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鱗
周震鱗(1875年12月1日—1964年3月28日),字道腴,晚號苦行翁,湖南寧鄉人,中國近代教育家、政治人物。[1][2][3][4]
生平
[編輯]周震鱗早年跟隨叔父周理琴讀書。1893年考中秀才。1897年(光緒23年)入武昌兩湖書院,期間與黃興結為好友。畢業後,任湖南高等學堂監督,後改任教務長。1903年(光緒29年),到私立明德學堂任教。他還曾經創辦寧鄉師範速成學校、修業學堂。1903年11月,與黃興、劉揆一、章士釗等人組織華興會。1905年8月,周震鱗加入中國同盟會,任湘支部長。後前往日本法政大學學習。回國後任教於安徽公學、京師大學堂。[1][2][3][4][5]
辛亥革命爆發前,周震鱗被上海的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派往長沙參與策划起義。辛亥革命後,周震鱗出任湖南籌餉局局長兼軍務幫辦。1913年,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參議員。1916年國會復會後,繼續擔任參議員。1917年任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參議員,同年9月任大元帥府參議。1921年出任中國國民黨廣東支部總務部部長、湖南駐粵代表。1922年國會第二次復會後又繼續任參議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1927年9月任國民政府委員。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占北京後,周震鱗赴北京,負責接收北京政府的大總統府、國務院及各政府機關。同年10月,周震鱗任立法院立法委員。其後,任私立北平民國學院院長。周震鱗擅長書法,尤擅篆書。[1][2][3][4][5]
1932年(民國21年)2月,任監察院熱察綏區監察使。1933年2月,復任國民政府委員。1944年(民國33年)7月,任國民政府顧問。1945年5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1949年(民國38年)8月,湖南省的程潛、陳明仁舉行起義投向中國共產黨方面,周震鱗參加。[1][2][3][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震鱗寓居北京,並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團結委員等職。1964年,周震鱗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1][2][3][4]
家庭
[編輯]周震鱗的長女周世賢為書畫家、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教育家周世釗為周震鱗的族侄。[1][2][3]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 ^ 2.0 2.1 2.2 2.3 2.4 2.5 周世賢. 周震鳞的家世和生平简述. 天下湖南.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 ^ 3.0 3.1 3.2 3.3 3.4 3.5 修业启明星:周震鳞. 湖南農業大學校報. 2011-04-10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 ^ 4.0 4.1 4.2 4.3 4.4 劉國銘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團結出版社. 2005. ISBN 7-80214-039-0.
- ^ 5.0 5.1 東亜問題調査會. 最新支那要人伝. 朝日新聞社. 1941.