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人
爱沙尼亚人 eestlased | |
---|---|
总人口 | |
110万 | |
分布地区 | |
爱沙尼亚 924,966 | |
其他主要聚居地 | |
芬兰 | 39,763 |
美国 | 25,000 |
加拿大 | 23,930 |
瑞典 | 23,000 |
俄罗斯 | 17,875 |
英国 | 14,000 |
澳大利亚 | 7,543 |
德国 | 5,000 |
挪威 | 2,871 |
乌克兰 | 2,868 |
爱尔兰 | 2,560 |
拉脱维亚 | 2,000 |
比利时 | 2,000 |
阿根廷 | 1,560 |
法国 | 686 |
葡萄牙 | 228 |
冰岛 | 111 |
智利 | 74 |
语言 | |
爱沙尼亚语、沃罗语、塞托语 | |
宗教信仰 | |
大部分无宗教 传统上信奉基督新教(路德宗) 有信仰者以信奉路德宗或正教会为主 |
爱沙尼亚人(爱沙尼亚语:Eestlased,过去称为Maarahvas)是欧洲的一个民族,与芬兰人之间有亲缘关系。爱沙尼亚人以芬兰-乌戈尔语族的爱沙尼亚语为母语。虽然爱沙尼亚常常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国并列为波罗的海国家,但爱沙尼亚的民族及语言都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国不同。大部分爱沙尼亚人信奉基督新教路德宗。目前爱沙尼亚人总人口大约有110万,其中生活在爱沙尼亚本国的有930,219人。海外的爱沙尼亚人以居住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的最多。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人口
[编辑]共约110万人,主要在爱沙尼亚本国(全国总人口约134万人,爱沙尼亚族占68%)[1],另有10多万爱沙尼亚人散居在芬兰、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
语言
[编辑]爱沙尼亚语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有9个元音和16个辅音,主要重音落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语法非常复杂,有14种格。[2]没有冠词或语法性的差别,也没有未来式,这是爱沙尼亚语与属于印欧语系的欧洲大部分其他语言最显著的不同。[3]文字使用拉丁字母,共27个字母。
有三种主要方言:东北近海方言、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标准语言的基础。近代则有许多来自德语、俄语和拉脱维亚语的借词。
地理环境
[编辑]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三国最北端,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东临俄罗斯,南邻拉脱维亚。全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50米。50.5%面积为森林覆盖。是温带海洋性气候。[1]
历史沿革
[编辑]爱沙尼亚人大约五千年前来到此地定居生活,是欧洲古老的先民之一。[4]
公元98年,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中第一次提到“Aestii”,即现代爱沙尼亚名称“Eesti”的来历。
波罗的海的位置夹在四方列强中间,历史上爱沙尼亚经过多次外族侵略与统治。十三世纪初期先后遭日耳曼骑士团和丹麦人侵占。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中叶,被德意志十字军征服。十六世纪末,瑞典、丹麦和波兰进入瓜分。到了十七世纪中叶,由瑞典占领了整个爱沙尼亚,此为较平和时期[5]。十八世纪后,俄国打败瑞典,将爱沙尼亚纳入势力范围,延续到之后苏联时期。一战到二战期间又接连受德、俄统治。
受到战乱影响及苏联的人口转移政策作用下,许多人移居海外。1990年3月,恢复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正式宣布独立。[6]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古代的爱沙尼亚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历经外族相继入侵统治后,同时也引进了姓氏的使用。[7]
爱沙尼亚人的姓氏主要来源是父名祖名、住地封地、职业职务或性格外貌等[7],还有很多家族姓氏来自树木。[8]子女要继承父亲的姓氏。
爱沙尼亚没有支付聘礼或嫁妆的传统。根据现代《家庭法》,年满18岁的男女可缔结婚约。或者经父母监护人书面同意,15至18岁者也可以缔结婚约。婚后,夫妻选择其中一方的姓氏为共同姓氏,双方保留其婚前姓氏,或应一方要求,将另一方的姓氏加在婚前姓氏前面。如果离婚,因婚姻而改变姓氏的一方依照自己意愿,可保留结婚时取得的姓氏,或恢复其婚前姓氏。
爱沙尼亚的男性传统上一直被赋予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而女性则被视为照管者、附属者,地位要低于男子,主要表现在职业市场、家庭以及决策方面。因此1996年12月,爱沙尼亚社会事务部设立了男女平等局,促使性别平等方向的社会发展。[9]
