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Dgg32 (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欢迎加入维基百科[编辑]

欢迎您加入维基百科大家庭!在动手之前,请先抽出时间了解我们的版权信息(还有一篇Wikipedia:简明版权信息帮助您理解),并阅读Wikipedia:如何编辑页面守则与指导中性的观点Wikipedia:帮助。维基百科是自由百科全书,请不要加入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您可以到Wikipedia:沙盒中实验一下,有什么问题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提出,或者直接与我联系。您也可以在右上方的参数设置“您的昵称(签名时用):”旁边放下你喜欢的署名,在讨论后便请签名。希望您会喜欢这里。你也欢迎在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维基人列表留名﹐大家多多联络噜。

--Wing 10:18 2004年11月22日 (UTC)

欢迎加入[编辑]

Wikipedia:生物兴趣小组维基人列表,这里有生物背景的维基人,欢迎签名,如果有生物的问题,也比较容易找到帮手。非条目编辑页留言记得签名,用工具列由右数来第二个icon。--KJ (talk) 13:08 2005年7月3日 (UTC)

编辑[编辑]

哈啰~你可以多练习一些运用维基语法的编辑技巧,以更符合维基百科的格式,包括模板的运用、interwiki、wikify等,请阅读一些Help:编辑手册--KJ (talk) 13:51 2005年7月3日 (UTC)

interwiki[编辑]

如果编辑的条目可对应的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可以在条目内容下标上[[en:條目名稱原文]],en表示英文版、de表示德文版、fr表示法文版,标示后连结会自动出现在页面左边,就不用另外在条目中做连结了。(建议你用分生组织练一习一下这个小技巧)--KJ (talk) 02:14 2005年7月5日 (UTC)

已建条目鸮形目,建议翻译条目猫头鹰与之合并,或者分别定位,鸮形目介绍较专业的知识,猫头鹰条目介绍较科普的知识,需要统筹一下两个条目的内容--雪鸮◎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鸮 [[]] 01:08 2005年7月14日 (UTC)

条目写得相当不错, 鼓励[编辑]

条目写得相当不错, 鼓励,老维基人再接再厉--210.82.118.225 07:19 2005年7月19日 (UTC)

生物学首页筹备中,希望您能够参与--Super1o^-^o留言 07:45 2005年7月19日 (UTC)

给你gmail信箱里发了封信[编辑]

高兴的话哪天咱们出去搓一顿 --polyhedron(古韵) 15:08 2005年7月19日 (UTC)

你把我加msn吧[编辑]

biopolyhedron@hotm....

上传图像[编辑]

您上传的许多图片在各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很可能用到,建议您将之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上传后在各版本引用的语法,和内部引用的方式一样,这样不但可以让各语言版本共享图片,也可以减低中文维基百科的空间压力喔~建议你使用--KJ (talk) 14:21 2005年7月22日 (UTC)

另外,上传的图像记得加上和原来图像相同的版权喔~(例如天鹅湖图片的版权是{{GFDL}})--KJ (talk) 15:48 2005年7月22日 (UTC)

上传到共享资源方法和上传到中文维基百科的方法一样,首先要先注册一个账号(共享资源的账号和维基百科的账号并不流通,你可以注一个一样的,也可以选个新的)。接着在页面左下就可以看到Upload file,点进去后就可以依你在中文维基上传的步骤继续进行上传动作了!关于版权方面,虽然你都有注明出处,连结后也可以看出是版权开放的图片,但是为了管理方便(也避免被管理员误删),还是请你将图片页直接标上版权,更多的版权资讯,请参阅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Mit freundlichen Grüßen--KJ (talk) 18:24 2005年7月22日 (UTC)

怎么找你最快?[编辑]

给你不同的邮箱发信你都没反应 msn不知道是隐身还是不在 一直想找你吃饭聊聊天 这地方太不私人了,谁都能看见咱们俩说话。。。 --polyhedron(古韵) 23:47 2005年7月24日 (UTC)

Kein Problem![编辑]

wie Überschrift

--polyhedron(古韵) 23:52 2005年7月24日 (UTC)

我想翻译这个英文条目,但是英文内容并不理想,我也是外行,翻译完后,希望您能帮助校对完善,谢谢,另外古韵要做微生物的整个计划,不知道您会不会参加,记得古韵先生和您是在同一所学校喔:)--Super1o^-^o留言 08:39 2005年7月30日 (UTC)

听说香港有人因为BT被捕[编辑]

还是被海关逮捕?好奇怪。不是警局逮捕啊?给个连接啦----Truth---对话页 09:12 2005年7月31日 (UTC)

建议您将这张图重新制作[编辑]

您好像是截的图,如果能直接制作成图片一定会更清晰噢。如果只能截图的话,建议您用png格式保存。目前图的颜色失真,视觉效果不理想啰。玉米^ō^麦兜 18:51 2005年8月4日 (UTC)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截图之后用画图程序打开,以png格式另存为(也可以直接保存为bmp)。不过最好还是用更专业的软件好一些的。玉米^ō^麦兜 06:09 2005年8月5日 (UTC)

写完条目加一下跨语言链接吧[编辑]

至少需要在中文和一种外文间相互加上链接。这样的话其余的语种机器人会自动更新的。还有一个必要的地方:如果有些词汇中文翻译不统一,不加跨语言链接容易造成两个繁简条目互相不知道,加上以后查一下英文,如果已经有了的话重定向就可以了。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00:28 2005年8月7日 (UTC)

Ich werde bald nach China zurück gehen[编辑]

Ich gehe am 24ten.Wenn du Lust hast, mit mir eine Mittagessen zu haben, können wir einen Termin ausmachen.--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09:21 2005年8月15日 (UTC)

自由射手[编辑]

您好。感谢您为《自由射手》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不过我想,百科全书应该不是钜细无遗提供剧情的网站。希望您能把剧情简介精简化,避免加入“某某译名是错的,将错就错”之类的批判性语句,同时多讲述该剧的艺术背景或影响。 -- Tonync (talk) 00:09 2005年8月19日 (UTC)

看来您是艺术研究学家!提醒您维基百科的统一格式,生卒年用([[1900年]]-[[2000年]])。您用的*、+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 Tonync (talk) 22:57 2005年8月19日 (UTC)

建议:附上原文姓名[编辑]

嗨,您好,您对音乐条目的贡献真是良多 ^_^ 。不过我有个建议,因为各地译名不同,虽然您好像会尽量以不同的译法重新定向,但是也很难一网打尽,因此我有个建议,就是在条目中加入姓名的原文,例如:丹尼尔·巴伦波伊姆(Daniel Barenboim,生于....),这样读者用英文查找就可以找到了,不知您觉得如何?一点小建议,请参考 ^_^。 --puresusan 02:31 2005年8月27日 (UTC)

