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 (2022年電影)
親密 Close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盧卡斯·東特 |
監製 |
|
編劇 |
|
主演 | |
配樂 | 瓦倫丁·哈賈吉(Valentin Hadjadj) |
攝影 | 法蘭克·范·登·伊登(Frank van den Eeden) |
剪輯 | 阿蘭·德索維奇 |
製片商 |
|
片長 | 104分鐘[1] |
產地 |
|
語言 |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
票房 | 350萬美元[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親密 |
香港 | 親陌 |
臺灣 | 親密 |
《親密》(法語:Close,香港譯《親陌》)是2022年上映的成長題材劇情片,為法國、比利時、荷蘭三國合拍,由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執導,東特與安傑洛·蒂森斯編劇,是兩人自2018年電影《芭蕾少女夢》後再度攜手,演員陣容則包括伊登·丹布林、古斯塔夫·德·瓦埃勒、愛蜜麗·德奎恩和蕾雅·杜嘉。電影講述13歲的萊奧和雷米在漫長的暑假期間發展出一段天真無邪的親密關係,回到學生後被身邊人投以別樣的眼光,讓兩人變得十分慌亂。面對時不時出現的侮辱、侵犯性言論,萊奧決定和雷米保持距離。
影片首映禮於2022年5月26日在第75屆坎城影展上舉行,最終憑藉不俗的口碑拿下評審團大獎[3]。影片於2022年11月1日在法國上映,由Diaphana Distribution負責發行,11月2日由Lumière在比荷盧聯盟發行。影片獲提名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此外贏得比利時影評人協會的安德烈·卡文斯最佳影片獎[4]。
劇情
[編輯]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
在某個偏遠的小鄉村,同樣13歲的男生里奧和雷米發展出一段親昵關係,他們習慣互相依偎著小睡,會一起出外遊玩和上下學,互相談心事,晚上也經常睡在同一張床上,兩人比親兄弟還親。雷米是蘇菲唯一的孩子,愛屋及烏,蘇菲也把里奧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兩人這段關係看待十分坦然。
就這樣,兩人無憂無慮地度過了暑假,開學後在同一個教室上課。也是在這個時候,兩人的親昵關係開始起了變化,同學向他們投來異樣的眼光,當中甚至有女生公開問他們是不是一對。面對敏感的提問,里奧極力否認,雷米則是一言不發。里奧對這種氛圍感到極為不安,開始從表面上和雷米保持距離,努力結交新朋友,還參加屬於「男子漢」的冰棍球運動,不讓雷米加入,希望融入環境,不被人排斥。到後來即便兩人獨處,里奧也不願意和雷米親近。
雷米覺得自己受到忽視,尤其是里奧拒絕讓他睡在同一張床上,刻意不和他一起上學,以及對他來看他打冰棍球試探想加入表現的不情願。里奧仍然在乎雷米,但卻希望和雷米保持一段「距離」,而不去尋找一個兩人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兩個人也沒有找信賴的人幫助。這種情感上的衝突最終演變成激烈的爭吵,雷米心灰意冷,決定完全退出這段關係。他不再和里奧搭話,每天茶飯不思,深鎖在自己的房間裡。後來雷米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旅遊,班裡的同學這才知道雷米自殺了。
里奧很清楚這是雷米退出感情後引發的,但後來學校為班上的人提供心理輔導,他沒跟任何人說這件事。然而同學在雷米的訃告中說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里奧看到後十分鬱悶。他極力壓抑內心的痛苦,利用冰棍球隊和父母的園藝生意轉移注意力,希望能擺脫這種情緒。他開始與同學建立初步的友誼,結果發現這些友誼根本無法替代他跟其他人建立的關係。出於本能,里奧知道自己應該和蘇菲聊聊,但又擔心會刺激到她。由於雷米沒有留下遺書之類的線索,蘇菲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自尋短見。
直到第二年暑假剛開始,里奧才鼓起勇氣,直接找到蘇菲的公司吐露真相。蘇菲開車送里奧回家,里奧突然責怪起自己,說不應該就此離他而去。蘇菲也無法冷靜下來,要里奧下車。里奧發狂似地跑進樹林,蘇菲見情況不妙立馬追上去,發現里奧正拿著一根棍子,神情十分慌張。里奧預感到蘇菲會就雷米的死責怪自己,但意外的是,蘇菲溫柔地擁抱了他,而且還耐心地安撫他的情緒。兩人相擁而泣,蘇菲沒有責怪里奧,里奧壓抑的緊張情緒終於得到釋放。
不久後,里奧再次找蘇菲,但蘇菲家已經人去樓空,應該是搬走了。里奧走過雷米跑過的田野,帶著寬慰的心情接受好友的離去。
陣容
[編輯]- 伊登·丹布林 飾 里奧(Léo)
- 古斯塔夫·德瓦勒(Gustav De Waele) 飾 雷米(Rémi)
- 愛蜜麗·德奎恩 飾 蘇菲(Sophie),雷米的母親
- 蕾雅·杜嘉 飾 娜塔莉(Nathalie)
- 凱文·詹森斯 飾 彼得(Peter)
