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北京地鐵/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補充

應該有一張北京地鐵全景圖(就像地鐵里貼的那樣的),這樣就不用在其它網站上再去找了,

我做一個... --DF08 (中文) 11:21 2004年10月10日 (UTC)
不知道做得怎麼樣了?:P 不如我直接拿我的那幅來改吧,可能容易一些。-- ran留言) 01:29 2005年6月3日 (UTC)
已添加。--Gene吉恩 (說) 03:52 2006年2月19日 (UTC)
Ran,你製作的圖中有一個錯誤,「麥子站西路」應為「麥子店西路」,在三元東橋那邊並沒有麥子站這樣一個地名,只有麥子店。我已經把條目中車站列表的站名改正了,所以圖還是麻煩你再修改一下。另外關於換乘車站名稱,機場輕軌的車站已經確定叫三元橋站(機場輕軌三元橋站的具體位置是公交京順路順義方向三元橋車站後面的綠地,10號線應該拐到鳳凰城東部和京順路之間的空地那邊的地下再設站台以錯開),但很短的距離內就有麥子店西路(向東)和太陽宮(向西),所以有說法這兩個站可能會取消一個(我覺得可能會取消麥子店西路站,因為京信大廈旁邊有個工地可能是該車站,那這樣到三元橋車站才5、600米)。我了解到北京站至北京西站的地下聯絡線可能屬於鐵路系統(鐵道部、鐵路局)而不是地鐵系統(交通局、北京地鐵公司),不知道添加到條目里是否合適。當然我的意見是政治因素不能影響這些,畢竟在學術上這也屬於軌道交通的範疇。我手頭上有一份可能是北京市規劃局的詳細規劃圖,應該比較新,如果你需要可以提供給你。這張圖包括現有線路、已規劃線路和規劃中線路。--daxuwei (中文) 18:10 2006年06月12日 (UTC)

8T 與 BT

今天上午搭乘八通線,車站標明的簡稱都是」BT",例如廣播學院車站是"BT04",所以8T並不準確。不過我也知道有關BT兩字在華語中的不同含義。--DF08 (中文) 09:09 2005年5月17日 (UTC)

你看錯了吧,仔細看看,8和B很像的。 -- User:Wikipedia

一號線和八通線已經貫通?

有這回事嗎?那麼票價怎麼辦?-- ran留言) 23:40 2006年1月29日 (UTC)

沒有貫通。需要在四惠站或四惠東站換乘。地鐵公司的解釋是,兩線貫通的話,運營里程過長,一旦發生事故將不利於車輛調度。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3:03 2006年2月10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

以下內容從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搬至 北京地鐵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推薦,非自薦)交通-地鐵,內容充足,中國大陸第一條地鐵。--左圖右史04:46 2006年9月15日 (UTC)

  • (+)支持,如果能再添加一些圖片會更好。--董鋼 16:26 2006年9月16日 (UTC)
  • (+)支持(-)反對,依據董鋼兄過往說法:紅字太多,錯誤在所難免。--Danny.umd(對話頁) 20:27 2006年9月16日 (UTC)
  • (-)反對,內容雜亂,無重點。--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4:59 2006年9月17日 (UTC)

圖片是不是太多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User talk:Shizhao|Talk]]) 02:03 2004年6月30日 (UTC)

還好啦,反正文章一大堆數字很無聊.--Menchi (討論頁)Â 07:24 2004年8月17日 (UTC)
非典的圖一個就夠了 幼星體 07:42 2004年10月10日 (UTC)


車站模版應改成每條線一個

北京地鐵目前僅有一將其全部車站列出之模板。我發現若北京地鐵的每一座車站都貼上此模板,將有佔去頁面空間太大,及因列出車站數量太多而造成雜亂等流弊。為了解決此問題,我建議可參考台灣台北捷運的作法:將現有之車站模板分成若干個小的,而每個小模板分別代表一條路線。舉例來說,目前北京地鐵車站的模板是這個樣子: Template:北京地鐵車站列表

我可以將1號線的模板做成這個樣子:

大家將可發現,後者所佔掉的空間明顯小於前者。所以我建議以後北京地鐵的每一座車站,只需貼上該車站所屬路線之模板即可。如此一來將可解決前述之困擾。--Howard61313 21:44 2007年2月18日 (UTC)

  • 已建立一號線的模板。--Howard61313 21:57 2007年2月18日 (UTC)
  • 已建立二號線的模板,如下所示。--Howard61313 21:52 2007年2月22日 (UTC)


