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紀念館 | |
---|---|
成立 | 1978年 |
地址 | 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 |
類型 | 歷史博物館 |
地圖 | |
西柏坡紀念館,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是介紹中共中央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駐西柏坡期間歷史的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共石家莊市委直屬正縣級事業單位[1]。
歷史
[編輯]西柏坡位於今河北省平山縣中部,1940年代因物產豐饒曾被聶榮臻譽為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2]。西柏坡村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劉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和解放軍總部抵達西柏坡,與中央工委匯合。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指揮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召開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赴北平(今北京)。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後,留守人員與建屏縣人民政府(1958年12月建屏縣撤銷,併入平山縣)對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進行了交接。1955年,河北省博物館聯合當地人民政府成立了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3]。
西柏坡村前的滹沱河常發生水災。為根治水患,1957年7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了修建崗南水庫的議案,當時有兩種方案:一是在平山縣西崗南村修壩建庫,庫容大、蓄水多,但會淹沒西柏坡;二是在建屏縣南莊村修壩建庫,庫容小、蓄水少,但不淹沒西柏坡。大會經討論後請示毛澤東,毛澤東拍板採用前一方案。1958年3月10日,崗南水庫開工,滹沱河兩岸55個村莊,8791戶35798人搬遷。1958年8月,經河北省批准,建屏縣成立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並將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的全部紀念建築物遷至朱德總司令舊居的後山復建。8月下旬,中共建屏縣委書記焦湯銘、縣長劉貝山、縣委文教部長劉顥祥、宣傳部長邊學孟等考查遷移地形後形成統一意見。同年9月,河北省文化局秘書李捷民審查地形並同意。10月遷建工程開始,縣委調140多名民工平墊新址,縣委組織部派縣工會主席孫中義指導,文化館李惠民來館整理資料,許鳳鳴負責財務。遷建期間,石家莊評劇團、元氏劇團、平調落子劇團來慰問演出,文物出版社、河北日報社、河北美術出版社也來採訪拍照[2]。
1959年4月19日,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接到河北省人大停工指示:「一、遷建物資由平山縣處理,不建房屋;二、建紀念碑一座;三、中共中央舊址的所有文物交河北省博物館;四、結合移民徵集革命文物;五、由文物工作隊整理資料並上報省有關部門,同時結束工作。」遷建工程隨即停工,當時僅建好臨時用房24間。隨後開始整理文物。按崗南水庫通知,在1959年6月須全部搬清準備蓄洪。5月,河北省文物工作隊馮秉琪等三人到紀念館籌備處整理資料,繪各舊居建築圖樣並拍照,僅用10天便完成[2]。
柏坡公社移民拆搬及運輸工作也很緊迫,中共平山縣委指示各公社派志願人員來支援。西柏坡紀念館全部紀念建築物由崗南公社承包,自6月5日開始拆搬,8天後已拆除任弼時舊居、周恩來舊居、大夥房南房、朱德總司令西廂房,後因工期到期不再有供應糧,崗南民工停工回公社。舊址剩餘建築由清庫委員會派水庫民工、無極連繼續拆運,12天後拆完大部建築,僅剩朱德總司令石窯洞及新華社辦公室因用作小學教室而未拆[2]。
拆除前,拆遷工作組召集民工幹部研究拆除辦法,並向民工宣傳文物保護政策。拆除中,對所有文物進行登記,並派專人負責查對和安放,最後按處所分成10攤,將未登記木料歸併大堆。還配合文物工作隊拍照、編寫測繪記錄,登記主要建築門窗木架。6月28日,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遷到山上新址辦公。到6月30日,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大體搬清,海拔170公尺以下本館的樹木也全部砍伐運往山上。7月15日崗南水庫蓄洪,首次蓄洪水位183公尺,7月2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全部被淹,舊址最高建築物朱德總司令石窯洞沒頂約0.4公尺。7月30日水庫開閘,水位降到168公尺,舊址地面全部復露。拆遷工作組趁機又組織工人轉移舊址附近磚石,拆除了朱德總司令石窯洞,並將海拔170公尺以上本館的樹木砍伐運往山上,至此紀念建築物全部搬清。9月初,水庫第二次蓄洪,因雨季已過,到10月底水位才到達183公尺以上[2]。
