独特岩石奇景,未曾出现在澎湖所有资料之中,其玄武岩应为单独喷发出地面时,缺乏整体或其他岩石的支持或是附近地质已被侵蚀,导致岩柱体约有二层楼的高度,一个倒U字型插入地表之中,堪称一绝。
人口与行政区划
[编辑]根据澎湖县政府所提供的2008年7月份户数与人口数统计表,可以得知目前虎井的户数为233户,人口数为664人。虎井是澎湖县马公市两个离岛行政里中的其中一个(另外一个为桶盘里)。目前岛上设有海水淡化厂、电信公司机房、卫生室,教学单位设有中正国中虎井分部和虎井国小。
虎井沉城
[编辑]可是沧桑几变更。
寂寞山河沈旧恨,
屏藩海国值时清。
难寻危堞千层砌,
犹见颓垣一片倾。
我欲燃犀来照取,
骊龙颔下探晶莹。
澎湖古八景其中之一的“虎井澄渊”,在天气晴朗且大退潮的时候,从虎井屿东山的海岸往海底望可以看见类似城墙建物的影像在海中若隐若现。在澎湖县志和台湾通史都有记载着有关于这个海底城墙的故事[2]。晚清著成的《澎湖厅志》卷十四收有吕成家之〈虎井屿观海中沉城〉一首。
昭和七年(1932年),台北帝国大学教授久保得二游历澎湖时,著有〈澎湖杂咏〉,当中一首为“多事沧桑岁月侵,秋潮涵碧不知深。新晴午日移舟去,虎井沉城试一寻”收于《澎湖游草》。[3]
潜水专家谢新曦曾在1976年时接受当时澎湖县长谢有温的委托,进行寻找虎井沉城正确位置的任务。终于在1982年,在虎井东山外海海底发现类似沉城的建物。1982年10月23日,谢新曦带着他数名学生(魏文宗、黄郁文、陈应中)从虎井屿面对马公市莳里乡方向距离海岸两百米处下潜约4米,就看见了类似长墙的物体。
有人说所谓的海底古沈城其实是断裂的岩脉,但是它工整画一的墙体却又让人无法解释;有人说那是1622年荷兰人占领虎井时修筑的城堡,遭明军炸毁沈入海底;有人说这乃史前文明的遗迹,人类活动的证据。
2001年8月,葛瑞姆·汉卡克(Graham Hancock)根据安提利亚台湾假说理论与罗伯特.菲森(Robert Fuson)教授的著作《传奇大洋岛》(Legendary Islands of the Ocean Sea)前来澎湖,并于日后发表著作《上帝的魔岛:地中海、大西洋与太平洋区陆沈之谜》[4],亦有同行日本学者(另一说为记者)大地舜(だいち・しゅん)说这是数千至数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5]。
天气晴朗退潮时,必须站在东山山头始能看到所谓“虎井澄渊”,圆形类似箭楼的建筑很靠近东山海边,类似城墙面的建筑连接着箭楼向东方延伸出,目视约100米后就无法看到了。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島嶼簡述. [202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 ^ 连横,《台湾通史》,卷十六 城池志
- ^ 杨云萍,〈“澎湖游草”及其他〉。〈台湾风土〉第107期。1950年7月31日。
- ^ 葛瑞姆·汉卡克. 《上帝的魔島【續篇】:地中海、大西洋與太平洋區陸沈之謎》. 台湾先智出版社. 2004-10-05. ISBN 9789867719607.
- ^ 柯宜君、古仁,《神秘的澎湖虎井沉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时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