- 馬克·魏斯(Marc Weiss)飾 伊夫(Yves)
- 伊果·范·德塞爾 飾 查理(Charlie)
- 萊昂·巴特爾(Léon Bataille)飾 巴蒂斯特(Baptiste)
製作
[編輯]2018年12月19日,消息指導演盧卡斯·東特將為個人的口碑處女作《芭蕾少女夢》拍攝續作,編劇安傑洛·蒂森斯與製片人迪克·英彭斯再度攜手合作,影片片名暫未公開。東特表示新片「會有所不同,但會保留《芭蕾少女夢》的風格」,「以酷兒為主角」[6]。編劇過程中,東特受到心理學家奈奧比·威(Niobe Way)的著作《深藏的祕密: 男孩的友誼和聯繫的危機》(Deep Secrets: Boys』 Friendships and the Crisis of Connection)啟發,這本書記載了奈奧比對青春期男生之間親密關係的研究[5]。東特以書中反覆出現的「親密友誼」(close friendship)一詞命名電影[7]。
電影的後續發展直到2020年7月23日才傳出,當時消息指東特公開選拔兩名男主角的人選,計劃由素人演員出演,選角工作將在8月底進行。此外,電影計劃在次年夏天上映[8]。試鏡對象面向法語和荷蘭語都懂的人,後來試鏡工作結束後,東特決定採用法語拍攝[9]。2020年10月20日,消息指電影定名為《親密》,國際銷售代理The Match Factory參與製作。東特的兄弟米夏埃爾也參與製作[10]。2021年6月29日,電影入選歐洲電影資助資金一年一度的合拍片資助名單,獲得30萬歐元補助[11]。
主體拍攝於2021年7月9日啟動。當天消息指愛蜜麗·德奎恩和蕾雅·杜嘉將參與主要角色。提到新作,東特表示:「《芭蕾少女夢》收穫滿滿的旅程結束三年後,能這些優秀的演員和劇組回到片場非常開心,尤其是在劇情深得我心的情況下[12]。」
發行
[編輯]影片於2022年5月26日在第75屆坎城影展首映,入選主競賽單元,角逐金棕櫚獎[13],最終收穫評審團大獎。電影還入選2022年雪梨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應對雪梨電影獎(Sydney Film Prize)[14]。
影片於2022年11月1日在法國上映,由Diaphana Distribution負責發行,11月2日由Lumière在比荷盧聯盟發行。美國發行權由A24收購,2022年12月2日在紐約及洛杉磯部分電影院上映一周,2023年1月27日公映[15][16]。
流媒體服務MUBI買下英國、愛爾蘭、拉丁美洲、土耳其和印度的發行權[17]。
反響
[編輯]專業評價
[編輯]匯總媒體爛番茄根據87條專業影評打出92%的新鮮度,平均得分8.5/10。網站共識寫道:「《親密》用溫柔有力的表演看待童年純真一面的喪失,雖然操縱人的結局破壞了體驗,但大部分時間還是挺感人的[18]。」Metacritic根據25條影評打出81/100的平均分,表示「普遍好評」[19]。東特的劇本及導演工作讓本片給影評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處理青少年及出櫃議題的表現手法及敘事結構受到讚賞[20][21]。影評人也認可片中男演員的表現[22]。盧卡·格達戈尼諾的作品《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年)被認為與本片有異曲同工之妙[23]。
《衛報》影評人彼得·布拉德肖打出4/5分,認為電影所講的故事「令人不安」。雖然「幡然醒悟的青少年如今成為了人際關係及LGBT議題的語言,片中友情的結束還是挺打擊人的」。從兩位主角的關係中,他發現兩人都對「沒有堅持自我,對恐同投降」的行為表達憤怒,因為「成年人的生活經驗完全不能解釋這件事」。此外,他對演員們的表演印象深刻,認為德瓦勒和丹布林「非常出色」,德奎恩和杜嘉的出場「很有價值」[24] 。
《好萊塢報道》的萊斯利·費爾珀(Leslie Felperin)認為電影講了一段「自殺與內疚的故事」,「雖然令人心碎,但感情豐富」。他認為「東特和他的團隊雖然知道如何用令人驚嘆的魔法般的鏡頭調高情緒錶盤」,但劇情中的感情外化「處在矯枉過正地邊緣」,還好東特「及時踩下剎車」,以安撫觀眾[23]。《每日電訊報》的羅比·柯林(Robbie Collin)打出5/5星的高分,稱導演的工作「天衣無縫」,場景「用了輕如羽毛的筆觸,處理得非常好」,總的來說就是「一部關於友誼的出色電影,或許也是一部講孤獨的更出色的電影[25]。」
義大利《共和國報》撰稿人羅伯特·內波蒂(Roberto Nepoti)認為電影的劇情可以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分講「田園牧歌式」的童年生活,前半部分講青春期,用主角的變革導向戲劇。後半部分,他認為是在「敏感的性問題還不成熟、不明確的情況下,用靈巧的手法來處理」。他稱讚劇本是「大師之作」,認為導演對角色所處氛圍的調配「具象徵性」,雖然後半部分導演過度迎合觀眾的情感,「讓自己被可悲的誘惑束縛了」[26]。
IndieWire對坎城的75位影評人進行調查,結果《親密》獲提名電影節的最佳電影[27]。東特與克萊兒·德尼的《正午之星》共同奪得評審團大獎[13]。影片還在2022年6月舉行的雪梨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8]。
