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道 (行政区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语名称
汉语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Đạo
儒字
韩语名称
谚文
汉字
日语名称
汉字

,是源于中国行政区划单位,后成为儒家文化圈国家普遍采用的行政区单位。

中国

[编辑]

起源

[编辑]

“道”这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同级别,专门使用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的益州刺史部,《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或者“县主蛮夷曰”。

到了时代,出兵征战经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为“某某道”,该方面军主将称“某某道行军大总管”。例如攻打高句丽时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辽东道行军大总管、𬇙江道行军大总管等等。后来在内务民政上也使用此名词,在撤并郡县(或州县)之初,一级行政区较少时仅作为监察和地理单位,在后来州县增多之后逐渐成为实质性的一级行政区,由州-县二级制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这种形式和演变过程,与20世纪的法国相似,法国起初把八十多个省份按历史地理渊源划分为十几个“大区”,后来大区逐渐演变成为省份的上级单位。

中世

[编辑]

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为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之后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云年间)。但唐玄宗皇帝的盛唐时期到安史之乱以后的中晚唐节度使逐渐掌握地方实权后,“道”也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使辖区的称呼,所到中晚唐后期时,甚至连观察使辖区也同节度使辖区一样被称为道,已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如中晚唐时期,李吉甫所编著的《元和郡县志》一书,已将唐朝天下分为四十七道,即是包含了节度使与观察使的辖区在内。

唐朝行政区划贞观十道

关内道 | 河南道 | 河东道 | 河北道 | 山南道
陇右道 | 淮南道 | 江南道 | 剑南道 | 岭南道

唐朝行政区划开元十五道

关内道 | 河南道 | 河东道 | 河北道 | 陇右道
淮南道 | 剑南道 | 岭南道 | 京畿道 | 都畿道
江南东道 | 江南西道 | 黔中道 | 山南东道 | 山南西道

宋朝建立初期沿用五代方镇作为一级政区,之后恢复道制,在开元十五道基础上稍作改动(如关内道改称关西道、剑南道分为东、西两道等)。直到至道三年终于确定一级政区为路,并设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共十五路。

辽朝因循唐朝旧制,仍使用“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划辽朝的行政区划大体为道、)、三级;辽全境分五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城四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近世

[编辑]

元朝建立后,某某等处行中书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时期,“道”成为的派出机关,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也有人(例如《内政年鉴》)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近代

[编辑]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曾经在省下设“”为次级行政区划,并曾计划“废省置道”,将全国划分为九十多个道。分为繁要缺、边要缺、繁缺、边缺、要缺、简缺共六类三个等级。其中“繁要缺”是驻扎在省会的首道,地方形势紧要,政务繁杂的道;“边要缺”是地处边陲,形势紧要的的道;“繁缺”是辖县较多、财政情况良好的道;“边缺”是边境地区或重要行政据点;“要缺”是境内辖有重要商埠的道;“简缺”是辖县较少、事务较简、财政情况不佳的道。京兆及稍后设置的东省特别区,因政区特殊,均未设道。又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因县级政区较少,均只各设一道。各省一般平均在三至四道,仅甘肃黑龙江省最多,皆设置了七道。各道管辖县数,一般在十至三十县之间,不过也存在了如黑龙江省黑河道辖三县,陕西省关中道辖四十县以上的道的特殊例子。

因为道制的等级与行政经费预算的多少有关,因此各省纷纷提出重评等级的要求,从民国三年(1914年)至四年(1915年)五月之间,内务部先后批准河南省河洛道江苏省徐海道广西省苍梧道镇南道吉林省依兰道的升等。同一时期内,江苏省淮扬道浙江省瓯海道黑龙江省绥兰道广东省潮循道山东省东临道的升等要求,因行政管辖区域不大,行政事务也不复杂,均被内务、财政两部驳回。在一年半内,有如此多的道因经费问题而请求升等,引起了北洋政府的注意。内务部及财政部于民国四年(1915年)六月大总统袁世凯下令,今后若无特别的情况,不再重新评估核办。但有地方军阀自行废置的情况,譬如山东军阀张宗昌将山东四道改为十一道[1]

1927年,与北洋政府对峙的国民政府宣布废除道制。随着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胜利,蒋介石通令由省政府直接管辖,最终彻底废除道制[2],但事实上,各省依然设置行政督察区制度,亦相当于“道”,蒋介石就曾经派长子蒋经国担任江西省赣南行政督察区专员。

参见

[编辑]

日本

[编辑]

奈良时代(约7世纪)开始,日本分为五畿七道,其中“道”是作为五畿之外的广域划分,后于1869年再增设北海道。1871年,日本开始进行废藩置县的改革,至1885年后只保留北海道而废除其他七道。

二战之后,北海道正式以“道”作为其行政区名称,成为与都府县同等的自治体。

(请参见日本令制国列表

朝鲜半岛

[编辑]

约10世纪开始,当时的高丽把全国分为八道。这些道的名称随着道府所在地的变化而跟着变迁。直到朝鲜王朝末年。这八道的名称是:

以上八个道称为朝鲜八道,之后又把这八道再划分为十三道。这些名字沿用至今。

越南

[编辑]

越南在唐朝时属于岭南道,设安南都督府,后改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后又改回安南都护府。府下管辖十二个州,交州刺史充任都护,为长官。五代十国时期,南汉设置静海节度使。

安南独立之初多沿袭唐朝、南汉旧制,丁朝前黎朝将辖区划分为十道,设将军,道下置州、府、县、社,而名称多不可考。李朝时置二十四路,陈朝置十二路或十五路,胡朝改路为镇。

之后,黎朝初期设西海西等五道,后改为十二承宣,分设三司,分别为赞治承政使司(简称处)、清刑宪察使司(简称道)和都总兵使司(简称镇),道、镇也可用于指代行政区划。

阮朝改为二十七镇。明命年间分设为三十省。嗣德年间,降河静富安广治三省为道。嗣德后期又升为省,并增设美德道新化道,主官为管道,增设端雄道谅江道,主官为靖边副使。同庆年间,增设海宁道。法属初期,殖民政府为镇压北圻的勤王运动,在北圻设置多处军区,越南人称作“官兵道”,兼管民政,主要有荻林道东潮道𬇕慕道老街道安沛道安边道永安道雅南道等。1910年代,北圻局势稳定,官兵道固定为四处,分别是第一官兵道海宁道、第二官兵道高平道、第三官兵道河杨道和第四官兵道莱州道。此外,殖民政府在今老挝设置第五官兵道(第五军区)。1920年代以后,官兵道也被称为省。

1900年代,殖民政府开始开发西原,在西原陆续设置五个省份,越南人称为道,分别是崑嵩道嘉莱道得勒道林园道同狔上道。此外,平顺省宁顺府单独设立宁顺道,法文称潘郎省

1945年越南独立后,北圻的官兵道和中圻的道均被统一为省。

注释

[编辑]
  1. ^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省情资料库》建置库》第二卷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一类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山东省情网,来源于《山东省志·建置志》. 2003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简体中文). 
  2. ^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来源于《山东省志·建置志》. 省情资料库》建置库》第二卷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二类 南京政府时期第一辑 南京政府时期(上)(1928年4月-1937年7月). 山东省情网. 2003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2) (简体中文). 

参考文献

[编辑]

李国祁. 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 (PDF).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72-07, (第三期(上)) [2022-05-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