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梁
林杰梁 | |
---|---|
英文名 | Lin Chieh-liang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华民国台湾省嘉义县朴子镇 (今嘉义县朴子市) | 1958年6月30日
逝世 | 2013年8月5日 中华民国(台湾)桃园县龟山乡 (今 中华民国桃园市龟山区) | (55岁)
墓地 | 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县朴子市第一示范公墓怀亲堂 |
国籍 | 中华民国 |
别名 | 侠客、仁心医侠、侠医、国民医生 |
语言 | 国语、英语、台语 |
配偶 | 谭敦慈 (1988年结婚—2013年结束) |
儿女 | 2子 |
学历
| |
经历
| |
林杰梁(1958年6月30日—2013年8月5日)是台湾著名肾脏科、毒理学医生,曾经在长庚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于行政院卫生署担任顾问[1]。林杰梁出生于嘉义县朴子市的医学世家,毕业后长期投入肾脏医学、毒物医学研究,并且发表多篇论文著作而获得国际肯定。
1996年,林杰梁成为台湾首位研发出农药巴拉刈中毒有效治疗方法并且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医生[2][3][4],成功降低台湾早期许多摄入农药而致死的案例。[5]其研发的治疗方式推广至世界各地且广泛获得运用后,也让原本农药中毒存活率为40%的印度上升至80%左右。林杰梁也长期致力于向民众宣导正确饮食、防毒养生、各项医学观念,并且实际在政府调查民众食品安全问题而多次发表评论[6]。除了曾经为台铁南回线连续破坏事件检验是否遭到下毒外,之后台湾接连发生许多食品安全卫生事件时他也接受许多新闻媒体的采访[6],包括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2013年台湾毒淀粉事件等[7]。也因为他经常凭借著其专业提供民众许多专业意见,这使得他作为公共卫生倡导者而在台湾社会享有很高声望[6]。2013年8月5日因感染不明病毒而病逝,享年55岁[1]。
早年
[编辑]早期经历
[编辑]1958年6月30日,林杰梁出生于台湾嘉义县朴子镇的中医世家,在家里5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8]。他的祖父林磐石是村子里受人敬重的中医师,而父亲林青樟也继承父业并且经营中药铺,这使得已经连续五代都是中医相关行业的林家在镇上颇有名气[9]。虽然林杰梁从小由于父母忙碌而使得他是由祖母养育长大,而祖父林磐石在他3岁时过世[10]。然而很早便在医诊、抓药以及许中药药材的环境下生活、经常听到祖母讲述林磐石自行救助穷人的举动和许多治疗过后的患者在祖父逝世后仍前来致谢的景象,这些都深深影响他并且在后来逐渐往医学发展[11]。而当时嘉义县整个朴子市社区十分盛行棒球运动,林杰梁就读嘉义县朴子国民小学五年级时便成为班级棒球队的主力投手,并且时常与其他棒球队互相比赛[12]。
在以第一名校长奖的优异成绩自嘉义县朴子国民小学毕业后,林家为了培育林杰梁便安排其通车就读资源更多、环境更好的嘉义市兰潭国中就读。到了准备进入高中时则是报名有许多明星高中的台北考区,最后他成功考取到作为第二志愿的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不过北上念书后的前两年由于投入集邮社社团活动使得几科成绩一度下滑,让对他十分有期望的父母感到担心。最后在父亲林青樟在接到老师特别寄送至嘉义县的成绩单并且北上训话后,在高中二年级升三年级时开始收心并且在学校重新研读课程内容。之后林杰梁三年级的成绩便恢复稳定,并且在联考一次便成功考上台北医学院(今台北医学大学)[13]。
大学生涯
[编辑]后来有心成为医生的林杰梁在进入台北医学院医学系就读后,继续维持其认真上课且自我严谨的态度,甚至以偷偷进入教室的方式先行以笔记本或者书包占到课堂第一排的位置。而当时担任台北医学院讲师的林松洲则提到林杰梁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并且在课堂结束后和还在办公室教授讨论上课内容与医学问题,而亲切的态度也使得林松洲在班上128个学生中对于其印象深刻。班上还推派他集结其他认真同学成立笔记组,由同学每个月各自负责轮流记录课堂上教导的所有内容,而林杰梁在纪录这些上课内容时还常常在笔记旁添加诗词或者笑话。而上了大学之后他也继续活跃于社团活动上,由于有中医背景而使得他在大学一年级时加入了针灸社,后来又结合创立了中医社。另外他也参与了具有读书会性质的绿杏社,而此时林杰梁还练习过跆拳道并且达到三段,也担任过台北医学院跆拳社社长[14]。
不过当时班上在与其他学校举办舞会或者郊游活动时,林杰梁通常不会去而只会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其中他便曾经参加在寒假与暑假举办的医疗服务团,陪同教授前往台湾乡下进行义诊或者对污染源进行调查[14]。到了大学五年级时,林杰梁则参加了台北医学院医科学生会会长竞选。尽管当时选举活动相当激烈,然而林杰梁凭借著平时所建立的雄厚人际关系,而其政见也是以为所有学生服务为主要理念,之后便以最高票当选成为学生会会长。而在当选之后也逐一履行热心服务的承诺,其中当时就读大学一年级的医师作家侯文咏便表示其当选后便做了许多令人满意的事情。而到了大学七年级时,林杰梁则开始从事需要花费许多体力和心力的实习生活,主要从事帮病患打针、挂点滴、查房以及行政准备等工作[13]。