2022年9月16日,比利時宣布選送《親密》參加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角逐[29],最終入選12月的初選名單[30]。
獎項
[編輯]大獎 | 頒獎日期 | 獎項 | 得主 | 結果 | 參考 |
---|---|---|---|---|---|
坎城影展 | 2022年5月28日 | 金棕櫚獎 | 盧卡斯·東特 | 提名 | [31] |
評審團大獎 | 獲獎 | ||||
酷兒金棕櫚獎 | 提名 | [32] | |||
雪梨電影節 | 2022年6月19日 | 雪梨電影獎 | 《親密》 | 獲獎 | [28] |
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 | 2022年9月17日 | 艾默利·普萊斯柏格獎 | 提名 | [33] | |
CICAE獎 | 獲獎 | [34] | |||
漢普頓國際電影節 | 2022年10月15日 | 最佳劇情片 | 獲獎 | [35] | |
米爾谷電影節 | 2022年10月18日 | 觀眾最喜愛的國際電影(非英語) | 獲獎 | [36] | |
芝加哥影展 | 2022年10月21日 | 金雨果獎 | 提名 | [37] [38] | |
銀雨果評審團大獎 | 獲獎 | ||||
金酷兒雨果獎 | 獲獎 | ||||
蒙特克萊爾電影節 | 2022年10月30日 | 優秀青少年演員評審團獎 | 伊登·丹布林 | 獲獎 | [39] |
塞維亞歐洲電影節 | 2022年11月12日 | 吉拉爾迪羅金獎 | 《親密》 | 提名 | [40] |
評審團金獎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伊登·丹布林 | 獲獎 | |||
英國獨立電影獎 | 2022年12月4日 | 最佳國際獨立電影 | 盧卡斯·東特、安傑洛·蒂森斯、米夏埃爾·東特、迪克·英彭斯 | 提名 | [41] |
國家評論協會獎 | 2022年12月8日 | 最佳外語片 | 《親密》 | 獲獎 | [42] |
歐洲電影獎 | 2022年12月10日 | 最佳影片 | 提名 | [43] | |
最佳導演 | 盧卡斯·東特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盧卡斯·東特、安傑洛·蒂森斯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伊登·丹布林 | 提名 | |||
歐洲大學生電影獎 | 《親密》 | 提名 | [44] | ||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 | 2022年12月12日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45] |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 2022年12月14日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46] | |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 | 2022年12月18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47] | |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 | 2022年12月19日 | 最佳外語片 | 亞軍 | [48] | |
比利時影評人協會獎 | 2022年12月20日 | 安德烈·卡文斯最佳影片獎 | 獲獎 | [4] | |
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1月6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49] | |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1月9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50] | |
奧斯丁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1月10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51] | |
金球獎 | 2023年1月10日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52] | |
喬治亞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1月13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53] | |
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 2023年1月15日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54] | |