京津城際線

這條線路應該不屬於北京地鐵,而是中國鐵路網的一部分。我已經刪除,如果不對可以恢復。--Derek He 2007年6月2日 (六) 07:36 (UTC)


北京地鐵線路圖

這張怎麼樣? hxxp://www.orangedo.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07/11/metro-07-a4.jpg,我做的 --User:hyi104(中文) 14:46 2007年11月19日 (UTC)

挺不錯的,若沒有反對意見就推薦此圖放到北京地鐵條目裡面。—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24日 (六) 03:53 (UTC)
已上傳圖片及加入到條目。謝謝分享!—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10日 (一) 16:33 (UTC)


關於大興線最近的修改有誤

大興線(4號線南延)和大興軌道線(S4 )不是同一條線,大興線從馬家樓開始經過西紅門地區後順黃村鎮的興華大街到黃村火車站,在有些規劃圖上以 M4 標記,有些稱4號線南延/大興段;大興軌道線(市郊鐵路 S4 )則是利用目前的京山線鐵路軌道,從北京南站經草橋從黃村鎮外西邊經過,到黃村火車站和大興線相交,見新華網相關: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7-12/06/content_7210467.htmElTopo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3:47 (UTC)


線路中的車站列表及市郊鐵路全部隱去,刪除車站聯絡線

車站列表明顯多餘,可以到主條目里查找;另外規劃線路車站明顯有誤

市郊鐵路S2模模糊糊,S4S5和地鐵的大興、房山線分不開,所以也隱了。

車站聯絡線根本不是北京地鐵。


請幫助把所有參考都改成{{Cite web}}

RT--達師信訪監督工作 2009年1月21日 (三) 15:17 (UTC)

現在全弄完了。我手都快累死了。謝謝各位支持。--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4日 (三) 13:08 (UTC)


優良條目候選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09年1月22日 (四) 16:18 (UTC)


所有車站分類調整完成

現在分類是:Category:北京地鐵車站和Category:北京地鐵××線。有異議請在此提出,否則調整退回。--達師信訪監督工作 2009年1月25日 (日) 08:14 (UTC)

再次更改,以迎接2011年北京地鐵車站數突破200。(笑):Category:北京地鐵xx線車站。目前各模板使用時,增加一個參數,隨便填什麼,都是Category:北京地鐵xx線,留空不填,則是Category:北京地鐵xx線車站。如:{{北京地鐵1號線|naisfwosuafo}},返回Category:北京地鐵1號線,{{北京地鐵1號線}},返回Category:北京地鐵1號線車站。--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8日 (日) 13:04 (UTC)


注意顏色!

  • 1號線、八通線:B70000
  • 2號線:blue,0000FF
  • 5號線:800080
  • 8號線:green,00FF00
  • 10號線:0080FF
  • 13號線:非文字:FFCC00,文字:orange,FFA500
  • 機場線:gray,808080

請不要再改13號線的顏色了!有意見請在此提出。13號線的標誌顏色是黃色。百度百科上也是這麼說的。

如未經討論再次更改顏色,一概回退。--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月29日 (四) 08:53 (UTC)

5號線 F400A1,可以嗎?或者5號線 C71585?--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月30日 (五) 07:10 (UTC)
目前使用9900FF。--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月30日 (五) 09:40 (UTC)
5號線 C71585這個差不多。--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09年2月1日 (日) 08:45 (UTC)

應該使用這些顏色嗎?

  • FF0000
  • FF0000
  • 0000FF
  • 990066
這個顏色不對。--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09年2月1日 (日) 08:45 (UTC)
  • 006633
應該更淺一些。--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09年2月1日 (日) 08:45 (UTC)
  • 0099FF
  • FFCC33
  • B69FBB

--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月30日 (五) 07:24 (UTC)

建了Template:北京地鐵顏色,參考En中的設定(現在)

  • 1號線、八通線:FF0000
  • 2號線:0000FF
  • 5號線:9900FF
  • 8號線:008000
  • 10號線:0080FF
  • 13號線:FFCC00
  • 機場線:808080

--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月30日 (五) 09:48 (UTC)

這頁有沒有什麼參考價值?那些顏色可都跟現在使用的不一樣。 —Xhacker.—Talk?—Love Ubuntu. 2009年2月1日 (日) 23:53 (UTC)