洗肾之后
[编辑]1982年7月,当时24岁的林杰梁、有一天晚上在医院值夜班写病历时,疑似因为劳累而趴在护士柜台桌上睡著了,由于实习医生的生活工作繁忙,所以其他人不疑有异,便让他休息。但是,在他睡了1至2小时之后,有同事发现他都没有动静,且某护士用尽方法,都叫他不醒的情况下,当班的其他实习医生们、赶紧将他送去急诊处实施急救处理。结果,发现是因为不明感染源所造成的急性肾炎并且引起高烧。虽然,在经过5天导尿以及急救后、成功救回生命,但由于肾脏功能已经受损,而后则须要长期血液透析。因为疾病造成肾脏衰竭这件事,一度使得林杰梁无法接受,因为必须负担每个月平均5万至6万元的血液透析费用之外,并且身心皆要承受其所带来的痛苦与压力。由于肾脏受损,使得其样貌也逐渐消瘦。之后,林杰梁向交往2个月的学妹,主动提出分手,并且决定投入钻研肾脏医学,以及开始接触毒理学研究[15]。
对于这次事件,林杰梁表示,这让他了解到即使病患面临到毫无希望的状态,也应该要做最后的努力,而不应该放弃任何病患[16]。之后,自台北医学院医学系结束实习并且毕业后,林杰梁便前往长庚医疗财团法人内科担任住院医师,进行医学进阶学习与一般医疗服务。后来,他和同样在医院担任护理师的谭敦慈认识,谭敦慈对于林杰梁热心救人,以及节俭的生活印象极为深刻,于是两人关系逐渐亲密,并且开始交往。虽然林杰梁提亲时,一度因为身体需长期洗肾的状况、而遭到谭敦慈的母亲反对,但是在谭敦慈父亲的支持下,两人还是于1988年顺利结婚。而谭敦慈在婚后,则辞去原本医院的工作、转而担任林杰梁的研究助理一职,除就近照顾其身体,并且从中协助林杰梁的毒物研究实验报告、接受媒体采访,或处理节目录影等大大小小的活动事宜[13]。
工作
[编辑]医疗工作
[编辑]从台北医学院毕业后的林杰梁,先是进入桃园市龟山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肾脏科任职,之后除了从肾脏科住院医生晋升成为主治医师外,同时还担任了长庚医疗财团法人临床毒物科主任。其中林杰梁主要专攻肾脏学、透析治疗学、毒理学、环境职业医学等,同时也是长庚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17]。根据《康健》杂志报导其妻子谭敦慈形容他是“全年无休的医生”,甚至连假日都会到医院探视住院的病人,而在非值班的日子他也经常半夜爬起并打电话到医院关怀病患情况[18][19]。而在长庚医疗财团法人开设毒物科以后,林杰梁逐步将救治范围从原本的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扩展至环境毒物和职业毒物伤害等[20],他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走上行医这条路。”
其中林杰梁表示毒物科门诊如果要查出是否中毒平均每个病患必须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不过他也要求其肾脏科患者必须提供24小时的尿液监测以作检测[21]。而一些评论则认为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认为林杰梁的行医方式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遇到病人是因为长期服用中药中毒时也知道该如何救治[22]。在医治许多困难案例的过程中林杰梁发明很多解毒疗法或者医疗方法并且加以推广,对此他认为发明救人的方法是一个医生的价值所在[19],并且提到:“因我们(医生)被逼到墙角,想不出方法,这条生命就要消失。[11]”而因为对于家庭的重视使得他明白一条人命牵动著好几个家庭,因此愿意花费更多心思在抢救病患上[19],不过他也表示:“身为医师,看到生命在手上流逝,那种冲击与无奈,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23]”
同时林杰梁也著重研究结果对于人体医疗的实用性,并且将重心放在肾脏功能的急救上。其中他便曾经为了抢救一对过度饮用药酒而导致心跳停止的40多岁夫妻,试著用血液灌洗的方式而成功救回两人[11]。他也曾经尝试为严重的肾炎病患在静脉注射高剂量类固醇,直到症状改善且血液检查恢复正常后才逐渐减量,这种治疗方式发表之后使得林杰梁在国际间获得声望。而为了救回因为中药钾离子中毒而急救无效的病患,一方面由住院医生继续实施心脏按摩急救,另外一方面则引血并且透过血液透析的方式移除钾离子,最后成功获得医治效果。在成功挽回生命后这项医治方法也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并且成为往后许多医学院的教材[13]。而在教育学生时他也常与学生互动,关心学生生活、学业、品格发展等各个层面,并且对家境清寒的学生也特别关心与照顾[14]。
相关研究