拉丁文[编辑]

好久不见了!按惯例,一般属和种(包括亚种、变种)的拉丁文名称应用斜体,科及以上分类单元及其它标注性文字用正体。还有,现在真核生物分类我根本不敢碰。按现在的系统进化分类很多分类单元要完全重写了,只好单搞细菌了。--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8:41 2005年11月25日 (UTC)

分类框的问题[编辑]

各语言版本的分类框采用了不同的模板。中文目前的分类框大概有一半没用模板,另外一半是和英文兼容的模板,但和德文的完全不兼容。你看一下我现在改的那个黑腹果蝇。我一般的处理办法是拷英文的分类框或者是拷中文其他相近物种的分类框。--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32 2005年11月25日 (UTC)

电影截图[编辑]

您好,谢谢您给我提出问题,“自己电脑里制作的电影截图”应该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中有这一项,具体操作请参看Category:合理使用屏幕截图。--Isnow 13:13 2006年1月1日 (UTC)

首先谢谢你把乐团指挥的名字都翻成中文。但我觉得不应该把条目名称改为皇家音乐厅乐团,正确的乐团名称应该是王家音乐厅乐团。留意乐团的英文名字,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Royal是指国王的,因此应该用王家。假如是是皇家音乐厅乐团的话,英文就应该是Imperi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当然也要看看荷文:

  • 王家音乐厅乐团: Koninklijk Concertgebouworkest
  • 皇家音乐厅乐团: Keizerrijk Concertgebouworkest

Jerry~雨雨 Maximio 04:46 2006年1月2日 (UTC)

我清楚你将条目名称改换成皇家音乐厅乐团,是根据Wikipedia:命名常规中“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但就在“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的下一项,就是“必须精准简练”。我承认,皇家一词是人们常用,但很多时候无疑是误用。荷兰历史并无皇帝,何来有皇家呢?因此皇家音乐厅乐团的译法是错误的。我并不介意其他网站使用这个错误名称,但Wikipedia作为网上参考书,应当使用精确的意译,还原事实的真相。至于说“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一项,我觉得在音译一个名称时,才可作为首要考虑标准。至于意译一个名词,应当重视他的本身意义,而非流行度。为了众人的习惯,将Koninklijk 扭曲成 Keizerrijk,是不应该的。当然,我们也要尊重读者的习惯,所以应该将皇家音乐厅乐团重导向至王家音乐厅乐团,我也觉得有这样的需要,只是没来及做,让君代劳了。

至于说香港皇家警察皇家爱乐的提法,是有历史原因,而且是某些英国人自吹自擂的体现。毕竟,王家一词缺乏气势,而这两支队伍建立是,英王兼任印度皇帝,因此用字,显得霸气一点。(*但显然是误译,他们也知道,所以香港所有法律文件以英文为准*)我也承认香港人总喜欢将英国的东西说得高一个层次,因为他们的艺术方面评核都是英国那些Royal Academy of xxx 负责的,说得高一个层次,自己也好像高一个层次。

至于说联想方面,那我可管不着。只有在条目中作解释(*我都做了*)。说不定能吸引人来看看:“哪个姓王的一家那么厉害,有队音乐厅乐团呢??”

Jerry~雨雨 Maximio 11:46 2006年1月5日 (UTC)

um....我尊重你的意见..... 不过,自由射手这个译名还是第一次听喔! 平时我都是听说魔弹射手的喔! 多谢赐教! Jerry~雨雨 Maximio 10:48 2006年1月15日 (UTC)

个人赞同改为“魔弹射手”,参考de:Freischütz的解释。之所以“皇家”改“王家”以及“菩提树下大街”改为“椴树下大街”,是因为全中文世界都在用错的。而“魔弹射手”还有“演化”(“进化”),尽管大陆普遍用一个错词,但至少台湾普遍用了正确的词,(确实我原来“魔弹射手”和“自由射手”也都听说过)所以综合两个因素我同意使用台湾的译法。--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0:59 2006年1月15日 (UTC)
什么是对错?日本把教科书中的入侵南京改成进入南京,世人便要跟他们的?只有台湾把进化改成演化,如果你信教育部的官方理由,你信进入南京好了。仙弩留言2012年8月9日 (四) 15:10 (UTC)[回复]

unter den Linden[编辑]

我知道是椴树,也在文章里加说明了。搜google"菩提树下大街"有10000项,艘"椴树下大街"只有36项,文章还基本都是Linde的辨析。所以标题还是尊重大众习惯了,没办法。--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1:08 2006年1月13日 (UTC)

这样,如果你能在世界上找到一条名叫Unter den Pappelfeigen / Unter der Pappelfeige / Unter einer Pappelfeige的街,我就改。  :)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1:46 2006年1月13日 (UTC)

担轮幼虫[编辑]

英文和法文是trochophore,没有到德文的链接--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17 2006年1月16日 (UTC)

德文是Trochophora,但不知道和veliger是不是一种东西,我没专门学过。--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25 2006年1月16日 (UTC)
金山糍粑写的是“面盘幼体”或者“缘膜幼体”。我拉丁文没好到看见一个词都能知道什么意思,反正velum和veliger这两个词我都没见过。另外,冠轮动物主要是海生的,陆生种类肯定没担轮幼虫,淡水的我不知道了。--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33 2006年1月16日 (UTC)

生物分类的格式问题[编辑]

中文的分类框是抄英文的,格式见Wikipedia:专题/生物,跟德文的不兼容,建议以后尽量从英文的抄,或者抄中文类似条目的改,要不然我还要重新格式化。--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37 2006年1月16日 (UTC)

一棵树[编辑]

我在我们那儿用ARB(一个作树软件)扒下来的动物18S rRNA树,或许有些用处,尽管我可以肯定,有一些分支是不准确的。[1]

Platyzoa[编辑]

不知道是不是你自己译的?我没google到。建议翻译作扁虫动物而非扁形动物总门,以免出现歧义(也有人用“扁虫”代表扁形动物门的,但不太多。另外对于学名后面没有明确分类级别后缀的(动物的纲以上通常没有记号区分级别),建议条目名称不要带縂门亚界之类,因为各种动物学家经常高兴了就改个级别騗文章数灌水,不用分类级别的话,条目名称稳定一些。--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2:36 2006年1月16日 (UTC)

说实话,有用的东西不多[编辑]

日本早期译的东西,都译成汉字,比如大部分的动植物分类,且中文世界已经基本采用了。新近的几乎全是一堆音译片假名,说实在的我觉得对日本人自己都不如不译呢。使用这些词汇应当慎重,若已有中文译法就不要用日文的。--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3:05 2006年1月17日 (UTC)

仔细看了看,还是有一些有用的。不过仍然建议一下,有些词汇最好能在文章里直接加上译名的讨论,真搞这些翻译的日本人没准也跟咱们水平差不多,建议没有现成中文的话还是至少先写出原文,可能的话查到原始paper看词源。而且门以上的分类系统学界最近十多年一直没有共识,建立条目的语气不要太确定,条目也不要加级别名称。

您好![编辑]

您好!我不知道 how to write "I don't speak Chinese very well"。 Can you help me? I see you have edited loads of pages so maybe you are an admin. My page is User:Dacxjo. Thank you!