應該是沒有參考價值的。10號線的顏色明顯不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2日 (一) 03:18 (UTC)
  • 機場線顏色不對,不應該是純灰色,應該是偏灰色的藕荷色。因為地鐵車廂和站台上的線路圖,還有東直門站的換乘指示牌上都是藕荷色。
  • 地鐵報站錄音中和北京地鐵官網中都把機場線稱為正式名稱「機場快軌」,是不是能夠統一一下,可以參照港鐵的機場快線
  • 請麻煩把全部頁面和模版的4號線顏色改一下吧,不應該是綠色,綠色是8號線。4號線顏色應該是青色(英語應該是Turquoise或者Teal)。

--IFlyboy (留言) 2009年2月2日 (一) 02:24 (UTC)

機場線的顏色在表格的表頭裡可能看不清吧?我試試。
機場線
機場快軌,可以。不過似乎北京機場軌道交通線也應該改名。
4號線顏色未定,我聽說的也是Teal(暗青色),不過應該先去掉比較合適。
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2日 (一) 03:16 (UTC)
4的顏色據說是「淺青色」,即此頁http://en.wikipedia.org/wiki/Turquoise_(color) 上的Bright Turquoise,但在10號線海淀黃莊站的環乘牌上和4號線新車的顏色都要更深一些,但沒有Teal那麼深。--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09年2月3日 (二) 09:37 (UTC)
所以還是等開通後再說吧,我希望能考慮一下色弱的人民,不要讓海淀黃莊變成色盲測試站。--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3日 (二) 11:13 (UTC)

請見Template:北京地鐵顏色。--達師147228 2010年12月18日 (六) 11:23 (UTC)


換乘站表格

換乘站表格有沒有必要保留?我覺得完全可以刪掉,除非增加換乘方式一欄,說清楚是如何換乘,換乘距離多少。我先去查查看--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3日 (二) 11:41 (UTC)

不要再加運營商了

北京地鐵運營商有多個。現在是機場線有自己的運營商,別的線路一家,以後4號線也是單獨的。所以沒有必要加運營商名稱。上海軌道交通里就沒有,--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5日 (四) 06:34 (UTC)

剛剛進行了一次回退。理由如上。--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6日 (五) 12:06 (UTC)
目前加到概述一節。--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2月6日 (五) 12:27 (UTC)
本人認錯,經查,機場快軌公司是業主單位,不是運營商。來源可見於注3:[1]。如有再次加入的將直接回退。--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1月15日 (日) 04:42 (UTC)


建議添加最新2020規劃內容

雖說很不靠譜吧,但也至少是官方發布的。—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4:12 (UTC)

RS--達師147228 2010年7月18日 (日) 14:39 (UTC)

古城站還是古城路站?

有個問題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1號線的第二站是叫「古城站」還是「古城路站」?我在網上搜了好幾遍,雖然官方網站上列著的是「古城站」,但找到的大多是「古城路站」,而列有「古城站」或「古城地鐵站」的網站,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

因此,只想在此問一下,此站是否在最近經歷了一次更名?如果是的話,能不能把有關改名的公告列出來,好讓大家都消除對站名的疑惑?萬分感謝! NoNews! 2010年7月27日 (二) 14:02 (UTC)

2008年有改名,據說是改造結束之後就改名了。但是沒有任何公告,我除了可以確定自2009年9月28日4號線開通以後該站叫做古城站(京港地鐵)之外沒有確定證據。--達師147228 2010年7月28日 (三) 02:29 (UTC)

線路名稱

見此[2] [3],條目中是否應當增加S線、M線和R線的意義(雖然目前不常用),並重新命名部分線路名稱或者是加上名稱備註?——全麥麵包請張嘴2010年8月13日 (五) 06:17 (UTC)

沒必要。MLSR這些線路代號用處很少,僅僅規劃時才使用,一旦確定建設肯定會想個別的名字的(S2例外)。規劃早就亂套了,說這些代號也沒太大用。--達師147228 2010年8月13日 (五) 08:55 (UTC)

我的一些想法

現在的情況比較難辦。

第一,#線路一節隨著北京地鐵線路數的增多,會變得越來越長,而條目過長會出現讀者厭煩、質量下降等問題。我的想法是按照英文版,在#概述一節下分點(*號)對各條線路進行簡短的描述,之後整個刪除#線路一節。對於未開通的線路,此外儘快恢復#近期規劃和遠景規劃中的線路列表。

第二,對於Template:北京地鐵車站列表,目前Template:Navbox的上限是22行;待線路數超過時便無法再支持;而且隨著模板的加長,其導航功能也不斷降低。我的建議是停用Template:北京地鐵車站列表,以[[Template:北京地铁N号线]]代替;參照Category:上海軌道交通模板為部分開通的線路建立未來發展模板。

