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帖撒罗尼迦前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罗尼迦前书》(希臘語ΠΡΟΣ ΘΕΣΣΑΛΟΝΙΚΕΙΣ Α΄),天主教稱《得撒洛尼人前書》,是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會的一封書信,為新約聖經的書卷之一,位于新約全书第13本的位置上。成書時間大約在公元52年年尾[1],可能是新約聖經中最古老的書卷,也可能是保罗書信中最早进入正典的作品。也是除了馬太福音之外最早以希臘文写成的圣经书目之一。

《帖撒罗尼迦前书》主題:為著教會生活的聖潔生活─事奉活神,分別成聖,並等候主來。

成書

[编辑]

多數聖經學者認為使徒保羅哥林多寫了這封信,与西拉提摩太共同具名。不過有一些早期抄本(包括亞歷山大抄本、Mosquensis I 抄本、Angelicus 抄本)指出,保羅是在提摩太馬其頓帶回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消息後,才在雅典寫了這封信。[2][3]這封信大部分篇幅都是私人性質的,只有在最後兩章處理教義問題。信中保羅主要目的是要鼓勵和安慰那裡的基督徒,保羅鼓勵他們安靜地作工,盼望基督的再來。

写作背景

[编辑]

帖撒羅尼迦教会是使徒保罗第二次出外传道时建立的。

考慮一下帖撒羅尼迦會衆在保羅寫這封信之前的簡短歷史,便可看出保羅何以對當地的弟兄表現深摯的關懷。這群會衆一開始便遭受猛烈的逼迫和反對。在使徒行傳第17章中,路加報導保羅和西拉來到帖撒羅尼迦,“在那裏有猶太人的會堂”。一連三個安息日,保羅向猶太人傳道,根據聖經與他們推理。證據表明保羅在那裏逗留了不只三個星期,因為他曾在當地工作謀生,更重要的是,將一群會衆建立和組織起來。[4]

使徒行傳17章4-7节叙述使徒在帖撒羅尼迦傳道所産生的影響。猶太人由於妒忌保羅在傳揚基督教方面的成功,便糾集暴民行兇。他們闖進耶孫的家,把他和其他弟兄拉到地方官那裏,喊叫説:“那攪亂天下的也到這裏來了,耶孫收留他們。這些人都違背凱撒的命令,説另有一個王耶穌。”耶孫和其他弟兄要被迫交出保狀,然後才獲得釋放。為了當地弟兄、保羅和西拉的安全起見,弟兄們乘夜打發保羅和西拉到庇哩亞去。然而,帖撒羅尼迦的會衆已建立起來了。

反對保羅的猶太人追蹤而至,以致保羅不得不停止在庇哩亞的傳教工作,轉往希臘雅典去。雖然如此,保羅仍然渴望知道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們在患難下的景況。他曾兩次打算返回帖撒羅尼迦,但每一次均被‘撒但擋住’。[5]由於對這群新會衆深感關注,並且意識到他們正經歷艱難,保羅差遣提摩太返回帖撒羅尼迦,去勸慰當地的弟兄,使他們的信心更堅定。提摩太帶回令人鼓舞的消息,説弟兄們在猛烈的逼迫下仍不屈不撓,謹守忠誠。這令保羅大喜過望。這時他們已成為馬其頓和亞該亞各地所有信徒的榜樣。[6]保羅因他們的忠信忍耐而感謝上帝,但他亦意識到,當他們繼續進至成熟地步之際,他們需要進一步的指引和勸告。因此,保羅在哥林多與提摩太和西拉一起時寫了第一封信給帖撒羅尼迦人。

考證

[编辑]

大多數新約聖經學者認為帖撒羅尼迦前書是真實的,雖然19世紀中葉一些學者曾質疑其真實性,當中最知名的是Clement Schrader和F.C. Baur。[7]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其他公認的保羅書信,無論是在風格和內容都一致,同時也肯定帖撒羅尼加後書為保羅的作品。[8]

帖撒羅尼迦前書2:13-16常常被認為是“後保羅的添改”(post-Pauline interpolation)。有下列幾個對於內容的質疑:(1)被認為與保羅其他書信的神學不相容:在別處保羅歸耶穌的死是因為“這個世上的掌權者”(哥林多前書2:8),而不是因為猶太人,並且其他地方保羅也寫到,猶太人沒有被神遺棄“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馬書11:26);根據帖撒羅尼迦前書1:10,神的憤怒將會來到,而不是已經顯現。[9] (2)第一次猶太戰爭以前,歷史上的基督徒並沒有廣泛地受到巴勒斯坦猶太人的迫害。[10] (3)帖撒羅尼迦前書對於“效法”的概念,在2章14節的是特殊的。 (4)以不定過去式"eftasen"(神的憤怒“已臨到”),指耶路撒冷的毀滅。[11] (5)帖撒羅尼迦前書2:13-16的語法被認為顯著偏離周圍上下文。[12]

