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
2013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 | |||||||
---|---|---|---|---|---|---|---|
中印边界争议的一部分 | |||||||
中印中西段边界(阿克赛钦) | |||||||
| |||||||
参战方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印度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房峰辉上将 | 印度陆军参谋长 比克拉姆·辛格将军 | ||||||
参战单位 | |||||||
2013年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是中国和印度间发生的一起边境对峙事件。
2013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规模约一个排的队伍在拉达克-阿克塞钦边界未定的中印西段边界实控线附近斗拉特别奥里地东南部约30公里的天南河谷(Raki Nala)建立了一个营地[1] 。以往的惯例是,中印双方的军队都经常在这个争议缓冲区交替巡逻,但都避免在此建立永久性设施或军事要塞[2]。印度军队随即反应,在中国军队营地约300米外建立了自己的营地。中印双方开始了长达3个星期的磋商,在此期间,中国的营地通过直升机和卡车运送给养和人员予以支持 。5月5日,争议得到解决,双方同时撤军,未发生冲突及人员伤亡[3]。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印度军方同意拆除距斗拉特别奥里地约250公里之遥的楚木惹(Chumar、Chumur;楚马)-支普齐(Chepzi)争议区的部分工事。[4]
印度军队在拉达克争议边境附近的基地、边防营房 |
---|
|
南疆军区在中印边境中段设置的边防连(哨所) | |||||||||||||||||||||||||||
---|---|---|---|---|---|---|---|---|---|---|---|---|---|---|---|---|---|---|---|---|---|---|---|---|---|---|---|
|
|
印度军队在拉达克、喜马偕尔邦争议边境附近的基地、边防营房 |
---|
|
背景
[编辑]阿克赛钦地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西藏两自治区与印度的边界西段,阿克赛钦(Aksai Chin)是突厥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这里的“钦”(秦)就是突厥语中国的意思[来源请求]。中国方面拥有实际控制权,绝大部分属于新疆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管辖。印度方面则认为此地属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阿克赛钦地区总面积42,685平方公里,其中争议地区约3万平方公里,占中印西段边境争议地区总面积的33,500平方公里的绝大部份。中国实际控制克什米尔东北部阿克塞钦地区(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阗县),印度控制巴里加斯地区(属于噶尔县扎西岗乡)约450平方公里。
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签署《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双方将通过协商制定在实际控制线地区的有效信任措施。任何一方都不在双方确定的区域内进行特定规模的军事演习。”1996年11月签订《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中印边境就此解除了战争气氛,对民间跨越界交往的控制开始放松,自发边贸开始展开,也对加强两军相互信任,缓和边境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6月,瓦杰帕伊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确认发展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月二国举行首次战略对话,温家宝总理访印并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阿克赛钦作为新疆-西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在战略上这一地区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中印两国在尊重彼此既得领土的意见上达到了一致,因此大大降低了这一地区再次发生领土争端的可能性[5]。
然而,由于中印边界从未划定和踏勘,双方对实控线(LAC)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实控线两侧,有一个约20公里宽的地带称为“缓冲区”[来源请求],双方边防部队在此交替巡逻。2000年以来,中印双方在在实控线两侧开始大规模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并且互相把对方的这一举措视为潜在威胁。[6] 印度政府宣称,中国军队每年非法进入印度领土数百次。这些行为的绝大部分并没有引发事端。2011年,中国军队深入楚木惹争议区18公里,拆除了楚马要塞17处印军用石头垒砌的堡垒[7]。
事件经过
[编辑]军事部署
[编辑]2013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规模约一个加强排的队伍(50人)在拉达克-阿克塞钦边界未定的中印西段边界实控线附近斗拉特别奥里地东南部约30公里的天南河谷(海拔4968.24米)建立了一个拥有4顶帐篷的营地[1][8]。印度最初声称,中国边防军侵入了实控线印度一侧10公里,后来又修改为19公里[9][2]。该营地第二天被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ndo-Tibetan Border Police,ITBP)发现,ITBP立即在距中国军队营地300米之遥处,设立了拥有8顶帐篷的印军营地。中国的营地通过直升机和卡车运送给养和人员予以支持 [9]。印度政府认为这是2013年最严重的边境事件[10]。