[编辑]同时林杰梁也是享誉国际的肾脏科教授,并且曾经长期关注追踪重金属铅与肾脏病之间的关联。其中在1993年时,林杰梁发表《铅对慢性肾病影响》的论文并且刊登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也是台湾历史上首次对于重金属的研究报告。而在针对202名病患经过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林杰梁发现对肾脏病患者而言环境铅浓度并无安全剂量,只要有铅存在就会威胁身体健康;而平均每摄入100微克的铅会导致0.3%的肾功能损伤,而铅累积在体内会造成儿童智商降低以及大人尿酸升高[24]。同时他在2001年时提出以铅解毒剂乙二胺四乙酸重复治疗的方式,将能够有效减缓尿毒升高和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速度,达成延迟血液透析的目的[25],之后他便以铅解毒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发现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9]。
而由于医院还没特别开设毒物科之前许多中毒病患都是在肾脏科就诊,这也使得他开始对于被归类为医学院较为冷门科目的毒理学有所兴趣[11][26]。这使得他成为中华民国唯一的临床毒理学教授以及最著名的毒物科医生[7][21][27],甚至有台湾“毒物权威”的称号[16]。尽管过去国际医学界认为病患农药百草枯中毒后将因为会导致肺纤维化缺氧与多重器官衰竭而无法医治,然而林杰梁在查阅许多文献资料后于1996年时研发出有效治疗方法。其中他发现以脉冲式地重复性提供高剂量的类固醇、活性炭血液灌流加上细胞毒性药物便能够成功化解毒素[28][29],其中治疗除支持疗法外还将减缓吸收、促进排出和降低对器官伤害为作目标[30][31][32]。在2006年林杰梁正式发表并且为其建立标准急救流程后[7],成功降低台湾许多摄入农药或者是农药自杀而致死的案例[33]。
此外他曾透过信件教导中国大陆医生救治百草枯中毒的17岁女孩,而湖北省一家医院也邀请他把百草枯中毒的医治方法编写成为教科书;还有印度医生告诉林杰梁表示解毒法成功挽救许多印度人生命,让原本百草枯中毒的存活率从40%提升至80%左右[11]。其新研发的治疗方式推广至世界各地并且广泛运用后,成为国内外医学界标准疗法并且被多本权威性医学教科书引用[14]。除了曾经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刊登研究报告外[33],著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毒物中心也将该解毒法列为治疗百草枯中毒指引[34]。也因为这一重要的研究报告发表使得林杰梁在学术方面很快晋升成为正教授,而其一连串的研究也提升了台湾在肾脏与毒物研究的国际地位。而在2012年时,林杰梁还进一步在台湾医学研讨会上发表研究表示百草枯中毒者只要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其死亡率就会从原先的90%降到60%以下[35]。
公益活动
[编辑]林杰梁从学生时代就持续参加医疗服务队,经常趁著寒假与暑假期间陪同其他成员前往偏远地区义诊[14]。1991年时,有感当时高雄市后劲地区和桃园县观音乡等偏远地区仍然缺乏医疗资源与相关讯息,他主动在台北医学大学成立了绿十字医疗服务队。其中每年寒假和暑假便带领具有服务热忱的医生和实习生前往高雄市和桃园县等贫困地方,提供包括卫生教育课程以及义务诊疗等服务,并且获得许多当地居民的支持。而随著绿十字医疗服务队的名声逐渐扩展,其服务范围也遍及至云林县和嘉义县的穷困的沿海村落。而有关活动的费用除了一部分是由会员缴交些许费用外,一大部分则是由林杰梁自行支付义诊所需要的数十万花费[36]。
2002年时,他更进一步在长庚大学成立罗卡达山地医疗工作队,主要则是前往桃园县复兴乡从事山地医疗服务,并且借此希望培养更多年轻医师主动关怀社会的态度。其中林杰梁认为台湾医学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导专业知识和开刀技术,反而对于人和社会的关怀教育相当欠缺,这使得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关心自己而离“好医生”的目标越远。对此他认为学生就像白纸一样,成立山地医疗服务队并且带领他们参与能让学生亲自体会弱势者的需求和协助救人的快乐,并且期盼能从中多培养数名优秀医生[24]。
同时林杰梁也关心在火灾现场抢救生命的消防员,2013年7月6日新北市泰山区发生家具行大火并造成2名消防员殉职后,他便透过儿子表示想要赠送附属在空气瓶背架、价值10万元的救命器给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希望进入火场后透过救命器的声响能保障更多人员生命[9]。后来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证实林杰梁逝世前,自费约20万元而购买了48具救命器给消防队成员使用[37]。
调查行动
[编辑]1982年时,桃园县观音乡的高银化工厂疑似为了生产含镉与铅的安定剂,排放工厂废水却造成农地严重遭受污染而种出有毒的镉米。而当时刚在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担任医生的林杰梁主动介入调查,除了揭露在发生的镉米事件、并且依据研究报告成功促使桃园县政府和工厂同意协助居民迁村。1986年至1987年期间,林杰梁继续和国立台湾大学团队则开始追查各种造成慢性病的不当行为,其中先后揭露高雄市后劲地区的台湾中油炼油厂制造的空气污染、二仁溪河畔焚烧废电缆造成的污染事件等。另外林杰梁也曾经出钱出力调查新竹的台湾中油工厂外围居民是否暴露在有毒环境,由于其认真的态度而感动许多当地民众[11]。