Hallo![编辑]

Hallo, 评论! Ich wollte wissen, wie schreibt man auf Chinesisch, dass ich nicht sehr gut Chinesisch spreche. Ich weiss dass ein Schriftzeichen "da" oder "de" ausgesprochen ist, aber ich weiss nicht wie es geschrieben ist: 我普通话说[?]不好. Eine andere Frage die ich dir stellen wollte war: muss ich 普通话 oder 国语 schreiben?

Ich hoffe, dass du mich verstehen hast, denn ich spreche English besser als Deutsch. :) Danke! Dacxjo

您不明白我说什么。:) I know that Mandarin Chinese is compulsory, but, can you tell me how to write "I don't speak Mandarin Chinese very well"? Ich weiss dass Mandarin Chinesisch ist Pflicht, aber kannst du mir sagen wie schreibt man "Ich kann nicht sehr gut Mandarin Chinesisch sprechen"? Danke! Dacxjo

Problem solved! Thank you anyway! :D Dacxjo

关于葡萄糖到6磷酸葡萄糖的反应热问题[编辑]

回复:谢谢你的资料。只要数据正确就OK。ParadiseW 05:59 2006年1月26日 (UTC)

合唱被你抢了[编辑]

一直计划要编的,但是没找到一个很整的时间。只好帮你审稿了。顺祝新年快乐!--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12 2006年1月26日 (UTC)

想起一个,如果你对音乐会感兴趣的话,明天(礼拜五)晚上19:00在Dom旁边(好像是东边)的Glocke有一个庆祝莫扎特生日的音乐会,我们队在里面唱一个曲子。如果想听合唱专场的话,2月5号礼拜天在Unsere Liebe Frau(Dom西边不远的那个教堂)有我们(我在Kammerchor)和大队的演出。票价我都不清楚,怎么买也不确定,不过我们自己的专场按以往规矩,如果团员的朋友愿意提前进去帮着搬台子什么的可以免票。--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51 2006年1月26日 (UTC)

关于格式[编辑]

您好,我很喜欢您的选题,现在维基有太多应景性的条目,比如球员阿、街道啊、商场阿,而许多应有的条目却没人理会。所以看到您能够创建这么多有意义的条目真是十分敬佩。

但是我注意到,您在翻译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会保留一些西文的标点符号,Wikipedia:格式手册建议我们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所以希望您能随手将这些小瑕疵去掉。谢谢--Demos(Talk) 09:45 2006年2月2日 (UTC)

谢谢[编辑]

谢谢您帮助完成翻译了腹部,因为不是专业人士,自己翻译起来,十分痛苦,远没有想象的容易,您能够帮忙收拾烂摊子,真的十分感谢,也了了我的一桩心事(鞠躬~致意~)--边缘o^-^o留言 13:26 2006年2月17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编辑]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9:32 2006年2月20日 (UTC)

哪天去骑趟车吧[编辑]

我已经有终极目标了——不来梅到汉堡。经过昨天的实验,我这种不适合运动的人撑下来了100公里,费了6个小时多一点儿。如果气温再高点儿,天气好,刮西风,做好各种准备,练练体能,骑到汉堡,150公里还是可能的。我没全疯。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28 2006年2月20日 (UTC)

也好。从不来梅骑到汉堡不是短时间可行的,虽然是我的终极目标,但最近一阵逛逛汉堡也不错。实现目标之前还是要练练体能的。汉堡的街道图我有,但没有骑车路线图(不来梅周边50公里左右的骑车路线我有)。哪天(最好是礼拜天吧)如果想去了别忘叫我。--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8:26 2006年2月21日 (UTC)
骑车去过一次汉堡了,幸存。。。10个多小时。沿途的景色也不错。如果自行车往返都在火车上是不是要7块钱了?有没有更便宜的?哪天去到附近城市逛别忘了叫我,除了Daemonhorst不想再去了。--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1:05 2006年4月20日 (UTC)

德语特色条目[编辑]

谢谢解释。同时提醒你留言后要签名喔!-- tonync (talk) 22:40 2006年3月8日 (UTC)

来源不明的图像[编辑]

您上传的文件Image:Tristanakkord.jpg Image:Tristan und Isolde.jpg Image:DC-Schema.png Image:Sinornithosaurus.gif由于缺乏来源信息怀疑侵犯版权或其他原因,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请尽快补充该内容,否则文件会被删除。维基百科十分着重版权,请参考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谢谢。--Shinjiman 13:24 2006年3月25日 (UTC)

卡拉扬的阿尔卑斯[编辑]

请问一下,您说卡拉扬的阿尔卑斯交响曲“偷工减料”,是为什么呢??

我听来听去,觉得卡拉扬金版这张实在很完美,第一次听的时候,日出那一刻整个人被震撼的愣在那里快要掉下眼泪! Lecter 12:11 2006年4月11日 (UTC)

欢迎您对于人物条目的性别说明发表意见[编辑]

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如果您有时间,欢迎您发表意见。有一个问题,如果某人的性染色体异常,比如多了一个X或Y或其它的,该怎样定义性别?谢谢。--Pierre 14:07 2006年4月21日 (UTC)

多谢您的解释!-Pierre 14:04 2006年4月23日 (UTC)

欢迎您对中国条目提出修改意见[编辑]

中国条目已经提请Wikipedia:同行评审,欢迎您前往发表修改意见。谢谢!--Pierre 22:33 2006年4月27日 (UTC)

心脏[编辑]