印度军方遵循克制政策,试图使此问题保持“局部性”和“战术性”,以便给印度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整个事件中没有人开枪,印度军方并没有试图包抄中国军队。印度军队作出了最小限度的努力,以进一步巩固其初始部署。双方人员互相打出横幅,要求对方撤离自己的领土。中印军队双方营地的官员,举行了多次谈判[5]。大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这一行动释读为炫耀武力,也有一些西方杂志推测,中国的这一行动,是为了抗议印度在楚木惹争议区建立“永久设施”(楚马要塞)[2]。中国网上最负盛名的军事智库认为,这一事件是“偶然性”的,“没有刻意安排”。[11]
协议
[编辑]印度政府外交抗议,要求中国撤出他们的军队,并承认在事件发生前的边界现状[12]。中国公开回应,否认在事件发生处有任何边界问题,指出其部队并没有越过实控线[13]。印度决定不采取军事行动,并继续安排其外长萨尔曼卡苏(Salman Khurshid)计划已久的对中国的访问[14]。在印度议会,印度政府对此一事件的处理受到了反对党的严厉批评[15]。反对党认为,印度这次的“战败”如同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5月3日,在事件解决的前两天,由于反对党诸如“把中国赶出去,拯救国家”等破坏性举动,印度议会被迫休会[10]。
谈判历时近20天,在这期间,中国在事件发生地增加了他们的军事存在[9]。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同意中国的要求,拆除距斗拉特别奥里地约250 km之遥的楚木惹争议区楚马要塞的部分正在使用的碉堡。 中国的其他要求包括拆除印度在实控线沿线布设的监听和录像设施;终止拉达克牧民进入中国领土游牧等。但是印度对中国的这些要求采纳到什么程度,尚不清楚[15]。协议达成后,双方撤回各自的部队,结束对峙[9]。 5月5日,事件结束[10]。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
[编辑]- Bagchi, Indrani. "Depsang Bulge Incursion Accidental, Chinese Military Thinktank Say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s of India. Jul 15, 2013. Retrieved July 16, 2013.
- Bharti, Jain. "China Sore with Indian Bid to Build Infrastructure along LA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conomic Times. April 25,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Bukhari, Fayaz, & Bhattacharjya, Satarupa. "India and China Withdraw Troops from Himalayan Face Off". Global Post. May 7,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Defense News. "India Destroyed Bunkers in Chumar to Resolve Ladakh Row". Defense News. May 8,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Dutta, Sujan. "Battle of Tents and Banners on Bord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legraph. April 26, 2013.
- Goswami, Namrata. "China's Incursions Show Strategic Blindn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ia Times Online. May 9,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Chinese Troops Had Dismantled Bunkers on Indian Side of LoAC in August 20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ia Today. April 25,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Lee, Peter. "China's Border Rows Mirror Grim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ia Times Online. May 3,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Pandit, Rajit. "China's Ladakh Incursion Well-plann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s of India April 26, 2013. Retrieved May 20, 2013.
- Pradhan, Bibhudatta, & MacAskill, Andrew. "Indian Foreign Minister to Visit China to Reduce Border Tens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oomberg. April 25,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
- PTI. "China’s Ladakh Incursion: Restore Status Quo before Incident, Says Ind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rstpost. April 23, 2013. Retrieved March 11, 2013.
- Sawant, Gaurav C. "India is No Pushover: Salmand Khurshi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ia Today. April 26, 2013. Retrieved May 20, 2013.
- "FM: China-India Border Troops Strictly Observe Agreemen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Xinhua. April 24, 2013. Retrieved May 11,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