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良 (青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Xixshnsh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日 (四) 14:44 (修饰语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馬良
效命 中華民國
军种陸軍
服役年份1950–1953
军衔中將
部队103路軍
统率103路軍司令
参与战争西北剿匪

马良,甘肃省临夏县[1]。是一名回族軍官,也是马家军的成員之一,在西北剿匪期间,他在甘肃、青海、四川交界拥有2,000名军队[2]:126马元祥是另一位与馬家軍有关的回族将军[2]:xxi。马元祥和马良对中國共产党的军队造成了严重傷亡。1953年,毛泽东被迫对他们采取強硬鎮壓[2]:122

生平

1931年,马良、马福祥白崇禧曾在南京會面,讨论回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問題[3]。马良与青海马步芳的父亲马麒是堂兄弟,是马步芳的族叔,中共建国前曾任临夏民团团长、参议和马步芳青海保安团团长。

建国后被中共政府留用,1951年马良在临夏组建了秘密组织“西北革命同盟会”,同年4月,在和政县南乡组织暴动,失败后带着三个儿子潜入甘南州碌曲县[1]

1952年3月底,马良在西仓新寺正式打出了“103路”的招牌,招兵买马,扩充队伍。5月[註 1]蒋介石派特工与他聯絡,並任命他為西南反共救国军第103路軍司令。8月,台湾当局对他进行了7次空投,投放了弹药、无线电和黄金等物资[註 2]

1953年2月,西北军区和青海省果洛支队共10个团的兵力,围剿马良部队。3月29日,马良在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西山与解放军骑一师激战3小时后溃败,部队被打散。马良当天带300余人撤离至若尔盖县班估地区,队伍对于去南坪还是去投奔马元祥发生了争执,最终决定去南坪。马良不愿去南坪,当天晚上带领三个儿子和其他部下共19人向青海出发打算投奔马元祥,行至阿坝附近因解放军和民兵四处搜捕散匪,且买不到粮食,只好返回碌曲县郎木寺一带潜藏[1]

后解放军找到了给马良提供给养的劳保,许以1000块白洋,劳保将解放军引至马良藏身处,5月18日,马良、马硕卿被俘[1]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碌曲县志》.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年: 325-327. 
  2. ^ 2.0 2.1 2.2 2.3 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Taylor & Francis. 2010 [2010-06-28]. ISBN 0-415-58264-4. 
  3. ^ Contemporary Japan: A Review of Japanese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association of Japan. 1942: 1626. 
  1. ^ 一说2月[1]
  2. ^ 一说CIA那曲向马良空投[2]:xx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