我已经上传了。这两个文件其实不需要额外的绘图软件,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和一些时间。前一幅图是根据SVG生成的,我下在了SVG并用文本编辑器编辑(由于SVG是矢量图和文本格式的),然后用Firefox浏览,截屏并用Paint剪切出有效部分。后一幅图,我找到原图,并用Word文件的绘图功能,把英文用相近的颜色覆盖掉(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过渡),然后在上面放中文文字,最后用Word的另存为HTML方式,产生GIF图。--用心阁(对话页) 15:20 2006年4月28日 (UTC)

你写的很不错,继续加油,希望能登上首页作特色条目展示Sangye 01:44 2006年4月29日 (UTC)

开普敦提请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开普敦已提请特色条目评选,经过上次提名失败后,从英文版基础上再增补及重写了不少部分。请到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加入你宝贵的意见。(抱歉,两日内麻烦各位两次。)--Dracula·聊天室 11:06 2006年4月30日 (UTC)

心脏[编辑]

6票支持,3票反对,刚刚好满足Wikipedia:特色条目的当选要求。你可以尝试给投下反对票的维基人的迎虎对话页进行留言,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改投支持。投票期截止至5月9日。P.S:图片版权问题确实很严重,我越俎代庖替您作主修订版权格式了:P有不同要求请留言给我。Image:The back of heart chinese1.gif没有找到原图,如果来自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某个项目,请提供一个连接给我。如果不是,请注明该图的出处和来源,使用fairusecn就可以了。--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3:10 2006年5月6日 (UTC)

  • = =bbb没关系,我认为质量足够了。我个人感觉维基百科上地域性满强的,非“自己人”的贡献或者特别有意思的内容,很少有人会集体出动支持(当然不是歧视对方而故意投反对)。评选失败的条目随时可以再拿去评选,像琉球国已经是第3次评选拉。如果真的失败了,下次可以再来的。只不过多等几天而已:P--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1:07 2006年5月7日 (UTC)
  • “不应期”?特色条目评选规定上没有这个说法。我只看到新世纪福音战士屡屡出现在评选台上。当然,间隔一段时间再提请投票是比较稳妥的。在我看来你绝对符合维基百科内容专家的称号拉XD--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1:21 2006年5月7日 (UTC)
    • 言重了,我不是动物保护协会的,只是对于一个特色条目,你得让它尽量完美,至少在概念上你必须完整表达,但是可以有详略安排。也就是说条目是心脏,而不是人的心脏,那么意味着是生物学上的心脏,而不仅仅是医学的心脏那么至少要突出生物学上心脏的共性,我的整合意思是如何整合好生物学与医学的内容,并不是要达到人兽55比。我说了想想,因为我也没有想好,就像首段概述,要根据你全文的内容来写,到底是写人的还是综述生物的或是脊椎动物的,要不然我也尝试改了。另外,我的意见中文的心脏言明了是个脏器,我觉得用不着写入非生物的内容。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意见。Efm 04:45 2006年5月6日 (UTC)
  • 所有图片均添加了版权标示,我选择了较宽松的版权协议,如果您认为哪张修改过的图片比较值得阁下保留,我会使用要求署名的资源版权格式。清浏览一下看看是否哪张图片需要修正版权。--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1:55 2006年5月6日 (UTC)

我协助写了一篇心形符号,请多多指教! Hkrocket 13:30 2006年5月6日 (UTC)

干脆不是生理、医学的东西就拿出去吧,放到消歧义页里去(),省得人家乱说。 Burea Acupotter'n TALK? 14:21 2006年5月6日 (UTC)
多谢赞赏。不过后面这一个月可能就不能这么关注啦~∶) 再提一条建议,我想你能完成的:稍微说说心脏疾病那块,那一节太可怜了~ Burea Acupotter'n TALK? 14:47 2006年5月6日 (UTC)
其实我是不赞成“心脏”条目写一堆跟生理学无关的东西的,因为毕竟是“脏”嘛。如果非要写,主页面名必须改成“心”;如果不改,必须另建“心 (社会)”页面。否则逻辑就不通,我看着也别扭。
至于入特的问题,这次不行,就请行评(peer review),或者评优(good article),不管怎么说走一步算一步,先把牌子打出来,总有一天会入特的。 Burea Acupotter'n TALK? 11:23 2006年5月7日 (UTC) (呵呵,我比较喜欢用简称)

Chemie[编辑]

当然要祝你考好了,呵呵,我X科就选的这个~ Burea Acupotter'n TALK? 04:58 2006年5月7日 (UTC)

不必客气[编辑]

关于心脏条目,我提的意见有接受,所以改成了支持,说实话,这个条目还是比较详细的。值得成为特色。另外,我还有点纳闷,因为现在编写条目的大部分都是海外的留学生?大陆的人都那去了?--信陵使 21:42 2006年5月7日 (UTC)

回应拉票的大大[编辑]

我看有空我帮你做做吧,我PS还算熟练PhiLiP 16:03 2006年5月7日 (UTC)

心脏条目[编辑]

根据条目的评选规则,只说明约两周的期限为投票期,没有说明一定紧守两周。不过,由你提名至今总共有十四天,所以我认为应该可以结案陈辞了。投票结果为10票支持,4票反对,入选特色条目。--Dracula·聊天室 09:31 2006年5月8日 (UTC)

祝贺[编辑]

首先恭喜你又产出一个特色条目,尤其是这么大的生物医学的题目,我实在没有勇气去写,实在很佩服你,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就想帮忙推一下。好在你有契而不舍的精神,才有可能成功,我也在关注这个投票的过程中(很惊险的过程,^-^ ),复习并学到很多,所以我也很感谢你。顺便再提一个建议,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还是希望你能再思考一下,开头的那段再补充一下,写一段整篇的摘要,让读者可以即使不读完全文,也可以掌握整个条目的内容,这样也许更好些,虽然真的很不好写,但我想你没问题的。Sangye 14:59 2006年5月9日 (UTC)

华格纳的指环[编辑]

问个歌剧的小问题,我想开始接触尼伯龙根的指环,但还在考虑要从谁指挥的版本入门好(我很少接触华格纳的作品),不晓得您能不能提供点建议呢?Lecter 10:50 2006年5月14日 (UTC)

感谢那么详尽的说明!我在澳大利亚这里真是文化沙漠,索尔蒂的指环要200澳币起跳(大概120欧元吧)。我决定从美国网站订索尔蒂的好了。

说到福特文格勒,好像很多人把他录的都当经典,之前听人推荐买了一张他55年录的贝九(EMI出的)[2],音质差的吓人,还没听完第一乐章就关掉了,也听不出他经典的地方。Lecter 18:45 2006年5月14日 (UTC)