帖撒羅尼迦前書5:1-11有時也被認為是另一個“後保羅的添改”,具有許多的路加的語言和神學特徵,用來修正保羅在前段(帖前4:13-18)對於基督會在當時再來的期待。[13]

其他學者,像是Schmithals[14],Eckhart[15], Demke[16]和Munro[17],發展了關於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編修和添改的複雜理論。

正典化

[编辑]

本书列在馬吉安的经表内(主后130年),也在Muratorian-Foragment正典之内(170年),西乃抄本(160年)和老拉丁译本中皆有(170年)。此外愛任纽(175年),特土良(190年),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也都在他们的书信中引用过。

許多最早期的聖經書目,包括穆拉托里殘片在內,均指名提及這本書。帖撒羅尼迦前書曾被許多早期教會學者所引述或提及,伊里奈烏斯(公元第二世紀)更指名引述這本書。成於大約公元200年的徹斯·貝蒂蒲草紙抄本第2號(P46)含有帖撒羅尼迦前書,現存於比利時根特的第三世紀蒲草紙抄本(P30)也包含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殘片。[18]

本书的大纲

[编辑]
  • 一至二章提到过去的事情:
    • 一章时说到帖撒罗尼迦教会如何接受了福音,接受福音之后对他们发生了什么状况;
    • 2:1-16说到保罗等如何传福音,又给教会立了榜样。
    • 2:17-3:13说到福音的使者对接受福音者的关系。
  • 四至五章是劝勉:
    • 4:1-8 勿淫乱。
    • 4:9-12 当作工。
    • 4:13-5:11 是安慰,死去的人必复活,活著的也必改变被提;
    • 5:12-22 符合福音原则的一些勉励;
    • 5:23-28 一些勉励。

主要内容

[编辑]

帖撒羅尼迦人是其他信徒的榜樣

[编辑]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1-10节)保羅在致帖撒羅尼迦人的信裏首先稱讚他們的忠信工作,出於愛心的勞苦,以及因希望而有的忍耐。好消息得以傳給他們並不單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並充足的信心’。帖撒羅尼迦人效法保羅為他們所立的榜樣,“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並且成為馬其頓亚细亚和甚至更遠地區所有信徒的榜樣。他們完全捨棄偶像,“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19]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人的仁愛關注

[编辑]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1-3章13节)保羅和他的同伴在腓立比受辱之後鼓起勇氣向帖撒羅尼迦人傳道。他們這樣行不是為了討人的喜歡,不是要諂媚人,也不是要得人的榮耀;相反,正如保羅所説,“[我們]在你們中間存心温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上帝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20]他們不住的勸勉帖撒羅尼迦人,如同父親對待子女一樣,要他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他們進他國、得他榮耀的上帝。

保羅稱讚他們敏於接受好消息,因這好消息的確是“上帝的話語”。他們並不是惟一受自己同胞所逼迫的人,因為在猶太最早歸信的人曾在猶太人手中遭受類似的逼迫。保羅由於擔心他們的景況,自己曾兩次想探望他們,卻受到撒但所阻撓。對保羅和他的同伴來説,帖撒羅尼迦的弟兄是他們所誇的冠冕,他們的“榮耀和喜樂”。[21]最後保羅不能再忍受全無他們的音訊,於是差遣提摩太到帖撒羅尼迦去,以便强化他們的信心和安慰他們。現在,提摩太剛剛帶着好消息回來,説他們靈性興旺、愛心洋溢;保羅為此大感安慰和喜樂。保羅感謝上帝,禱告求上帝賜予他們更大的增長,使他們彼此切實相愛,以求在主耶穌來的時候可以在父上帝面前“無可責備”。[22]

過聖潔的生活

[编辑]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12节)保羅勸勉帖撒羅尼迦人行事要討上帝喜悅,並鼓勵他們要更加努力。要“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着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在這件事上,任何人都不應侵犯弟兄的權益,因為上帝召他們,“本不是要[他]們沾染污穢,乃是要[他]們成為聖潔。所以那棄絶的,不是棄絶人,乃是棄絶……上帝。”[23]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人彼此表現愛心,並勸勉他們在這方面再接再厲。要立志過安靜的生活,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並“向外人行事端正”。[24]

復活的盼望

[编辑]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18节)關於在主裏睡了的人,弟兄們不必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憂傷。他們若相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當主降臨時,他會從天而降,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此後,存留的人會“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永遠與主同在。[25]

