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米希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米胥派
Amish
總人口
281,675人
(2013, 舊條令阿米希人)[1]
創始人
雅各·阿曼
主要分佈地區
美國(主要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及紐約)
加拿大(主要在安大略省
宗派
重洗派
宗教經典
聖經
語言
賓夕法尼亞德語瑞士德語、英語
相關民族
阿米希人
印第安那州Shipshewana鎮的阿米希人四輪馬車

阿米希人(英語:Amish賓夕法尼亞德語:Amisch;德語:Amische),又譯亞米胥派,是基督新教重洗派門諾會中的一個信徒分支,阿米希人拒絕汽車電力等現代設施,而且過着簡樸的生活亞米胥派起自於1693年,由雅各·阿曼所領導的瑞士與阿爾薩斯重洗派的分裂運動;追隨阿曼的教徒便被稱為阿米希人Amish)。

在18世紀初期,許多阿米希人與門諾會信徒因為諸多原因移居賓夕法尼亞州。時至今日,大多數阿米希人傳統後裔仍然說賓夕法尼亞德語(或稱賓夕法尼亞荷蘭語)。不過在某些保守派阿米希人社區,尤其是在印第安納州,主要使用一種瑞士德語方言。在2000年時,美國境內有超過165,000保守派阿米希人,在加拿大境內則有約1,500人。2008年的調查顯示阿米希人的人口數增加到了 227,000人,在2010年有研究顯示在過去兩年阿米希人的人口增加了10%而達 249,000,且朝西部移動的情形增加中。

歷史

[編輯]
阿米希人的墳地
雅各·阿曼

與門諾派類似,阿米希人是16世紀早期激進宗教改革形成的瑞士重洗派後裔。 阿米希運動得名於瑞士門諾派領袖雅各·阿曼。阿曼認為門諾派已經漸漸偏離了西蒙斯的教導,特別是閃避(shunning)被驅逐會員的做法。瑞士門諾會從未像低地重洗派一般嚴謹地實施閃避。阿曼則堅持嚴格實施閃避,甚至到了這個地步:拒絕同配偶吃住,直到對方悔改自己的行為。

由於在瑞士不受歡迎,門諾派散居於阿爾薩斯普法爾茨地區,嚴格拘泥於字句造成了他們的分裂。1693年,阿米希派正式分立。這一段淵源,令有些人把阿米希人視為保守的門諾派。18世紀始,一些阿米希人移居美國。許多人最後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其他的擴展到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艾奧瓦州肯塔基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州紐約州俄亥俄州馬里蘭州田納西州威斯康辛州緬因州和加拿大。

絕大多數阿米希人社區最終未能保持阿米希人特徵。1860年起的幾次大分裂造成了這樣的結局。當時,在俄亥俄州舉行的牧師聯會關注了如何面對來自現代社會壓力的問題。會議本身就存有進步主義思想,牧師們必須聚集在一起,討論阿米希教會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問題。但是保守的牧師抵制了牧師聯會。於是,在之後的幾十年,進步主義的阿米希教會就逐漸被吸納到「舊式」的門諾派中。小部分殘餘演變成今天的阿米希人。當電力和汽車等阿米希人拒絕接納的技術在社會中廣為使用後,圍繞阿米希社區的旅遊業開始興盛。

有一部由澳大利亞導演拍攝的故事片《證人》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阿米希人的生活。

人口和分佈地區

[編輯]

阿米希人現在人口約200,000人[2],平均每個家庭的兒童數為7人,人口增長迅速,並且不斷開拓新的定居點和耕地,舊信條社區分佈於21個州,主要分佈在美國俄亥俄州賓州印第安那州加拿大境內。[3]

主要居住地的人口數目如下:

地 區 人 口
俄亥俄州 55,000
賓夕法尼亞州 47,000
印第安納州 37,000

舊信條阿米希人不傳教,所以也很少有外人變成阿米希人。其他阿米希社區的確有宣教活動。

宗教、生活方式和文化

[編輯]