然而由于不害怕相关单位和组织的施压,使得他成为团体医疗组织的少数人并且一度遭到排斥,但是执著理念的林杰梁仍然继续研究毒理学并且专心从事研究;并且等到其研究结果投稿并且出现在国际期刊上后,其他人才了解其坚持的理念是正确的而逐渐被同事接受。其中林杰梁也曾提出台湾老旧社区的铅水管绝大多数都未更新,在饮水中的铅比空气或者粉尘中的铅更容易被身体吸收的情况下,可能是造成台湾因为尿毒症而造成的血液透析率在全世界排行第一名的缘故。他也曾经回到嘉义县朴子市自行检测老旧社区的铅水管水质问题,发现自来水中铅浓度已经超过标准值,对此他表示政府如果无法为住户更换水管的话必须尽到告知居民的义务[18]。之后他也经常在报章杂志上发表卫生教育文章,向社会大众呼吁远离铅的重要性[38]。
事件评论
[编辑]在台湾发生虎头蜂攻击、中毒事件或者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林杰梁便经常会在第一时间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并且依照相关文献作出呼吁或者是评论[27],之后则开始找寻找解毒方法并且寄给政府[39]。对此他表示:“当医师一次只能救一个人,但透过媒体教育大众,能救一群人。[16]”另外他常于各式媒体上深入浅出地宣导毒理学、食品安全以及医学知识[40],也曾经自行出版书籍以教导社会大众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26]。甚至每周出现在季芹主持的节目《现在才知道》推广正确的食品健康知识,与制作单位在节目演出上配合良好[41]。不过虽然林杰梁愿意出席节目录影,然而同为中华民国国家标准审查委员会委员的化学教授吴家诚则表示:“敲通告的大概都不知道他病情,他也不能表现出来,担心节目上显得没说服力。[42]”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爆发后,林杰梁在得知行政院要求行政院卫生署组团前往中国大陆考察后,便批评说“不如把钱花在有疑虑乳制品的全面检验”;而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拟定将三聚氰胺的标准设为2.5ppm时,他则举出各个国家的做法并且主张台湾必须订定最为严格的标准[39][43],同时提到:“台湾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所以它(行政院卫生署)这样匆促订一个标准,我觉得会让人家觉得它言而无信,公信力会丧失得很严重。[44]”在2011年爆发塑化剂事件后,林杰梁一方面公开指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毒性比三聚氰胺高出3.5倍,会造成生殖毒性乃至于罹患癌症的危险[45],呼吁众少喝果汁或运动饮料等饮品而改以白开水取代[46]。另外一方面也批评在发生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后,行政院卫生署虽然成立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管理食品安全项目,然而由于食品管理业务相关预算过少使得主管机关只能每年挑选几个产品进行抽验,同时改组后的人力编排反而让主要执行人力不足,对此他批评说“根本就是一个骗局”[47]。
2012年时,马英九在赢得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后随即宣布要讨论扩大进口美国牛肉,而政府首场美国牛肉跨部会小组会议上推翻社会普遍认知,表示美国牛肉所含的莱克多巴胺与瘦肉精必须有所区隔。对此林杰梁则在新闻媒体上引用数据大力批评马英九政府开放进口美国牛肉的标准以及专家小组一致的意见,指出莱克多巴胺仍然是瘦肉精的一种,虽然毒性较低但还是可能引发心悸、促进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因此孕妇与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应该避免吃到含有莱克多巴胺的肉品[48]。林杰梁表示欧洲联盟警告莱克多巴胺的量测应该加计其代谢中间产物,其毒性及健康风险应该要加倍计算。同时他也提到:“美牛其实是政治问题,不能以模糊科学专业的方法去解决。[49]”
2012年2月,中华民国经济部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委托昌达生化科技针对牛樟芝进行91天的动物实验,发现老鼠接受口服牛樟芝实体粉末一定剂量后出现细胞异常增生、空洞化,评估可能服用后将会对肝脏、卵巢和肾上腺等器官造成伤害。在被新闻媒体批露相关动物实验内容后,林杰梁表示目前牛樟芝研究的正反结果都曾被发表,行政院卫生署也核准了三家厂商之健康食品标章;但是他也提到临床上有服用牛樟芝导致尿毒升高之患者,认为牛樟芝可能对肾上腺具有高毒性,主张为了维护国民健康而应该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他收到自称是牛樟菇菌产业联盟则委请律师寄存证信函要求3天内澄清不实言论,否则要追究法律责任。而林杰梁则自聘律师并且措辞强硬地回复[50],最后由于无后续提告动作而结案[37]。