恩索獎 | 2023年2月4日 | 最佳音效 | 文森特·辛塞雷蒂(Vincent Sinceretti)、亞娜·索恩金斯(Yanna Soentjens) | 獲獎 | [55] |
最佳配樂 | 瓦倫丁·哈賈吉(Valentin Hadjadj)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盧卡斯·東特、安傑洛·蒂森斯 | 獲獎 | |||
最佳藝術指導 | 伊芙·馬丁(Eve Martin) | 提名 | |||
最佳服裝 | 馬努·韋舒倫(Manu Verschueren)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盧卡斯·東特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法蘭克·范·登·伊登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阿蘭·德索瓦奇 | 提名 | |||
最佳主角 | 伊登·丹布林 | 獲獎 | |||
最佳配角 | 古斯塔夫·德瓦勒、愛蜜麗·德奎恩、蕾雅·杜嘉 | 提名 | |||
最佳影片 | 《親密》 | 獲獎 | |||
衛星獎 | 2023年2月11日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56] | |
最佳原創劇本 | 盧卡斯·東特、安傑洛·蒂森斯 | 提名 | |||
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2月18日 | 最佳外語片 | 《親密》 | 提名 | [57] |
好萊塢影評人協會獎 | 2023年2月24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提名 | [58] | |
奧斯卡金像獎 | 2023年3月12日 | 最佳國際影片 | 《親密》 | 提名 | [59]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Close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22-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7) (英國英語).
- ^ Close (2022). Box Office Mojo.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美國英語).
- ^ Scott Roxborough. David Cronenberg, Park Chan-wook, Kelly Reichardt Set for Cannes Competit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04-14 [2022-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美國英語).
- ^ 4.0 4.1 ‘Close’ remporte le prix du meilleur film belge de l’année. Le Soir. 2022-12-21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 (法語).
- ^ 5.0 5.1 Ellwood, Gregory. 'Close' is a study of friendship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masculinity placed on boys. Los Angeles Times. 2022-11-29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9) (美國英語).
- ^ Wiseman, Andreas. 'Girl' Director Lukas Dhont To Reteam With Writer & Producer On Next Movie. Deadline Hollywood. 2018-12-19 [202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美國英語).
- ^ Interview with Lukas Dhont. CloseTheFilm.be.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英語).
- ^ De Poorter, Eva. 'Girl'-regisseur Lukas Dhont op zoek naar jonge acteurs voor nieuw filmproject: "Ervaring is niet nodig" ['Girl' director Lukas Dhont looking for young actors for new film project: "No experience necessary"]. Nieuwsblad. 2020-07-23 [202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荷蘭語).