阿米希人的生活方式被社區的Ordnung(德語:條令)所規範。各個阿米希社區,甚至同一社區內的不同街區的條令都不盡相同。

阿米希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很難概括,因為沒有一個概論能涵蓋所有的阿米希社區。阿米希團體可能因為帽沿的寬度,是否允許吸煙,馬車的顏色等問題而分裂。總的而言,他們重視宗教的自由、和平、家族、團契、弟兄姐妹、跟世上分裂、不可暴力,不去當兵,不參與政府的事。按照「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4]的經文,過無抵抗的生活。在這社會裏,團體精神比個人主義、協力比競爭、靈性比擁有的物質更有價值。

宗教侍奉

[編輯]

阿米希人普遍堅信上帝。舊信條阿米希人每兩周的一個星期日會在私人住宅聚會禮拜。他們沒有豪華的教堂,平常的聚會就是在自家的農舍,一間稱之為社屋的地方舉行。平均每個教區有168名信徒,因此通常要坐在好幾個房間裏,男女分坐兩邊。崇拜由一個傳道人或主教的簡短佈道開始,接着是讀經(用一種獨特的日耳曼語讀著古老的聖經)和默禱,然後是一個較長的佈道。崇拜過程中有讚美詩,沒有伴奏及和聲,低聲吟唱,通常一首詩歌要持續15分鐘之久。崇拜後有午餐及社交活動。崇拜儀式和詩歌均使用德語。根據《聖經·使徒行傳》第一章23至26節,傳道人和執事從會眾推舉的名單中抽籤選出。他們終身侍奉,並且不接受正規訓練。阿米希人的主教從傳道人中選出。

驕傲和謙卑

[編輯]

兩個重要的概念有助於理解阿米希人的日常行為:對「驕傲」的恐懼和對「謙卑」的推崇。謙卑通常表達為「順服」和「交託」,也許更確切的理解是不情願表達自我主張。願意順服於上帝的旨意,並且表達為團體規範,在美國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文化中是一個異數。反個人主義傾向是下列行為的出發點:拒絕使用節省勞力的技術,以免不依賴鄰居的幫助;不使用電力,以免造成購買顯示身分地位的商品而競爭;不照相,以免造成個人或家庭的虛榮心。近似的做法還包括拒絕初中以上的教育,特別是理論學習,對日常的農場生活毫無幫助,只會引發個人或物質方面的野心。在美國的高中教育里,培養競爭和自立意識是件好事,而這與阿米希人的價值觀截然相反。

與世隔絕

[編輯]

阿米希人通常引用三段《聖經》經文來濃縮他們的文化態度:

哥林多後書》第6章第14節:「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
《哥林多後書》第6章第17節:「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羅馬書》第12章第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阿米希人與非阿米希人保持最低限度的接觸。然而,隨着土地價格上漲,低技術農場產出降低,許多阿米希人被迫離開農場,在工廠和建築工地做工,或在旅遊景點做手工藝品牟利。阿米希人對這類接觸的後果和自身文化的商業化感覺非常矛盾。裝飾藝術在阿米希人的真實生活里非常次要,雖然價格昂貴的阿米希床單是寶貴的文化遺產,阿米希人用懷疑的眼光看待這些東西,認為這是容易培養自我和虛榮的領域。

洗禮和閃避

[編輯]

阿米希人和其他再洗禮派認為給兒童洗禮沒有意義;這正是這個教派名字的來由。阿米希兒童在所有問題上都必須遵從父母的意願;但是,年齡滿了的時候,他們被期望作出成人的承諾來終身侍奉教會。