看错了,是55年死后出的唱片,现在才发现这是40年代录的,难怪音质只能到这样。Lecter 19:07 2006年5月14日 (UTC)

原来如此。我重听了一遍,合唱那边还真的不错。Lecter 06:07 2006年5月15日 (UTC)

此投票正在进行中,请您积极投下您手中宝贵的一票,谢谢您。--travel 17:09 2006年5月22日 (UTC)

拉票拉票了[编辑]

在下正在编写翻译的条目费利克斯·冯·卢克纳尔User:Hennessy提请正在这里参与新条目推荐的评选,希望您能前来发表意见,随时欢迎您参与本条目的编辑。--PhiLiP 05:53 2006年6月1日 (UTC)

请求[编辑]

Hi,欢迎阁下加入Wikipedia:同行评审/农业税,谢谢!Cncs|(对话) 16:59 2006年6月3日 (UTC

吉奥瓦尼·特拉帕托尼[编辑]

Dgg32兄:

有关赫尔穆特·科尔那一小段是否可以再详细一点。而特拉帕托尼在记者会的前因(球队三连败)后果(从此不再在记者会说德语)可参考附德国之音的连结。[3]

--Chong Fat 08:08 2006年6月30日 (UTC)

Ubuntu[编辑]

谢谢阁下提议,真高兴阁下对Ubuntu感兴趣,若然阁下想安装Ubuntu而又有疑难的话,可以找在下或Ubuntu中文社区,相信其定必尽力协助的。说回正题,Ubuntu的安全性在文中第二章已有介绍;账户管理方式不太明白所指,可否举例看看,让在下能补回;基本上Linux是没有病毒的,在下知道的六只病毒所利用的漏洞全已被修正,在下会在Linux条目里作介绍,因为病毒并不是针对Ubuntu,而是针对Linux kernel漏洞所制;应用效能的比较有点难度,因为Ubuntu的应用软件与Windows常用的并不相同,网络上较少这样的测试,不过在下会作出搜寻,看看能否加上;至于用户数量,的确是极难统计的,而且官方亦没有数字公布,因此暂时不能提供;操作方式特别之处在于其软件管理系统,使用一站式设计,方便用户安装与管理软件,而且常用软件与系统管理软件亦已在预设状态里安装,用户可以更轻易上手,文中第三、第四章里亦有介绍。不知能否解答阁下的疑问,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全译自英文版,有些内容是在下由中文社群里获得,如SCIM成为Ubuntu的预设输入法平台,支持中、日、韩三国的语言输入,且有多种输入法选择,这是英文版所无的。--孔明居士 10:34 2006年7月25日 (UTC)

谢谢阁下的问题,在下已于条目第二章里作出解说,在Ubuntu的预设环境里,root(即管理员)账号是停用的,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工作指令均需在进行时于文字界面输入sudo在指令前方,并输入密码确认,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因一时失误对系统造成破坏。sudo工具的预设密码是首个账户的密码;Ubuntu预设是没有防毒软件的,因为没有用处,但是用户可以自行案装ClamAV这套防毒,其用来扫描与清除视窗的病毒,这是在架设电邮服务器时所用的;而防火墙则较有用因为Linux亦会被入侵,预设环境里,Ubuntu并不为用户安装图形界面的防火墙,阁下可自行案装firestarter;而在Ubuntu里,可以经由Samba这个软件来与其他操作系统进行资讯和档案交换;在档案系统格式方式方面,Ubuntu预设采用ext3档案格式,但亦可选择其他档案格式。而在读取微软视窗分区方面,其可以自由读取和写入FAT32档案格式的分区,但是对NTFS分区则只可进行读取,而不能对其写入资料;而文件格式方面,Ubuntu预设安装的自由软件如OpenOffice.orgGimpEvolution等,虽然预设格式并不与视窗的对应软件相同,但皆可对其兼容,不管是储存还是读取,希望能解答阁下的疑问。--孔明居士 11:12 2006年7月25日 (UTC)

关原之战特色条目评审[编辑]

本条目已经再次提交在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中,今次的内容改进了不少,希望你可以给予意思或投票支持这个条目。--Flame 02:31 2006年7月22日 (UTC)

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到8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百科人编辑至少2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百科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新条目推荐的水平。写成后请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设内部链接。

现在有8万维基百科注册用户,只要有一部分人参与效果就很惊人。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百科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2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百科人讨论页上。谢谢!百家姓之四 15:11 2006年7月26日 (UTC)

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编辑]

感谢你为这个条目增加图片,是你自己拍的吗?--Otto eduard 12:42 2006年7月29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Wurzel.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你杀了一个我还有千万个我咪路Depon! 09:19 2006年8月1日 (UTC)

合理使用?[编辑]

“英文维基”恐怕不是足够的图像来源资讯。翻查英文版,图像页面应该是en:Image:Karajan.jpg;而该页面说图片源自http://www4.plala.or.jp/papy/image/New_karajan02.jpg ,因此中文版如果要转载,应该注明那个网站作为图片的原出处,因为英文维基也只是转载而已。另外,图片是否可以合理使用,请见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名人图像可以自行拍摄自由版本,因此我想合理使用的理据较弱,没有需要随便转载其他网站吧。-- tonync (talk) 15:03 2006年8月1日 (UTC)

了解。请补充图片原出处,将“英文维基”改为上述网址;另外在图片描述页、以及投票删除讨论中,请写入合理使用的理据:“图中人物已经死亡,不能拍摄自由版本图像。”-- tonync (talk) 16:20 2006年8月1日 (UTC)

thank u 4 the message[编辑]

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将编集成特色条目、我将感到万分栄幸!此外我之前写了一部分的海马体、还有部分英文没有来得及翻訳,不知道能否得到您的帮助?仰慕桑木老 10:14 2006年8月14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真实事求是 12:40 2006年8月16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Stammbaum Morphologie.pn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2 2006年8月21日 (UTC)

谢谢你的为动物所作的演化树,但是......[编辑]

但是演化树是由下到上的。我当初作图的时候,因为确实无从下手才先上到下,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原想有高人能够参考这个顺序做出正确的有下到上的图。看来你已经顺利解决了作图问题,请问可不可以指教一下,怎么将现在的图倒转啊。谢谢 dgg32 13:13 2006年8月22日 (UTC)dgg32

你可以将有参数的动物从下以上复制,再将有关的线段修正就可以了。如想了解更多,请参考Template talk:Familytree——战场之狼 13:42 2006年8月22日 (UTC)

您好,关于成吉思汗的条目[编辑]