而在2013年时,食品安全主管单位发现有业者使用未经核准的顺丁烯二酸酐化制淀粉等添加物用于日常食品中,林杰梁也主动质疑毒淀粉就是长期造成台湾人肾病、血液透析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并且要求政府应该严厉惩处不肖业者并且采取最高严格标准进行检查[15]。其中他表示国外研究米粉、粄条等低蛋白质饮食可以改善尿毒和肾脏功能恶化,但他近期完成近400人、长达2年的追踪研究却发现这对台湾的肾脏病病患无效、甚至反而加剧症状,对此他认为这可能跟食品被加入化制淀粉有关[51][52]。同时他也质疑质疑过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跟行政院卫生署认定毒淀粉仅有低毒性,但是他认为在不少食品都有添加的情况下影响范围会更广[35]。
逝世
[编辑]病情恶化
[编辑]林杰梁由于就读台北医学院时,罹患肾炎而使得他本身长期是个血液透析患者[7],这使得许多报导医疗新闻的记者多知道由于长年洗肾使得他外形偏瘦,但是为了尊重隐私而几乎从不公开报导此事[53]。2013年8月2日清晨6时30分,林杰梁呼吸困难,自行打电话要求紧急送医。到了早上7时30分送至桃园县龟山乡的桃园长庚纪念医院进行急救,虽然意识清楚但院方诊断因下呼吸道感染造成严重肺水肿,赶紧送至加护病房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然而由于无法确定感染源使得其“治疗上、未见明显成效”,‘在一度恢复意识、病情趋近缓和后,即转至一般病房疗养’[7][27]。但8月3日下午3时,却突然出现血压偏低、脑部缺氧、败血性休克并发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状,这使院方在确认没有脑出血现象后,紧急送至加护病房以体外膜氧合维持生命,并且施打高阶抗细菌药尝试进行抢救[8]。
此时,许多民众便在集气板上留言希望出现奇迹[9],而众多网友也纷纷在其Facebook上留言期望能够早日康复[54]。到了8月5日中午12时42分,在妻子谭敦慈同意播放其最爱的歌曲《沧海一声笑》的情况下、为陷入重度昏迷的林杰梁拔管[55],最后,宣布于桃园县龟山乡的桃园长庚纪念医院逝世,享年55岁[41]。在家属慎重告知新闻媒体一些医院采访规定的情况后,于下午3时,直接将遗体从大门送至殡仪馆,期间许多新闻记者、虽然没有违反医院采访规定,但是却出现有人声援家属,认为医院处理不当的情绪出现。之后,妻子谭敦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大家放下怀疑恐惧与执著,林杰梁医师,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民众生活不要有恐惧,吃东西不要有恐惧”[56],而对于林杰梁医师的逝世,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心脏科教授吴德朗则表示:“医界痛失一位典范,要再复制另外一个林杰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18]”
后续发展
[编辑]在林杰梁逝世后,长庚医疗财团法人随即成立治丧委员会来协助家属善后并且开放院内员工前往灵堂吊唁[57]。之后包括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吴敦义[58]、卫生福利部部长邱文达等著名人士也前往医院吊唁,其中邱文达提到:“感念林医师对国人食安的贡献。[57]” 到了8月23日,林杰梁的家属于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举行告别式,火化后的骨灰安奉于其故乡朴子市第一示范公墓怀亲堂内。而在告别式现场,数十位主要报导医疗新闻的电视台记者还特别拍摄追思短片以悼念林杰梁[59]。另外在出殡的当天,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颁发台湾医疗典范奖给林杰梁,借此希望医学界能够以林杰梁为目标学习其态度和做事方式[15]。
之后林杰梁的妻子谭敦慈则宣布成立林杰梁医师关怀健康协会以继续关注食品安全,同时家属也会继续维持林杰梁其生前获得许多人关注的Facebook粉丝专页。其中将会整理林杰梁生前的卫生教育文章作不定期发表外,若民众询问食品安全或健康问题也会协助寻找专家或者由谭敦慈进行回答[60]。而除了林杰梁的家属以及学生公开表示将会继续关注食品安全议题,谭敦慈也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成立食品安全检验室、以在不接受财团资助的情况下客观检验食品安全问题。而长庚医疗财团法人也宣布将会设立林杰梁教授研究基金,以鼓励后进医生能够接续其精神钻研毒物领域[57]。
影响