當然,會有許多年輕人作出相反的選擇。有一個階段稱為「徘徊」,被外界廣泛誤解。這通常是指青春期到正式成人承諾終身委身於阿米希生活方式之間的階段。對於非阿米希人家庭,年輕人在這個階段有些越軌行為是可理解的,但是這並非阿米希人所期望。有人選擇不加入教會,因而脫離社區。有些社區會主動閃避脫離教會的人,甚至閃避去不同阿米希社區的人。也有社區幾乎不閃避,與脫離教會的人保持密切的家庭和社交聯繫。

現代科技

[編輯]
阿米希與現代,兩種交通工具的對比。攝於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

阿米希人的生活很簡樸,多數阿米希人(特別是舊教條派)以不使用電力和汽車而著稱。他們也沒有腳踏車,只准有煤氣馬達。他們如此行事的理由卻往往被誤解。阿米希人並不視技術為邪惡。他們不接受現代文明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新事物會影響家族的團聚或者使生活變得複雜。接不接受新事物由每個教區(church district)自行決定。人們可以請求社區接納技術。在一些社區,教會領袖定期召開會議審理這類請求。在某些社區可以隨時召開這樣的會議。因為阿米希人及其他門諾派教會,不像聖公會天主教會有自上而下的治理系統,每個社區對哪些技術可接納有不同看法。

例如,電力被視為與「世俗世界」的聯繫。使用電力會導致使用家用電器,令阿米希人簡樸的生活方式複雜化,引發為了物質生活的個人競爭,進而摧毀整個社區。然而,在某些阿米希社區,電力可以使用在特定場合。例如,沒有電力就無法從事勞作,那麼12伏特的電池就是可接受的。發電機僅允許用於金屬焊接、電池充電、驅動牛奶攪拌機等。許可12伏特電力系統的理由是預防濫用電氣設備。大多數12伏特電源不足以驅動「世俗的」現代電器,如電視機、電燈泡或電風扇等。在某些情形下,室外電器可能是允許的,例如剪草機等。阿米希人抽取地下900米深處的天然氣,用作天然氣燈和特製冰箱的能源。同時阿米希人還抽取地下水供社區使用。

阿米希社區用妥協的方法接納技術,在外人看來非常古怪。例如有的社區,如果有人推或馬拉,那麼汽油動力的剪草機就是不被許可的。理由是,堅持手工耕作,就不會受誘惑去購買更多土地,使自己超過同一社區的其他人家。許多阿米希社區也接納化學殺蟲劑基因改良農作物。總而言之,阿米希人試圖避免的不是技術,而是技術對社區的負面影響。

各阿米希社區對現代科技的允許程度

[編輯]

下方列表列出在不同的阿米希社區對主流現代科技的使用許可與否。原則上汽車不允許在舊的或新的阿米希社區中使用,也不允許收音機、電視,或者在大多數的場合也禁止使用互聯網。[5]

社區 農用拖拉機 耕耘機 動力割草機 丙烷 牛乳運輸罐 機械式榨乳機 機械式冰箱 麥稈打包機 室內沖水馬桶 流水式浴缸 使用拖拉機驅動皮帶 氣動工具 鏈鋸 油燈 驅動式洗衣機
Swartzentruber英語Swartzentruber Amish 某些
內布拉斯加英語Nebraska Amish 某些 某些
Swiss (Adams)英語Swiss Amish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Buchanan英語Buchanan Amish affiliation/Medford 某些
Danner英語Andy Weaver Amish 某些 某些
吉奧格縣 某些
Holmes Old Order英語Holmes Old Order Amish affiliation 某些 某些 否* 某些
Elkhart-LaGrange英語Elkhart-LaGrange Amish affiliation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某些
Lancaster英語Lancaster Amish affiliation 某些
納帕尼
卡洛納

* 允許天然氣

語言

[編輯]

除了英語,多數阿米希人說一種獨特的高地口音德語,稱為「賓夕法尼亞德語」。不僅僅是阿米希人,許多居住在賓夕法尼亞的德裔移民也說這種語言。「瑞士阿米希人」說阿勒曼尼語,他們稱作「瑞士語」。河濱阿米希人,特別是1960年代後出生的,趨向於在家主要說英語。阿米希兒童先學德語,然後才學英語。各個社區的口音不同。他們的德語與其他再洗禮派社區的口音也有差異。