1959年6月,中共平山縣委和平山縣人大在柏坡人民要求下,向河北省人大提出重建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7月,河北省人大指示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僅建紀念碑和復建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軍委作戰室、小禮堂,並保留各主要舊居的房架木料。8月20目,中共平山縣委批准由洪子店建築社出工包做,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備料。8月28日開工,但因缺乏人手,進度緩慢。195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委員劉瀾濤、胡喬木,中共河北省委書記林鐵等來西柏坡紀念館視察。劉瀾濤介紹了1947年中央到西柏坡後的情況,指出應復原各大事件的會議場所及五大書記辦公處所,並提出在建成展覽館後要介紹舊址拆遷經過,因紀念建築復原故可不必樹紀念碑。林鐵、胡喬木也都有指示。10月31日,河北省文化局派人來館交代遷建問題,指出應先平墊遷建基地,設計好後聽指示再開工。11月2日,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副省長閻達開來館,指示遷建基地須加高到海拔209公尺以上。11月18日,河北省文化局、河北省工程局、農林廠及測量隊組成工作組到館,重新測量、確定地基、準備建館方案,並上報中共河北省委批准開工。但正逢三年困難時期,復建工程擱置[2]。
「文革」初期的1966年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在大串聯中到西柏坡「朝聖」,見僅有臨時搭建的幾間木板房,陳列着數量少且疏於保管的破舊實物。紅衛兵們乃與柏坡人民組成「西柏坡革命造反團」,掀起造反運動,向中共平山縣委、中共石家莊地委、中共河北省委、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部門遞交《必須重建第二延安——西柏坡》等造反材料,還向貧下中農、紅衛兵發出《關於修建西柏坡革命聖地紀念館的最最緊急呼籲》。西柏坡紀念館籌備處隨即召集西柏坡村代表、解放軍代表、學生代表共商方案,決定推選代表組成「申建西柏坡紀念館赴京代表團」到北京,向毛澤東主席陳述群眾呼聲。代表團由古月高中學生郝吉平、中共西柏坡村支部書記閻志庭等四人組成,12月初抵達北京中南海國務院接待站,提出希望見毛主席,並要求中央重建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和西柏坡紀念館。國辦接待人員答稱,代表們的意見已向中央和毛主席匯報,但毛主席工作忙不能親自接見,要代表們回去等。1966年12月15日,國務院(66)國秘字第284號文件批覆,在西柏坡附近建西柏坡紀念館,並將此事登在《人民日報》。當時「文革」風暴已嚴重衝擊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部長、廳局長以上幹部多被揪斗。河北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子興接到北京轉來的信,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關於重建西柏坡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建議,且附有總理周恩來同意的批示,及周恩來捎來的三張當年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照片。王子興找到河北省計劃委員會尚未被打倒的副主任韓雁北,韓雁北批撥給王子興70萬元人民幣建館經費。王子興在汽車上掛了面寫着「中央工作組」的小旗,闖過造反派多道關口,從省會保定抵達石家莊,與石家莊市建委組織人員到西柏坡。王子興選在原址西北約500米且高出原址57米的山上凹地作為重建場地。但隨着「文革」深入及王子興等人被揪斗,重建工作又擱淺[2]。
1970年7月1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革命聖地西柏坡建設指揮部」。當時的復建原則為:「恢復原樣,有選擇的復建。」決定在1966年冬辟出的場地上復原[2]。1970年12月開工復建[3]。不到一年,陸續復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任弼時、董必武舊居及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九月會議會址、軍委作戰室,並自1971年5月11日起接待群眾參觀。1978年,復原了軍委作戰室兩邊廂房、中央機要辦公室、收發保衛室、防空洞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着劉少奇冤案平反,西柏坡的劉少奇舊居復原,並於1980年7月1日開放[2]。1982年2月23日,國務院將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983年9月15日,在中共中央大院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白玉碑[2]。1987年5月1日,立文物保護區碑一座,劃定文物保護區面積391800平方米,自然保護區面積1333200平方米[3]。1985年5月1目,復原了毛澤東、周恩來等接見國民黨和談代表及接見傅作義、鄧寶珊舊址。截至2006年,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復原面積共16440平方米,房屋154間,防空洞232米[2]。
西柏坡陳列展覽館1976年10月開工,1978年5月26日在紀念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30周年時與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同時對外開放。主題陳列《新中國從這裏走來》在1993年、1996年、1998年、2003年、2009年修改完善,獲國家文物局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精品陳列」,還獲第六屆(2003至2004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特別獎[3]。
