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尤德爵士
Sir Edward Youde
GCMG GCVO MBE
第26任香港总督
任期
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5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布政司夏鼎基爵士
锺逸杰爵士
前任麦理浩爵士
继任卫奕信爵士
英国驻华大使
任期
1974年8月29日—1978年6月15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前任艾惕思爵士
继任柯利达爵士
个人资料
出生(1924-06-19)1924年6月19日
 英国威尔士格拉摩根谷珀纳斯
逝世1986年12月5日(1986岁—12—05)(62岁)
 中国北京市英国驻华大使馆
死因急性心脏病发,于睡梦中死亡
墓地 英国根德郡坎特伯雷大教堂
配偶尤德爵士夫人 彭雯丽
母校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专业外交官、汉学家、殖民地官员
军事背景
服役皇家志愿后备海军英语Royal Naval Volunteer Reserve

尤德爵士,GCMGGCVOMBE(英语:Sir Edward Youde,1924年6月19日—1986年12月5日),英国资深外交官员,熟知中国事务,曾任英国驻华大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尤德曾在“紫水晶号事件”立功,事后在1949年获英廷授勋。1982年,尤德获委任接替麦理浩爵士,出任第26任香港总督。任内见证了两国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方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行使主权。尤德在1986年12月5日访问北京期间心脏病发猝死,成为唯一一位于任内逝世的港督。

生平[编辑]

早年生涯[编辑]

尤德在1924年6月19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格拉摩根谷(Vale of Glamorgan)的珀纳思(Penarth),幼年在当地的维多利亚学校就读,1942年考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中文。1943年离开伦敦大学,加入皇家志愿后备海军,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前往重庆服役途中曾路过香港,后在1946年退役。

退役后,尤德在1947年加入英国外交部,于1948年被派往时值国共内战中国,担任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馆之三等秘书。由于解放军将会越过长江进攻南京,英军巡防舰紫水晶号于1949年4月20日奉命从上海驶往南京撤走当地英国侨民,惟驶至扬子江的时候,紫水晶号遭到驻扎在北岸的解放军炮击,中弹达50发,包括舰长斯金纳在内多人死伤,最后挂起白旗,被迫停在镇江一带的江面。

英军曾先后在4月20日和4月26日派出三艘舰艇驶入长江企图营救,但皆为解放军的炮火所击退,未能接近紫水晶号。在此期间,尤德向上级毛遂自荐,多番以国语与解放军前线指挥官进行斡旋,虽然经过近两个月的谈判仍然陷入僵局,但为舰上人员抢修紫水晶号换来宝贵的时间,令紫水晶号可于7月30日晚上趁机全速脱逃,虽然岸上的解放军发现紫水晶号突围时曾发炮截击,却击沉了江陵解放号客轮,紫水晶号于7月31日到达上海,最后于8月11日抵达香港[1]。英廷认为尤德对紫水晶号突围有功,于1949年获颁赠MBE勋衔。

外交生涯[编辑]

尤德在1951年返回英国外交部任职,未几在1953年被派到北京,出任英国驻北京代办处二等秘书。此后自1956年至1959年被改派到英国驻美国大使馆担任一等秘书,期间访问美国多处地方。在1960年至1962年,他又再次到英国驻北京代办处出任一等秘书。

自1962年至1965年,尤德再调回伦敦外交部。不久自1965年至1969年派往纽约,出任英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到1969年,他回英国担任首相韦尔逊的私人秘书,主理海外事务。一年后,他曾自1970年至1971年前往帝国国防学院深造。之后在1971年至1973年出任外交部人事服务部首长。在1973年至1974年,尤德获升任为外交部助理次官;1974年至1978年获任命为英国驻华大使,任期完毕后,于1978年又一次回到外交部,于外交部次官部门任职书记官,为期一年。两年后,尤德再被任用,自1980年至1982年于外交部常任次官与书记官部门供职。

1981年12月底,英国外交部宣布尤德于1982年接替任满的麦理浩爵士,出任第26任香港总督。后来他在1982年5月20日抵港,在皇后码头登岸,正式履任。

香港总督[编辑]