他們在生活和禮拜當中會使用賓夕法尼亞德語,在學校學英語。

服裝

[編輯]
蘭開斯特縣阿米希人背影

阿米希社會多數男性都頭戴寬邊草帽,穿吊帶長褲。女性穿單色長裙外加圍巾,頭上則戴無邊白色小帽。這些傳統源自於歐洲瑞士到德國再移民美國前的服裝,在賓州蘭開斯特郡,住民都穿着這種傳統服裝。[6]

一些社區的着裝規範包括禁止紐扣,只用褡袢。也有些社區允許服裝上縫紐扣。禁止紐扣的原因是它與軍服的歷史淵源。通用的美學標準是「樸素」:一個人的衣着不能以剪裁、顏色或其他風格來引人注目。然而,阿米希人的服裝款式仍停留在19世紀風格,他們出現在外部世界時顯得特立獨行,與其初衷相反,常引來好奇的目光。

阿米希男人在單身的時候鬍鬚剃得很乾淨,結婚後留鬢須。嘴唇上面不准留須,因為在16到17世紀的歐洲這是軍隊的習俗。

教育

[編輯]

阿米希人不讓子女接受初中以上的教育,認為到這個階段的基本知識就足夠應付阿米希人的生活方式。阿米希人幾乎沒幾個人上高中,讀大學的就更罕見。八年級結束以後,他們會教男孩木匠的技術或是農業的事,女孩從十二歲開始學料理和家事,十六歲能有男朋友。

阿米希人的家庭就是他們的學校,也是他們的教會,許多阿米希社區開辦自己的學校,通常是一個大通房,教師也來自阿米希社區。

在過去,阿米希人因為學校的事與外界發生了大衝突。1972年,三個阿米希家庭拒絕送14歲和15歲的孩子上高中,被判處罰金5美元。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推翻了這個判決,裁定:以「接受義務教育」為由,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信仰自由條款,不具備正當性。聯邦最高法院維持了覆審裁決。

現在,大部分的衝突已經解決,政府教育當局允許阿米希人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某些州的法律禁止低於某個年齡的孩子輟學,即使孩子已經初中畢業。變通的做法是,讓孩子不斷地重讀八年級,直到可以合法離校的年齡。

慶祝活動

[編輯]

他們在慶祝的時候會舉行所謂拼布蜜蜂會,即是許多婦女群集在一起製作拼布被毯,大家一邊享受樂趣、食物和閒聊,完成的拼布賣掉的收入則當作慈善捐款,他們的被毯都是利用舊衣服或剩布所完成,使用的顏色都是暗紫、藕紫、翠綠、咖啡、深紅、淺褐色、鐵青、朱紅、暗紅、灰色、黑色等等,不使用白布,因為白布只在喪禮的時候使用。他們還有一樣象徵性的東西就是臉部沒有五官的娃娃,因為這是他們的教規,在聖經裏面提到「不可為自己作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的百物」,信奉阿米希教派的母親們世世代代為他們的女兒縫製這些娃娃,式樣始終如一,毋需變換、美化或改良,只須經久耐用。[7]

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編輯]
阿米希人的地產

阿米希人作為整體受到了現代世界的壓力。例如《童工法》,對阿米希人長期保持的生活方式是個威脅。阿米希兒童在年幼時(以21世紀的標準)就被教導努力工作。孩子從事新的工作時,通常父母會監督以確保效率和安全。由父母來決定孩子能否從事危險的工作,與現代《童工法》有牴觸。

