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钾
氰化钾 | |
---|---|
英文名 | Potassium cyanide |
识别 | |
CAS号 | 151-50-8 |
PubChem | 9032 |
ChemSpider | 8681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NNFCIKHAZHQZJG-UHFFFAOYAH |
UN编号 | 1680 |
EINECS | 205-792-3 |
ChEBI | 33191 |
RTECS | TS8750000 |
性质 | |
化学式 | KCN |
摩尔质量 | 65.12 g·mol⁻¹ |
密度 | 1.52 g/cm3 |
熔点 | 634 °C |
沸点 | 1625 °C |
溶解性(水) | 71.6 g/100 ml (25 °C) 100 g/100 mL (100 °C) |
溶解性(甲醇) | 4.9 g/100 mL (20 °C) |
溶解性(甘油) | 可溶解 |
热力学 | |
ΔfHm⦵298K | −131.5 kJ/mol |
S⦵298K | 127.8 J·K−1·mol−1 |
危险性 | |
欧盟危险性符号 | |
警示术语 | R:R26/27/28-R32-R50/53 |
安全术语 | S:S1/2-S7-S28-S29-S45-S60-S61 |
NFPA 704 | |
致死量或浓度: | |
LD50(中位剂量)
|
5–10 mg/kg[1] |
相关物质 | |
其他阳离子 | 氰化钠 |
相关化学品 | 氰化氢 氰化鋰 氰化鈉 氰化銣 氰化銫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氰化钾,俗稱山埃钾、青酸加里,是氰化氢的钾盐,化学式為KCN。在一般環境下氰化鉀是一種呈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尽管有剧毒,但由於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常被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2]它有时也用于采取化学萃取法淘金的金矿开采(尽管氰化钠的应用更为普遍),且直到1970年代仍不时被用作滅鼠藥。
生产
[编辑]氰化钾是通过用氢氧化钾水溶液处理氰化氢,然后在真空中蒸发溶液生产[3]:
每年生产氰化钾约5万吨。[2]
历史生产
[编辑]公元1900年前,在卡斯纳法发明之前,亚铁氰化钾是碱金属氰化物的最重要来源。[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氰化钾是通过分解亚铁氰化钾产生的[4]:
其中,FeC2是计量比组成的混合物,包括α-Fe、C和Fe3C等。[5]若在空气中热分解,则会有KFeO2等氧化产物。[6]
化学性质
[编辑]氰化钾可以和硫、硒和碲反应,分别产生硫氰酸钾、硒氰酸钾和碲化钾。
生理反应
[编辑]與所有氰化物一样,氰化钾是生理上有效力的劇毒。它通過與铁原子在细胞色素中的亚铁血红素上形成的永久性鍵合,阻止了细胞电子转移鏈的組成。造成的结果就是使呼吸停止。
氰化钾对机体的作用与氰化钠相似。一旦摄入100–200mg的氰化钾,意识会在1分钟(甚至10秒)内丧失,这取决于身体的免疫力和胃中所剩余的食物量。在之后的約45分钟内,中毒者会陷入昏迷或深度睡眠,并且如在两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抽搐的症状。死亡原因多为心跳骤停。
解毒
[编辑]国际化学品安全方案(化学品安全/CEC评价解毒系列)。這個测量名單列舉了以下的解毒劑和它們的效用:氧氣、硫代硫酸钠、亞硝酸異戊酯、亚硝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羟钴胺、钴化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鈷),以及其他几个。[7]其他常用推荐的办法為「溶液A和B」(硫酸亚铁與柠檬酸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亚硝酸异戊酯。
英国卫生安全局曾建议禁止使用溶液A和B,由于其保存期有限、有可能造成铁中毒以及使用條件受限(只有在有效氰化物吞食,而常見的中毒意外卻以皮肤接触和吸入為大宗)。健康安全的质疑,也有用亚硝酸异戊酯由于存货和供应问题,遭受濫用、缺乏证据显着的好处,而不推荐依地酸二钴。[8]
自杀
[编辑]不少掌握情報的人員(例:士兵、間諜)在執行任務前會於舌下放置氰化钾胶囊,一旦被俘就立刻咬破胶囊自盡,避免被嚴刑拷問而招供。
纳粹德国的赫尔曼·戈林、愛娃·勃勞恩、海因里希·希姆莱,日本战时首相近卫文麿是使用氰化钾胶囊或者药丸自杀的著名例子。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Bernard Martel. Chemical Risk Analysis: A Practical Handbook. Kogan, 2004, page 361. ISBN 1-903996-65-1.
- ^ 2.0 2.1 2.2 Andreas Rubo, Raf Kellens, Jay Reddy, Joshua Wooten, Wolfgang Hasenpusch "Alkali Metal Cyanide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6 Wiley-VCH, Weinheim, Germany. doi:10.1002/14356007.i01_i01
- ^ Pradyot Patnaik. Handbook of Inorganic Chemicals. McGraw-Hill, 2002, ISBN 0-07-049439-8
- ^ Von Wagner, Rudolf. Manu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New York: D. Appleton & Co. 1897: 474 & 477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9).
- ^ Ormont, B.; Petrov, B. A.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simple and complex cyanides with formation of alkali metals, especially potassium. Monatshefte fuer Chemie. 1936, 68: 171-187. ISSN 0026-9247.
- ^ J. I. Kunrath, C. S. Müller, E. Frank.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II) trihydrate.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1978-12, 14 (3): 253–264 [2023-02-12]. ISSN 0022-5215. doi:10.1007/BF01915163 (英语).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氰化钾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氰化物的毒性和对应的解毒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