高等教育[编辑]

尤德在1982年上任总督之初,香港高等教育仍旧在十分落后的阶段。当时香港只有两所认可的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而专上学院亦只有理工学院岭南学院树仁学院香港浸会学院等,可谓寥寥无几。而根据统计,当时香港亦只有2%的中学毕业生能享有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有见及此,尤德任内对教育发展特别重视。后于1984年,他更分别见证了城市理工学院(今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演艺学院的成立。尤德也是体艺中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主要倡设者之一,惟两校要至他过身后,才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正式成立。

关注经济[编辑]

尤德在1982年10月首次在立法局发表施政报告,当中曾表示要“建立一个鼓励市民发展干劲和进取精神的环境;只有在特别情况下,例如正常经营受干扰、工人得不到公平待遇、或本港声誉受损时,政府才会对工商及金融界进行干预”。后来香港经济虽然不景,他亦曾亲自率领贸易代表团访问英国日本美国中国以推广本港的贸易,又颁布了不少管制和监察银行、保险、证券、金融和贸易各行业的法例,以整顿本港内部的情况。

代议政制[编辑]

踏入1984年年中,随着英方在香港前途的立场有所软化,英国外相贺维爵士于4月20日发表声明,指英国在1997年以后不再拥有香港之主权和治权,香港的前途亦大致上尘埃落定。为此,尤德遂着手开展进一步的政制改革,以配合香港在“过渡期”发展出代议民主

在1984年7月18日,港府发表了一份《代议政制绿皮书》,研究代议政制在香港发展的可行性。该《绿皮书》提出香港要建立代议政制,长远透过循序渐进的手法达至民选政府机关。根据文件,当中建议1985年的香港立法局选举将试行间接选举,立法局内其中24个议席将分别由选举团和功能组别,各以投票的方式产生12席。而选举团的成员,则包括所有香港市政局香港区域市政局香港区议会的议员。此外,文件又提出在1991年的香港行政局的非官守议员中,最少应有8名由立法局的非官守议员互选出来。其后于1984年11月21日,港府又发表《代议政制白皮书》,正式公布这个政策。

1985年9月26日,香港首次举行香港立法局的间接选举,正式开始了香港的代议政制。但是行政局的非官守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构思,却一直未能实现。

信心危机[编辑]

尤德上任港督伊始,中、英两国元首曾经在1982年的时候就香港前途进行会谈。在会谈初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立场十分坚定,明确强调《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至今仍然生效。不过,中方立场却同样强硬,除了不愿作出妥协外,又表示中方必定要收回香港的主权。

尤德曾多次率领两局议员前往英国,与英国当局商讨前途问题。其中有次,在1983年6月30日,他曾率领9名行政局议员前往伦敦,并在7月4日谒见撒切尔夫人。尤德一行人在7月7日返港后,召开了记者会,席间,尤德公布了即将召开的中、英谈判中,英方代表团的成员名单。当中,尤德被包括在内,而且在成员名单名列第二。有记者问及尤德代表何方出席谈判,尤德则指自己是“以港督的身份代表香港市民参加谈判”,事件立即引起了广泛讨论。翌日7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双边会谈。尤德先生是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的一个成员参加会谈的,因此他在会谈中只代表英国政府”,结果英国外交部不久即作出澄清,指尤德“当然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会谈”。

代表团双方在1983年7月正式就香港的前途问题展开谈判。但期间谈判一度未能取得共识和进展,遂促使港人的信心受到动摇,并引发了一轮信心危机。在1983年9月,受中、英谈判陷入僵局等因素所影响,香港股市出现股灾,港元大幅贬值,更曾一度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市面上随之出现抢购粮食等情况,多间银行亦出现挤提。港府其后在10月15日宣布实施联系汇率制度,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才得以维系港元稳定。