[编辑]林杰梁对于其不断在专业领域评论的作法表示作为医师和学者的学术良心,本来就该把应该讲的事情公布,同时他也提到:“我大概是不受欢迎人物吧!但这个社会总要有人扮黑脸,开放的社会经过讨论,得利者始终是老百姓。[9]”根据TVBS新闻台在2007年的报导指出,平均1个月里每隔10天便能够看见电视台访问林杰梁的画面。而对于记者的约访他也很少表示拒绝,并且能够耐心回答记者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同时他除了会自行转化原本困难的名词并且提供记者简单的解释[36],亦会提供完善的资料供新闻媒体参考[16][22]。而虽然有时候会遭遇新闻媒体报导错误或者扭曲内容,然而林杰梁还是会尽可能帮助新闻记者取得有关资料。对此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秘书长蔡明忠也提到:“不管是瘦肉精美牛案、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塑化剂添加物、毒淀粉等重大事件,还是动物肉品用药、蔬果农药残留等例行抽验,林杰梁几乎无役不与。[15]”这般作为除了使林杰梁与新闻记者建立友好关系,也让他成为媒体第一时间解答疑问的毒物专家[56],而中华民国医药卫生记者联谊会甚至还曾经让他与柯文哲共同获颁医药记者之友奖[36]。
然而其与新闻媒体的应对方式也使得保健食品厂商曾经聘请律师团寄送存证信函,不过林杰梁则会明确指出其所说的内容源自于医学杂志何处以证实并非虚构[22]。不过在其提出有关污染的统计数据时,有时候也会遭到跟预期结果不一的环保团体给予压力。而虽然他时常受邀成为政府单位谘询的专家学者,但由于多次在新闻媒体上批评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和行政院卫生署等等政府机构的医疗政策、食品安全机制和潜在公共健康威胁等[44],这使得使得一些新闻媒体形容他是不受官方欢迎的黑名单学者,甚至认为他因而被排除在美国牛肉跨部会技术谘询小组专家之外[15]。而对此他也提到:“常常被当做绊脚石,觉得好累,但不把问题及真相说出来,无法安心……[49]”此外林杰梁也坚持不接受厂商的代言邀请,也只安排由非营利的公家机关所举办的卫生教育演讲,借此避免因为参与商业活动而使得往后评论受到影响。而担任过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长的施文仪则表示不少医师成名后会被政府或者厂商收买,但是“没有人买得动林杰梁”[57]。
不过由于其不受到财团、政府乃至于黑道威胁利诱影响、而仅凭借著其专业提供民众许多意见[16],这使得他作为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倡导者而在台湾社会享有很高声望与推崇[61]。其中前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进行关门会议或者接受新闻媒体访问时,林杰梁说话的内容始终保持言行一致[37]。而其主张“有几分证据讲几分话”、“该说的绝不退缩”的率真且耿直态度也获得社会大众信任,随之而来的开始有许多人将林杰梁形容为“侠医”或者“仁医”,甚至将其与台湾食品安全防护网划上等号[39][62]。其中林杰梁的老师吴德朗便提到林杰梁做到知识分子该有的典范,不怕得罪业者和政府并且用自己在毒物领域的专业发言让大家信服[18]。曾经是林杰梁学长的资深媒体人杨宪宏认为他是台湾最愿意替人民讲话的知识份子之一[57],而中华民国毒物学学会理事长郭明良则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发言机制,期望未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时专业毒物医师能在第一时间出面回应,但是他也提到“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医师可以完全取代林杰梁的角色”[63]。
2005年1月5日时,林杰梁便和高微波科技专家朱国瑞、高分子学实验团队领导人张丰志、纺织产业专家郑琨琳、微生物作为肥料的理论先驱杨秋忠共同获得行政院颁发杰出科技荣誉奖,也因而得到新台币60万元的奖金[24]。在2009年时,林杰梁除了代表台湾医生参与一年一度在美国举办的美国肾脏科医学会,同时也受邀担任主持会议的座长。在2010年时,林杰梁和台湾安宁照顾创始人锺昌宏共同获得第一届台南县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仁心仁术医疗学术贡献奖[25][26]。2012年时,美国学界计画出版新版本的血液透析教科书时特别邀请林杰梁负责担纲撰写其中一个章节。而在2013年8月11日时,民视新闻台教育节目《台湾演义》便以《仁心侠医 林杰梁》为标题介绍林杰梁的生平[13]。
书籍
[编辑]出版日期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2016年 | 《谭敦慈的安心厨房食典》 | 谭敦慈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863425625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Renowned toxicology expert dies from multiple organ failure (update). 中央通讯社. 2011-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英语).