- ^ Newmark, Liz. Telling tales about troubled teenagers. The Brussels Times. 2022-10-11 [2022-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英語).
- ^ Rosser, Michael. The Match Factory boards Lukas Dhont's 'Close' for international sales (exclusive). Screen Daily. 2020-10-20 [202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美國英語).
- ^ González, David. Eurimages supports 49 co-productions. Cineuropa. 2021-06-29 [202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英語).
- ^ Dalton, Ben. 'Girl' director Lukas Dhont sets cast, starts shooting new film 'Close' (exclusive). Screen Daily. 2021-07-09 [202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美國英語).
- ^ 13.0 13.1 The 75th Festival de Cannes winners list. Festival de Cannes. 2022-05-28 [2022-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英語).
- ^ Tulich, Katherine. Lukas Dhont's 'Close' Wins Best Film Prize at Sydney Festival. Variety. 2022-06-19 [2022-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美國英語).
- ^ Roxborough, Scott. Cannes: A24 Takes Rights to Lukas Dhont's 'Close' for North Americ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05-26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美國英語).
- ^ Goldsmith, Jill. Indie Film Crush, Ahead Of 'Avatar' & Year End, Puts Arthouse Woes On Back Burner – Specialty Preview.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2-02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5) (美國英語).
- ^ Wiseman, Andreas. Lukas Dhont's Cannes Competition Drama 'Close' Sells To Mubi For UK/Ire, LatAm, Turkey & India. Deadline Hollywood. 2022-05-26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美國英語).
- ^ Close. Rotten Tomatoes.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0) (美國英語).
- ^ Close 2022. Metacritic.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8) (美國英語).
- ^ Debruge, Peter. ‘Close’ Review: This Belgian Buddy Story Seems So Beautifully Understated, Until Suddenly It Isn’t. Variety. 2022-08-25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0) (美國英語).
- ^ Cohn, Beverly. Lukas Dhont’s “Close”- A Coming-of Age Film With An Unexpected Twist. Santa Monica Mirror. 2023-01-04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美國英語).
- ^ Croll, Ben. 'Close' Film Review: Coming-of-Age Drama Packs Emotional Punch. The Wrap. 2022-05-26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美國英語).
- ^ 23.0 23.1 Felperin, Leslie. Lukas Dhont’s ‘Close’: Film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05-26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美國英語).
- ^ Bradshaw, Peter. Close review – a heartbreaking tale of boyhood friendship turned sour. The Guardian. 2022-05-27 [2022-01-06]. ISSN 1756-3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英國英語).
- ^ Collin, Robbie. 'Close', review: the most plausible contender yet for the 2022 Palme d’Or. The Telegraph. 2022-05-26 [2023-01-06]. ISSN 0307-12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6) (英國英語).
- ^ Nepoti, Roberto. Amori acerbi e grandi dolori l’amicizia ferita di due ragazzini: 'Close', la recensione del film. La Repubblica. 2023-01-05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6) (義大利語).
- ^ Blauvelt, Christian. The Best Movies of the 2022 Cannes Film Festival, According to 75 Critics. IndieWire. 2022-05-31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4) (美國英語).
- ^ 28.0 28.1 Jefferson, Dee. Belgian film Close, about teen male friendship, wins Sydney Film Festival's top prize. ABC News (Australia). 2022-06-19 [2022-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澳大利亞英語).
- ^ Dams, Tim. Lukas Dhont's 'Close' selected as Belgium's Oscar entry. Screen Daily. 2022-09-16 [202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8) (美國英語).
- ^ Giardina, Carolyn. Shortlists for 95th Academy Awards Unveiled.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12-21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4) (美國英語).
- ^ Tartaglione, Nancy. Cannes Film Festival: Ruben Ostlund Wins Second Palme D'Or With 'Triangle Of Sadness' – Full List. Deadline Hollywood. 2022-05-28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8) (美國英語).
- ^ Pakistani trans drama wins Cannes 'Queer Palm' award. France 24. 2022-05-27 [2022-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英語).