产业与生活
[编辑]过去一级产业发达,此外连结东西方贸易路线的不冻深水港至今仍然是爱沙尼亚的重要资产。苏联时期爱沙尼亚主要发展工业,现在爱沙尼亚注重IT产业,网络技术非常发达。[3]
饮食
[编辑]常食用马铃薯、面食、烤肉、奶制品、沙拉、熏鱼,爱喝自制啤酒。由于冬季寒冷,常会盐渍肉类、蔬菜,和做水果冻,水果冻不放糖而是加波罗的海特产蜂蜜。[10]
信仰与习俗
[编辑]爱沙尼亚人宗教信仰不强烈,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信教。十三世纪基督宗教传入,主要为教派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后,最大的教派为路德宗。南部和岛屿地区的居民较多信东正教。[5]有些本土的自然崇拜(maausk)仪式一直留存至今,像是在圣树系上还愿丝带。[3]
主要节日有元旦、独立日(2月24日)、仲夏节(6月24日)、恢复独立日(8月20日)以及圣诞节。
6月24日是白日最长的一天,仲夏节从23日的“夜”就宣告开始,这个节日带有太阳崇拜的色彩,人民尽情享受每一秒的日光,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在仲夏节之夜,不吟诗或唱歌就无法得到礼物。[3]
每年6月还有老城节日,举办以中世纪为主题的庆典。[11]
爱沙尼亚还经常办“能工巧匠日”活动,四处赶来的艺人们聚集在广场上,当众献技。再评选出最佳手艺人、最佳陶器工、最佳锻工、最佳编织工等,奖励工艺能力出色的参赛者。[12]
比较特别的是,爱沙尼亚人习惯在万圣节悼念逝去的亲友,当天会很安静。
文学与艺术
[编辑]十九世纪中叶人民史诗《卡列维波埃格》的资料搜集编辑完成,这部巨作奠定了爱沙尼亚民族文学的基础。受欧洲思潮影响及时空转变,文学中也展现现实主义、爱国主义,或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的色彩。诗歌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是有关传说及海洋冒险的故事。
音乐和唱歌是爱沙尼亚人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乐器多元有口簧、风笛、囊弦琴、手风琴等等。风笛在爱沙尼亚已流行好几百年,是舞蹈和仪式典礼主要伴奏的乐器,直到十九世纪被小提琴取代。[13]
爱沙尼亚人自古有着歌唱的传统,出现许多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并以此凝聚民族情感。在民族文学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促发1869年开办首次的音乐歌舞节,现在已成为爱沙尼亚重要文化传统,每五年盛大举办。[5]
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民更以歌唱革命和平示威,史称“波罗的海之路”。
爱沙尼亚编织工艺也很知名,花纹种类多样。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蒙金兰、墨刻编辑部. 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 台湾: 墨刻. 2013年.
- ^ Ethnologue.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 ^ 3.0 3.1 3.2 3.3 爱沙尼亚学院. 關於愛沙尼亞的12個問題. 爱沙尼亚塔林. 2013年.
- ^ Virpi Laitinena; et al. Y-Chromosomal Diversity Suggests that Baltic Males Share Common Finno-Ugric-Speaking Forefathers (PDF). Human Heredity: 68–78. 2002 [2017-06-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5-17).
- ^ 5.0 5.1 5.2 梨木香步. 愛沙尼亞 九日慢行. 台北市: 日出. 2015年.
- ^ 张明珠. 波羅的海三小國史:獨立與自由的交響詩. 台北市: 三民. 2004年.
- ^ 7.0 7.1 爱沙尼亚人名.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1).
- ^ Nicole Lambert. 哈囉!歐洲--28個小導遊帶你認識歐洲. 台北市: 上谊文化公司. 2017年.
- ^ 聯合國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定期报告汇编. 2001年8月21日.
- ^ 李元馥. 漫畫歐洲2. 台北市: 高富国际. 2005年.
- ^ 從芬蘭到波蘭. 自由时报. 2017年6月22日: D10.
- ^ 李兴汉. 波羅的海三國. 北京市: 社会科学文献. 2003年.
- ^ 苏启明、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 波羅的海三國民俗藝術特展. 台北市: 史博馆.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