1992年起,西柏坡紀念館先後建成西柏坡石刻園(2011年擴建並更名為西柏坡豐碑林)、西柏坡雕塑園、五大書記銅鑄像、西柏坡紀念碑、三大戰役雕像「飆」、西柏坡文物保護碑、周恩來評語碑、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園等。21世紀初,先後建成開放西柏坡廉政教育館、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中央部委舊址區[3]。
1995年,西柏坡紀念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6年,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公佈為「百個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12月被定為首批「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0年5月,被中央紀委監察部命名為首批「全國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9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2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3]。
2010年4月10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提出「大西柏坡」概念,以做大河北紅色旅遊。2010年7月,成立西柏坡管理局,作為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負責西柏坡紅色景區及平山縣旅遊業規劃、建設、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4][5]。2010年9月29日,中共石家莊市委成立了「大西柏坡」建設籌備領導小組[6]。2011年1月27日,中共石家莊市委常委會任命西柏坡管理局和黨工委部分幹部[7]。2010年9月,王俊英任中共平山縣委書記(副廳級)兼「大西柏坡」建設籌備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臨時黨委書記;2011年8月任西柏坡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兼中共平山縣委書記[8]。後陳宗良任西柏坡管理局副局長、黨工委委員、西柏坡紀念館黨委書記,王紅任西柏坡紀念館館長、黨委副書記[9]。
199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西柏坡參觀考察,聽取了西柏坡紀念館的工作匯報,並參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並同當地幹部群眾座談,強調牢記「兩個務必」。199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西柏坡紀念館決定興建「西柏坡紀念碑」,高18.93米,基座刻有反映西柏坡歷史的六幅浮雕,碑名是鄧小平題的「西柏坡紀念館」館標中的前三字,事先請示中辦徵得了鄧小平同意。碑文是江澤民1991年9月21日在西柏坡參觀時題寫的「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該題詞是橫幅,而碑體的字為豎排,所以館方致信中辦請江澤民又題寫了一幅同樣內容的豎排題詞刻在碑上[13]。
200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曾慶紅等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參觀西柏坡紀念館、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舊址,並同當地幹部群眾座談,強調牢記「兩個務必」[14][15]。
習近平在石家莊市正定縣工作時就來過西柏坡,後又多次來。2013年7月11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他聯繫的河北省調研指導,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中共中央舊址,並在九月會議舊址召開縣鄉村幹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會,強調「兩個務必」,這是他到中央工作後第二次來西柏坡[16]。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編輯]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河北省平山縣 |
分類 |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1948年-1949年 |
編號 | 2-8 |
認定時間 | 1982年2月23日 |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主要包括[17]:
-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位於中央大院西北角,是中央工委自己建的大夥房。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前臨時佈置為會場。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此召開[18]。
