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石侯公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居石侯公祠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9年4月15日 (一) 12:12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14))。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居石侯公祠

居石侯公祠香港一座傳統祠堂,為香港新界北區上水河上鄉的地標建築,建於清朝乾隆廿七年(1762年),於2016年10月28日起已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建築特色[编辑]

居石侯公祠主要用作河上鄉村民祭祖及舉行傳統儀式,也會供村民日常聚會議事。其屋脊山牆均有精緻的裝飾,而祠堂內的橫樑斗拱也有精緻的吉祥圖案雕刻

居石侯公祠屬於三進兩院式的設計,分為前進、中進、後進、前院及後院五部份。中進位置擺放了供奉歷代祖先神龕,而前院的兩旁各有一個廂房,其中右廂房是一個廚房。後進位置是兩層樓房,於香港日治時期前曾作學校用途,上層用作課室,下層則是老師的寢室

交通[编辑]

新界區專線小巴51K線,來往河上鄉上水站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