與外界的印象相反,阿米希人會行使投票權,而且被全國性政黨視為潛力巨大的搖擺選民:他們的和平主義和社會道義對左派政黨很有吸引力,而他們的保守主義形象又符合右翼政黨的口味。他們奉行非暴力不抵抗,所以很少進行自衛。在戰爭時期,他們採取良心反戰立場。

如許多門諾會的人一樣,阿米希人不介入保險,而依靠教會和社區的支持。比如穀倉毀於火災或其他災害,整個社區會一起來修復,通常一天內就完工。

1961年,美國稅務局宣佈,鑑於阿米希人不接受政府的社會福利,而且出於宗教理由不接受保險,他們也無須繳納相關的稅項。1965年這一政策正式寫入法律。某些團體和僱主也適用免交社會福利稅,然而法律規定他們必須供養年長和殘疾成員。阿米希人實際納稅比較重,特別是房地產稅,因為他們很少接受政府服務。

阿米希人有時受到鄰近社區的敵視和歧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米希人的和平主義立場引發了許多騷擾,被迫應徵入伍的阿米希人也受到各種形式的刁難。

易於混淆的其他族群

[編輯]

再洗禮派的宗教團體普遍拒絕使用汽車並且與外界隔絕,有時舊信條門諾會胡特爾派日爾曼浸信弟兄會也被外人誤認為是阿米希人。這些人都是來自歐洲的移民,但是擁有不同的口音和宗教傳統。也有人把阿米希人與摩門教混為一談。

性侵犯的爭議

[編輯]

若干新近出現的高曝光率案件引發了人們對阿米希社區兒童性侵犯問題的關注,這個問題被稱為「某些社區的瘟疫」。舊信條社區的主教和牧師們解決了爭端,並且發出懲罪令(通常只是「閃避英語Shunning」),所以性侵犯從未向司法機構報案。受害人很難討回公道,而向外求助可能會被本族人閃避。瑪麗·拜勒在8到14歲期間被自己的兄弟們強姦了上百次,由於報了案她被逐出教會並離開阿米希社區。[8][9]大衛·猶德回憶說,在保守的Swartzentruber 阿米希家庭有人與自己的女兒亂倫,得到的懲罰僅僅是90天的閃避。還有一個阿米希女子被自己的姐(或妹)夫經常強姦,而施暴者最終僅被處以兩個半月的閃避。[10]一些社區也曾被指責過於寬容對兒童身體侵犯的行為。即使如此,有關兒童身體侵害或性侵犯在阿米希社區發生的比例並不比在普通社會高,問題是與外界社會的隔絕使受害者很難尋求幫助。

電影

[編輯]

與阿米希人有關的電影有:

電視劇

[編輯]

與阿米希人有關的有:

  • 百戰天龍》或《馬蓋先》港《玉面飛龍》(MacGyver),第四季第3集,The Outsiders 1988年,Richard Dean Anderson主演,電視劇
  • 《推理女神探》(Murder She Wrote),第七季第20集
  • 德克斯特的實驗室》,第二季第12集C段,德克斯特的鄉村生活(Ol' McDexter),1997年10月1日,動畫劇集
  • 鐵證懸案》第五季第3集,2007年,Kathryn Morris主演,電視劇
  • 識骨尋蹤》(Bones) 第五季第3集,2009年,FOX電視劇
  • 實習醫生格雷》(Grey's Anatomy) 第三季第13集 2007 電視劇
  • 《Trouble in Amish Paradise》BBC 紀錄片 記錄兩位阿米希青年人對阿米希實行的省思,被迫離開社區的經過。[11][12]
  • 《Leaving Amish Paradise》BBC 紀錄片 記錄離開阿米希社區過日子的兩家人的生活,Trouble in Amish Paradise的續集。[13][14]
  • 阿米希的恩典》(Amish Grace) ,2010, 電視電影,19屆基督教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魅力克利夫蘭》(Hot in Cleveland)第二季第11集, 2011, 美國電視劇,提及俄亥俄州的阿米希人。
  • 蓋酷家庭》(Family Guy), 第十季第7集,2011,美國動畫片
  • 破產姐妹》(2 Broke Girls) 第二季第7集 2012 電視劇
  • 阿米希黑手黨》(Amish Mafia), 2012, 電視劇,美國discovery channel
  • 黑吃黑》(Banshee), 2013, 電視劇,美國Cinemax
  • 美女上錯身》(Drop Dead Diva)第五季第13集, 2013, 美國電視劇(Lifetime)
  • 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第三季第9集, 2015, 美國電視劇(Netflix)
  • 雨傘學院》第三季第2集,2022,美國Netflix電視劇