主的日子臨近之際,要保持警醒

[编辑]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28节)‘主的日子會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人正説‘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因此,帖撒羅尼迦人要保持警惕,行事像“光明之子”和“白晝之子”,頭腦清醒,“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26]現在便是他們要彼此勸慰,互相造就的時候。所有人都當敬重那些在他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他們、勸戒他們的。在另一方面,不守規矩的則要警戒,軟弱的要勉勵,也當向所有人表現恆忍;並要常常要追求良善。”[27]

最後,保羅提出末了的勸勉‘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28]接着他禱告祈求賜平安的上帝使他們全然成聖,他們的靈、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在信的結尾,他親切地提出鼓勵,並且囑咐他們要把這信念給衆弟兄聽。

基督教觀點

[编辑]

信徒的友爱

[编辑]

保羅在這封信裏向弟兄們表現出仁愛關注的精神。他和他的同工在温厚的感情方面立下崇高的榜樣,不但把上帝的好消息傳給帖撒羅尼迦人,甚至連性命也願意給他們。所有監督都應當努力與會衆養成如此親密的友愛關係!這樣的愛心表現可以激勵大家彼此相愛,正如保羅所説一般章“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衆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在上帝的所有子民當中,這種甘心樂意地表現出來的愛具有極大的造就作用。這可以强化人的心,當“主耶穌同他衆聖徒來的時候,[得以]在我們父上帝面前,心裏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這也使基督徒與這個不道德的腐敗世界保持分離,這樣他們便能够行事聖潔而取悦上帝。[29]

劝告的技巧

[编辑]

關於在基督徒會衆中向人提出機巧、仁慈的勸告,這封信立下一個優良的模範。即使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十分熱心忠信,他們仍有需要糾正之處。然而在每個事例上,保羅均稱讚弟兄們的優點。例如他警告他們務要避免道德上的污穢時,首先稱讚他們努力行事取悦上帝,然後敦促他們要‘更加完全’的去做,各人用聖潔尊貴守着自己的身體。他稱讚他們懷有愛弟兄的心之後,接着勸勉他們要在這方面“更加勉勵”,安分守己,在外人面前過端正的生活。保羅機巧地吩咐弟兄們,“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衆人,常要追求良善”。[30]

关于主耶穌的再來

[编辑]

保羅在四個場合提及耶穌基督的“再來”。帖撒羅尼迦新近歸信的基督徒顯然對這個教訓非常感興趣。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們將盼望集中於主耶穌再來之上,對上帝滿懷信心,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就是他從死裏復活的耶穌’,好拯救他們脱離將臨的忿怒。同樣,今日一切盼望主耶穌再來的人必須留意帖撒羅尼迦前書的良好勸告,要充滿愛心,保持堅定,無可指責,從而能够‘行事對得起那召他們進入他國、得他榮耀的上帝’。[3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aymond E. Brow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Anchor Bible, 1997. pp. 456–466.
  2. ^ 参看使徒行传徒18章1-5節;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6節。
  3. ^ Ernest Best,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p. 7
  4. ^ 参看使徒行传徒17章1;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9节;1章6,7节。
  5.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17,18节
  6.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6-8节;3章1-7节
  7. ^ Best, Thessalonians, pp. 22–9.
  8. ^ "The only possible reference to a previous missive is in 2:15...." Raymond E. Brow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Anchor Bible, 1997. p. 590.
  9. ^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p 1155
  10. ^ Pearson, p. 88
  11. ^ Birger A. Pearson, "1 Thessalonians 2:13–16 A Deutero Pauline Interpolation",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64 (1971), pp. 79–94
  12. ^ Schmidt, D., "I Thess 2:13–16: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an Interpolation," JBL 102 (1983): 269–279
  13. ^ G. Friedrich, "1. Thessalonicher 5,1–11, der apologetische Einschub eines Spaeteren," ZTK 70 (1973) 289
  14. ^ Schmithals, W., Paul and the Gnostics Transl. by J. Steel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72), 123–218
  15. ^ K. G. Eckart, "Der zweite echte Brief des Apostels Paulus an die Thessalonicher," ZThK (1961), 30–44
  16. ^ Theologie und Literarkritik im 1. Thessalonicherbrief
  17. ^ The Later Stratum in 1 and 2 Thessalonians, Authority in Paul and Pe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astoral Stratum in the Pauline Corpus and 1 Peter
  18. ^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by Kurt and Barbara Aland, translated by E. F. Rhodes, 1987, pages 97, 99.
  19.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5,6,9,10节。
  20.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7,8节
  21.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13,20节。
  22.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13节。
  23.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4,5,7,8节
  24.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2。
  25.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
  26.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5,8节
  27.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3,15节。
  28.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22节
  29.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12,13节;2章8节;4章1-8节。
  30.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7,9-12节;5章15节。
  31. ^ 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8,10节;3章12,13节;2章12节。

外部链接

[编辑]

阅读圣经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