刚刚看到你在成吉思汗的条目的对话页里抗议没有关于他的历史,看到你的抗议之后,我已经在里面加了一些他的生平了,不过我觉得我写得不太好的样子=_="--KOS-MOS 15:52 2006年8月25日 (UTC)

文言维基管理员选举[编辑]

您好,在下于文言维基自荐为管理员,但因为处维基人不多,故此在此宣传。若在下对文言维基有兴趣,可否在该处注册账号,并赏面于在下的管理员投票表达意见,在此谢过。--孔明居士 11:50 2006年10月3日 (UTC)

欢迎参与本期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编辑]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51 2006年10月8日 (UTC)

化学名称[编辑]

化学名称应用半形标点,如“1,5-二磷酸核酮糖”,用全形会引起误会--Johnson Lau 15:54 2006年11月15日 (UTC)

  • 标点问题可以最后才处理, 现在主要是需要有简化的内容--Johnson Lau 16:00 2006年11月15日 (UTC)
  • “光呼吸”中的含有“呼吸”一词,但该过程并不是呼吸。被冠以呼吸是因为过程中投入的底物有氧气,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原因。而光呼吸只在光照下才会发生。与光呼吸相对的是植物的暗呼吸,暗呼吸即使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是真正的呼吸。------------> 当中多次提及的"呼吸"是指气体交换的呼吸, 还是呼吸作用? 这里必须澄清--Johnson Lau 16:07 2006年11月15日 (UTC)

修改[编辑]

拙劣的修改了一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修改后
光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过程。该过程中,在植物细胞内的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物质1,5-二磷酸核酮糖(条目中有时会被简化为RuBP)在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文中有时简为Rubisco)的加氧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生成3-磷酸甘油酸。后者再经过部分光合作用过程,可再次重新生成为RuBP(插图1和插图2)。

光呼吸和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一形象的理解:糖工厂(植物细胞)里的一个葡萄糖生产线(光合作用)因一个机器(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构造不完善,一部分原材料(1,5-二磷酸核酮糖)不断被错误加工,产出次品(2-磷酸乙醇酸),虽然有一补救措施,可将次品重加工并再次投入生产线。但是整个过程却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参见下文光呼吸的耗能一节)。这个错误加工和补救的过程就是光呼吸。

早期光呼吸被人们称作“卡尔文循环中的漏逸”,“Rubisco的构造缺陷”。有人提出,在农业上抑制光呼吸能促进植物生长。科学家在基因工程方面做出多种尝试,试求降低植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世界粮食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但是近来发现,植物通过光呼吸可消除多余的NADPHATP,减少细胞受损的可能,有其正面意义。因为光呼吸与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比例联系非常紧密,部分科学家认为可以通过控制陆地植物的数量,以控制地球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成分[1]

下面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单独写出:

  • 光呼吸的关键—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是一个少有的具有“两面性”的酶,就是它能催化RuBP进行两种反应。当Rubisco为RuBP添加羧基(-COO-基团)时,这时整个反应流程就会向着光合作用的方向发展,过程中光能会被转变为化学能,大气中的碳会被固定,植物释放氧气并生成葡萄糖。而当Rubisco 行使加氧酶功能(为RuBP添加两个氧原子)时,RuBP就会进入光呼吸过程,过程中能量和还原当量NADPH会被消耗,植物释放二氧化碳,消耗氧气,分解RuBP,等于是光合作用被部分抵消。植物细胞需要三个细胞器的相互作用才能将光呼吸产生的效应“还原”。

--人神之间 15:28 2006年11月20日 (UTC)

    • 呵呵,本来就是建议,决定权当然在作者你手上咯。还有一点小小的意见,觉得很多名词你都给了英文或拉丁文原文,我觉得最好不用,因为如果读者愿意知道,可以去看对应文字的条目的。毕竟这是中文维基,当然,部分人名为防止翻译错误留有原文也是可以的:-)--人神之间 11:01 2006年11月21日 (UTC)

基因拼接[编辑]

  • (!)意见:请dgg32协助修订。——战场之狼 05:34 2006年11月25日 (UTC)

光呼吸[编辑]

本人于WP:FAC留下了意见, 请指教--Johnson Lau 08:45 2006年11月26日 (UTC)

关于光呼吸条目的图片[编辑]

您好:

抱歉我忘了先知会您就直接修改了图片(还出了一些错误),真是不好意思。我已经把您指出的错误改正完成了。当初看到您编写了这样详实、又非全面翻译的中文维基独有条目,十分赞赏,希望能够成为特色条目,因此擅自修改了图片,希望让图解的易读性更高。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相关科系的学生而已 :)。条目内还有几张图片,我会在近日内继续绘制,请您到时候再予以指教。如果以后还有需要绘制图片,我会尽量帮忙的!祝编写顺利,光呼吸成为特色条目!--MIKE 22:53 2006年11月27日 (UTC)

光呼吸的比喻[编辑]

您好,关于那个比喻中的这一句"这个错误加工和补救的过程就是光呼吸。"我有些不大明白。我觉得应该是"这个错误(或次品)的产生过程就是光呼吸",而不是加工和补救的过程。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还请您指教。谢谢您!--travel 23:25 2006年11月27日 (UTC)

谢谢您的解释,具体的内容我需要再仔细看一下再和您讨论。我觉得如果加工和补救的过程就是光呼吸,那么接下来的那一段里说要想办法抑制光呼吸就有些费解了,要抑制一个补救的过程似乎有些自相矛盾。而如果要抑制一个次品产生的过程就听上去合理一些。还请您帮我解惑。谢谢您!--travel 19:23 2006年11月28日 (UTC)

谢谢您的解释。既然是这样,我觉得应该说明“这个错误的产生、加工和补救的过程就是光呼吸。”而且在接下来的那一段里也说明一下是主要要压制那个产生的过程。您觉得怎么样?--travel 19:55 2006年11月28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编辑]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令会增加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尽力,在活动时间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Flame 01:24 2006年11月28日 (UTC)

你好[编辑]

本人在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毕业, 背过光合作用但都忘了. 之后做中药研究, 现在做public health研究.--Johnson Lau 01:22 2006年11月29日 (UTC)

请支持北京城池条目[编辑]

在下与User:KallganUser:鸟甲User:Ksmao等同仁共同参与编写的条目北京城池现在正在被提名为特色条目。恳请君能投下支持的一票并提出意见,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37 2006年11月29日 (UTC)

光呼吸插图[编辑]

关于你提到Hatch-Slack循环中的错误,我已经修正上传了。还有插图三的问题,我发现你已经修正完成了 :) 。因为最近比较忙,所以没能即时更改错误的地方,真是抱歉。