- ^ 巴拉刈中毒之照護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台北荣总护理部健康e点通.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中文(台湾)).
'巴拉刈目前无解毒剂或药物'
- ^ 巴拉刈中毒.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中文(台湾)).
- ^ 林佩姿、张展维、戴庆玲. 藥學雜誌電子報112期. 药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Taiwan Pharmacy. 2012-09-30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中文(台湾)).
- ^ 黄柏尧药师. 以實證醫學方法比較重覆性脈衝式免疫抑制療法與傳統療法的臨床效益 (PDF). 2016-09-01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06).
- ^ 6.0 6.1 6.2 Stacy Hsu. Renowned toxicologist Lin Chieh-liang dies from pulmonary infection at 55. 《台北时报》. 2011-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英语).
- ^ 7.0 7.1 7.2 7.3 7.4 李鸿典. 今日人物/最勇腎鬥士 林杰樑鑽研成毒物剋星!. 《苹果日报》. 2013-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繁体)).
- ^ 8.0 8.1 张世杰. 林杰樑陷入昏迷 不排除裝葉克膜. 华人健康网. 2013-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中文(繁体)).
- ^ 9.0 9.1 9.2 9.3 9.4 郭怡君. 俠醫林杰樑驟逝 風骨義行為後世頌. 《新纪元周刊》. 2013-08-1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梁嫣纯. 林杰樑:再忙,也要陪寶貝一起長大. 《康健》. 2007年4月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中文(繁体)).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高丽玲. 解毒高手 林杰樑屢擊敗死神. 《苹果日报》. 2011-06-1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黄进恭. 林杰樑曾是少棒強投. 联合新闻网.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13.0 13.1 13.2 13.3 13.4 民视新闻台. 2013.08.11【台灣演義】仁心俠醫 林杰樑. YouTube. 2013-08-1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中文(繁体)).
- ^ 14.0 14.1 14.2 14.3 14.4 中央通讯社. 林杰樑辭世 同學憶不捨. 中时电子报.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中文(繁体)).
- ^ 15.0 15.1 15.2 15.3 15.4 郭怡君. 俠醫林杰樑驟逝 風骨義行為後世頌. 《新纪元周刊》. 2013-08-1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7) (中文(繁体)).
- ^ 16.0 16.1 16.2 16.3 16.4 傳承林杰樑「食安俠醫」精神 毒物學會找發言人.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中文(繁体)).
- ^ 林杰樑醫師. 长庚医疗财团法人.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5) (中文(繁体)).
- ^ 18.0 18.1 18.2 18.3 郭怡君. 俠醫林杰樑驟逝 風骨義行為後世頌. 《新纪元周刊》. 2013-08-1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中文(繁体)).
- ^ 19.0 19.1 19.2 梁嫣纯. 林杰樑:再忙,也要陪寶貝一起長大. 《康健》. 2007年4月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体)).
- ^ 小俐俐. 不必迷信解毒餐、生機飲食.... 台湾圣经网. 2011-08-2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5) (中文(繁体)).
- ^ 21.0 21.1 高丽玲. 喜歡研究「生活中的毒」. 《苹果日报》. 2011-06-1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22.0 22.1 22.2 徐沛缇. 【新聞念真情】1個月上10天電視 真遠毒!幕後煮三餐. TVBS新闻台. 2007-08-27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林杰樑病逝】反美牛留名言 台是美附屬國嗎?. 《苹果日报》.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中文(繁体)).
- ^ 24.0 24.1 24.2 郭怡君. 傑出科技獎 朱國瑞等5人獲殊榮. 《自由时报》. 2005-01-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中文(繁体)).
- ^ 25.0 25.1 賀中醫系林杰樑教授榮獲第一屆「台南縣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仁心仁術醫療學術貢獻獎」. 长庚大学. 2010-05-01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9) (中文(繁体)).
- ^ 26.0 26.1 26.2 李文生. 南縣/醫界金像獎林杰樑鍾昌宏 王金平頒獎表揚. 今日新闻网. 2010-04-24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中文(繁体)).
- ^ 27.0 27.1 27.2 Grace Liu. Famous toxicology expert in critical condition: hospital. 《英文中国邮报》. 2013-08-0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 ^ 類固醇脈衝療法. 台北荣民总医院. 2012-03-28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認識脈衝治療. 卫生福利部彰化医院. 2010-09-2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中文(繁体)).
- ^ 林杰梁. 巴拉刈中毒的治療. 台湾医学会.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中文(繁体)).
- ^ 林佩姿、张展维和戴庆玲. 劇毒農藥巴拉刈中毒的處置. 《医学杂志电子报》. 2012-09-30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中文(繁体)).