第三,在歷史的#2001年至今:飛速發展一節中,4號線以後的線路會進入千篇一律的情況。我的想法是把所有這些線路寫到同一段中,加一個表(與圖片配合)來表示線路開通的時間、起訖站、長度等信息。

希望各位提供進一步意見。--達師147228 2010年12月18日 (六) 11:42 (UTC)

2010年年底更新的注釋

  1. 2號線起訖站更改為環線。如果起訖站都寫「西直門」,會有很多讀者感到奇怪。我認為,與寫「環線」相比,寫西直門的壞處更大。
  2. 房山線長度是由開通總里程108減去各其他線路長度所得。由於大葆台站是半地下站,開通段長度恰好與高架段長度一致也是合理的。由於屬於「日常計算」,這不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
  3. 昌平線的車輛段在二期終點十三陵,在二期開通前定泗路停車場暫時充當車輛段。
    以上。--達師197336 2010年12月29日 (三) 11:36 (UTC)
  1. 補:文字命名線路排序是,機場線最後,其餘線路按漢語拼音排序。--達師197336 2010年12月29日 (三) 11:42 (UTC)

關於開通日期的說明

我總算知道為什麼有人把北京地鐵最初開通時間改成1971年了。表格里這麼寫的。現在把它改成1969年10月1日。說明如下:當時未售票,但已經開始接待參觀:地鐵大事記。且以下新聞稿認為在1969年通車:北京地鐵:從憑信參觀到四通八達(人民網)、搞來參觀券全家逛地鐵(新京報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報導的一部分),此外還有《2009中國郵票——北京地鐵通車運行四十周年紀念》。如有疑問請在此留言。--達師198336 2011年2月3日 (四) 10:55 (UTC)

單語種線路圖

弄雙語圖非常累,而且看不清楚。所以我打算搞單語圖,同時附帶解決繁簡問題。沒什麼意見吧?--達師198336 2011年2月17日 (四) 04:06 (UTC)

如果改成出站口燈箱那種字體或者官方字體比較好?雖然說現在這種也挺好看的 122.248.251.125 (留言) 2011年4月3日 (日) 07:42 (UTC)

  • 燈箱上的字體是什麼……要是說出站口外面立柱那種,倒也不錯,但是問題是太高了拍不到大的……這張圖是2008年官網上的圖。--達師198336 2011年4月3日 (日) 11:33 (UTC)
File:BeijingSubwayEntrance.jpg

六號線西延

官方公示

地鐵族的相關帖

吼吼, 期待大師的新圖122.248.251.125 (留言) 2011年4月4日 (一) 13:29 (UTC)


鞏華城站名錯誤

那個運營圖里鞏華城寫成鞏化城了,不過規劃圖里沒錯。誰做的或者誰會改,有時間的話改一下吧。 Zjb2011 (留言) 2011年7月20日 (三) 08:56 (UTC)

線路圖有重大更新,打算等8號線三期車站公布之後更新。--達師198336 2011年7月20日 (三) 10:13 (UTC)
好像整個線路圖裡只有一個「華」字,沒辦法用位圖方法解決……--達師198336 2011年7月20日 (三) 10:18 (UTC)
想起來了!可以從規劃圖里摳字出來貼到線路圖裡。下周一之前搞定。--達師198336 2011年7月20日 (三) 10:22 (UTC)

關於最近對條目底端模板的反覆編輯

敬請各位關注User:Yangzelei最近對本條目的編輯,我已經關注此事好幾天了。

此位用戶的編輯已被回退數次,而且似乎無視管理員的解釋與勸阻,仍對本條目底端的模板進行添加或刪除操作。這些編輯已涉嫌對條目破壞

IFlyboy (留言) 2011年10月6日 (四) 10:40 (UTC)

有人能添加關於R1線,機場聯絡線和幾條市郊鐵路等遠期規劃線路的內容麼?

看到地鐵族上面有人講R1近期要開始動工,不知是真是假.152.78.171.208 (留言) 2011年10月23日 (日) 23:09 (UTC)

R1等官方快線全部規劃出台之後再添加。今天北京娛樂信報報導,暫無其他線路規劃:「原2015年建設規劃基礎上新增8號線三期、16號線、海淀後山線、燕房線、新機場線等5條線路、119公里的路線,其中3條為獨立新線,2條是既有線路延伸,累計里程達703公里。」 http://www.stardaily.com.cn/view.asp?id=371766 IFlyboy (留言) 2011年10月24日 (一) 00:5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