註釋

[編輯]
  1. ^ Elizabethtown College, the Young Center for Anabaptist and Pietist Studies. Elizabethtown College, the Young Center for Anabaptist and Pietist Studies. May 2013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2. ^ 據2000年阿米希社區出版物公佈的數字,美國的阿米希人口為198,000人。
  3. ^ 《The Puzzles of Amish Life 》by D. B. Kraybill
  4. ^ 聖經,馬太福音五章三十九節
  5. ^ Amish Technology Use in Different Groups. [2019-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5). 
  6. ^ 《Visits With the Amish: Impressions of the Plain Life 》by Linda Egenes,(Sep,2001)
  7. ^ 班德,譚家瑜,《簡·樸:亞米胥人的生活美學》,(臺北:雙月書屋,1999)。
  8. ^ Sexual Abuse in the Amish Community. [2006-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9. ^ Sex Abuse Case Shocks Amish Community. [2006-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10. ^ AMISH DECEPTION. [2006-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11. ^ Trouble in Amish Paradise, BBC 2009/4/7.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12. ^ Trouble in Amish Paradise YouTube.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13. ^ Leaving Amish Paradise, BBC 2010/3/16.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 
  14. ^ Leaving Amish Paradise YouTube. [201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參考文獻

[編輯]
  • Hostetler, John A. Amish Society fourth edition. Baltimore, Maryl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8018-4442-3. 
  • Kraybill, Donald B. Anabaptist World USA. Herald Press. 2000. ISBN 0836191633. 
  • Kraybill, Donald B. The Riddle of Amish Culture Revised edition. 2001. ISBN 080186772X. 
  • C. Henry Smith (Revised and expanded by Cornelius Krahn). Smith's Story of the Mennonites. Newton, Kansas: Faith and Life Press. 1981: 249–356. ISBN 0-87303-069-9. 
  • Hostetler, John, Amish Society 4th, Baltimore, Maryl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8018-4442-3 .
  • Kraybill, Donald B., Karen M. Johnson-Weiner, and Steven M. Nolt, The Amish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500 pp.
  • Kraybill, Donald B, Olshan, Marc A , 編, The Amish Struggle with Modernity,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304, 1994 .
  • Kraybill, Donald B, The Anabaptist Escalator .
  • ———, Anabaptist World USA, Herald Press, 2001 [2000], ISBN 978-0-8361-9163-9 .
  • ———, The Riddle of Amish Culture revised, 2001, ISBN 978-0-8018-6772-9 .
  • Nolt, Steven M., A History of the Amish, Intercourse: Good Books, 1992 .
  • Mackall, Joe: Plain Secrets: An Outsider among the Amish, Boston, Mass. 2007.
  • Swiss Amish, Amish America, Type pad, [2009-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2) .
  • Smith, C Henry; Krahn, Cornelius, Smith's Story of the Mennonites revised & expanded, Newton, Kansas: Faith and Life Press: 249–356, 1981, ISBN 978-0-87303-069-4 .