- ^ 蔡文仁、洪培豪、潘吉丰、吴志仁、陈逸洲和陈汉湘. 巴拉刈中毒的治療新進展 (PDF). 《内科学志》. 2013年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8-10) (中文(繁体)).
- ^ 33.0 33.1 龙瑞云和卞金峰. 林杰樑致力解毒 農藥致死率降. 中央通讯社.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中文(繁体)).
- ^ 林思宇. 長庚治巴拉刈中毒 國際引用. 联合新闻网. 2012-11-1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中文(繁体)).
- ^ 35.0 35.1 【林杰樑病逝】嚴守食品安全 林杰樑專業獲肯定. 《苹果日报》.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36.0 36.1 36.2 方程式到鏡頭 俠醫林杰樑:「你瞭解了ㄏㄡ?」成絕響.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37.0 37.1 37.2 林杰樑么兒頭埋枕 找爸爸的味道. 《苹果日报》. 2013-08-07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王昶闵和林秀姿. 老舊鉛水管傷腎 政府漠視. 《自由时报》. 2008-07-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中文(繁体)).
- ^ 39.0 39.1 39.2 李树人. 林杰樑洗腎逾20年 醫界公開祕密. 联合新闻网. 2013-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中文(繁体)).
- ^ 杨久莹和洪素卿. 電鍋可用自來水煮食. 《自由时报》. 2011-02-08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41.0 41.1 黄子玮. 快訊/林杰樑急救不治 季芹原定探望「錯失最後一面」.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7) (中文(繁体)).
- ^ 赖安娣. 毒物權威林杰樑洗腎30年 化學教授吳家誠:他全力苦撐. 今日新闻网. 2013-08-0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中文(繁体)).
- ^ 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改2.5ppm 林杰樑痛批太離譜.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08-09-2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中文(繁体)).
- ^ 44.0 44.1 吴亭仪. 「毒物最前線」!林杰樑無役不與 槓政府. TVBS新闻台. 2013-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中文(繁体)).
- ^ 许雅筑. 影響生殖 DBP比DEHP毒. 中央通讯社. 2011-06-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中文(繁体)).
- ^ 恐怖!林杰樑:DEHP塑化劑比三聚氰胺還毒. 今日新闻网. 2011-05-2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中文(繁体)).
- ^ 魏怡嘉和洪素卿. 食品安全未獲重視/林杰樑:食管局成立「根本是個騙局」. 《自由时报》. 2011-06-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中文(繁体)).
- ^ 沈如峰和龙瑞云. 孕婦心血管病患 避吃培林肉品. 中央通讯社. 2012-03-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中文(繁体)).
- ^ 49.0 49.1 黄以敬. 《星期專訪》林杰樑:培林就是瘦肉精 不能模糊. 《自由时报》. 2012-02-1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中文(繁体)).
- ^ 蒋心玫和梁伟勋. 俠醫林杰樑的最後叮嚀 你瞭解了嗎?.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蔡明桦. 毒澱粉餵豬 吃豬腰子恐中招. 《苹果日报》. 2013-05-27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7) (中文(繁体)).
- ^ 追毒澱粉/台灣洗腎年秏3百億 真凶恐是一碗炒米粉?!. 今日新闻网. 2013-05-27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中文(繁体)).
- ^ 林宜静. 毒物權威林杰樑病況轉危 葉克膜搶救. 中时电子报. 2013-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林宜静. 林杰樑病情惡化 敗血性休克 器官衰竭. 中时电子报. 2013-08-0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8) (中文(繁体)).
- ^ 曾增勋和李世宸. 「社會的良心」 毒物專家林杰樑病逝. 联合新闻网.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56.0 56.1 「俠醫」林杰樑心繫食物安全 病倒前還在看滑石粉資料.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2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中文(繁体)).
- ^ 57.0 57.1 57.2 57.3 57.4 痛失俠醫 林杰樑病逝 僅55歲. 《苹果日报》.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2) (中文(繁体)).
- ^ 徐乃义. 林杰樑立醫界典範 恩師嘆難複製. 《大纪元时报》. 2013-08-06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中文(繁体)).
- ^ 邵钰敏. 醫療記者自製影片 淚崩哭送林杰樑. 中天电视. 2013-08-2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繁体)).
- ^ 「俠醫」林杰樑最後十大忠告曝光 告別式堅持不點香.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3-08-23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繁体)).
- ^ 薛荷玉. 林杰樑義診 兒子當義工. 联合新闻网. 2012-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韦丽文. 名醫養生大公開 林杰樑:當令食物最好. 联合新闻网. 2009-08-07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
- ^ 郭怡君. 俠醫林杰樑驟逝 風骨義行為後世頌. 《新纪元周刊》. 2013-08-15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