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山炮台
外觀
魔鬼山炮台(英語:Devil's Peak Battery,是香港昔日一個炮台,位於九龍油塘魔鬼山(該山因此炮台而亦被稱為「炮台山」)上[1]。魔鬼山炮台由魔鬼山碉堡(魔鬼山要塞)、歌賦炮台(哥富炮台)及砵甸乍炮台組成。
歷史
[編輯]英國人看中魔鬼山扼守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鯉魚門,便於該處興建一系列的軍事設施,包括炮台、交通壕、火藥庫及碉堡等。這些建築於1902年落成啟用,當中包括歌賦炮台的兩座6吋炮(1909年將其中一座擴大為9.2吋炮)及砵甸乍炮台兩座9.2吋炮。然而,由於1930年代後期,英軍將防衛策略改為固守香港島[2],歌賦炮台的一門6吋海防炮於1910年移走,魔鬼山其餘三門9.2吋口徑海防炮亦先後於1935年至1939年轉移到香港島的赤柱及鶴咀。
在1941年12月8日爆發的香港保衛戰,日軍循陸路從新界北部進攻醉酒灣防線及城門谷的一帶,而且日軍在12月11日已經越過防線,英軍於12日撤退到香港島。魔鬼山炮台對阻擊日軍入侵九龍並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但當英軍撤退香港島時仍有穩住退路的角色,是英軍在維多利亞港北岸的最後一個據點[3],直至13日清晨全數英軍渡海退守香港島。日軍佔領炮台後,魔鬼山成為日軍登陸香港島的其中一個根據地。炮台於戰後被棄用,成為軍事遺跡。
現況
[編輯]魔鬼山炮台及碉堡遺址長期無人管理,有不少地方被人破壞及非法改建已變得面目全非[4]。觀塘區議會在2007年為遺蹟進行了改善工程,加建通道及用鐵絲網圍起部分損壞的地方。但是有關工程並未對遺蹟進行有系統的修復,反而對原來的結構造成了不可復原的破壞,反映香港政府對歴史建築欠缺重視。
2007年改善工程對戰時遺跡造成破壞的圖片集:
-
原本通往魔鬼山碉堡的戰壕被新建的通道破壞
-
原碉堡的入口被拆毀
-
原碉堡兩段式的防禦通道被填平
-
改建工程對原碉堡結構做成破壞
-
原碉堡廚房被填,更在遺跡頂部加建平台
-
非法加建在碉堡上的旗杆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Devil's Peak Battery. Kwun Tong District Council. [2020-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魔鬼一山多用 罕見多重廢墟. 明報. 2019-06-11 [2020-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 ^ 鄺智文 & 蔡耀倫(2013年),第198-200頁
- ^ 登山初階路綫 快遊魔鬼山炮台. 晴報. 2020-03-19 [2020-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