延伸閲讀

[編輯]
  • Die Botschaft – Lancaster, PA – Newspaper for Old Order Amish and Old Order Mennonites; only Amish may place advertisements.
  • The Budge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April 13, 2010,. – Sugarcreek, OH – Weekly newspaper by and for Amish.
  • The Diary – Gordonville, PA – Monthly newsmagazine by and for Old Order Amish.
  • Beachy, Leroy (2011). Unser Leit ... The Story of the Amish. Millersburg, OH: Goodly Heritage Books. ISBN 0-9832397-0-3
  • DeWalt, Mark W. (2006). Amish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owman and Littlefield Education.
  • Garret, Ottie A and Ruth Irene Garret (1998). True Stories of the X-Amish: Banned, Excommunicated and Shunned, Horse Cave, KY: Neu Leben.
  • Garret, Ruth Irene (1998). Crossing Over: One Woman's Escape from Amish Life, Thomas More.
  • Gehman Richard. "Plainest of Pennsylvania's Plain People Amish Folk". National Geographic, August 1965, pp. 226–53.
  • Good, Merle and Phyllis (1979). 20 Most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Amish and Mennonites. Intercourse, PA: Good Books.
  • Hostetler, John A. ed. (1989). Amish Roots: A Treasury of History, Wisdom, and Lor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Igou, Brad (1999). The Amish in Their Own Words: Amish Writings from 25 Years of Family Life, 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 Johnson-Weiner, Karen M. (2006). Train Up a Child: Old Order Amish and Mennonite School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Johnson-Weiner, Karen M. (2017) New York Amish : Life in the Plain Communities of the Empire State (Cornell UP, 2017).
  • Keim, Albert (1976).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Amish: The Right Not to be Modern. Beacon Press.
  • Kraybill, Donald B. "Amish." in Gale Encyclopedia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 edited by Thomas Riggs, (3rd ed., vol. 1, Gale, 2014), pp. 97–112.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Kraybill, Donald B. (2008). The Amish of Lancaster County.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Kraybill, Donald B. ed. (2003). The Amish and the State. Foreword by Martin E. Marty. 2nd e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raybill, Donald B. (2014). Renegade Amish: Beard Cutting, Hate Crimes, and the Trial of the Bergholz Barber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raybill, Donald B. & Carl D. Bowman (2002). On the Backroad to Heaven: Old Order Hutterites, Mennonites, Amish, and Brethre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raybill, Donald B. & Steven M. Nolt (2004). Amish Enterprise: From Plows to Profits. 2nd e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raybill, Donald B., Steven M. Nolt & David L. Weaver-Zercher (2006). Amish Grace: How Forgiveness Transcended Tragedy. New York: Jossey-Bass.
  • Kraybill, Donald B., Steven M. Nolt & David L. Weaver-Zercher (2010). The Amish Way: Patient Faith in a Perilous World. New York: Jossey-Bass.
  • Luthy, David (1991). Amish Settlements That Failed, 1840–1960. LaGrange, IN: Pathway Publishers.
  • Nolt, Steven M. and Thomas J. Myers (2007). Plain Diversity: Amish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Schachtman, Tom (2006). Rumspringa: To be or not to be Amish. New York: North Point Press.
  • Schlabach, Theron F. (1988). Peace, Faith, Nation: Mennonites and Amish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 Schmidt, Kimberly D., Diane Zimmerman Umble, & Steven D. Reschly, eds. (2002) Strangers at Home: Amish and Mennonite Women in 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Scott, Stephen (1988). The Amish Wedding and Other Special Occasions of the Old Order Communities. Intercourse, PA: Good Books.
  • Smith, Jeff (2016). Becoming Amish. Cedar, MI: Dance Hall Press
  • Stevick, Richard A. (2007). Growing Up Amish: the Teenage Year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Umble, Diane Zimmerman (2000). Holding the Line: the Telephone in Old Order Mennonite and Amish Lif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Umble, Diane Zimmerman & David L. Weaver-Zercher, eds. (2008). The Amish and the Medi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Weaver-Zercher, David L. (2001). The Amish in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Yoder, Harvey (2007). The Happening: Nickel Mines School Tragedy. Berlin, OH: TGS International.

參閲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