- 中共中央九月會議會址:當時是中央機關自己建的中灶食堂。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自撤離延安後第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心議題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提出建設五百萬人民解放軍,消滅敵人五百個旅,1946年7月起五年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19]。
- 中央軍委作戰室:坐北朝南,共五間。西邊一間是資料室,東邊連通的四間是辦公室。屋內三張大桌代表三個科(作戰科、情報科、戰史資料科)。作戰室的任務是匯集敵我戰情,向中央報告,並根據中央指示下達命令。作戰室每周六開總結會一次。據不完全統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西柏坡10個月指揮24次規模較大戰役。中央副主席周恩來說:「我們這個指揮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我們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就是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20]
- 毛澤東同志舊居:原為西柏坡村民閻受朝的房屋,分為前後兩個院。1948年5月,毛澤東來到西柏坡後便住此,直到1949年3月23日赴北平,在此寫下許多著作,其中20篇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他還為人民日報、人民郵電、新華書店、中國青年等題寫報頭、刊名、店名[21]。
- 劉少奇同志舊居:1947年5月,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央工委抵達西柏坡,開展中央委託的工作。此後劉少奇在此工作生活,其間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華北局書記、中央工委書記、中央馬列學院院長等職。劉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實現耕者有其田。中共中央到西柏坡後,劉少奇協助毛澤東指揮了三大戰役,還參加了九月會議及七屆二中全會並講話。1949年3月23日劉少奇赴北平[22]。
- 周恩來同志舊居:位於中央大院最東側,院內東北房是周恩來辦公室;正北房西邊一間是臥室,東邊一間是鄧穎超辦公室。1948年4月23日,周恩來率中央前委到西柏坡,直至1949年3月赴北平,其間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理總參謀長,每晚只睡兩三個小時,被稱為「天天都是東方紅」[23]。
- 朱德同志舊居:三間仿窯洞式建築。1947年中央工委到西柏坡後,請陝北工匠建造此房。1947年5月,朱德同劉少奇等一起到西柏坡,其間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和中央工委副書記等職。工委期間,朱德指揮了青滄、保北、清風店、石家莊等戰役。三委合併後又協助毛澤東指揮三大戰役,出席九月會議和七屆二中全會並講話[24]。
- 任弼時同志舊居:東鄰周恩來同志舊居,西鄰毛澤東同志舊居。是南北狹長的四合院。1948年4月23日任弼時到西柏坡,其間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秘書長等職,抱病參與中央領導工作,尤其是青年工作、部隊政治工作、土地改革工作、黨的組織工作等,還參加了九月會議、一月政治局會議、七屆二中全會等會議並講話[25]。
- 董必武同志舊居:坐北朝南,是典型北方民居。1947年5月,董必武隨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西柏坡,1949年3月赴北平,其間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工委常委、華北局書記處書記、華北財經委員會主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等職,協助劉少奇、朱德領導中央工委工作,尤其是解放區財經工作,為統一全國財經工作奠定基礎;出席了全國土地會議、九月會議和七屆二中全會等會議並講話;華北人民政府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26]。
- 防空洞:是中央工委到西柏坡後修建,全長232米,共四個洞口,分別在毛澤東舊居、劉少奇舊居後面,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東面,朱德舊居對面。當時在柏坡嶺上山頭凹陷處建一防空哨崗樓,用三根木杆支一架子,中央掛一小鐵鐘,敵機來時敲鐘報警,敵機走後敲鐘解警[27]。
西柏坡中央部委舊址區
[編輯]西柏坡中央部委舊址區位於西柏坡鎮北莊村,東距西柏坡紀念館1公里,修復了11處舊址,佔地77.83畝,建築面積5172.03平方米,院落面積4224.9平方米,房間331間。2010年11月開始復原,2011年6月25日對外開放[28]。
- 中央辦公廳舊址:包括中央辦公廳、中央辦公廳機關辦公區及工作人員辦公室、中央警衛團、中央秘書處、中央機要處、中央特會室等6處,佔地31.131畝,建築面積1606.77平方米,院落面積1508.68平方米,房間76間。當時中央辦公廳是中央書記處的辦事機構,也是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的辦事機構[29]。