另外,感谢你喜欢我绘制的图片,我是用 Adobe Illustrator 绘制的,其实基本上和 Fireworks 是差不多的向量绘图软件。--MIKE 11:16 2006年11月29日 (UTC)

我发现你也已经改正Hatch-Slack循环插图,但是为了图片中字体(我是用黑体)的一致性,所以我又重新上传了。--MIKE 11:22 2006年11月29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编辑]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令增加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够尽力,在限期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人神之间 14:32 2006年11月29日 (UTC)

关于细胞迁移的图片[编辑]

你好:为了安全理由,我已经把我的电子邮件信箱寄给你了(我是用左边的“发电子邮件给他”功能,所以应该是发送到注册时的电子信箱),请收信 ,谢谢~--MIKE 16:07 2006年12月5日 (UTC)

为自己添个有用的模版[编辑]

PD-USGov-HHS-CDC

Re:暴食症[编辑]

我只是对厌食症和暴食症做一个英文的书面报告,而她只是占很少的篇幅,所以恐怕令你失望了。 -- Kevinhksouth (Talk) 12:05 2006年12月20日 (UTC)

Re:支持演化去投特色。[编辑]

谢谢推荐,不过可能还要花一段时间把遗传那部分写好,尤其是基因流之类数学的东西我不是忘了就是没学过。 --Bstlee 16:26 2007年1月24日 (UTC)

我给您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编辑]

详细内容请检查邮箱,也请尽速回复,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19 2007年2月1日 (UTC)

贝多芬[编辑]

先恭喜您,贝多芬宣告大功告成。不过距离该条目评选结束也只有五天。如果您不介意,我建议等这五天过后(2月12日),再提名这个条目(我推荐或您自荐均可)。恰好,我的哆啦A梦唐朝这几天也快完成了,准备在2月12日提名。如果您不介意,我们就等到12日再重新评选。而邮票呢,我们也可以慢慢完成。以上。敬祝您新春佳节快乐。--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8:53 2007年2月7日 (UTC)

以前没有延长评选的先例。我想我们还是先重新提名比较稳妥。--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04 2007年2月7日 (UTC)
贝多芬目前已经可以过关,我也看到您准备翻译邮票了,谢谢您。我在忙完哆啦A梦唐朝后,一定尽力帮忙。万分感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59 2007年2月9日 (UTC)
好的,我虽然完全不会德语,但尽量在我的邮票书籍里帮助查找,谢谢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04 2007年2月11日 (UTC)

真的很抱歉,我查找了家里所有的集邮书籍,都只有中文和英文标注。不过,有机会我尽量问问Wing等,看其是否清楚。总之,万分感谢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17 2007年2月13日 (UTC)

邮票[编辑]

先恭喜一下,实在很高兴条目终于大功告成,接下来我就会接受制作继续扩充了,图片以后我们可以再帖。至于盲文我也是完全不懂呢,不知道德国有没有类似于百度知道之类的问答网站,或许可以帮忙。我一定会努力扩充,力争特色的。放心好了。--出木杉 12:34 2007年3月17日 (UTC)

我这些天在陆续整理扩充条目了,但是可能还是要麻烦你上传图片,你也知道,大陆上维基太不方便了。--出木杉 10:30 2007年3月23日 (UTC)
所缺图片我已陆续上载,我先提交优良条目评选,之后根据评选过程中的建议来补充所缺乏的内容以及格式上的编排改进,请您关注,感谢。--出木杉 03:18 2007年3月26日 (UTC)

有事相请[编辑]

电邮已发,望快赐覆--Bonne année chinoise et Meilleures salutations, JéRRy~雨雨.t.j.o.b.hk 15:46 2007年2月23日 (UTC)

德国维基人公告栏启用[编辑]

你好,德国维基人公告栏启用了!欢迎在用户页中添加{{DeBoardNews}}模板,并随时为公告栏添加有用的新公告(你正在编撰的德国相关条目、维基上有关德国的消息、德国新闻等),也欢迎将此信息转告其他在德国或关心德国相关条目的维基人。祝好!--小德留言 22:25 2007年3月18日 (UTC)

请关注即将出版的维基百科新杂志。并向您约稿,请按照栏目为杂志写一篇对应的文章吧。——[[user:信陵使|信陵使] 05:47 2007年3月19日 (UTC)

RE: 撤特应缓行[编辑]

我认为您把特色条目与其原作者的荣辱挂钩似乎不太妥当。特色条目的头衔只是对条目品质的肯定,不是什么荣誉,撤销了我想不会严重到令原作者“离开中文维基”。站在改善条目品质的立场来说,提请撤销也可提高社群对修订条目的积极性,香港条目就是一个好例子。--Quarty 15:03 2007年3月25日 (UTC)

受教了。但是来到这里不久,对“撤特”一事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暂时不对此事作过多评论,说几句好了:除非本身条目真的和同类型的特色有明显差距,否则个人也不建议“撤特”或在候选条目投反对。--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10:17 2007年3月31日 (UTC)

RE:人类基因组[编辑]

谢谢你的提醒,我打错字,把“在”写成“再”了。MLL TALK 11:22 2007年3月31日 (UTC)

Re:为什么现在撤特这么热?[编辑]

提名人通常是一些挑剔的管理员或被日化的维基人。 我通常也会投下反对,既然选了,何必要撤销? 通常是像书生等上班没事干有空上维基,才会无聊地不断把所有特色条目提撤 --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11:36 2007年3月31日 (UTC)

re feature[编辑]

什么是爱情???有些偏激了。好像撤销并不经常是由书生发起提出来的。有些人可能是评荐标准不一样。我担心的是现在的投票因为规则的模糊性和wp用户缺乏而使投票没有代表性,也就是一个条目既可能入选特色然后过两天也可能通过撤销。Efm 12:10 2007年3月31日 (UTC)

撤特缓行[编辑]

我知道了,今后在提请撤消时,一定会思考再三再行动。当然,有的早期特色条目,现在看来可能确实“今非昔比”,现在也成为一个特色条目,也真的比以前要难很多。而且,撤特目前已经几近于0了,但是提特目前似乎仍然处于低潮,只有孟买似乎略有希望。题外话,邮票我会尽力做好的,毕竟自己也集邮3年了,自然要做好。—出木杉 12:24 2007年3月31日 (UTC)

(回应我讨论页的流言)恩...我觉得还好,撤特也是一个重新改进的机会,可以让条目比以前选特时更好。事实上我也是顷向保特的。--陋室茶话献曝工具与关注 13:06 2007年3月31日 (UTC)

