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二氯苯基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氯苯基胂
IUPAC名
二氯苯基胂
別名 苯二氯胂
識別
縮寫 PD (NATO)
CAS號 696-28-6  checkY
PubChem 12762
ChemSpider 12238
SMILES
 
  • Cl[As](Cl)c1ccccc1
EINECS 211-791-9
RTECS CH5425000
性質
化學式 C6H5AsCl2
莫耳質量 222.9315 [g/mol] g·mol⁻¹
外觀 無色氣體或液體
密度 1.65 g/cm3 (at 20 °C)
熔點 -20 °C
沸點 252-255 °C
溶解性 與水反應
溶解性 丙酮,乙醚,苯
log P 3.060
蒸氣壓 0.033
kH 3.00E-05 atm·m3/mole
大氣·OH反應速率常數 1.95E-12 cm3/molecule·s
危險性
MSDS New Jersey MSDS
主要危害 易燃性,失能毒性,糜爛性
NFPA 704
1
4
0
 
PEL 0.5 mg/m2
致死量或濃度:
LD50中位劑量
2,500 mg·min/m3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二氯苯基胂,簡稱PD,是一種有機、含糜爛性和嘔吐性毒劑,最初是由德國法國在一戰中發明的,在當時作為化學武器使用。

歷史

[編輯]

1917至1918年間,德國和法國製備二氯苯基胂。二戰期間,德國仍持續製備此種化學武器。

化學性質

[編輯]

主要性質

[編輯]

二氯苯基胂(PD)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物質,與水接觸可以生成鹽酸[1]。與水的這一反應很慢,二氯苯基胂會下沉至水底,反應沒有危險[2]。這一水解反應的另一產物是苯砷酸,會對黏膜和皮膚產生很強的刺激[1]。如果不純淨,二氯苯基胂可能帶有一點棕色,當然在純淨的狀態下,應為無色的並且有油狀質地[3]。此外,不純淨的二氯苯基胂溶液還會散發辣根和類似大蒜的臭味,可檢測濃度為 0.1 ppm。[4]

二氯苯基胂(PD)是糜爛性毒劑中四種含砷有機物中的一種,其他三種分別是二氯甲基胂二氯乙基胂路易氏劑[5],二氯苯基胂即是路易氏劑結構類似物[6]。在凝固點-20 °C,二氯苯基胂轉變為顯微晶質英語microcrystalline固體[7]

在分子結構上,苯環和砷原子由一個碳-類金屬鍵連接,兩個氯原子則由共價鍵與砷原子相連[8]

合成

[編輯]

二氯苯基胂(PD)可由三氯化砷經由無水氯化鋁催化反應製得[3]

使用

[編輯]

二氯苯基胂是一種現已過時的化學武器,在類別上,它屬於糜爛性毒劑或嘔吐性、失能性毒劑[9]。在二戰戰場上,有軍隊使用二氯苯基胂,卻發現它的效果不如其他嘔吐性毒劑[9]。此外,二氯苯基胂作為一種含砷的糜爛性毒劑,可以與芥子氣混合,作為化學武器使用[10]

在一般環境條件下,二氯苯基胂可以存留2至7天[3]。在通風的條件下,它也可作為嘔吐性毒劑產生一定效果。然而,由於二氯苯基胂可以在陰涼空氣中持續生效,最初的發明者旨在將其用於潮濕環境中[11]。因此,在地下室、洞穴和壕溝,它就變得更加危險,因為這些地帶往往極度潮濕[11]。此外,在諸如銀行等安全要求極高的設施中,安保人員也用它作為對抗犯罪分子的武器[3]

生物效應

[編輯]

二氯苯基胂(PD)損害眼睛、肺、喉嚨和鼻黏膜[11]。它直接作用於眼部,並在大劑量的情況下導致失明[3]。它也導致噁心、嘔吐,即使劑量在5-50毫克的吸入也會誘發劇烈嘔吐[3]。由於體內鈣被砷替換,長期暴露在二氯苯基胂下可以導致系統性損害,包括嚴重的骨髓損傷[11]

然而總的來說,二氯苯基胂(PD)在野外很容易發現,且淨化措施生效較快,它的效力不如其他糜爛性毒劑[3]。此外,它導致的糜爛效果並不立刻顯現,少則延遲30分鐘[6],多則32小時,這要取決於吸入的濃度[3]

二氯苯基胂的毒理尚不完全清楚[6],但1986年美國陸軍資助的一項報告的確在這一領域有所進展。報告顯示,二氯苯基胂可以穿透紅血球的細胞膜,與細胞內的某些物質反應。報告同時指出,血紅蛋白不是把PD與紅血球結合在一起的物質,更有可能是穀胱甘肽[6][11]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Leikin, Jarrold B. and McFee, Robin B. Handbook of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Agent Exposures,(《核、生物和化學武器暴露處理手冊》)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forma Health Care, 2007, pp. 356-57, (ISBN 142004477X).
  2. ^ Pohanish, Richard P. HazMat Data,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ley-IEEE, 2005, pp. 895-96, (ISBN 0471726109).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Ledgard, Jared. A Laboratory History of Chemical Warfare Agents,(《化學武器實驗史》)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ulu.com, 2006, pp. 127-29, (ISBN 1411694325).
  4. ^ Ellison, Hank D. Handbook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Agents,(《化學和生物武器手冊》)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C Press, 2007, p. 156, (ISBN 0849314348).
  5. ^ Fitzgerald, Geoffrey M. and Vollmer, Timothy. "- Vesicants, Organic Arsenicals: L, ED, MD, PD, HL",emedicine via WebMD, June 19, 2006, accessed December 22, 2008.
  6. ^ 6.0 6.1 6.2 6.3 O'Connor,, Richard J., McGown, Evelyn L., Dill, Kilian. "Interaction of Phenyldicholoroarsine with Biological Molecu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Clemson University, Letterman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August 1986, accessed December 22, 2008.
  7. ^ Hills, Terry.Th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Organic Chemistry,(《插圖本有機化學詞典》)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tus Press, Tokyo: 2007, p. 149, (ISBN 8189093517).
  8. ^ Manahan, Stanley E.Industri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Hazardous Waste,(《工業生態學:環境化學和有害廢料》)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C Press, 1999, p. 189, (ISBN 1566703816).
  9. ^ 9.0 9.1 Cashman, John R. Emergency Response Handbook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gents and Weapons(《生物和化學武器緊急應對手冊》),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C Press, 2008, pp. 215-19, (ISBN 1420052659).
  10. ^ Dire, Daniel J. "CBRNE - Vesicants, Mustard: Hd, Hn1-3, 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medicine via WebMD, December 21, 2007, accessed December 22, 2008.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Byrnes, Mark E. et al.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rrorism: Emergency Response and Public Protection,(《核、化學和生物恐怖主義:緊急應對和公眾防護》)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C Press, 2003, p. 57, (ISBN 156670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