- 中央政協大禮堂舊址:坐北朝南,磚土木結構,總佔地面積360.23平方米、建築面積360.23平方米、房間20間。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後,各民主黨派人士紛紛進入解放區,籌備召開新政協。中共中央將先期決定在哈爾濱召開的新政協會議改在西柏坡召開,中央機關乃在東柏坡建禮堂。禮堂建好後不僅為民主人士集會、議事服務,也供中央機關開會及豐富中央機關業餘生活。1948年9月20日到10月6日,中央在此召開全國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1949年進北平前,中央機關動員大會都在此召開。1948年九月會議後,為慶祝會議成功,中央調京劇演員李和曾、金剛鑽等來此演出多日。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期間,中央請華北局文工團及延安放映隊在此為代表們進行文藝和電影演出。現禮堂內展出《風雨同舟,繼往開來》展覽[30]。
- 中央法律委員會舊址:坐北朝南,總佔地面積487.93平方米,建築面積234.11平方米,院落面積253.82平方米,房間21間。分東西兩小院,西院南房西房為展室,展出中央法律委員會展覽;北房東西屋分別是謝覺哉、王明同志辦公及住室,介紹二人生平及西柏坡時期貢獻;東房是廚房;東院北房東西屋分別是編譯室、研究室;南房是警衛班;東房是會議室[31]。
- 中央青委舊址:坐東朝西,總佔地面積762.7平方米,建築面積444.98平方米,房間27間。是兩進兩出四合院。前院西房南北分別是廚房和警衛室,南房是中央青委書記馮文彬辦公室,北房、東房、後院為展室和互動體驗室[32]。
- 中央軍委後勤部舊址:坐西朝東,總佔地面積536.51平方米,建築面積349.89平方米,房間21間。復原的是軍委後勤部在夾峪村的主要院落,楊立三、湯平、參謀處及兵站運輸組住此院。軍需組與兵工軍械組在夾峪村南街的另一個院。修復該舊址時,以主要院落為原型,將兩個院合為一個院,將軍需組與兵工軍械組也在此復原,調整了部分建築格局。北房東西屋分別是楊立三夫婦和湯平夫婦住所;東房是參謀處和軍需組;西房是兵站運輸組和兵工軍械組,後院是馬棚。內有《軍委後勤部在西柏坡展覽》[33]。
- 中央馬列學院舊址:坐東朝西,總佔地面積896.08平方米,建築面積522.55平方米,院落面積373.53平方米,房間40間。兩進兩出,西院南房是展室,北房東西屋分別是陳伯達辦公室和楊獻珍辦公室,東、西房是工作人員室和廚房;東院東房南北屋分別是學員活動室和經濟學教員室,西房南北屋分別是哲學教員室和語文教員室,南北房是工作人員室[34]。
- 中央財政經濟部舊址:四合院,原為地主宅院,後被中央財政經濟部徵用,佔地面積336.63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6平方米,院落面積85.57平方米,房間16間。北房三間是中央財政經濟部負責人辦公及居住房間。東西廂房原是工作人員住室,現為展室。進門處的西配房是警衛人員宿舍,東配房改為介紹該部歷史的影片放映室[35]。
- 中央外事組舊址:坐西朝東,佔地面積371.54平方米,建築面積203.44平方米,院落面積168.1平方米,房間18間。北房是王炳南辦公室和臥室、馬海德辦公室和臥室。東廂房是工作人員室,西廂房是警衛室[36]。
- 中央社會部舊址(中央情報部):坐北朝南,總佔地面積910.7平方米,建築面積333.24平方米,院落面積577.46平方米,房間20間。分東西兩個院。西院是中央社會部在西柏坡展室。東院是李克農同志舊居。舊址南房東西分別是機要室和第一室(情報),東廂房是第三室(幹部、總務),西廂房是第二室(偵察、保衛),北房為李克農辦公室兼臥室[37]。
- 軍委總衛生部和朱豪醫院舊址:總佔地面積473.46平方米,建築面積222.9平方米,房間22間。分兩個院,即總衛生部和朱豪醫院。軍委總衛生部舊址正房三間為部長蘇井觀、副部長傅連暲的辦公室兼臥室,中間一間是會客室,東廂房是黃樹則辦公室兼臥室。西廂房是軍委總衛生部警衛班。軍委總衛生部是國家衛生部和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的前身。朱豪醫院舊址北為藥房;西房北邊是婦產科,中間是內科和兒科,南邊是檢驗科,院子南邊是馬棚,東邊是牙科、外科和手術室[38]。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舊址:坐南朝北,佔地面積977.67平方米,建築面積419.83平方米,院落面積557.84平方米,房間29間。分為舊址區和展覽區,展覽區為西院,展出電台歷史及齊越的貢獻。舊址區東房分別是第一代播音員專題展覽和影音室,南房分別是播音員宿舍、發射機房、播音室等[39]。
此外還有兩處舊址不在西柏坡中央部委舊址區內:
- 中央組織部舊址: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中組部設在平山縣南莊村。2009年9月完工。2010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西柏坡提出「要加快組織實施紅色文化保護工程」,中組部舊址在2011年建黨90周年前夕對外開放。舊址總佔地面積7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分四個院落。一號院是劉少奇辦公室及住室;二號院是西柏坡時期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展覽、彭真辦公室及住室和中組部招待所;三號院是中組部各處室;四號院是安子文辦公室及住室[40]。
- 中央宣傳部舊址:位於西柏坡鎮北莊村,佔地16.8畝,建築面積1410.714平方米,院落面積1985.886平方米,房間113間。是北方民居建築,屬於平山縣開明士紳齊學韶。分西院、中院、東院。西院又分前後兩個小院,前院展覽《西柏坡時期的中共中央宣傳部》,有中宣部副部長徐特立辦公室和住室,編譯組和教育研究組辦公處;後院正房是部長陸定一辦公室及住室。中院原是齊學韶家糧倉,現為中宣部圖書室。東院原是齊學韶家工作人員居所。中宣部在西柏坡時期機關駐地分散,中宣部負責的新華社、教育研究組、編審組、黨內教育組、翻譯組、出版組住在西柏坡村附近不同村內,此次舊址復原屬集中復原陳列[41]。