我十分同意您的说法,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么一个好条目,就竟被提撤特。再者,特色条目并不是十全十美条目,有不足之处还待我们发现,慢慢的,逐步的修改,我并不赞成撤特,除非该特色条目真的太离谱。谢谢您的意见,欢迎到我的对话页留言。--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13:30 2007年3月31日 (UTC)

关于细胞迁移[编辑]

看见您的细胞迁移写的这么详细,我得觉得我该好好用功了。我没什么这方面的资料,只有一篇有一点关连,但是并不是直接介绍细胞迁移的文章,好像是在说血管的建构模式,不过我想再仔细看一下它到底在说些什么。然后我会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资料,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条目,我一定会来帮忙:)

至于现在想写的题目呢……大概会把剩下的22条染色体写完吧!MLL TALK 22:31 2007年3月31日 (UTC)

我加入维基百科的原因[编辑]

以下报告:

看到你说了很多,让我感触良多。我在看你这一篇讨论文章的同时,一直在想着:“我为什么要加入《维基百科》?”是因我要把毕生知道的知识奉献出来,无怨无悔的奉献出来,没有酬劳,至少也让其他人可以享受到一些福利。

就如同《维基百科》的创建人所要阐述的一样:“有容乃大。”我非常同意这一点,一般传统百科全书做不到的,《维基百科》做到了,《维基百科》可以做到传统百科全书所做不到的,加上还有很多知识仍然是《维基百科》所欠缺的,所以我就积极的将一些相关的知识给贡献出来。

在这之前,我可是出了名的“好奇宝宝”,不知道的问题都问,甚至连知识+这样的地方,也成了我最常跑的地方,但是,有一次我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被管理员删除了,当时怒火中烧的我,在想着管理员到底是看我哪里“有意见”,才删除了我的问题呢?

一气之下,我就默默离开了知识+,其实我可以在这里查到很多资料,而且我对一些电视节目很有兴趣,加上小时后很爱看电视,所以我绝对是奉献了连一般人都难以想像的电视剧内容。之后,我愈写愈多,连一些各位很不知道的电视节目,我都贡献出来。当时田边制药正举办五灯奖相关活动,我就“因缘际会”的,毅然地加入各位的行列了。

一开始,写《维基百科》,当然是不太可能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会这么说?我看大家写,也是参考一些内容,然后就开始创建第一个条目大家一起来,可能还是有改善空间,所以后来很多维基人也陆续的加入、编修了一些内容,连节目的播出日期都可以叙述得让我“五体投地”、“佩服万分”。这就是《维基百科》让我很"amazing"的地方。

但是写得很多,仍然是有瑕疵的,《维基百科》注重版权,所以不是每一个作品都可以“顺理成章”的让大家阅览,我好像一开始写政令宣导字卡吧,图片没有说清楚来源,差点被Wing兄给删除,还好我特别说明这是我自己“模拟”的画面,才得以保存到现在。

之后,我增加了小全张这个条目,由于我不知道邮票也是有版权可言的,所以放了一张近期小全张的图片,结果该张图片仍然是遭到被删除的命运。我反复想着,我到底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对方删除我的图片,他有什么立场可言呢?原来我仍然没有想到台湾地区的版权保护是五十年,超过五十年就失去版权意义,所以我谨记在心,日后编辑时,更不能马虎。

既然是大家一起努力编辑《维基百科》,那这就表示这是个Team Work,团队工作,而且编辑要中立、言论也不能只针对自己的好处,这样对谁都公平,但是就如同你说的一样,有时候一些模板,确实抹煞了当初《维基百科》成立的意义 - “有容乃大”,地方色彩浓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模板,心想我是不是又哪里得罪了谁,还是说我在叙述这样的条目,是不是一定要慎重一点,以免又不小心说错话。

从去年十月加入《维基百科》到现在,大约有快半年的时间了,这短短的时间,我相信大家都对这里的规则非常了解,尽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或是说些许的偏见,我还是一一克服了。不懂的地方,我也询问过一些高手了,相信大家现在看到的条目,品质都应该很不错了才对。我加入《维基百科》,也从来没想过说我的条目是不是能成为优良条目或特色条目,因为那些审查的品质要求都很高,我从不渴望我写的条目会成为这两个其中一个,就算真的有,我一定是早中晚三炷香并跪拜来感谢各位了。尽管如此,我觉得我贡献知识,只是一个义务,从不会想到要拿酬劳,就因为我深信:“知识是无价的。”--约翰哈博克少尉 05:00 2007年4月1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MLL TALK 05:18 2007年4月1日 (UTC)

关于撤特[编辑]

恕雨八卦,在某人的讨论页看到你的大作,有感而发。选特和撤特,我都比较少参与,不好说话。可是最近撤特的风气,也令雨有点受不了,想发发声。感觉现在维基hositiliy 多了一些,比起初初加入时,现在写条目的还是那百多人,写了nearly 80% of articles, 吵架声却多了不少。

能减低点摩擦力,转化成动力就好了。--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8:54 2007年4月1日 (UTC)

撤特[编辑]

您好,我在某位用户页中看到您写的一篇有关撤特的文章,希望不要介意我的三八。我对您的看法十分认同。我不明白,亦有点受不了,为什么人们只顾撤,而不为它修改、润饰一下。维基的特色就是人人也可编辑啊,努力完善一条条目总比常常撤特好……现在觉得维基人都好像没有很大动力再写文章了……对不起,我只是来发泄一下心声……希望您能原谅。-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6:38 2007年4月2日 (UTC)

Motet[编辑]

Dgg32, Motet 有无中文名?---Hillgentleman | | 2007年4月2日( 一 ), 17时54分19秒.

回:请求建立用户质量提升计划页面[编辑]

好,先建立一个页面,把规则写清楚。您建立吧,我会帮忙的。谢谢,祝愉快。-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6日18:25留言

模板搞定,{{MyFA}}。欢迎提意见,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6日20:00留言
题外话:希望您能对用户留言页进行WP:存档,否则我每次来都“load”半天。呵呵。-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6日20:02留言
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中发布试运行消息。-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6日21:22留言

邮票提交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我已经将邮票条目提交特色条目评选,请您关注,有的翻译问题需要您的解答。—出木杉 14:02 2007年4月7日 (UTC)

外部链接需要翻译成中文,这点请您务必多协助,我完全不会德文啊。—出木杉 02:46 2007年4月8日 (UTC)
  1. ^ Igamberdiev AU, Lea PJ:Land plants equilibrate O(2) and CO (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Photosynth Re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