- ^ 18. Cinefest Miskolci Nemzetközi Filmfesztivál (PDF). Miskol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26) (匈牙利語).
- ^ The 18th CineFest Miskol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resented its awards. Miskol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2-09-17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英語).
- ^ Hayes, Dade. Hamptons Film Festival Caps 30th Edition By Giving Top Narrative Prize To A24's 'Close'.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0-15 [2022-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7) (美國英語).
- ^ Anderson, Erik. 'TÁR' wins Mill Valley Film Festival Audience Award; 'The Whale,' 'Close' receive top awards. AwardsWatch. 2022-10-18 [2022-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美國英語).
- ^ Kay, Jeremy. 'No Bears', 'Saint Omer' among Chicago fest international selections (exclusive). Screen Daily. 2022-09-16 [2022-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7) (美國英語).
- ^ 58th 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eveals Award Winners. RogerEbert.com. 2022-10-21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美國英語).
- ^ Moye, Clarence. Montclair Film Festival Announces 2022 Award Winners. Awards Daily. 2022-10-31 [202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美國英語).
- ^ McLennan, Callum. ‘Saint Omer,’ ‘Close’ ‘Will-o’-the-Wisp’ Win Big at Seville. Variety. 2022-11-13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美國英語).
- ^ Ntim, Zac. 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 'Aftersun,' 'Blue Jean' & 'The Wonder' Lead Nominations.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1-04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美國英語).
- ^ Jones, Marcus. 2022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Winners: ‘Top Gun: Maverick’ Takes Top Honor. IndieWire. 2022-12-08 [202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美國英語).
- ^ Goodfellow, Melanie. 'Close', 'Holy Spider' & 'Triangle Of Sadness' Lead European Film Awards Nominations.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1-08 [202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美國英語).
- ^ Five Films Nominated for European University Film Award (EUFA). European Film Academy. 2022-10-07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英語).
- ^ Anderson, Erik. Washington DC Film Critics nominations: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The Fabelmans’ lead. AwardsWatch. 2022-12-10 [2022-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1) (美國英語).
- ^ Tallerico, Brian.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Leads Chicago Film Critics Nominations. Rogerebert.com. 2022-12-12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美國英語).
- ^ Neglia, Matt. The 2022 St. Loui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StLFCA) Nominations. Next Best Picture. 2022-12-11 [202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美國英語).
- ^ Neglia, Matt. The 2022 Dallas Fort-Wort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DFWFCA) Winners. Next Best Picture. 2022-12-19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美國英語).
- ^ 2022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Nominations.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2023-01-03 [202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美國英語).
- ^ Neglia, Matt. The 2022 San Francisco Bay Area Film Critics Circle (SFBAFCC) Nominations. Next Best Picture.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6) (美國英語).
- ^ 2022 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Nominations. 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22-01-03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美國英語).
- ^ Lang, Brent; Moreau, Jordan. Golden Globes 2023: Complete Nominations List. Variety. 2022-12-12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美國英語).
- ^ Anderson, Erik. 2022 Georgi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GAFCA) nominations. AwardsWatch. 2023-01-07 [202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7) (美國英語).
- ^ Verhoeven, Beatrice.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Leads 2023 Critics Choice Awards Film Nomina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2-12-14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美國英語).
- ^ ‘Close’, ‘Zillion’ en ‘Roomies’ zijn de grote winnaars van de Ensors 2023. Ostend Film Festival. 2023-02-04 [202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5) (英語).
- ^ Anderson, Erik. ‘Top Gun: Maverick’ leads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s 27th Satellite Awards nominations. AwardsWatch. 2022-12-08 [202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美國英語).
- ^ Darling, Cary. 'Everything Everywhere,' 'Banshees of Inisherin' top list of Houston critics' nominations. Houston Chronicle. 2023-01-10 [2023-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2) (美國英語).
- ^ Anderson, Erik. 6th Hollywood Critics Association Film Awards nominations: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e,'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lead. AwardsWatch. 2022-12-15 [2022-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5) (美國英語).
- ^ 2023 Oscars Nominations: See the Full List.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23-01-24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