參考文獻
[編輯]- ^ 西柏坡纪念馆调整作息时间公告. 西柏坡網. 2017-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劉杉、王彥紅,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遷建始末,《黨史博採》2006年第06期
- ^ 3.0 3.1 3.2 3.3 3.4 3.5 3.6 西柏坡纪念馆简介.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大西柏坡起步:瞄准160亿红色经济. 新浪. 201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王荣丽不再担任西柏坡管理局副局长职务. 網易.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7).
- ^ 施建、肖蘭、延婧,紅色旅遊,有標準更絢爛,標準生活2011(6):10-27
- ^ 以創先爭優為抓手推進大西柏坡建設,共產黨員·上半月(河北)2011年第04期
- ^ 石家庄市人大原副主任王俊英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人民網. 2015-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领导寄语.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10.0 10.1 革命聖地西柏坡紀念碑,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1(8)
- ^ 西柏坡纪念碑. 石家莊新聞網. 2008-05-26.
- ^ 修复工作完成 西柏坡革命旧址25日正式开放. 新浪. 201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江泽民到西柏坡参观考察. 人民網.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人民網. 200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胡锦涛上任之初访西柏坡重提毛泽东“两个务必”. 鳳凰網. 2007-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再访西柏坡侧记. 新華網. 201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1).
- ^ 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概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军委作战室.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毛泽东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刘少奇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周恩来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朱德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任弼时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董必武同志旧居.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防空洞.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西柏坡中央部委旧址区.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办公厅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政协大礼堂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法律委员会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青委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军委后勤部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马列学院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财政经济部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外事组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社会部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军委总卫生部和朱豪医院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中央宣传部旧址. 西柏坡紀念館.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外部連結
[編輯]- 西柏坡紀念館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西柏坡網(中共河北省委對外宣傳局、西柏坡紀念館、長城網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