虽然港元汇率得到稳定,但香港市民仍旧对香港前景感到忧虑。在1984年1月,港府批准调高的士的牌费和首次登记税,结果不少的士司机在九龙城集结,引起小规模的骚乱。其后在同年3月28日,英资的怡和洋行宣布把总公司由香港迁册至百慕大,即被社会各界视为英国有意撤资,结果对香港的前途更为担忧。

诚如上文所言,英方在1984年年中立场开始软化,表示将在1997年放弃香港的主权和治权,中、英谈判于是出现了明显的进展。最后在1984年12月18日,双方终于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认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遂由此步入了所谓的“过渡期”。在“过渡期”期间,为了安抚民心,尤德提出兴建第二条连接香港岛九龙半岛海底隧道、连接新界东、九龙东及港岛之大老山隧道(而这两条隧道分别在1989年和1991年建成)以及兴修由屯门元朗轻便铁路。在1985年9月26日,他又落实了《代议政制绿皮书》,于立法局选举中以间选手法产生24个议席。

但是,港人对香港的信心未有因为前途明朗化而回复。相反,不少港人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得悉英国政府无意向香港人给予英国公民身份以及居英权,又对中国共产党将对香港作出管治感到忧心,结果触发香港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当时社会上有能力的市民都选择申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但由于港府担心会引起恐慌,尤德一直也不愿公布确实的移民数字。此外,斐济玻利维亚伯利兹等小国更纷纷来港开设办事处,企图吸纳投资移民。移民潮在此后一直持续,至主权移交前夕才稍为出现“回流”的现象。

任内猝死[编辑]

尤德爵士在1982年到任港督时所穿的礼服,香港历史博物馆

1986年10月,尤德接待第二次访问香港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已开始出现问题。12月,尤德率领香港高层经济贸易代表团到北京,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北京办事处主持开幕典礼,并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主持香港产品在北京首次举办的展览会开幕典礼[2],12月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获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宴请[3]

尤德原定在12月5日返港,但约于同日清晨因急性心脏病猝逝,后被私人秘书贺理发现倒卧于下榻的英国驻华大使馆内,终年62岁。[4]12月5日上午8时20分,英国驻华使馆向中国外交部通报了尤德的死讯[5]

12月6日晚上,尤德的遗体用飞机运回香港。12月7日,香港政府在港督府举行尤德爵士吊唁仪式。12月9日上午,港督府举行丧礼,丧礼以最高级军事荣誉形式进行,而他的灵柩在多名港府官员和立法局议员护送下离开港督府,灵柩运抵圣约翰座堂,随后在座堂举行安息礼拜,而其遗体其后被转往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尤德的遗体火化后,骨灰由家人带回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墓园安葬。

个人生活[编辑]

尤德爵士于1951年跟在中国认识的彭雯丽(Pamela Fitt)结婚,两人育有两名女儿:

尤德爵士向以热爱中国文学中国语文著称。据称,他每天吃早餐的时候,都会阅览好几份中文报章。此外,尤德爵士的兴趣还包括步行、戏剧和音乐。

荣誉[编辑]

以他命名的事物[编辑]

尤德爵士纪念基金标志
尤德爵士纪念亭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注释[编辑]

  1. ^ HMS Amethyst Incident, Yangtze River. Naval History. [30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4). 
  2. ^ 12月3日 香港产品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年鉴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86: 828. ISBN 978-7-5162-0716-1. 
  3. ^ 姬鹏飞会见香港总督尤德. 人民日报. 1986-12-05: 2. 
  4. ^ 〈港督尤德北京逝世 遗体今日运返本港〉,载《华侨日报》第一张第一版,1986年12月6日。
  5. ^ 英驻华大使馆通报我外交部 香港总督尤德四日夜病逝. 人民日报. 1986-12-06: 1. 

英文资料[编辑]

中文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外交职务
前任者:
艾惕思爵士
英国驻华大使
1974年-1978年
继任者:
柯利达爵士
官衔
前任者:
夏鼎基爵士(署理)
第26任香港总督
1982年-1986年
继任者:
锺逸杰爵士(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